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生货币供给视角的我国房地产价格畸高研究

基于内生货币供给视角的我国房地产价格畸高研究

论文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1998年国家取消实物分房,推行住宅商品化、住房分配货币化以后,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集中度的提高,从普通人乃至整个社会都对房地产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我国房地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了起来,房地产价格快速攀升,并在高位继续上扬。与此同时,受国外金融危机历史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理论界和业界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激烈讨论,房地产泡沫论与非泡沫论之争难解难分。抛开争论的是与非,从国内外经验教训看,不容忽视的是,房地产价格急速上升离不开金融扩张,金融危机的发生也通常以房地产价格急剧下跌为导火索,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像“城门”与“鱼池”,一方的稳定发展依赖于另一方的良好运行,而一旦一方由于不确定因素扰乱了其发展轨迹,则势必通过传导机制殃及另一方。特别是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房地产价格的上升极易导致市场的非理性繁荣,而且在房地产和金融两个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大有进一步扩张之势。房地产业与金融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决定了货币供给量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通过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可以获得相应的货币供给的支持,从而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抵押信用经济下,房地产作为金融机构的优质抵押品,其价格波动会改变房地产抵押品的价值,从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可见,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给量之间是一种共生作用机制(武康平、皮舜、鲁桂华,2004),即货币供给量增长→房地产价格上涨→货币供给量增长…,如此循环往复,反之亦然。从国外特别是我国金融体系现状来看,银行仍是金融系统的主体,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体系仍是各行业资金流量的主要来源,银行在货币供给过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而我国房地产业资金来源结构中,大部分仍主要来自于银行信贷,所以,本文对于货币供给与房地产价格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关系方面。从国内外发生金融危机国家和地区的典型案例中可以发现,银行信贷的无限扩张往往在危机风险积聚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别是在顺周期时期,市场往往会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趋向非理性繁荣,通过共生作用机制推动房地产价格畸高。本文就是在我国房地产价格继续高位上涨的不稳定状况背景下,探讨导致房地产价格畸高的原因——内生货币供给机制下的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的共生作用机制,并就如何通过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良性循环维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给出了适当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与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框架
  • 二、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阐述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阐述
  • 一、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
  • 二、资产价格变动与金融市场波动的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章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房地产价格畸高的概念诠释
  • 第一节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 第二节 房地产价格畸高的界定
  • 一、房地产价格畸高定义
  • 二、房地产价格畸高的表现
  • 三、房地产价格畸高的评价指标
  • 第四章 房地产价格畸高成因—内生货币供给下的共生作用机
  • 第一节 银行信贷在房地产货币供给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 第二节 共生作用机制推动房地产价格畸高的前提条件
  • 一、共生作用机制导致房地产价格畸高的市场因素
  • 二、市场因素作用下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价格
  • 第三节 基于内生货币供给下的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共生作用机制
  • 一、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共生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 二、共生作用机制导致房地产价格畸高的案例分析
  • 第四节 共生作用机制下的我国房地产价格畸高
  • 一、我国房地产价格已达到畸高水平
  • 二、共生作用机制导致我国房地产价格畸高的理论分析
  • 第五节 共生作用机制的逆向作用—房地产信用体系的崩溃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建立公平竞争的房地产市场运行环境
  • 二、将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价格纳入货币政策关注的目标框架中,作为维持物价稳定、防止通货膨胀的辅助指标
  • 三、对资产价格特别是股票、房地产价格畸高进行调控时,要慎用紧缩货币政策
  • 四、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针对包括房地产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的发展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
  • 五、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鉴,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货币供给机制下的宏观调控与金融风险[J]. 财经界(学术版) 2020(03)
    • [2].中国货币供给的长效机制构建[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 [3].箴言[J]. 中国经济信息 2017(09)
    • [4].二级银行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货币供给[J]. 商场现代化 2019(01)
    • [5].《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J]. 金融纵横 2015(05)
    • [6].货币供给的内外生争论迷局[J]. 金融评论 2013(05)
    • [7].货币供给的内/外生争论:起源、演进和迷局[J]. 金融监管研究 2014(02)
    • [8].我国超额货币供给对物价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 企业导报 2012(07)
    • [9].超额货币供给、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J]. 价格月刊 2011(12)
    • [10].我国货币供给的致命缺陷:开放式循环[J]. 上海金融 2009(09)
    • [11].国内信贷、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关系的研究——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逻辑与实证[J]. 生产力研究 2008(20)
    • [12].货币供给的制度内生与需求内生实证研究[J]. 财经研究 2008(06)
    • [13].“金融窖藏”视角下的货币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J]. 新疆社会科学 2019(02)
    • [14].我国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结构变化及启示[J]. 银行家 2018(09)
    • [15].电子货币的货币供给创造机制与规模——基于中国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纸币的替代[J]. 国际金融研究 2016(12)
    • [16].货币供给剪刀差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影响实证研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7].超额货币供给对资产价格的影响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 2012(05)
    • [18].汇率和非预期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2007—2010年跨国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J]. 经济学家 2012(07)
    • [19].货币供给内外生理论及其经济与政策影响[J]. 经济论坛 2012(08)
    • [20].货币供给和就业的协整检验及影响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9)
    • [21].关于美国利率与我国货币供给关系的探讨[J].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9(06)
    • [22].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影响的理论推导[J]. 湘潮(下半月)(理论) 2009(12)
    • [23].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基于货币供给模型的实证分析[J].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03)
    • [24].虚拟经济发展与货币供给的交互效应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2018(06)
    • [25].论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变迁[J]. 经济问题探索 2018(03)
    • [26].中国超额货币供给现象研究——基于修正的交易方程式的实证分析[J]. 武汉金融 2018(08)
    • [27].我国货币供给与宏观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J]. 智富时代 2018(01)
    • [28].从货币供给结构看市场资金量变化[J]. 中国外资 2012(06)
    • [29].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J]. 财政研究 2012(02)
    • [30].关于电子支付与货币供给趋势和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 浙江金融 2012(04)

    标签:;  ;  ;  

    基于内生货币供给视角的我国房地产价格畸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