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论文文献综述)
朱昌健[1](2021)在《氮、氯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对四环素等药物的检测》文中指出碳点(CDs)是一类新型的多色发光碳纳米颗粒,是由碳、氢和氧等元素组成的离散纳米颗粒,近似球形,尺寸小于10nm。由于CDs具有独特而新颖的特性,如优异的水溶性、无毒、易功能化、生物相容性和抗光漂白性等,使其广泛应用于化学传感、生物标记、生物成像、生物催化、光催化和电催化等各种领域。第一章:简要综述了CDs,CDs的光学性质,CDs的合成方法以及CDs的应用,同时对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和创新点进行了概述。第二章:以邻苯二胺和中性红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出氮氯掺杂碳点(N,Cl-CDs1),其具有明亮的橙色荧光,量子产率为5.3%。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如透射电镜(TEM),红外(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UV-vis)和荧光(FL)等对N,Cl-CDs1的表面形貌,结构、官能团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发现该N,Cl-CDs1呈球形,在水中显示出良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为2.15 nm,表面含有-OH,-NH2以及苯环等。在中性条件下,该N,Cl-CDs1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90 nm,对应的发射波长为606 nm。随着p H值增大荧光增强,在p H4.00-p H10.00呈现出两段线性,且具有荧光可逆性。基于N,Cl-CDs1与四环素(TC)之间的内滤效应,在0.05-130μM范围内,N,Cl-CDs1的荧光被TC线性猝灭,检出限低至3.9 n M。将该N,Cl-CDs1用于实际样品中TC的检测,回收率在98.75-102.40%之间。因该N,Cl-CDs1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功的应用于卵囊藻的活体生物成像。第三章:将核黄素和中性红作为前体物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出氮氯掺杂的黄绿色荧光碳点(N,Cl-CDs2),量子产率为4.90%。通过TEM、FT-IR、XPS、UV-vis和FL对N,Cl-CDs2的表面形貌、表面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发现该N,Cl-CDs2近似球形,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为2.80 nm。表面有-OH,-NH2以及苯环存在。在p H=11的条件下,N,Cl-CDs2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70 nm,呈现出双发射特征,对应的发射波长为430 nm和550 nm。采用荧光手段实现N,Cl-CDs2对于槲皮素(QT)的选择性检测,基于N,Cl-CDs2与QT相互作用,在0.05-78μM范围内,N,Cl-CDs2的荧光被QT线性猝灭,检出限低至1.2 n M。同时将N,Cl-CDs2用于实际样品中QT的测定,回收率为95.72-103.70%,RSD小于2.58%。该N,Cl-CDs2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将N,Cl-CDs2成功的应用于卵囊藻的活体生物成像,呈现出细胞器定位潜能。第四章:将L-谷氨酰胺和三乙醇胺作为原料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出氮掺杂蓝色荧光碳点(N-CDs),量子产率为3.84%。通过多种表征手段(TEM、FT-IR、XPS、X射线衍射(XRD)、UV-vis和FL)可知,该N-CDs近似球形,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为2.25 nm,其表面含有-NH2和-OH基团。N-CDs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50 nm,对应的发射波长为440 nm。该N-CDs能够与四环素类药物(TCs:TC、金霉素(CTC)和土霉素(OTC))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荧光信号。基于此,在440 nm下该N-CDs的荧光强度比(F0/F)与TC的浓度在0.05-173?M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11 n M;在420 nm下,该N-CDs荧光强度比(F/F0)与CTC浓度响应的线性范围为0.05-14?M,检出限为2.21 n M;在500 nm下,I500/I440与OTC在0.05-74?M范围内呈现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56 n M。同时发现该N-CDs和TCs之间不同的响应也能在紫外灯下呈现,据此构建出TCs在滤纸片上的定性分析方法。
殷萌琪[2](2020)在《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谱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长期食用兽药残留的食品,不仅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加速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出现。为加强兽药残留监管,需要建立快速、低成本、高灵敏和高通量的检测方法用于大量样本的初步筛查。α-玉米赤霉醇(α-Zearalanol,α-ZAL)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tics)作为两大兽药种类,具有促进生长、防治动物疫病等作用。α-ZAL的代谢特性导致食品中残留不止一种α-ZAL类化合物,而在畜牧业中可能有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同时使用进而残留在食品中。