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肋间后动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背阔肌皮瓣,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接力皮瓣,软组织缺损
肋间后动脉论文文献综述
王耀军,任忠亮,薛佳杰,郭雷,高登文[1](2018)在《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背阔肌皮瓣供区创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肢体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联合接力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供区创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肢体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患者9例。男8例,女1例;年龄21~56岁,中位年龄33岁。交通事故伤8例,伤后至皮瓣修复时间为1~3周,平均13 d;股内侧肌纤维肉瘤切除后缺损1例。缺损部位:上臂5例,大腿4例。创面缺损范围为20 cm×12 cm~36 cm×27 cm。合并肱二头肌缺损2例,肱叁头肌缺损3例,股二头肌缺损2例,股四头肌缺损2例;肱骨骨折2例;肱动脉破损2例,股动脉离断缺损合并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离断缺损1例。采用背阔肌皮瓣修复创面及重建肌肉功能,皮瓣切取范围为22 cm×13 cm~39 cm×28 cm,肌瓣范围为12 cm×3 cm~18 cm×5 cm。重建上肢功能采用带蒂皮瓣修复,重建下肢功能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胸背神经与受区神经肌支吻合)。供区采用大小为10 cm×5 cm~17 cm×8 cm的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第2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及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9个月,平均13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外观、质地良好;5例肌力恢复至4级,4例恢复至3级;背阔肌皮瓣切取后肩关节活动度为40~90°,平均70°。背阔肌皮瓣两点辨别觉为9~15 mm,平均12.5 mm;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两点辨别觉为8~10 mm,平均9.2 mm。第2供区仅残留线状瘢痕。结论采用背阔肌皮瓣修复肢体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联合接力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供区创面,在修复供、受区缺损同时重建肌肉功能,降低了供区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杜战胜[2](2017)在《肋间后动脉破裂出血死亡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死者男性,18岁,某日晚上9时许在郊区一山头偏僻处被人抢劫并用刀刺伤右下胸背部,伤后3小时被发现并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尸表检验:全身呈贫血貌,右下胸背部见一处长3cm的创口,创口旁见一处引流切口。余未见损伤。尸体解剖:右后胸壁第8、9肋间肌断裂,并伴有周围肌肉组织出血,相应部位见第8肋间后动脉(本文来源于《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二十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8-08)
陈伟彬,冯莉,宋思远,宫凤玲,张惠英[3](2015)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肋间后动脉的解剖学显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肋间后动脉的解剖学显示价值,为外科手术与介入治疗提供相关解剖学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因怀疑胸部占位性病变或纵隔大血管病变行胸部双期增强扫描患者(除外累及肋间后动脉的患者)的肋间后动脉影像学资料。记录每对肋间后动脉的显示情况、起点方位、管径大小、走行及共干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肋间后动脉血管成像共显示肋间后动脉1831支,总显示率为94.19%。左侧肋间后动脉的显示率为93.62%(910/972),右侧肋间后动脉显示率为94.75%(921/972)。13例(12.04%)为相邻2支肋间后动脉共干,与右侧支气管动脉共干的肋间后动脉共有58例(53.70%)。左侧肋间后动脉大部分起自胸主动脉的后壁(约6点位置);右侧肋间后动脉大部分起自胸主动脉的后壁、右后壁和右壁(约8点及9点位置),并且由上而下自胸主动脉的右壁向胸主动脉的后壁移行。两侧肋间后动脉由上而下,逐渐增粗,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第11肋间后动脉的外径最粗。结论 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清晰显示肋间后动脉解剖学特征,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5年07期)
