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

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旨在了解成都地区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人口学因素的主观幸福感差异;调查各项生活指标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程度;考察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对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终探索提升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建议。本文采用了《主观幸福感问卷》、《生活事件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成都地区302名高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经问卷调查的结果,成都地区高校教师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介于中等水平;消极情感得分较低:自述幸福感平均得分为6.214,说明成都地区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人口学因素中,性别在主观幸福感上差异并不显著;婚姻、职称与年龄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已婚的高校教师比未婚高校教师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教授的主观幸福感要明显高于助教、讲师和副教授;40岁以上的高校教师拥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成都地区高校教师各项生活指标,如居住环境、家庭生活和收入状况等都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相关性。生活事件也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正性的生活事件能对主观幸福感起积极的作用;反之,则会对主观幸福感起到消极的作用。拥有成熟应付方式的高校教师能获得更高的主观幸福感,而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则使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较低。根据调查结果的现状,本文从个人调节、组织层面和社会支持三个方面给出了提升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建议。第一,高校教师需要适当的个人调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其次增强专业化发展;最后需在工作中保持积极的心态。第二,组织层面在提升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上应给他们营造和谐的氛围;改善待遇也是一个有效的措施;需要塑造良好的学校品牌,提升高校教师自豪感和归属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主观幸福感的定义及结构
  • 1.3 主观幸福感研究概况
  • 1.3.1 国外主观幸福感研究概况
  • 1.3.2 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概况
  • 1.4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 1.5 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 1.6 研究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可能的创新点
  • 1.8 论文结构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3.2 问卷的选择与设计
  • 2.3.3 问卷的前测
  • 2.3.4 问卷分析方法
  • 第3章 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
  • 3.1 问卷信度及效度分析
  • 3.2 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概况
  • 3.3 人口学因素
  • 3.3.1 不同性别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比较
  • 3.3.2 不同婚姻情况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比较
  • 3.3.3 不同职称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比较
  • 3.3.4 不同年龄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比较
  • 3.4 成都地区高校教师各生活指标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 3.5 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相关分析
  • 3.6 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与应付方式的相关分析
  • 第4章 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结果讨论
  • 4.1 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
  • 4.2 人口学因素
  • 4.2.1 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
  • 4.2.2 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在婚姻上的差异
  • 4.2.3 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在职称上的差异
  • 4.2.4 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在年龄上的差异
  • 4.3 高校教师各生活指标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4.4 生活事件对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4.5 应付方式对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第5章 提升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建议
  • 5.1 高校教师个人的调节
  • 5.1.1 树立正确的高校教师人才观
  • 5.1.2 增强专业化发展,提高成就感
  • 5.1.3 高校教师应在工作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 5.2 组织层面的改进
  • 5.2.1 营造和谐的氛围
  • 5.2.2 改善高校教师待遇,提高学术奖励水平
  • 5.2.3 塑造良好的学校品牌,提升高校教师自豪感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东部地区高校汉族大学生族际交往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05)
    • [2].连云港地区高校大学生生活方式研究[J]. 大众标准化 2020(16)
    • [3].西南地区高校发展击剑运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体育科技 2016(06)
    • [4].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对嘉兴地区高校大学生的调查[J]. 现代交际 2017(20)
    • [5].西南地区高校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 现代商贸工业 2016(14)
    • [6].台湾地区高校大陆学生生涯发展状况的调查——以逢甲大学学生为例[J]. 生涯发展教育研究 2016(02)
    • [7].哈尔滨地区高校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J]. 智富时代 2017(09)
    • [8].广东地区高校“青马工程”实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西部学刊 2020(22)
    • [9].对接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云南地区高校建设[J]. 区域治理 2019(30)
    • [10].关于大学生“光盘”意识与行动的调查报告——以长沙河西地区高校为例[J]. 低碳世界 2017(02)
    • [11].不同地区高校“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04)
    • [12].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以西安地区高校为研究[J]. 才智 2017(23)
    • [13].大连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08)
    • [14].大学生在美团外卖上的消费调查研究——以沈抚地区高校为例[J]. 商 2016(07)
    • [15].浅谈边疆地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科技信息 2010(08)
    • [16].在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闭幕式上的发言(2009年9月21日上午)[J]. 河北科技图苑 2009(06)
    • [17].“一带一路”视域下四川地区与东盟地区高校教育合作研究[J]. 知识经济 2019(34)
    • [18].“双百”报告会福州地区高校专场在福州举行[J]. 福建法学 2019(03)
    • [19].兵团文化融入边疆地区高校立德树人实践的时代意蕴及路径研究[J]. 兵团党校学报 2020(01)
    • [20].大学生生态素养的现状调查及路径选择——以福州地区高校为例[J]. 怀化学院学报 2016(12)
    • [2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台湾地区高校见闻[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30)
    • [22].东北地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7(04)
    • [23].常武地区高校开展桥牌运动调查研究——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才智 2015(07)
    • [24].开创边疆地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J]. 新长征(党建版) 2019(03)
    • [25].2008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系列招聘会启动[J]. 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 2008(12)
    • [26].内蒙古地区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创新研究[J]. 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6(12)
    • [27].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廊坊地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8].西南地区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J]. 图书情报导刊 2016(07)
    • [29].宁波地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与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 2008(04)
    • [30].我国台湾地区高校教师申诉制度述评[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8(07)

    标签:;  ;  ;  ;  

    成都地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