本研究从广谱识别角度着手,针对α-ZAL类化合物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同特点,制备出可同时识别6种α-ZAL类化合物的广谱高灵敏单克隆抗体,建立能同时检测α-ZAL类化合物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制备出可广谱结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受体蛋白,建立能同时检测1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受体检测法。(1)根据α-ZAL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设计将其同族结构类似物ZAN C7位通过肟化反应衍生出羧基并合成了相应的人工抗原,获得了可同时识别6种α-ZAL类化合物的单克隆抗体,鉴定其亚型为Ig G1型,效价可达105,亲和常数为1.20×108L/mol,与常见的其他类真菌毒素和类固醇激素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2)基于α-ZAL类化合物的单克隆抗体,成功建立了检测α-ZAL类化合物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ndirect competitive ELISA,ic-ELISA)。该法对α-ZAL类化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0.080~0.194 ng/m L,检测范围为0.020~0.835 ng/m L。对实际样品基质效应进行分析和处理后,成功将该法应用于牛肉、牛肝、牛肾、牛奶、奶粉等多种牛源性食品样品的实际检测,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9.2%~104.2%,变异系数低于11.4%。(3)基于α-ZAL类化合物的单克隆抗体,成功研制了检测α-ZAL类化合物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该法对α-ZAL类化合物的消线值均为5 ng/m L;借助读条仪进行定量检测,该法对α-ZAL类化合物的灵敏度(IC50)为1.225~1.800 ng/m L,检测限(IC10)为0.105~0.227 ng/m L。对牛奶样品基质效应进行分析和处理后,成功将该法应用于牛奶样品的实际检测,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5.6%~93.9%,变异系数低于12.4%。(4)根据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选择能与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特异性结合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s,PBPs)为广谱识别材料。以肺炎链球菌R6 pbp3片段为模板,通过基因克隆、胞外表达和亲和纯化,获得N端截短的但仍保持生物学活性的PBP3*蛋白,浓度为0.5 mg/m L。(5)利用受体蛋白能特异性识别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原理,将纯化后受体蛋白PBP3*直接固定在高吸附96孔聚乙烯反应板上,酶标物AMP-HRP与游离的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竞争结合受体蛋白。基于HRP的酶促显色原理,在优化后的条件下,成功建立了用于检测牛奶中1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直接竞争-酶标受体检测法,检测限(IC10)为0.28~100.30 ng/m L,均低于欧盟标准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最大残留限量。在直接竞争-酶标受体检测法的基础上结合酶促化学发光技术,使得IC50值均降低8~10倍左右。通过对牛奶样品基质效应的处理,成功将该法应用于牛奶样品的实际检测,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2.9%~89.3%,变异系数低于12.6%。
孙晓悦[3](2020)在《光谱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几种抗球虫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在分子水平上探寻抗球虫药物与生物体内的血清白蛋白、DNA的作用机制将为阐明食品中残留的兽药在体内的转运、代谢规律提供依据,同时也将对设计新型兽药分子和分子改造提供指导意见。本论文主要采用多种光谱法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几种常见抗球虫药物与血清白蛋白和DNA的相互作用,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利用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盐酸氨丙啉/二硝托胺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两种药物对BSA荧光的猝灭过程为静态猝灭,计算求得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a(盐酸氨丙啉-BSA:1.056×104 L mol-1;二硝托胺-BSA:0.948×104 L mol-1)和结合位点(n)。ΔH、ΔS和ΔG的数值表明静电引力在这两种药物与BSA的结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FRET)计算了盐酸氨丙啉/二硝托胺与BSA的结合距离分别为3.27 nm和3.91 nm。金属离子如K+、Ca2+、Cu2+、Zn2+、Fe3+和Mg2+对盐酸氨丙啉/二硝托胺与BSA的结合没有明显影响。分子对接技术和位点竞争实验证明两种药物结合在BSA的sub-domain IIA位,竞争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该结论的正确性。