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主要绿化树种叶面滞尘特征及其与叶面结构的关系

南京市主要绿化树种叶面滞尘特征及其与叶面结构的关系

论文摘要

大气颗粒物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森林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对一定范围内大气颗粒物有良好的净化效果。本文通过研究南京市27种植物的叶面滞尘量、29种植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及部分植物叶面微结构,来寻找影响植物叶面滞尘能力大小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种类和类型的不同,叶面滞尘量之间会有较大的差异。干重滞尘量最小的广玉兰0.00578g/g和最大的龙柏0.10001g/g相差近20倍。灌木的滞尘量最大,落叶乔木次之,常绿乔木最小。植物叶面滞尘量随着植株高度和污染源距离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对法国冬青(Viburnum awabuki)4个叶片着生角度范围的研究发现,60o~90o范围内的滞尘量最大,30o~60o范围内的滞尘量最小。(2)叶面尘粒径呈双峰分布,阔叶树主峰在10~100μm范围内,针叶树主峰在0~10μm范围内。针叶树雪松(Cedrus deodara)、桧柏(Sabina chinensis(L.)Ant oine)、龙柏(Juniperus chinensis cv.Kaizuka)和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平均0.82 m2/cm3,均在前6位,阔叶树中女贞最大0.987 m2/cm3,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最小。对小于2.5μm的颗粒物滞留能力较强的5植物主要是针叶树种有:雪松>桧柏>龙柏>桂花(Osmanthus fragrans)>落羽杉。桃树(Amygdalus persic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和法国冬青的平均粒径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比表面则随距离的增加而加大。(3)从定量角度分析得出植物叶面滞尘量随着气孔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毛被数量多的滞尘量大,且相对而言毛被短而多的滞尘能力强。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物滞尘量研究状况
  • 1.2.2 植物滞留尘粒径研究现状
  • 1.2.3 植物叶面微结构及其与植物滞尘的关系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采样点的选择
  • 2.3 试验树种的选择
  • 2.4 采样时间
  • 2.5 样品采集
  • 2.6 测定方法
  • 2.7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植物叶面滞尘量研究
  • 3.1 同一采样点不同树种叶面滞尘量研究
  • 3.2 不同高度植物叶面滞尘量研究
  • 3.2.1 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和灌木
  • 3.2.2 法国冬青
  • 3.3 不同污染源距离植物叶面滞尘量研究
  • 3.4 不同叶片着生角度叶面滞尘量研究
  • 第四章 植物滞留粉尘粒径特征研究
  • 4.1 粒度分布的基本参数
  • 4.2 不同树种叶面滞留尘粒径分析
  • 4.3 不同污染源距离下植物叶面滞留尘粒径分析
  • 4.4 不同地点雪松叶面滞留尘粒径分析
  • 第五章 植物叶面显微结构及其与植物滞尘的关系
  • 5.1 植物叶面气孔密度与滞尘量的关系
  • 5.2 植物叶面毛被密度与滞尘量的关系
  • 5.3 植物叶面粉尘分布特征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植物叶面滞尘量研究
  • 6.1.2 植物滞留粉尘粒径特征研究
  • 6.1.3 植物叶面显微结构及其与植物滞尘的关系
  • 6.2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南京市主要绿化树种叶面滞尘特征及其与叶面结构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