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借用外来词的新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帆,曾昭聪[1](2021)在《词源分析法在高级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及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汉语词源的本体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将汉语词源研究的成果与汉语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结合起来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本文以《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修订版)中的2500个六级常用汉语词语为主要研究材料,通过具体实例阐释词源分析法在高级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必要性、具体应用范围以及对词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周小渟[2](2021)在《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文中认为英语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国际通用语,其传播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在中国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交流必然带来语言的碰撞。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语言激烈碰撞,社会动荡与大批西人的到来使晚清社会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英语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因此,晚清时期可以被看做英语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起始阶段。目前学界对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研究往往聚焦于教育教学和西学东渐,偶有涉及中英语言接触,但信息比较零散,未有针对此阶段的英语传播进行的系统分析与归纳。本研究基于对“史料”与“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借助语言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以晚清社会为时代背景,以路径、动因、影响及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这一阶段英语传播的状况和效果,力图建构语言传播的研究模式。具体研究问题如下:一、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语言传播机制?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传播机制是如何产生的?最终效果如何?三、英语在中国晚清社会的传播揭示了哪些语言传播规律?对当下中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有怎样的启示和借鉴?语言传播具有社会性,对某一时期某种语言传播进行研究需采用跨学科视角。本研究以库柏语言传播变量、夸克语言传播模式和语言选择主义为理论框架,建构由路径、动因、影响、规律构成的语言传播研究模型,对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较全面的探讨。笔者通过文献爬梳,整理出大量与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相关的原始资料(包括奏折、地方志等史料汇编和当时出版的中英文报纸等)、近代着作(包括晚清时期英语传播过程中亲历者的着作及其它相关着作)以及当代论着(包括期刊论文、专着等)。以质性研究为方法,同时利用史料进行相互佐证,从中提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受晚清时期历史背景影响,英语在当时中国社会的传播主要由来华西人群体及晚清政府洋务派群体主导。其中,来华西人主要指“英美传教士群体”和“英美商人群体”。“英美传教士群体”主导的英语传播活动集中在教会教育与翻译出版上,体现了传播的文化路径;而“英美商人群体”受经济利益驱动,引导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主的民间教育机构的创办,促使中西交往中产生了“皮钦英语”这种语言变体,显露出经济对语言传播的影响。晚清政府洋务派则通过政府支持,从政治层面推动了英语在中国社会的传播。由不同群体主导的文化、经济、政治传播路径共同构成了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制。其次,语言传播的主体是人,人们基于生活环境刺激产生不同的动机与目的,做出语言传播行为。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的主导群体与被主导群体在当时环境影响下,或主动或被动地传播英语,导致以文化、经济、政治为路径的传播机制的产生。最终促使中文吸收了大量英语外来词,在促进汉语语法研究完善的同时,为民国时期外语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给后世带来了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最后,晚清时期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下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传播的一般规律。(一)英语在晚清外语传播中一家独大的局面体现了语言传播中的竞争规律;(二)晚清来华西人群体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传播路径的调整,这体现了语言传播中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规律;(三)当时的英语传播对后世的影响说明了语言传播由下及上,再到由上及下的受众规律;(四)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在文化、经济、政治层面既平行又交互的传播规律。综上所述,晚清时期不同群体受客观环境与自身目的驱使,通过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主导了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对后世中国的语言和社会产生了影响,并揭示了一定的语言传播规律。这就提醒我们,我国在制定汉语推广政策时应注意外语竞争和受众规律的影响,利用“路径依赖”规律,制定适用于目的国的汉语传播政策。