红外光谱法、圆二色光谱法及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这两种药物的加入对BSA构象的影响。在pH=7.4的条件下,通过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乙胺嘧啶/甲氧苄胺嘧啶与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荧光猝灭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的结果表明两种药物对BSA/HSA荧光的猝灭过程为静态猝灭。计算得到291 K、301 K和311 K下的Ka和n。位点竞争和分子对接技术证实乙胺嘧啶/甲氧苄氨嘧啶分别结合在BSA/HSA的sub-domain IIA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证明两种药物与BSA/HSA之间的确发生了相互作用。由热力学数据可知乙胺嘧啶/甲氧苄胺嘧啶与BSA/HSA结合的主要作用力为静电引力。根据FRET计算得到这两种药物与BSA/HSA的结合距离(乙胺嘧啶-BSA/HSA:1.86 nm/2.24 nm;甲氧苄氨嘧啶-BSA/HSA:2.02 nm/3.59 nm)。金属离子对药物-蛋白体系的结合几乎没有影响。红外光谱法和圆二色光谱法的结果表明这两种药物的加入对蛋白的二级结构产生影响。由同步荧光光谱法的结果可知乙胺嘧啶/甲氧苄胺嘧啶改变了色氨酸(Trp)残基附近的微环境。应用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对呋喃西林与BSA/HS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究。荧光猝灭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的结果表明呋喃西林对BSA/HSA荧光的猝灭过程为静态猝灭。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呋喃西林与BSA/HSA作用的Ka分别为6.306×104 L mol-1和1.669×104 L mol-1,n值约为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对呋喃西林与BSA/HS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证实。圆二色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的结果表明呋喃西林改变了蛋白的二级结构。同步荧光光谱法表明药物的加入使Trp残基附近的微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残基极性降低,疏水性增强。由分子对接技术和位点竞争实验的结果可知呋喃西林结合在蛋白的sub-domain IIA位。计算得到呋喃西林-BSA/HSA的结合作用力为静电引力。结合距离分别为3.42 nm和2.99nm,表明静态猝灭过程中的能量转移是非辐射的。采用多种光谱法、循环伏安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等方法研究了呋喃唑酮/呋喃西林与DNA的相互作用。由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的结果可知DNA-AO、呋喃唑酮/呋喃西林-DNA-AO的荧光寿命几乎保持不变,表明两种药物与DNA结合形成的基态复合物是非荧光性的。圆二色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的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的加入改变了DNA的二级结构。粘度实验表明,随着呋喃唑酮浓度的增加,DNA的相对粘度增加,而呋喃西林浓度的改变对DNA的相对粘度几乎没有影响。此外,熔融温度(Tm),离子强度,位点竞争实验和分子对接技术的结果均证明了呋喃唑酮与DNA的嵌插结合模式和呋喃西林与DNA的沟区结合模式。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获得呋喃唑酮-DNA和呋喃西林-DNA的Ka分别为3.66×104 L mol-1和3.95×104 L mol-1。
李鹏程[4](2019)在《基于2-氨基-5-磺基苯甲酸Cu/Cu-M(碱金属/碱土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众多多孔材料中,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以其结构可设计性、功能可调性等优点在许多领域显示出无可比拟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溶液挥发法,通过Cu2+或Cu2+/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与多功能配体2-氨基-5-磺基苯甲酸(H2asba)自组装,合成了 6种新型的配位聚合物。采用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固体漫反射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电化学分析等方法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根据这些配合物结构特点和在水溶液中的荧光性能,详细研究了它们对pH、H2O2、阴离子、抗坏血酸和硝基芳香族化合物的荧光传感性质。研究了这些MOFs的电化学性能。对电导率最高的配合物进行了葡萄糖电化学传感研究。主要工作介绍如下:1.2-氨基-5-磺基苯甲酸和d9金属Cu(Ⅱ)离子自组装生成一种新颖的三维配位聚合物{[Cu2(asba)2(H2O)2]·6H2O}n(1),配合物1中,不对称单元中存在2个晶体学独立的asba2-,其中一个asba2-(L1)将相邻的Cu2+桥连成1D链,另一个晶体学独立的asba2-(L2)将相邻的1D链桥连成2D层状结构,相邻两层L1中的羧基氧(07)与Cu2配位,相邻两层L2中的05与Cu3配位,其中L1与L2呈现相同的桥连模式(羧基氧呈现顺反交替配位模式,磺酸基氧呈现单齿配位模式,且氨基也参与了配位),Cu2与Cu3交替被相邻的Cu1 2D面夹杂形成3D具有一维孔道的夹心型结构(晶格水分子O5W,O6W,O7W,O8W均在孔道内)。配合物1和配体H2asba在固体状态下只有微弱的荧光性质。由于溶剂极性的影响,配合物1的悬浮液具有很强的荧光发射。