王海珍,崔春晓,蒋朝华,李圣利,曹卫刚[4](2014)在《应用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微囊型淋巴管畸形切除后的大面积缺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囊型淋巴管畸形(LMs)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并对肋间后动脉穿支(LICAP)皮瓣修复微囊型LMs切除后的大面积缺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8例13~22岁腋胸侧壁微囊型LMs患者,应用MRI和B超确定病变切除的范围和层次,对彻底切除后均遗留的腋窝、胸侧壁皮肤组织缺损,应用LICAP皮瓣进行修复,7位患者皮瓣供区直接缝合,1位患者供区植皮覆盖。结果应用LICAP皮瓣可成功修复所有微囊型LMs切除术造成的组织缺损。术后随访1~3年,皮瓣形态良好,B超和MRI证实无复发微囊腔出现,皮瓣供区无功能受损。结论超声和MRI可为手术彻底切除病灶作精确定位并进行手术后评估。微囊型LMs手术切除术后遗留组织缺损可应用LICAP皮瓣获得良好的组织覆盖和修复,术后受区外形良好,供区无功能损伤。(本文来源于《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4年06期)
徐家钦,钟文津,潘云川,梁尊鸿,井冈[5](2014)在《高频彩超在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穿支皮瓣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瓣穿支皮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拟行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瓣穿支皮瓣术的患者术前采用PHILIPS IU22高分辨率彩超仪检测第8~10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瓣穿支皮瓣供血穿支的穿支点、管径、出筋膜后轴向、血流速度,并对其定位。应用第8~10肋间穿支血管供养的皮瓣对其缺损创面进行修复,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检测出第8~10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穿支在肋间肌穿出深筋膜位于腋中线前后;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穿支72条,未见缺如及变异现象,穿支动脉起始部管腔内径(1.67±0.14)mm,血流峰值流速18~32 cm/s;所有患者采用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瓣穿支蒂皮瓣修复组织缺损创面效果满意。结论高分辨率彩超能简便、直观地定位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瓣穿支皮瓣供血穿支的穿出点、管径、出筋膜后轴向、血流速度,其对术前设计皮瓣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4年18期)
宋思远,王国臣,张惠英[6](2014)在《256层螺旋CT组合后处理技术在肋间后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256层螺旋CT不同组合后处理技术在肋间后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患者行256层螺旋CT胸部双期增强扫描检查,将患者分为A组(MPR+VR)、B组(MPR+CPR)、C(MPR+MIP)组,用3种不同的组合后处理技术观察肋间后动脉。结果 A组肋间后动脉的总显示率为87.35%,B组为83.54%,C组为94.19%,C组与A、B组的总显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对于肋间后动脉大体解剖形态的显示率高于A、B组(P<0.05)。结论应用MPR+MIP组合后处理技术能使肋间后动脉的走行等解剖结构得到良好的显示。(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4年13期)
宋思远[7](2014)在《256层螺旋CT肋间后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研究不同对比剂浓度、注药速率对256层螺旋CT肋间后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2评估256层螺旋CT不同的组合后处理技术在肋间后动脉(PICA)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3选用256层螺旋CT肋间后动脉血管成像的方法,对肋间后动脉的解剖进行研究,旨在为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提供肋间后动脉相关解剖学的信息。方法1对432例患者利用256层螺旋CT行胸部双期扫描检查。432例随机分为(Ⅰ~Ⅳ)4个大组,每组108例,分别以Ⅰ组:注射速率为3ml/s,对比剂浓度为300mgI/ml(碘海醇300)、Ⅱ组:注射速率为4ml/s,对比剂浓度为300mgI/ml(碘海醇300)、Ⅲ组:注射速率为3ml/s,对比剂浓度为350mgI/ml(碘佛醇350)以及Ⅳ组:注射速率为4ml/s,对比剂浓度为350mgI/ml(碘佛醇350)。数据传至EBW4.0.2.145工作站并进行图像重建。2对108例患者行256层螺旋CT胸部双期扫描检查(除外累及肋间后动脉的患者)。采用工作站对所有动脉期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应用A组(MPR+VR)、 B组(MPR+CPR)、C组(MPR+MIP)3组组合后处理技术观察肋间后动脉。3利用MPR+MIP组合后处理技术对2012年10月~2013年8月因疑胸部占位性病变或纵隔大血管病变来我院行胸部双期增强扫描的108例患者(除外累及肋间后动脉的患者)行肋间后动脉血管成像。详细记录每对肋间后动脉的有无、起点方位、管径、走行及共干情况。所有数据资料均选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对比剂浓度为350mgI/ml,注药速率为4ml/s时肋间后动脉图像质量最佳。2①A组(MPR+VR)肋间后动脉的总显示率为87.35%,其中左侧肋间后动脉显示率为86.01%,右侧肋间后动脉显示率为88.68%。 B组(MPR+CPR)肋间后动脉的总显示率为83.54%,其中左侧肋间后动脉显示率为83.74%,右侧肋间后动脉显示率为83.33%。 