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第一部:分评估多影像技术在食管癌的GTV勾画中的准确性,并比较不同的FDG PET阈值方法在食管癌GTV勾画中的差别,寻找GTV勾画的最佳SUV阈值。第二部分:检测食管癌亚临床病灶镜下播散的范围,明确临床靶区(CTV)边界,探讨FDG摄取与亚临床病灶镜下播散范围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评估PET示踪剂FDG在食管癌的摄取水平与其肿瘤生物学活性之间的关系。对象和方法第一部分:36例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病人入组。术前均接受钡餐、食管镜和PET/CT检查。对不同影像(PET、CT、钡餐和食管镜)所得GTV的长度进行定量比较,并采用金标准—术后测量病理标本的长度(Lgross)进行验证。采用肉眼法、SUV 2.5和40%SUVmax三种方法勾画肿瘤GTV,其纵轴长度分别记为Lvis、L2.5和L40,并与Lgross比较。术后对PET重新阅片,采用不同的SUVmax百分数勾画GTV,当长度与Lgross一致时,该值为最佳SUV阈值。根据术后病理验证PET/CT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结果。第二部分:收集43例原发性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含第一部分36例接受FDG PET/CT检查病人)。所有标本均进行连续的病理大切片,观察镜下播散情况,并校正食管标本在切除后及切片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收缩。第三部分:对食管癌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标记物Ki-67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期细胞比例(SPF)、DNA指数(DI)和凋亡指数(AI)。并将SUVmax与上述免疫组化方法和流式细胞术所检测的增殖和凋亡指标比较。结果第一部分:病理检测肿瘤的平均长度(Lgross)为54.8mm±19.8mm。PET检测肿瘤的平均长度为54.9mm±17.9mm,CT检测的平均长度为59.4mm±24.4mm,食管镜检测的平均长度为52.6mm±28.1mm,钡餐检测的平均长度为59.7mm±26.6mm。Lvis、L2.5和L40均值分别是51.8mm±19.3mm,54.9mm±17.9mm和43.4mm±15.4mm。与Lgross相比Lvis(P=0.123)和L2.5(P=0.957)均无显著性差异,而L2.5更为准确。L40显著小于Lgross(P<0.001)。最佳SUV阈值的均数为23.81%±11.29%。最佳SUV阈值与SUVmax和Lgros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2和-0.561。第二部分:多中心起源病灶距主瘤最大距离为:近端8.2cm;远端7.5cm。重度不典型增生距主瘤最大距离为:近端5.0cm;远端6.4cm。主瘤边缘直接浸润最远距离:近端1.3cm;远端1.5cm。壁内转移距主瘤最大距离为:近端值5.2cm;远端6.0cm。脉管瘤栓距主瘤距离为:近端最大值4.3cm;远端最大值5.1cm,。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亚临床病灶镜下最大播散距离无相关性,但与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以及脉管瘤栓的发生有相关性。第三部分:FDG SUVmax与Ki-67标记指数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0.562,P=0.028。SPF和FDG摄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更弱,但也有统计学意义:r=0.503,P=0.041。异倍体肿瘤的SUVmax高于二倍体肿瘤水平(P=0.012)。Survivin表达水平和凋亡指数AI均与FDG SUVmax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第一部分:在不同影像方法中PET是靶区勾画方法中最准确的;研究结果提示SUV2.5最准确。第二部分:食管癌亚临床病灶人群分布的93%的可信区间范围(推荐CTV):近端4.3cm,远端5.0cm。FDG PET/CT没有提高食管癌CTV勾画的准确性。第三部分:FDG PET可以间接地检测体内食管癌的增殖活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食管癌论文; 放射治疗论文; 靶区勾画论文;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论文; 标准摄取值论文; 增殖论文; 凋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