更重要的是,配合物1对水溶液中的H+表现出高选择性和灵敏性。利用这一特点,我们成功地将该配合物用荧光检测方法检测水溶液和模拟胃液的pH,并获得了良好的回收率。探讨了荧光传感机理。此外,还详细研究了配合物1对一些硝基芳香族化合物的荧光传感性能。2.在Cu2+、Ca2+/Sr2+/Ba2+离子与2-氨基-5-磺基苯甲酸之间自组装了三种异核金属配位聚 合 物:{[CuCa(asba)2(H20)]·5H20}n(2),{[CuSr(asba)2(H20)·5H2O} n(3),{[CuBa(asba)2(H2O)6]·4H2O}n(4)。配合物2和3展现出相似的晶体结构,即一个不对称单元都存在2个晶体学独立的asba2-,其中一个L1的磺基氧,氨基氮,羧基氧与Cu相连形成1维链,另一个L2将相邻1D链桥连形成2D Cu面,相邻2D Cu层由L1的羧基氧与L2的羧基氧桥连形成夹心型的2D双层结构,进一步通过氢键拓展成3D结构,而配合物4不对称单元中存在2个晶体学独立的asba2-,其中一个asba2-(L1)将相邻的Cu2+桥连成1D链,另一个晶体学独立的asba2(L2)将相邻的1D链桥连成2D层状结构,相邻两层2D Cu面结构中L1和L2中的羧基氧与Ba2+配位(其中L1与L2呈现相同的桥连模式),形成具有一维孔道的夹心型三维框架配位聚合物(晶格水分子O4W,05W在一维孔道内)。由于三种配位聚合物均对pH具有相似的灵敏度,因此选择以配合物3为例对溶液pH以及人工模拟胃液进行荧光检测。由于另外两个配位聚合物可以直接检测Fe3+和Cr(Ⅵ),利用这一性质,我们开发了一种荧光开关检测法间接检测H2O2和抗坏血酸。三种配位聚合物均对多种芳香硝基化合物进行荧光滴定检测,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可作为荧光探针用于检测上述物质。且三种配位聚合物相比于配合物1来说,其电化学性质有所改善,导电性有所增强。3.利用Cu2+和K+/Na+,构建了一个新型的二维配合物5和一个三维配合物6:[CuNa2(asba)2(H2O)6]n(5),[CuK2(asba)2·(H2O)4]n(6),配合物 5 中,每个 asba2-离子利用羧基氧原子及氨基氮原子连接一个Cu2+离子,利用磺酸基氧原子连接一个Na+离子,再通过配位水分子连接下一个相邻的Cu2+和Na+,基于asba2-配体和配位水分子相间连接相邻Cu2+和Na+的连接模式,从而构筑成一条无限的环状链。进而通过配位水分子(O2W)连接两个Na+,形成二维平面结构,配位水分子O1W和配体asba2-羧基氧原子03之间存在的氢键作用将这些二维面进一步自组装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6最显着的特征是,由asba2-阴离子的磺酸根形成的单维K链沿着b轴桥接双核K+二聚体,以该连接方式形成一维链,再通过配体asba2-和配位水O1W相间连接Cu2+与K+得到二维层状结构,通过配体asba2-配体进一步拓展形成一个三维框架。本章利用其良好的荧光性质对Fe3+,H2O2,Cr(Ⅵ),抗坏血酸,硝基芳香化合物进行直接或间接荧光检测研究,由于电子层结构不同,配合物6表现出最佳导电性能,因此我们利用这一特点,并对其进行后修饰处理,构建了一种新颖的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
魏美婷[5](2019)在《基于三维有序纳米TiO2-分子印迹聚合物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电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s,MIPs)是一种对目标分子(模板分子或印迹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和结合能力的聚合物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负载能力、生物相容性及电催化性能,在电化学传感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纳米材料与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产生的协同效应可以显着提高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极大地改善传感器的分析性能。本论文基于三维有序多孔纳米材料和分子印迹聚合物,构建了三种新型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药物分子的电化学研究及其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模板法制备了三维有序纳米Ti02多孔结构的修饰电极(3DOM/ITO),用于食品添加剂香草醛(VA)的测定。利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等方法表征了修饰电极的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性质。在优化条件下,V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 4.0× 10-8~4.0× 10-5mol/L 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 3.9×10-8mol/L(S/N=3),该修饰电极成功用于定量测定食品样品中香草醛的含量。(2)通过电化学聚合在3DOM/ITO电极表面制备高香草酸(HVA)印迹修饰电极(HVA/3DOM/ITO)。采用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CV、DPV及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表征了电极表面的形貌及电化学性质。对支持电解质pH、电聚合圈数、模板分子洗脱条件及富集时间等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条件下,HV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6~7.O×10-5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限达到5.9×10-8mol/L(S/N=3)。该印迹电极可用于尿样中HVA含量的定量测定,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3)分别以美托洛尔(MT)和s-阿替洛尔(s-ATNL)为模板分子,β-环糊精(β-CD)为功能单体,通过电聚合在3DOM/ITO修饰电极表面制备了 MT和s-ATNL印迹修饰电极。