期望该研究能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王雅慧[3](2021)在《基于词表的汉语外来词研究及教学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以及经济的繁荣进步,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出现;同时,随着各国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作为人们最主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也在适应这一社会发展趋势中,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外来词。汉语外来词即汉语从其他语言里吸收过来的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来源于外语,对于留学生而言,学习时有一定的利也存在一定的弊,因此,有必要对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外来词进行集中研究,以提出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益的启示和建议。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语外来词的界定进行了梳理,并以《新华外来词词典》和《汉语外来语词典》为检索工具,对《新HSK水平考试大纲》和《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的汉语外来词进行了穷尽性统计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外来词对日源以及英源汉语外来词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以中央民族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以及河北科技大学三所学校中的学历留学生以及语言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三所大学汉语学习者的日源以及英源汉语外来词的掌握情况进行了测试,并对他们学习汉语外来词的态度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他们已掌握语言对学习汉语外来词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汉语外来词相对已掌握来源国语言的学生而言更容易学习和使用,据此我们在各教学环节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期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深入和细化教学提供一点有益的思考。
Farghaly Maha Hassan Ahmed Mostafa[4](2020)在《派生构词法对于阿拉伯学生汉语教学的意义》文中指出派生构词法也称为附加构词法,是语言的基本构词法之一。汉语和阿拉伯语构词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较大的差别。阿拉伯语的主要构词法是派生构词法,派生构词法虽然不是汉语构词法的主体,但是近年来派生构词法对汉语词汇的衍生起很大的作用,汉语词汇中派生词占的比例逐渐增多,派生词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派生词的社会文化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本人从派生构词法的角度来探讨汉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对于母语已有派生体系的外国学生(特别是阿拉伯学生)来说,汉语派生构词法及派生词教学的研究价值更大。本论文以派生词构词法为基点,研究汉语的构词法、汉语派生词构词法以及汉语派生词的特点,同时研究阿拉伯语派生构词法和派生词特点,在此基础上试图通过它们之间的对比,分析派生构词法在这两种语言中的地位的作用,并找出他们之间的异同,其中,汉阿派生词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派生词的构成元素不一样;二是派生词所占的比例不一样;三是派生词的紧密程度不一样。在此基础上为阿拉伯学生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学习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建议主要包括:利用派生词进行教学;利用字群或词群进行教学;利用派生词语言文化知识进行教学。该论文所得建议将有助于阿拉伯学生,甚至其它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更容易把握汉语词汇,扩大自己的词汇量,理解派生词的社会文化内涵,更好地掌握汉语和中华文化。
王晓蕾[5](2020)在《《咬文嚼字》2013-2015年度双音节指人流行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是社会的语言,流行词是反映时代特征、与社会发展变化息息相关的语言现象。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2013—2015年《咬文嚼字》评选的双音节指人流行词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语义构词、句法功能和语用调查三个层面进行深入的描写分析,并以语用调查为重点,对产生之初和发展至今两个阶段的使用因素进行细致地调查分析。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价值和意义、流行词各语言层面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思路、研究理论方法以及选取语料库的依据。本文通过分析流行词的特点,对术语作出自己的界定,并对以往流行词研究中各个层面的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从语义构词、句法功能和语用调查三个层面对2013—2015年《咬文嚼字》评选的6个双音节指人流行词进行全面描写分析。第一章对这些词的语义来源和发展进行历时梳理和义位归纳;第二章对流行词的常规和非常规句法功能进行描写;第三章对流行词产生和发展两个阶段的语用因素进行调查、描写和分析。第三部分是结语,从整体上对比6个双音节指人类流行词在语义构词、句法功能、语用调查三个方面的异同,对本文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阿扎(Azza Abdelwahab Ibrahim Hassanein)[6](2019)在《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加上各国经济关系的广泛发展,全世界的人都能很容易地相互交流,世界上不同语言人们的交流机会和次数也增加起来了,所以语言障碍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在语言的交流中,经常会出现把别的国家语言的发音和用法运用到自己语言系统中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新词语。新词语的兴起,丰富了语言的词汇系统,方便了各民族的日常交流,同时提升了新词语在词汇学研究中的地位。