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1李凤珍1杨凤美2
(1.太原市太航医院山西太原030006)
(2.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山西阳泉045000)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及临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国产16导脑电图仪描记80例足月HIE患儿生后1周内的EEG变化,并探讨其与患儿病情之间的关系。结果:80例HIE患儿4例EEG正常(5%),76例EEG异常(95%),其中,轻度异常56例(70%),重度异常20例(25%),变化程度与HIE临床分型具有相关性。结论:EEG可做为HIE急性期观察脑功能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判定病情严重程度。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电图(EEG);病情评估分型;脑电图异常分度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主要是由于围产期窒息缺氧引起的新生儿脑部病变,是造成围产期新生儿脑损伤和伤残最常见的原因。脑电图(EEG)能客观反映脑功能障碍。为了探讨EEG在HIE的变化特点及其对病情的评估价值,特对我院儿科住院的足月HIE患儿进行脑电图描记及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足月HIE患儿80例。诊断及临床分度参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48例,女32例。被选所有病例均为病程在1周以内者。
1.2研究方法:
所有入选对象于病程1周内采用国产16导脑电图仪描记EEG,描记时间不少于30分钟(包括静态睡眠、动态睡眠、不定期睡眠)。EEG分度分为正常、轻度异常及重度异常[2]。
2.结果
80例足月HIE患儿根据临床分型:轻度26例(32.5%),中度40例(50%),重度14例(17.5%)。根据EEG结果分度:EEG正常为4例(5%),EEG异常为76例(95%),其中,轻度异常56例(70%),重度异常20例(25%)。EEG与临床分型之间的关系见表1。结果显示:临床分型为轻度的26例患儿EEG正常为4例(15.4%),EEG轻度异常为22例(84.6%);临床分型为中度的40例患儿EEG轻度异常为34例(85%);EEG重度异常为6例(15%);临床分型为重度的14例患儿EEG均为重度异常(100%)。
3.讨论
HIE是由于围生期缺氧导致脑细胞缺氧、水肿而致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病理改变于3天进入极期,脑细胞的病理生理改变最明显,4-7天脑组织的病变较为显著,随后逐渐恢复。
所以,多数学者主张HIE患儿于生后1周做EEG[3]。也有学者认为EEG理想记录时间为损伤后48小时内[4]。
新生儿脑电图(EEG)在评估新生儿脑成熟度、脑功能状态尤其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新生儿惊厥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3]。
本研究结果显示,EEG能客观、直接地反映HIE患儿的脑功能状态及损害程度。HIE病情越重,EEG异常率越高,程度也越重。HIE的EEG改变以背景波活动为主,其异常改变多种多样,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将此病EEG结果分为正常、轻度异常和重度异常[2]。轻度异常为背景活动紊乱,局灶性放电;重度异常为背景活动抑制,电静息、爆发抑制、低电压、弥漫性慢活动、显著不对称或不同步。痫样放电指反复或节律性放电,大多为局灶性,或发展为全身性。本组病例EEG变化符合上述特点。
临床上判断新生儿窒息是否合并HIE,多以临床症状、体征为主,但有些亚临床型HIE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因而易被漏诊,失去了治疗的黄金期。EEG作为一种具有无创、方便、可重复操作等优点的检查方法,由于其可直接反映脑功能状态,可作为HIE早期的监测手段,及早发现HIE尤其亚临床型的病例,从而值得作为HIE基础的检查手段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8):584.
[2]FlinkR,PedersenB,GuekhtAB,etal.GuidelinesfortheuseofEEGmethodologyinthediagnosisofepilepsy[J].ActaNeurolScand,2002,106(1):1-7.
[3]王乐,李明霞,沈书韵,等.新生儿脑电图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2):142-144.
[4]HendrikJ,Constanze,Klasiena,etal.Prognosticsignificanceofamplitude-integratedEEGduringthefirst72hoursafterbirthinseverelyasphyxiatedneonates[J].Pediatr.Res.2004,55(6):1026-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