采用SEM、FT-IR、CV、DPV、EIS等方法表征了电极表面的形貌及电化学性质,对支持电解质pH、聚合圈数、模板分子洗脱条件及富集时间等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在优化实验条件下,MT和s-ATNL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均成线性关系,其中MT的线性范围为5.0×10-8~2.5×10-5mol/L,检测限为1.1×10-8mol/L(S/N=3);s-ATNL 的线性范围为 5.0×10-8~3.5×10-5mol/L,检测限为4.5×10-8mol/L(S/N=3)。该印迹修饰电极成功用于实际样品中MT和s-ATNL的测定,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刘帆[6](2018)在《葫芦脲电化学传感器在药物与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葫芦脲作为第四代超分子大环主体化合物因其自身的特殊结构,有疏水性的空腔、亲水性的端口和刚性结构,与客体分子相互作用会形成稳定的包合物,构象不会发生翻转,因此,葫芦脲与客体分子的主客体识别作用在药物分析、色谱分析、生物传感器、食品和环境样品分析等方面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更是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在本论文中,利用超分子主客体识别作用,建立了一种检测多巴胺和抗坏血酸的新的葫芦脲电化学传感器。以葫芦[7]脲(CB[7])作为主体分子,用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对实际样品中的多巴胺、抗坏血酸进行了准确快速的检测。本论文具体研究以下几部分内容:1.简单阐述了超分子化学的发展情况,同时对葫芦脲和客体分子的超分子作用和葫芦脲的结构、合成及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描述了葫芦脲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叙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2.制备了葫芦[7]脲-石墨烯修饰电极,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表征,结果表明CB[7]-GO修饰的电极导电性能较好。用循环伏安法检测多巴胺,在实验优化条件后,pH=7.0、扫描速率为0.1 V/s,在浓度范围2×10-48×10-3mol/L内,与氧化峰峰电流和还原峰峰电流都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在人体血浆样品中,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多巴胺,血浆实际样品中的回收率达到97.6%101.1%。3.制备葫芦[7]脲修饰电极测定抗坏血酸,用循环伏安法检测发现抗坏血酸峰电流值有很明显的变化,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氧化还原峰电流也随之改变,说明该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有电催化能力。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分析,当该电极用于测定不同pH、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时,有着良好的线性范围、低的检测限和高的灵敏度,并用于检测鲜橙多果汁及金施尔康多维元素片中的抗坏血酸的含量,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建立了一种准确、快速、灵敏的测定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方法。4.另外对葫芦[6]脲(CB[6])为主体修饰的磁性微球进行了初步探究,并将其应用于测定人体血浆中的盐酸丁可因(TCH)。实验研究了影响萃取率的一些因素,包括溶液的pH、萃取剂用量、解析剂的种类、解析体积、萃取和解吸时间。在最佳条件下,在TCH浓度为0.2-2μg/mL的范围内,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2,线性方程为y=0.688x+0.034(x为吸光度,y为TCH的浓度)。此方法的检测限为0.4μg/mL,加标人体血浆样品回收率,检测结果达到95.78101.65%。
宋海燕[7](2017)在《含酶纳米复合物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及环境分析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农业和水产业将卡那霉素作为常用的兽药之一,因而牛乳中兽药的残留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长期食用了残留的卡那霉素,会引起有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耳毒性),严重者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失。重金属引起的环境污染事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铅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富集,从而引起多种疾病发生,如:白血病、高血压等。本文利用适配体与其目标物特异性结合的性质,用二硫化钼、氧化石墨烯、金纳米粒子等新型纳米材料构建了传感界面,制得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快、性能稳定的电化学传感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作者制备金纳米颗粒(AuNPs),利用金硫键和金氨键将巯基修饰的卡那霉素适配体互补链(cDNA)及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自组装到金纳米粒子上,制成复合物HRP-Au-cDNA。