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本文选取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历史阶段、构词方式、新词语特点、新词语对文化的影响以及网络新词语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进行总结和对比,提示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异同,分析一下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本研究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详细描述了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的意义及现状,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网络词语研究现状、对21世纪新词语研究现状、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的研究现状以及阿拉伯语和汉语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现状,选题的理由,说明研究的整体情况,包括研究背景的介绍、研究对象的界说、研究目标的制定、研究意义的阐述、以及研究设计的陈述等,其中,研究设计提出了本研究谈论的主要问题,介绍研究方法、研究难点、研究创新点,并对语料的搜集程序和构成情况进行了详实说明。第二章:主要讨论语言学界定、新词语界定、新词语产生的原因、新词语的特征、网络词语界定、网络词语的形态和构词方式特点。第三章:以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基础,从阿拉伯语和汉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阿拉伯汉语新词语的概述和新词语阶段发展三个方面区分了阿拉伯语和汉语词汇及新词语历史阶段的异同。通过分析研究者发现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特点有相同点即:在近现代都从英语中借入大量新词语、两种语言吸收外来名的途径基本上是一样的,因为战争、社会变革、宗教的引进和现代因特网技术导致了大量外来地名的出现、两种语言新词语所涉语中的及的社会领域基本相同的,主要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活、政治、和科技等相同的层面。同时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有不同点即;从分析阿汉新词语的不同历史阶段,我们发现了阿拉伯语新词语词汇量很庞大、吸收面很广、涉及领域广泛、词汇量及其丰富,自古代以来,阿拉伯人就一直很热情,他们对外来语地名表现出开放和积极的态度。汉语被认为是一种专业思想强的语言,但在借用其他新词语时,除了语法方面的汉语外,还保留了发音的基础,所以汉语的意译词所占的比列较大,可是阿语新词语使用音译的译借方式相比中文具有很大的优点。第四章:从阿拉伯语和汉语21世纪新词语语的借入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出其成因的异同点。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阿拉伯和汉语借入方法有异同,发现了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借入方法有全义借入法;比如((?))来自英文的cell(细胞)、全音借入法;如((?))来自法语的“helicoptere”(直升机)、半音半义借入;如((?))来自英文的“X-RAY”(X-光)、音译(义)加阿拉伯解释词借词;如((?))来自英文的“Metro”(地铁)、缩写借入法;如((?))来自英文,而汉语新词语借入方式由六种构成的,即全音借入法;如(诺贝尔)、音义结合法;如(黑客)、半音半义法;如(奥林匹克运动会)、音义(译)加汉语解释词借词;如(迪斯尼乐园)、全义借入法;如(键盘)、缩写借入法;如(丁克)。通过分析两种语言的新词语借入方式可以找出阿汉新词语借入方法的异同。第五章:第五章主要分析汉语和阿拉伯语的网络新词语,作者从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分类、汉阿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汉阿网络词语的构成特征三个方面进行阿汉网络新词语对比分析,主要目的是找出使用网络语言的原因,通过对汉语和阿拉伯语网络词的对比分析,发现阿拉伯语语和汉语都运用了丰富的网络词语、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项研究为年轻人使用网络语言提供了实质性的见解,它为扩展和增进网络语言的使用和未来的理解铺平了道路。第六章:本章试图从汉阿两种语言中的新词语为出发、对两国在语言发展、文化特性、民族属性等各个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与整合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作者找出中阿文化内涵的异同以及阿拉伯与伊斯兰文化和汉语与汉文化的异同。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在吸收新词语语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聪明才智和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热爱,阿拉伯语和汉语都是按照自身语言的语法规则、构词方法和习惯,对一部分借词加以吸收、消化和变通,使得新词语总体上出现了变化,主要有:声调的改变、音素的改变、词汇语法功能的改变、构词结构的改变和音节的改变。这一章回顾了这两种语言中新词语语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情况。古代,在公元前八世纪左右,中阿两种语言都有一个辉煌的时期,唐朝的中国王朝和阿拉伯历史上的阿贝歇王朝都有一个辉煌的时期。当汉语和阿拉伯语成为一种共同语言时,欧洲人为掌握这两种语言而感到自豪,最近,这两个民族都遭受了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强烈的文化影响在汉语和阿拉伯语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导致两种语言吸收大批的新词语语。第七章:浅谈阿拉伯语语中的汉语新词语以及汉语中阿语新词语,找出借入新词语的原因、发展以及两个国家之间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关系。中国语阿拉伯地区的关系十分密切,双方在战争与和平中合作起来,中国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留了很深刻的影响,导致了阿语吸收不少的汉来源的词语,中文对阿语留了很多词语。例如中国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通过双方的文化、习俗、传统的互动,中国对阿拉伯人又带来了一些中文词语比如;茶、茶杯、太极、孔子、道家、瓷器、中国丝绸等等,与此同时,从阿拉伯半岛到中国,阿拉伯文化在传播天文学、地理、医学、药学、数学和艺术等许多应用科学和科学理论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双方的文化、贸易的互动中文吸收不少的阿语来源的词语,比如没药、祖母绿、苏丹来自阿语的一些姓名阿拉丁、阿里巴巴、马、哈、伊、涂、吴等,葫芦巴,艾米尔,何黎勒等等的词语。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追求词语结果与文化的凝练是造成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异同的原因,并分别对阿拉伯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
