论文题目: 我国大学城开发现状及开发运作模式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作者: 上官琳
导师: 任宏
关键词: 大学城,开发运作模式,定位,资金链
文献来源: 重庆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产业化的发展、高校扩招后对校区扩张的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共同催生了大学城。在最近的几年中,我国大学城开发建设兴起了一股的“热潮”。但是,由于大学城在我国是新兴事物,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相关的管理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目前,我国的大学城开发建设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大学城如此迅猛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大学城开发建设的资金状况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强烈关注。由于大学城是一个涉及极广的系统工程,笔者不可能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因此,本文将基我国大学城开发建设的现实状况来对开发运作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仔细的文献研究和较为充分的调研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我国大学城出现和兴起的现实背景、理论背景,之后,在基于对我国在建和已建的50多所大学城的调查统计上总结出了我国大学城开发具有的一些共同特征和目前普遍面临的问题——资金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对与大学城开发建设资金有着密切联系的开发运作模式进行研究。本文选取了我国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开发运作模式,针对四种模式的定位状况、开发运作方式及资金链状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总结。之后,在此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和成因。总结这些问题主要是:前期决策的缺失;相关的政策、管理体制有待健全;大学城目前的开发运作模式不能有效的吸引社会资金的参与,高校校区建设大量依靠贷款,高校的筹资、还款压力较大,将阻碍高校自身发展,后期主要依靠高校招生来实现后期资金的偿还和盈利,资金链单一,容易断裂;再有就是大学城缺乏科学长远的定位,对于大学城发挥积聚效应成为区域增长极来说存在较大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首先认为我国大学城开发建设需要客观的看待,同时提出我国大学城开发运作模式要顺利运行需要以相关政策法规的健全作为条件,以前期的科学决策作为前提,在对我国大学城开发进行科学定位来实现其长远发展的情况下,建立采取统一主体作为投资主体的新开发运作模式。笔者还建议加快高等教育的结构性改革,走特设化道路,实现大学城的内涵发展。最后,笔者以重庆大学大学城为例,针对其定位状况和开发运模式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2.1 国外对大学城的研究情况
1.2.2 国内对大学城的研究
1.2.3 国内外对大学城的研究情况小结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及主要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1.5.2 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国外大学城的发展概述
2.1 国外大学城的定义
2.2 国外大学城的起源和发展形式研究
2.2.1 国外大学城的起源
2.2.2 国外大学城的发展
2.3 国外大学城发展的特点总结及启示
2.3.1 国外大学城发展的特点总结
2.3.2 国外大学城发展特点给我国大学城开发建设的启示
3 我国大学城开发兴起的背景和现状研究
3.1 我国大学城开发兴起的现实背景
3.1.1 知识经济的大环境
3.1.2 科教兴国的大背景
3.1.3 教育产业化、大众化发展
3.1.4 我国高校建设发展过程
3.1.5 地方经济发展的选择
3.2 大学城开发兴起的理论背景
3.2.1 规模经济理论
3.2.2 聚集效应理论
3.2.3 增长极理论
3.2.4 三元参与理论
3.3 我国大学城开发的现状分析
3.3.1 我国大学城开发建设基本状况统计
3.2.2 我国大学城开发建设的主要特征分析
3.2.3 我国大学城开发普遍面临的问题总结——资金问题
4 我国大学城四种典型的开发运作模式研究
4.1 四所代表大学城的基本规划建设情况
4.1.1 深圳大学城的基本规划建设状况
4.1.2 上海松江大学城的基本建设情况
4.1.3 珠海大学城的基本建设情况
4.1.4 浙江下沙大学城的基本建设情况
4.1.5 总结
4.2 四所代表大学城的定位状况
4.2.1 四所所代表大学城的定位状况比较
4.2.2 总结
4.3 四所代表大学城开发运作方式及资金链状况
4.3.1 深圳大学城开发运作方式及资金链状况
4.3.2 上海淞江大学城开发运作方式及资金链状况
4.3.3 珠海大学城开发运作方式和资金链状况
4.3.4 浙江下沙大学城开发运作方式与资金链状况
4.3.5 总结
5 我国大学城开发运作模式研究及建议
5.1 我国大学城开发的定位状况分析
5.2 我国大学城开发运作模式及资金链状况研究
5.2.1 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开发运作模式及资金链状况分析
5.2.2 以社会企业或服务中心作为投资主体的开发运作方式及资金链状况分析
5.2.3 以高校作为投资主体的开发运作方式及资金链状况分析
5.2.4 以多元主体作为投资主体的开发运作方式及资金链状况分析
5.2.5 未来招生规模预期及对几种开发运作方式资金链状况的影响
5.3 我国大学城开发运作模式中反映的问题总结和成因分析
5.3.1 我国大学城开发前期决策研究缺失和成因分析
5.3.2 我国大学城开发运作方式及资金链中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5.4 对我国大学城开发运作模式的几点思考
5.4.1 对我国大学城开发的正确认识
5.4.2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使大学城走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5.4.3 加强大学城前期决策研究,使大学城走健康发展道路
5.4.4 科学定位大学城,发挥其积聚效应和增长极作用
5.4.5 基于三元参与理论,采取以统一主体作为投资主体的开发运作新模式
5.4.6 加快高等教育的结构性改革,走特设化道路,实现大学城的内涵发展
6 案例研究——重庆大学城开发运作方式分析
6.1 重庆大学城的基本情况
6.1.1 重庆大学城规划情况
6.1.2 重庆大学城现在的进度情况
6.2 重庆大学城开发的模式概述
6.2.1 重庆大学城的定位状况
6.2.2 重庆大学开发运作方式和资金链状况
6.3 重庆大学城开发运作方式研究
6.3.1 重庆大学城定位状况分析
6.3.2 重庆大学城开发运作与资金链状况分析
6.3.3 总结和思考
7 结论及展望
7.1 本文的内容与结论
7.2 未来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我国大学城开发建设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录 B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资金来源与筹措表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发布时间: 2005-11-07
参考文献
- [1].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D]. 丁浩.湖北大学2014
- [2].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 周圆圆.重庆工商大学2010
- [3].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城市竞争力的相关性研究[D]. 黄丹.浙江师范大学2016
- [4].江西省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 汪余宏.南昌大学2008
- [5].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 王宇飞.河北工业大学2011
- [6].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李卿.河北大学2010
- [7].高等教育与劳动力系统的协调性统计研究[D]. 王雪晨.暨南大学2014
- [8].内蒙古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 徐立红.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 [9].新疆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 范芹.新疆大学2010
- [10].我国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分析[D]. 卢成晓.厦门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基于集群理论的大学城现象研究[D]. 姜丽香.中国石油大学2007
- [2].我国大学城的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 胡蓉.华中科技大学2006
- [3].我国大学城问题探索[D]. 熊毅.厦门大学2007
- [4].大学城商业地产研究[D]. 叶嫔华.同济大学2007
- [5].我国大学城的空间模式与区域联动研究[D]. 王成超.华东师范大学2005
- [6].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的机制构建[D]. 孟永红.华东师范大学2006
- [7].大学城建设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 周鹏.郑州大学2006
- [8].大学城规划若干问题研究[D]. 陈小东.浙江师范大学2002
- [9].独立与共享: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分析——我国大学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D]. 张小良.华东师范大学2003
- [10].我国大学城兴起与发展研究[D]. 邱晓敏.苏州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