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镜等方法对AuNPs和复合物HRP-Au-cDNA进行表征。利用金硫键连接到金电极上的卡那霉素适配体与cDNA杂交后,HRP催化过氧化氢(H2O2)和氢醌(HQ)的电化学反应,产生伏安峰电流信号。利用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考察了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在卡那霉素存在的条件下,适配体与卡那霉素结合,在金电极表面产生复合物,HRP-Au-cDNA因此从电极表面脱落,导致伏安峰电流信号减弱。采用差脉冲伏安法(DPV),用该传感器检测了卡那霉素,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阴极伏安峰电流值随卡那霉素浓度在0.010150μg/L范围呈线性增大,检测限为0.005μg/L。该适配体传感器被成功地用于牛奶中卡那霉素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检测。(2)利用卡那霉素与其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制备了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用于高灵敏度检测卡那霉素。通过简单的液相超声剥离法制备了MoS2纳米片,用原位生长法及静电作用制备二硫化钼-金纳米颗粒-氯化血红素复合物(MoS2-Au-He)。该复合物对过氧化氢的电化学还原具有高度的协同催化活性。继而用葡萄糖氧化酶(GOD)和AuNPs作为卡那霉素适配体互补链DNA(cDNA)的标记物,利用自组装作用制备了用作信号探针的复合物(cDNA-Au-GOD),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技术对制备的复合物进行了表征。cDNA-Au-GOD和MoS2-Au-He两种复合物都被用于构建卡那霉素适配体传感器。MoS2-Au-He起着卡那霉素适配体和信号转换剂固相平台的作用,AuNPs被用作c DNA和GOD支撑体的作用,在葡萄糖的存在下,GOD可以催化溶解O2分子还原为H2O2,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记录H2O2的阴极峰电流。利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建立了适配体传感器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卡那霉素的分析方法,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的MoS2-Au-He催化H2O2的电化学还原,H2O2的阴极峰电流与卡那霉素浓度在1.0 ng/L至1.0×105 ng/L的浓度范围随着卡那霉素浓度的增大而呈线性减小,检测限为0.8 ng/L。用该适配体传感器检测了牛奶中残留的卡那霉素,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卡那霉素响应灵敏度高,选择性好。(3)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具有优良电化学发光(ECL)性能的花瓣状Cd S纳米颗粒,在玻碳电极(GCE)表面修饰CdS纳米颗粒和AuNPs。制备了辣根过氧化物酶-金纳米粒子-适配体(apt)复合物(HRP-AuNPs-apt),以其作为信号探针,放大电化学发光信号。将AuNPs和壳聚糖(CS)形成的复合物滴涂到一支用CdS纳米颗粒和CS修饰的玻碳电极(CdS/CS/GCE)表面,在将复合物HRP-AuNPs-apt中的卡那霉素适配体通过Au-S键固定到该修饰电极上并且与其互补链(cDNA)杂交之后,复合物中的HRP就会催化H2O2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被消耗,由于H2O2是CdS量子点电化学发光的共反应剂,因而会导致电化学发光信号减弱,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电化学发光信号随着卡那霉素浓度在0.001μg/L100μg/L范围内呈线性增大,检测限为0.5 ng/L。利用直接竞争模式建立了测定卡那霉素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将该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中卡那霉素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4)本文基于催化过氧化氢还原的仿生辣根过氧化物酶的DNA酶(DNAzyme)发展了一种新颖、简便、多功能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平台。将带正电荷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吸附富集在氧化石墨烯上,然后将硫化镉量子点(QDs)通过与PDDA的静电吸引作用富集在氧化石墨烯上,制成复合物(P-GO@QDs),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透射电镜、场发射扫面电镜等手段对P-GO@QDs进行表征。将该复合物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以过氧化氢为共反应剂的硫化镉量子点可以产生电化学发光信号。富含鸟嘌呤的DNA链T30695能与铅离子结合,形成G四链体,该G四链体能进一步与血红素结合,形成DNA酶,该DNA酶对过氧化氢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从而引起电化学发光信号的改变。利用T30695的氨基与量子点的羧基之间的反应,可将氨基修饰的T30695连接到P-GO@QDs复合物表面,当溶液中Pb(II)的浓度增大,DNA酶的量增多,发生催化反应的过氧化氢的量也相对增多,量子点发光强度减小。利用此原理建立电化学发光传感器,该生物传感器的ECL信号与Pb(II)离子浓度的对数值在1.0×10-14至1.0×10-1111 mol/L浓度范围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10-1212 mol/L。将该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中Pb(II)离子的检测,与用双硫腙作为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的检测结果一致。