许晓萍[7](2019)在《关于英语词汇学外来词的相关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外来词的产生是不同语言与不同文化相互接触之后产生的现象。从英语词汇学角度对汉语中出现的英语外来词进行研究与探讨,能够更好地了解外来词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外来词对汉语所产生的影响,进而了解外来词所具有的学术价值。本文在对外来词的形式以及发展趋势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外来词的规范化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森田聪[8](2016)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日语借词研究》文中认为“日语借词”指汉语中借自日语的词语,为汉语外来词中的特殊部分。学界虽然对此已进行过相当多的探讨,并且也已在定性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仍然缺少从统计学角度出发的定量研究以及从动态视角观察的历时性研究。本篇论文为弥补这一不足,对能够严密进行封闭统计的六个不同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所收录的“日语借词”逐一进行了收集、统计。在具体统计数据的支持下,得出以下三点结论:“日语借词”至今依然没有停止向汉语输出,其在数量上呈现出上升趋势,并且借用方式也在向多样化发展;早期进入汉语的“日语借词”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于不同时期进入汉语的“日语借词”在词义及借用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严密对比《现代汉语词典》与日本的语文词典,本篇针对“日语借词”传入汉语后所发生的词义变化现象展开了考察分析,总结出五种词义演变类型,并谈论了同时使用汉字这一中日语言的共同点促生该现象的可能性。另外,由于在“日语借词”的收集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现代汉语词典》词条收录上所存在的问题,本篇也对此进行了分析举例,以期这些问题能够在未来得到改善。
谢繁(Miss Jiraporn Netsombutphol)[9](2014)在《汉、泰语中的西源外来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源外来词”本文用来指借自欧美语言的词语,主要包括英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等印欧语系的语言。汉语和泰语都存在着数量不少的西源外来词,尤其是源于英语的外来词。但由于中泰两国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文字系统等方面的不同,西源外来词的吸收语源语种、吸收方式和使用情况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将汉泰语中的西源外来词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选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与《2011年皇家学术院版泰语词典》中所收录的西源外来词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多元的研究方法(包括统计法、分析法、对比法等),对汉泰语中的西源外来词在分布情况、吸收方式、本土化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并探究其原因,以此来反映现代汉泰语中西源外来词的特点。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以及中泰两国有关西源外来词方面的研究现状。其次,对汉、泰两种语言外来词的名称及定义进行了简述。最后,简单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两部词典的基本情况和本文研究方法。第二章回顾汉语和泰语吸收西源外来词的历史,分析了两种语言西源外来词的借入原因和方式。第三章就汉泰语西源外来词的分布情况进行对比。本章对这两部词典中所收录的西源外来词从语源语种、词类、语义类别及吸收方式四方面进行了穷尽性的统计,根据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数据来反映现代汉泰语中西源外来词的分布情况。第四章对汉泰语中西源外来词的吸收方式及其本土化情况的异同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首先对汉泰语中的西源外来词采用音译、音译加类名、意译、半音译半意译等主要吸收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其次探析了西源外来词在语音、语义、语法三个方面与原词相比发生变化,并比较出两种语言西源外来词本土化情况的异同点。第五章探讨了西源外来词进入汉泰语后,对两种语言词汇、语音、语言使用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比较了汉泰语两种语言中的异同表现。第六章为结语,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之处以及有待改进之处。
曹起[10](2013)在《新时期现代汉语变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探求语言的发展演变规律必须研究语言的变异现象,语言变异是语言的本质特征。新时期,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现代汉语在词汇、语义、语法等方面发生了各种语言变异现象,对新时期汉语语言变异的研究是探求汉语的发展演变规律的重要内容。语言变异就是指,由于受到语言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语言系统中出现了新的元素以及对原语言系统规则的偏离或违反的语言变化状况。新时期现代汉语词汇方面变异最突出的表现是汉语词汇系统新质要素的增加,即新词语的大量产生和伴随新词语而产生的新语素。社会的发展变化所引起的语言变异,首先主要表现在词汇的发展变化上,而词汇的变化又主要体现在词汇的增损,即旧词语的隐退和新词语的增加两个方面。依据来源,新时期汉语新词语可分为新造词、外来词、方言词三个方面。新时期汉语新词语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音节有多音化趋势;缩略新词语大量产生;同族词增多;外来词有增多的趋势,并且字母词越来越多等几方面。新词语的产生也引起了汉语语素的发展变化,从来源看,新时期汉语新语素有他源性的,也有自源性的。在汉语新增语素中,外来语素占绝对优势。新时期汉语语义变异主要是指在新时期现代汉语共同语系统中语素义、词义的变异。新时期,现代汉语虽然产生了大量的新词新语,但新产生的语素并不多。