C组(MPR+MIP)肋间后动脉的总显示率为94.19%,其中左侧肋间后动脉显示率为93.62%,右侧肋间后动脉显示率为94.75%。②A组(MPR+VR)能够完整显示肋间后动脉的共有139支,有1559支不能完整显示肋间后动脉。B组(MPR+CPR)能够完整显示肋间后动脉的共有1216支,有408支不能完整显示肋间后动脉。C组(MPR+MIP)能够完整显示肋间后动脉的共有1714支,有117支不能完整显示肋间后动脉。C组(MPR+MIP)显示肋间后动脉肋间后动脉大体解剖形态的显示最佳。3①108例肋间后动脉的共干情况:其中有13例为相邻2支肋间后动脉共干,与右侧支气管动脉共干的肋间后动脉共有58例(53.70%)。②其中左侧肋间后动脉大部分起自于胸主动脉的后壁,少部分起自于胸主动脉的右后壁;右侧肋间后动脉的起点方位位于胸主动脉的后壁、右后壁和右壁,并且由上而下自胸主动脉的右壁渐渐向胸主动脉的后壁移行。③肋间后动脉由上而下,逐渐增粗,其中以第9、10及11肋间后动脉的外径最粗。④两侧肋间后动脉自胸主动脉发出后的走行情况不尽相同。右侧肋间后动脉横跨相应胸椎椎体的前方进入肋间隙,而左侧肋间后动脉经过各个胸椎椎体的左侧面进入肋间隙。结论1①256层螺旋CT对比剂浓度、注药速率均可影响肋间后动脉图像质量。②采用较高对比剂浓度(350mgI/ml)和较快注药速率(4ml/s)能获得优质的肋间后动脉图像。2256层螺旋CT应用MPR+MIP组合后处理技术能使肋间后动脉走行等解剖结构得到良好的显示。3256层螺旋CT肋间后动脉血管成像对肋间后动脉有较高的显示率。(本文来源于《河北联合大学》期刊2014-05-05)
徐家钦,潘云川,梅劲,石小田,梁尊鸿[8](2012)在《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穿支皮瓣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新鲜成人尸体6具,行血管造影、叁维重建及层次解剖,观测第6~10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的类型、管径、走行、出筋膜后轴向等。临床应用第7~10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9例。(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2-10-19)
钱元新,伍筱梅,赖清,梁荣光,任医民[9](2012)在《肋间后动脉与咯血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肋间后动脉作为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参与咯血的相关大素,为介入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219例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多层螺旋CT(MSCT)、DSA等影像资料。观察肋间后动脉参与咯血的发生率,形成体肺循环分流(BPS)的情况,以及与胸膜增厚及基础疾病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基础疾病与胸膜增厚的相关性。结果 219例患者中,44例(20.1%)患者共87条肋间后动脉作为NBSA参与咯恤,其巾65条(74.7%)合并BPS。44例巾36例(81.8%)伴有胸膜增厚。39例肺结核患者中21例(53.8%)伴有肋间后动脉参与咯血,其中13例肺结核合并肺毁损者中10例(76.9%)伴有肋间后动脉参与咯血。肋间后动脉参与咯血、合并BPS与胸膜增厚相关(P<0.05)。肋间后动脉参与咯血、胸膜增厚在不同基础疾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后动脉是重要的咯血相关体动脉;参与肺咯血与胸膜增厚密切相关,且多数伴有BPS;基础疾病以肺结核尤其是合并肺毁损患者最常见。(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2年09期)
李东卿[10](2012)在《经肋间后动脉介入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的致残率在世界范围内居于首位,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脊髓损伤这一残酷性的疾病,呈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耗费、低死亡率的特点,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最近研究显示即使很小的脊髓损伤也将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灾难,而轻微的修复也将会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学者提出我们的目标也许不是完全修复脊髓损伤,而是让患者能够站起来,生活自理。查阅国内外文献,脊髓损伤的治疗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 BMSCs)移植成为脊髓损伤治疗的焦点。尤其是BMSCs能够取材于成人自身的骨髓,避免了胚胎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所带来的伦理学和免疫学排斥问题,并且容易增殖。这些优点使得BMSCs移植已经成为极有前景的移植材料,况且其可以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已无异议。BMSCs的发现及其相关研究为脊髓损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BMSCs移植这一治疗手段的目的是通过移植的BMSCs来修复、重建受损的脊髓的功能。前期的有关BMSCs的动物实验已经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打下了基础。目前,国内外已有B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报道。美国部分学者对接受BMSCs移植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细胞移植前后评分,完全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标准进行功能、运动、轻触觉、针刺觉评分,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0001)。