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雷拉生成认知观的理论探析及其意义

瓦雷拉生成认知观的理论探析及其意义

论文摘要

弗朗西斯科·瓦雷拉的生成认知观是第二代认知科学重要的代表性理论之一。本文首先考察生成认知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生成认知不仅仅强调认知主体与对象的具身性,同时结合对生物学、脑神经科学、现象学的系统研究,特别重视个体、心智和世界三者共同生成的情境,特别是在其情境下的历史生成性和流变性。认知活动是在人、心智和世界三者构成的情境下,相互作用,彼此适应,共同存在的;认知是人与环境的结构耦合的结果,是彼此最优适应的、涌现的结果。在解释生成认知的概念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阐释了生成认知形成的思想来源:生物学的实践研究奠定了生成认知观的情境基础和生成机制;现象学诠释生成认知中的科学哲学基础;佛学赋予生成认知的初始状态和流变机制;三种来源都强调历史生成性,而印度佛学中的顿悟与生物神经上的涌现重在生成机制的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生成认知概念的的探究,剖析这一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探究瓦雷拉生成认知思想研究的重要意义。瓦雷拉的生成认知观的思想具有整体性,跨学科性与实践性特征。该理论整合自然科学中的哲学思想,跨越佛教思想与生物学的实践基础的边缘地带,深刻地揭示出人类认知的耦合机制,这对于研究人类认知的本质及其机制的哲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瓦雷拉生成认知观的基本观点
  • 1.1 生成性的内涵
  • 1.1.1 生成性的概念
  • 1.1.2 生成性的基本特征
  • 1.1.3 生成性与具身性
  • 1.2 生成认知情境中的要素
  • 1.2.1 作为认知个体的人
  • 1.2.2 心智结构
  • 1.2.3 世界
  • 1.3 生成认知活动
  • 1.3.1 生成进路
  • 1.3.2 两种生成机制
  • 第二章 瓦雷拉生成认知观的思想探析
  • 2.1 生成认知观在生物学等学科上的实践来源
  • 2.1.1 自创生系统论与认知情境理论
  • 2.1.2 神经涌现与结构耦合
  • 2.1.3 泛进化论思想与生成循环
  • 2.1.4 颜色生成实例
  • 2.2 生成认知观的理论基础
  • 2.2.1 “身体”与认知个体的人
  • 2.2.2 “知觉”与心智结构
  • 2.2.3 “知觉世界”与世界
  • 2.2.4 “身体-主体”
  • 2.3 生成认知机制与印度佛学的关系
  • 2.3.1 佛学中的命运循环
  • 2.3.2 命运循环与生成进路
  • 2.3.3 正念与涌现
  • 第三章 瓦雷拉生成认知观的意义
  • 3.1 由二元论到一元论认知本质的转变
  • 3.2 由静态到动态的认知和生成
  • 3.3 认知科学与其他科学融合的认知理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相关论文文献

    • [1].数学教学内容知识(MPCK)实证研究综述与启示[J]. 数学教育学报 2017(04)
    • [2].具身认知观的身体样态分析[J]. 心理学探新 2017(01)
    • [3].生成认知:具身进路与佛学认知观的交融[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7(03)
    • [4].多向突破,构建小学信息高效课堂[J]. 教育艺术 2016(12)
    • [5].因喜而学,不喜亦学[J]. 作文与考试 2016(34)
    • [6].《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的认知观解读[J]. 青年文学家 2017(09)
    • [7].“治理失灵”及其救赎——兼论两种不同的社会认知观及行动方案[J]. 学海 2016(03)
    • [8].“第二代认知观”探析[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0(01)
    • [9].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自文化认知观的培养[J]. 科技视界 2015(07)
    • [10].《构词研究的认知观》评介[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1)
    • [11].情报学认知观的新发展:情报社会认知[J]. 图书馆学研究 2012(11)
    • [12].温和的和激进的具身认知观[J]. 学术界 2012(05)
    • [13].我的会计研究之路:从代理观到认知观[J]. 财务与会计 2017(22)
    • [14].隐喻翻译的认知观和翻译策略[J]. 社会科学战线 2016(04)
    • [15].具身认知观视域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地位分析[J]. 物理教学探讨 2016(11)
    • [16].三种语言观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解读[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12)
    • [17].情境认知理论的三大流派及争论[J]. 上海教育科研 2012(01)
    • [18].情报学反馈理论及模型:认知观和情境观视角[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10)
    • [19].没有观念的智慧——论维柯的诗性认知观[J]. 语文知识 2010(03)
    • [20].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认知观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12)
    • [21].从“无身”到“有身”:认知观的逻辑线索与检讨[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6(02)
    • [22].汉民族“历史”隐喻认知观透析——以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为例[J]. 外语学刊 2010(02)
    • [23].基于系统认知观的指挥与控制机理研究[J].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09(04)
    • [24].基于具身认知观的英语教师培训研究[J]. 外国语文 2020(03)
    • [25].翻译能力的认知观:以识解为中心[J]. 中国翻译 2016(05)
    • [26].《哈姆雷特》翻译过程中隐喻认知观的应用策略[J]. 校园英语 2020(34)
    • [27].论隐喻认知观对委婉语的阐释力[J].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0(03)
    • [28].互动中的心智:走向广义认知观[J]. 外国语文 2017(05)
    • [29].具身认知观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教育科学 2012(04)
    • [30].隐喻认知观对中国《哈姆雷特》翻译研究的启示[J]. 贵州社会科学 2010(02)

    标签:;  ;  ;  ;  

    瓦雷拉生成认知观的理论探析及其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