新语素主要表现为一些外来词音译成分的语素化,少数新语素是汉语自生的。新时期产生的新语素义除了外来词语素化带来的新语素义外,另一个主要表现是新产生的合成词中语素义变异。新时期汉语词汇意义的变异主要是指现代汉语词义系统增加了新义位以及对原词义的偏移。新时期汉语语义变异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义域分布广泛,单义新词占多数,词义的组合性强等。新时期现代汉语语法在聚合和组合两方面都存在语言变异现象。聚合方面的变异主要表现为词性的游移和类词缀大量增加以及新兴的汉语重叠式ABB式和AABB式。组合变异是指新时期出现的新语法现象或存在对传统语法组合规则的偏离的语言现象。新时期现代汉语语法在组合上的变异较多,表现比较突出的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副+名”组合;动宾复合词带宾语;新兴“被X”结构;“有+VP”结构的兴起。这些语法变异现象的产生和兴起适应当前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有特殊的社会语用价值,同时也是语言自身发展的需要。新时期现代汉语产生语言变异的动因有多方面因素,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外部诱因包括社会发展、语言接触、语言的交际和认知功能以及语用心理因素等;内部诱因包括语言结构要素相互作用规律以及语言类推机制的作用等。语言变异的产生是内外因合力作用的结果。新时期汉语语言变异的诱因较为复杂,有些语言变异现象的产生可能受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新时期大量新词族、新结构的涌现,常常是先由一个新词语、新结构的出现,然后带动一个词族、一类结构的产生,从而使新词语、新结构的产生呈现类型化、批量化衍生的态势,这既有社会发展以及各种语用心理的外因,也有语言类推法则的内因在起作用。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个动态的开放系统。语言是不自足的,语言自身在不断进行调节。新时期汉语存在大量语言变异现象,如词汇创新、外来语借用和各种新结构的产生等,使语言处于暂时的无序状态。通过语言内部和外部的调节,语言不断地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不完美走向完美。旧的无序、不完美克服了,又会出现新的无序和不完美,语言就是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发展。新时期汉语语言变异一方面从不同层面对传统汉语造成了冲击;另一方面语言变异也推动了现代汉语的发展,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增加了汉语中新的表达方式。语言中变异现象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新时期汉语语言变异有着自身的特点,即表现特定的社会内容和文化内容。就语言自身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功用来看,语言变异的存在既有其必然性,又具有合理性。新时期汉语语言变异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汉语借用外来词的新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借用外来词的新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2)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论文结构 |
1.研究问题 |
2.论文结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
1.研究方法 |
2.理论基础与认识依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回顾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1.英语传播 |
2.晚清时期 |
3.晚清时期传教士 |
第二节 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1.国外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2.国内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晚清以前英语传播回顾 |
第四节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研究 |
1.晚清社会传教士的相关研究 |
2.晚清社会翻译情况的相关研究 |
3.晚清社会近代化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文化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传教士 |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1.前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2.后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第四节 翻译出版与英语传播 |
1.翻译机构与英语传播 |
2.报刊出版与英语传播 |
第五节 传教士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文化特征 |
1.双向语言文化传播 |
2.群体性书面语传播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经济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经济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英美商人 |
第三节 民间英语培训机构与英语人才培养 |
第四节 “皮钦”英语与英语传播 |
第五节 英美商人主导的英语传播的经济特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政治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政治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晚清政府洋务派 |
第三节 近代化教育与英语传播 |
1.三类新式学校与英语传播 |
2.官派留美与英语传播 |
第四节 翻译活动与英语传播 |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西学传播 |
2.京师同文馆翻译活动与译员培养 |
第五节 洋务派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政治特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规律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外来语言传播竞争激烈 |
1.其他外语的传播情况 |
2.影响外语竞争的因素 |
第二节 路径依赖及其体现 |
1.路径依赖及其内涵 |
2.英语传播路径依赖 |
第三节 英语传播中人的因素 |
1.晚清来华西方人 |
2.晚清政府洋务派 |
3.个体被动传播者 |