BMSCs移植后无严重并发症,这提示BMSCs移植可以作为急性脊髓损伤的一种治疗手段。目前治疗观念业已发生转变——轻微的修复可以极大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将更加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然而,移植BMSCs修复损伤的脊髓仍然有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脊髓损伤的生物机制,尤其是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机制以及轴突再生的机制;BMSCs修复脊髓损伤的疗效尚不肯定,促进脊髓再生和修复的机制不清楚;如何确定细胞移植的时机、方法、剂量;如何预防术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椎管内感染等并发症;神经元再生或者神经轴突再生后的非侵入性磁共振显像或者示踪;如何把神经营养因子通过模拟的细胞外基质或者是转染的细胞导入缺损处。其中,如何将BMSCs最有效地移植到脊髓的损伤处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核心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将BMSCs移植到损伤的脊髓处常用的途径有静脉注射、蛛网膜下腔注射和局部注射叁种途径。然而,这叁种途径各有优缺点:A:静脉注射,该途径显然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伤,但是细胞注射到血液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迁移到脊髓内,到达损伤局部的更是微乎其微,这将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B:蛛网膜下腔注射,凭借脑脊液直接与脊髓接触,经此途径注射BMSCs虽然可以,但是对于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来说,该途径手术危险性大,并发症多,临床上难以开展。C:损伤部位直接注射,该方法能够将BMSCs毫无损失地移植到脊髓内,但是需要在脊髓损伤后再次暴露脊髓,增加了感染和出血的机率。更严重的是,重新剪开已经愈合的皮肤和肌肉,并在损伤原位进行注射,所有这些操作将导致脊髓损伤进一步的加重,而且无法控制个体之间处理上的差异,增加了对结果的干扰因素,对于临床应用来说手术创伤大,对患者功能的恢复造成第二次损害。所以,对于BMSCs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目前仍需要探索出更合理有效的方法。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健康家兔36只,活动正常,毛发光亮,个体质量为2.0-2.5kg,平均2.3kg,雌雄不限(由南方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2研究方法:①BMSCs的提取:麻醉处死备用家兔2只,取其股骨及胫骨备用。注射器冲洗备用的股骨及胫骨得到单细胞悬液,用DMEM液冲洗该细胞悬液去除骨碎片。把全骨髓细胞与青霉素-链霉素及小牛血清混合在一起制成样本,把该样本离心后得到BMSCs团。体外培养至第3代后用家兔CD49;CD106及CD45,流式细胞仪鉴定后备用。②BMSCs的绿色荧光与菲立磁标记以及稳定株的筛选:构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转染时用20μL Lipofectamine2000按说明转染BMSCs,用流式细胞仪筛选出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细胞株。胞培养7d后行Feridex标记,细胞内铁的鉴定用普鲁士蓝染色法。③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及BMSCs的移植:腹腔注射麻醉动物,在T5-T7节段切除椎板及黄韧带,显露硬脊膜,用SS-Ⅱ型脊髓打击器,制作成组间一致,局部不完全脊髓损伤,实验组模型制作完成后,通过临近肋间后动脉注射入已经离心好的BMSCs,对照组只制成脊髓损伤模型。④全脊髓MRI扫描:第4d、14d,水合氯醛麻醉动物,安装上家兔3英寸表面线圈,用MRI机,扫描全脊髓。T2加权像,收集3.0T的磁场强度磁共振信号。⑤组织切片荧光显微镜以及透射电镜检查:不同时间节段各组麻醉动物各2只,以质量分数4%多聚甲醛1000ml经心脏灌注固定,完整地切取伤区脊髓,低温条件下切成14μm厚度冰冻切片,重新漂洗,盖上盖玻片,行荧光显微镜检查;同时间麻醉处死所有动物,完整切取伤区脊髓组织,超薄切片机切片(50nm)电镜观察。⑥神经电生理检查:第2d、7d、14d,对实验对象行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电生理检测,先行运动诱发电位检测,刺激电极为针电极,记录电极置于家兔下肢胫前肌,参考电极置于足垫部,采用触发方式,不做平均,记录下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3、观察指标:①BMSCs的原代培养及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②BNSCs的菲立磁以及GFP标记鉴定结果③实验组脊髓组织病理切片宏观观察结果④全脊髓MRI扫描结果⑤脊髓损伤处显微镜以及电镜观察结果⑥双下肢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4、统计学处理记录神经电生理结果,包括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及波幅,并绘制成表格,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BMSCs的体外培养及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BMSCs原代培养第5d,细胞呈梭形类似成纤维细胞,肉眼难以与成纤维细胞鉴别。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显示该细胞高表达CD29、CD106,不表达CD45所对应的抗原。