第四节 传播受众:底层-精英-群众的传播模式 |
第五节 文化、经济、政治层面的平行交互传播 |
第六节 英语在中国传播带来的影响 |
1.对汉语的影响 |
2.对社会的影响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局限及启示 |
第一节 主导性局限及表现 |
1.来华西人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
2.洋务派们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 |
1.应对传播中的竞争现象 |
2.注重主导者的路径依赖 |
3.尊重受众传播相关规律 |
4.结合“场论”防范预警 |
第三节 对外语政策与规划的启示 |
1.应对英语的语言霸权 |
2.提高中华文化自信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第一节 结论与贡献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3)基于词表的汉语外来词研究及教学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动态 |
第一节 汉语外来词本体研究综述 |
一、汉语外来词的界定研究 |
二、汉语外来词的分类研究 |
三、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研究 |
四、汉语外来词的规范研究 |
第二节 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外来词研究综述 |
一、外来词教学建议研究 |
二、外来词教学方法研究 |
三、针对不同课型的汉语外来词教学的研究 |
四、针对具体教材的国际汉语外来词教学的研究 |
第三节 国际汉语教学中外来词研究的不足 |
一、研究角度单一 |
二、具体性的研究不多 |
三、研究的深度不够 |
第三章 汉语外来词概述 |
第一节 汉语外来词的界定 |
一、汉语外来词的总体界定 |
二、国际汉语教学中的汉语外来词界定 |
第二节 国际汉语教学中外来词的类型 |
一、音译词 |
二、音意兼意译词 |
三、音译加汉语语素词 |
四、借形词 |
第四章 基于国际汉语教学词表统计比较的外来词分析 |
第一节 外来词界定工具 |
一、简介 |
二、特点 |
第二节 《新HSK水平考试大纲》和《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的汉语外来词分析 |
一、《新HSK水平考试大纲》中的汉语外来词分析 |
二、《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的外来词分析 |
三、《新HSK水平考试大纲》和《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的汉语外来词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留学生对汉语词表中外来词学习情况的调查 |
第一节 留学生学习汉语外来词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二、调查结果统计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留学生对词表中英、日源外来词掌握情况的测试分析 |
一、测试方案设计 |
二、测试结果统计 |
三、测试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汉语外来词的教学建议 |
第一节 课前准备 |
第二节 课堂教学——以英日源外来词为例 |
一、英源外来词教学 |
二、日源外来词教学 |
第三节 课后练习及反思 |
一、课后练习 |
二、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大纲和词表中的汉语外来词汇总表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分级测试题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致谢 |
(4)派生构词法对于阿拉伯学生汉语教学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汉语构词法的研究 |
1.3.2 关于汉语派生词的研究 |
1.3.3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新词语的研究 |
1.3.4 关于阿拉伯构词法的研究 |
1.3.5 关于汉语派生构词法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 |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2 汉语和阿拉伯语构词法基本情况 |
2.1 构词法的基本内涵 |
2.2 汉语和阿拉伯语构词法基本情况 |
3 汉语和阿拉伯语派生词构词法及派生词基本情况 |
3.1 汉语派生词构词法和派生词基本情况 |
3.1.1 汉语派生词构词的典型词缀 |
3.1.2 汉语派生词构词的类词缀 |
3.1.3 汉语派生构词法和新派生词的新趋势 |
3.2 阿拉伯语派生词构词法及派生词基本情况 |
3.2.1 阿拉伯语构词法的基本情况 |
3.2.2 阿拉伯语派生构词法的基本类型 |
3.2.3 阿拉伯语派生构词法的特点和新趋势 |
4 汉阿语言派生词的比较及其对阿拉伯学生汉语教学的意义 |
4.1 汉阿语言派生词的比较 |
4.1.1 词缀的构成成分方面 |
4.1.2 派生词在语言中所占比例方面 |
4.1.3 词缀和词群的紧密度方面 |
4.2 汉阿语言构词法对阿拉伯学生汉语学习的启示 |
4.2.1 根据词缀及其所构词语来进行词语和汉语教学 |
4.2.2 通过字群或词族进行教学 |
4.2.3 加强派生词构词法基本知识的教学 |
4.2.4 加强派生词文化方面的教学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5)《咬文嚼字》2013-2015年度双音节指人流行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流行词的概念界定 |
二、流行词的语义研究现状 |
三、流行词的语法研究现状 |
四、流行词的语用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和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语料库的选取 |
第一章 双音节指人流行词的语义构词研究 |
第一节 外来词 |
一、汉字词“创客” |
二、字母词“大V” |
第二节 本土词 |
一、新造词“网红” |
二、旧词新义“土豪”“奇葩”“宝宝” |
第二章 双音节指人流行词的句法功能研究 |
第一节 常规句法功能 |
一、充当句法成分 |
二、组合搭配 |
第二节 非常规句法功能 |
一、充当句法成分 |
二、组合搭配 |
第三章 双音节指人流行词的语用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程序设置 |
一、使用要素 |
二、调查方法 |
第二节 使用场合 |
一、产生阶段 |
二、发展阶段 |
第三节 指称对象 |
一、产生阶段 |
二、发展阶段 |
第四节 使用人群 |
一、产生阶段 |
二、发展阶段 |
第五节 使用频率 |
一、产生阶段 |
二、发展阶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网络词语研究现状 |
1.2.2 对21世纪新词语研究 |
1.2.3 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的研究 |
1.2.4 阿拉伯语和汉语与文化关系的现状 |
1.3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目标 |
1.5 语料来源 |
1.6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1.6.1 研究创新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新词语界定与产生 |
2.1 新词界定 |
2.1.1 语言学界定 |
2.1.2 新词语的界定 |
2.2 新词语的产生 |
2.2.1 新词语产生的高峰 |
2.2.2 新词语产生的原因 |
2.2.3 新词语的特征 |
2.3 网络新词语 |
2.3.1 网络词语的界定 |
2.3.2 网络新词语的特点及创建方式: |
第三章 汉阿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
3.1 汉语词汇和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
3.1.1 汉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 |
3.1.2 汉语新词语的概述和新词语阶段发展 |
3.1.2.1 汉语新词语的概述 |
3.1.2.2 汉语新词语发展的历史 |
3.2 阿拉伯语的新词语历史阶段以及特点 |
3.2.1 阿拉伯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 |
3.2.2 阿拉伯语新词语的概述和发展 |
3.2.2.1 阿拉伯语新词语概述 |
3.2.2.2 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发展 |
3.3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相同和不同点 |
3.3.1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特点的不同点 |
3.3.2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特点的相同点 |
3.4 小结 |
第四章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 |
4.1 21世纪阿汉新词语借入方式对比 |
4.1.1 21世纪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借入方式 |
4.1.2 21世纪汉语新词语的借入方式 |
4.2 21世纪阿汉新词语借入方式的异同 |
4.2.1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借新词语方式的不同点由 |
4.2.2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借新词语方式的相同点 |
4.3 小结 |
第五章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新词语对比 |
5.1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
5.1.1 阿拉伯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
5.1.2 汉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
5.2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分类 |
5.2.1 阿拉伯语网络词语的分类 |
5.2.2 汉语网络词语分类 |
5.3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
5.3.1 阿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
5.3.2 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
5.4 汉阿网络词语的构成特征 |
5.5 汉阿网络语言造词方法的同点 |
5.5.1 汉语和阿拉伯语网络语言造成方法的共同点 |
5.5.2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构词法的不同点 |
5.6 小结 |
第六章 汉语和阿拉伯语新词新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
6.1 语言与文化 |
6.1.1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
6.2 汉语和汉文化 |
6.3 阿拉伯语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
6.4 汉语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比较 |
6.5 小结 |
第七章 汉源阿拉伯语新词语与阿源汉语新词语对比 |
7.1 汉源阿拉伯新词语 |
7.2 阿源汉语新词语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 |
8.1 结论 |
8.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关于英语词汇学外来词的相关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外来词的形式 |
二、外来词的发展趋势 |
三、外来词的规范化发展问题 |
四、结语 |
(8)《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日语借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日语借词的研究历史及本篇的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本篇的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三章 《现汉》日语借词收录概况 |
第四章 《现汉》中的日语借词的借用类型 |
第一节 日语借词的借用类型及其性质 |
第二节 不同借用类别的日语借词在《现汉》各版本中的分布与推移情况 |
第五章 《现汉》中日语借词的语义类型 |
第六章 以《现汉》为基础的日语借词传入汉语后的词义演变类型分析 |
第一节 词义演变概述 |
第二节 体现在义项外部的词义演变 |
第三节 体现在义项内部的词义演变 |
第七章 关于《现汉》中日语借词及“日制汉字”的来源标注问题 |
第一节 日语借词在《现汉》中的词源标注 |
第二节“日制汉字”在《现汉》中的字源标注 |
第八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汉、泰语中的西源外来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外来词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汉语外来词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泰语外来词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对象、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汉、泰语西源外来词吸收的历史概述 |