②实验组脊髓组织病理切片宏观观察结果离心后的BMSCs被菲立磁染成铁锈色,实验14d时脊髓标本肉眼外观,可以看到被染成铁锈色的脊髓组织,对照组脊髓组织切片未见该铁锈色变化。③全脊髓MRI扫描结果第4d磁共振检查,T2WI相,脊髓损伤原高信号区域显示来自于菲立磁标记的BMSCs低信号改变,信号强度较弱。同期对照组未见类似低信号改变,局部水肿导致的高信号扩大。第14d磁共振检查,T2WI相,脊髓损伤区域显示较强来自于BMSCs的低信号,狭窄低信号通过脊髓损伤区域。同一时间对照组水肿减轻,未见类似低信号改变。④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第4d荧光显微镜检查,脊髓组织切片的冠状面及矢状面皆有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但荧光强度较弱。第14d再次行荧光显微镜检查,脊髓组织切片的冠状面及矢状面荧光强度皆增强。第14d行透射电镜检查,实验组脊髓有新生髓鞘,部分髓鞘内有细铁颗粒,而对照组未见新生髓鞘形成,轴突脱髓鞘化严重,神经元变性明显。进一步放大新生髓鞘,新生髓鞘板层致密,与轴索之间无缝隙,轴索结构完整,神经元细胞核染色均匀、清晰。⑤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第14d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两组间动作诱发电位潜伏期及波幅均存在差异,实验组潜伏期较短,波幅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2)。结论本实验第4d,对实验组行MRI检查,在T2WI相,脊髓损伤处高信号区域显示来自于菲立磁标记的BMSCs(?)低信号改变;对脊髓损伤处行荧光显微镜检查,脊髓组织切片的冠状面及矢状面皆有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证明BMSCs已经迁移到损伤处,并且存活。第14d再次行磁共振检查,在T2WI相,脊髓损伤区域显示较强来自于BMSCs的低信号,狭窄低信号通过脊髓损伤区域;同时间行荧光显微镜检查,脊髓组织切片的冠状面及矢状面荧光强度皆增强,表示BMSCs开始增殖,进一步向脊髓损伤区域集中。第14d,取出脊髓标本肉眼观察外观情况,可看到在脊髓损伤处的瘢痕组织内有被染成铁锈色的脊髓组织,进一步行透射电镜检查显示脊髓有新生髓鞘,部分髓鞘内有细铁颗粒。第14d,实验组与对照组家兔动作电位潜伏期及幅度的差异开始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符,说明BMSCs对脊髓损伤后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实验证明通过肋间后动脉注射BMSCs可以到达并且聚集在T7节段。实验组脊髓的宏观观察发现被染成铁锈色的BMSCs集中在受损伤的脊髓的背侧,并且通过绿色荧光显微镜证明该事实。所有这些结果都证明通过肋间后动脉介入注射的BMSCs可以集中于受伤的脊髓处。因为提取脊髓的数量有限并且细胞培养需要一段时间,异体BMSCs移植数量是微小的,所以,BMSCs可以在脊髓损伤处自动聚集就显得非常有意义。(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2-04-01)
肋间后动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死者男性,18岁,某日晚上9时许在郊区一山头偏僻处被人抢劫并用刀刺伤右下胸背部,伤后3小时被发现并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尸表检验:全身呈贫血貌,右下胸背部见一处长3cm的创口,创口旁见一处引流切口。余未见损伤。尸体解剖:右后胸壁第8、9肋间肌断裂,并伴有周围肌肉组织出血,相应部位见第8肋间后动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肋间后动脉论文参考文献
[1].王耀军,任忠亮,薛佳杰,郭雷,高登文.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背阔肌皮瓣供区创面[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8
[2].杜战胜.肋间后动脉破裂出血死亡1例[C].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二十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3].陈伟彬,冯莉,宋思远,宫凤玲,张惠英.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肋间后动脉的解剖学显示[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
[4].王海珍,崔春晓,蒋朝华,李圣利,曹卫刚.应用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微囊型淋巴管畸形切除后的大面积缺损[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4
[5].徐家钦,钟文津,潘云川,梁尊鸿,井冈.高频彩超在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穿支皮瓣设计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
[6].宋思远,王国臣,张惠英.256层螺旋CT组合后处理技术在肋间后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4
[7].宋思远.256层螺旋CT肋间后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
[8].徐家钦,潘云川,梅劲,石小田,梁尊鸿.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C].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2
[9].钱元新,伍筱梅,赖清,梁荣光,任医民.肋间后动脉与咯血的相关性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
[10].李东卿.经肋间后动脉介入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