2.1 汉语西源外来词吸收的历史概述 |
2.1.1 第一时期: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
2.1.2 第二时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
2.1.3 第三时期: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 |
2.1.4 第四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
2.1.5 第五时期:改革开放后至今 |
2.2 泰语西源外来词吸收的历史概述 |
2.2.1 第一时期:阿瑜陀耶王朝时期至吞武里王朝时期 |
2.2.2 第二时期:曼谷王朝前期 |
2.2.3 第三时期:五世王时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
2.2.4 第四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泰语西源外来词的分布情况对比 |
3.1 《现汉》中西源外来词的分布情况 |
3.1.1 《现汉》中西源外来词的语种考察 |
3.1.2 《现汉》中西源外来词的词类考察 |
3.1.3 《现汉》中西源外来词的语义类别考察 |
3.1.4 《现汉》中西源外来词的吸收方式考察 |
3.2 《泰语词典》中西源外来词的分布情况 |
3.2.1 《泰语词典》中西源外来词的语种考察 |
3.2.2 《泰语词典》中西源外来词的词类考察 |
3.2.3 《泰语词典》中西源外来词的语义类别考察 |
3.2.4 《泰语词典》中西源外来词的吸收方式考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泰语西源外来词的吸收方式及其本同化情况对比 |
4.1 汉语西源外来词的吸收方式 |
4.1.1 音译 |
4.1.2 音译加类名 |
4.1.3 意译 |
4.1.4 半音译半意译 |
4.1.5 直接用外文字母 |
4.2 汉语西源外来词的本土化 |
4.2.1 语音的汉化 |
4.2.2 语义的汉化 |
4.2.3 语法形式的汉化 |
4.3 泰语西源外来词的吸收方式 |
4.3.1 音译 |
4.3.2 音译加类名 |
4.3.3 利用泰语或梵巴语语素对译 |
4.3.4 创造新词 |
4.3.5 混合音译 |
4.4 泰语西源外来词的本土化 |
4.4.1 语音的泰化 |
4.4.2 语义的泰化 |
4.4.3 语法形式的泰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源外来词对汉、泰语的影响 |
5.1 西源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 |
5.1.1 西源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
5.1.2 西源外来词对汉语语言使用的影响 |
5.2 西源外来词对泰语的影响 |
5.2.1 西源外来词对泰语语音系统的影响 |
5.2.2 西源外来词对泰语词汇的影响 |
5.2.3 西源外来词对泰语句子结构的影响 |
5.2.4 西源外来词对泰语语言使用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附录一:《现汉》中所收录的西源外来词词表 |
附录二:《泰语词典》中所收录的西源外来词词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新时期现代汉语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语言与变异 |
1.2 语言变异的界定 |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
1.4 研究方法、研究的内容及材料来源 |
第2章 新时期汉语词汇变异 |
2.1 新时期社会发展与词汇变异 |
2.2 新时期产生的新词语 |
2.2.1 新词语的界定 |
2.2.2 新时期汉语新词语的来源 |
2.2.3 新时期汉语新词语的特点 |
2.3 新时期产生的新语素 |
2.3.1 他源性新语素 |
2.3.2 自源性新语素 |
2.3.3 新时期汉语新语素的特点 |
2.3.4 与新语素相关的几个问题 |
第3章 新时期汉语语义变异 |
3.1 新时期汉语语义变异的研究对象 |
3.2 新时期汉语语素义的变异 |
3.2.1 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 |
3.2.2 新时期产生的新语素义 |
3.2.3 汉语新合成词中的语素义变异 |
3.3 新时期汉语词义的变异 |
3.3.1 词义系统增加新义位 |
3.3.2 词义的偏移 |
3.4 新时期汉语语义变异的特点 |
第4章 新时期汉语的语法变异 |
4.1 汉语语法的发展变化与语法变异 |
4.2 聚合变异 |
4.2.1 词性的游移 |
4.2.2 类词缀大量增加 |
4.2.3 新兴的汉语重叠式 |
4.3 组合变异 |
4.3.1 新兴“副+名”结构 |
4.3.2 动宾式动词带宾语(VO 1 +O 2结构) |
4.3.3 新兴“被 X”结构 |
4.3.4 “有+VP”结构 |
4.3.5 其他组合变异 |
第5章 新时期汉语语言变异的动因 |
5.1 语言外部动因 |
5.1.1 社会发展 |
5.1.2 语言接触 |
5.1.3 语用心理 |
5.1.4 语言功能 |
5.2 语言内部原因 |
5.2.1 语言要素的相互制约 |
5.2.2 语言的类推机制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汉语借用外来词的新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词源分析法在高级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及价值[J]. 张梦帆,曾昭聪. 汉语学习, 2021(06)
- [2]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 周小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词表的汉语外来词研究及教学启示[D]. 王雅慧.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4]派生构词法对于阿拉伯学生汉语教学的意义[D]. Farghaly Maha Hassan Ahmed Mostafa. 浙江大学, 2020(02)
- [5]《咬文嚼字》2013-2015年度双音节指人流行词研究[D]. 王晓蕾.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D]. 阿扎(Azza Abdelwahab Ibrahim Hassanein). 武汉大学, 2019(03)
- [7]关于英语词汇学外来词的相关探讨[J]. 许晓萍.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19)
- [8]《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日语借词研究[D]. 森田聪. 南开大学, 2016(03)
- [9]汉、泰语中的西源外来词对比研究[D]. 谢繁(Miss Jiraporn Netsombutphol). 南京大学, 2014(04)
- [10]新时期现代汉语变异研究[D]. 曹起. 吉林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