娄方明[8](2017)在《基于鲁米诺及其功能化纳米材料的新型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研究》文中认为电化学发光分析技术(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是在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它是通过电驱动促使某些物质发生电化学反应形成激发态并通过辐射光子返回基态,并对发光强度进行测量的一种分析方法。电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兼具了化学发光和电化学技术的一些特点,比如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背景信号低、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易操控。其中以鲁米诺为发光试剂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在生物分子的检测中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强度可以被过氧化氢(H2O2)强烈增敏,在生命体系中,多种代谢中间产物在相应氧化酶的催化下生成H2O2,据此建立起的基于酶-鲁米诺体系的电发光传感器可实现包括葡萄糖、乳酸、胆碱等在内的多种活性物质的灵敏检测。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生物活性分子分析逐渐成为生物学家和分析家的的重要研究内容,成为揭开生命奥秘、监控生命体征、征服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利用电化学发光开展对生物分子的定量分析已然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蓬勃发展是近十年的时间,因此还具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基于鲁米诺和酶构建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其主要构建模式目前还比较简单,主要通过一些聚合膜对酶进行简单封装,电阻高,酶活性中心受阻,因而其灵敏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鲁米诺分子是加入到待测溶液中,也会对样品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和污染,对活体物质可能有毒害作用,操作也相对复杂,因此所构建的传感器在使用寿命、稳定性、长效性、灵敏度上均还有待提高。本研究即针对基于鲁米诺电致发光传感器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借助纳米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致力于改善和提高鲁米诺电发光传感器的性能,一方面开发高效的响应界面;另一方面以鲁米诺为前驱体合成鲁米诺功能化的电化学发光新材料,实现鲁米诺的固定化制备固相电化学发光电极,从而对生物活性分子可以快速、灵敏、无污染的检测。通过两方面的改进,为生物活性分子提供更有效的,充满前途的分析方法。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三维响应界面的葡萄糖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构建及用于葡萄糖的超灵敏检测。葡萄糖是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在近几年中,采用ECL法构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在传统的葡萄糖ECL传感器的构建当中,葡萄糖氧化酶(GOD)主要通过nafion、壳聚糖等聚合膜封装,电阻高,酶活性中心被封闭,因此灵敏度并不高。本工作将导电聚合物引入到葡萄糖ECL传感器的构建当中,通过电聚合聚苯胺,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一层疏松、多孔的三维网状聚苯胺纳米线(PANi),然后制备带负电荷的16nm的纳米金颗粒,并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到表面富含氨基的聚苯胺纳米线上,然后通过酶与纳米金之间的静电吸附及共价键合作用将GOD自组装到纳米金,最终构建成三维的GOD/Au NPs/PANi响应平台。由于该结构疏松多孔、导电性好、比表面积高,GOD负载量大,因此在以鲁米诺为发光试剂进行葡萄糖的ECL检测时,表现出超灵敏的响应,其线性范围为0.1-100μM,检测限0.05μM(S/N=3)。通过比较前人的工作,本实验所设计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具有更宽的线性范围和更低的检测限。在对血清样品中的葡萄糖进行检测时,也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和灵敏度。(2)新型电化学发光材料鲁米诺还原纳米金/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合成及用于细胞释放H2O2的检测。在传统的鲁米诺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构建当中,鲁米诺作为发光试剂是加入到待测溶液中,模式虽然简单,但是鲁米诺会对样品、电极带来一定的污染和干扰,对活体待测物可能有毒害,同时也会增加操作步骤,增大误差。因此实现鲁米诺在电极上的固定,进行无试剂的检测,是该类传感器构建的重要发展目标。石墨烯具有众多非比寻常的物理、化学、光学性质,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鲁米诺还原氯金酸的办法,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出鲁米诺修饰的纳米金粒子,并在制备的过程中,以片状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为载体,一步合成出具有优秀电化学发光特性的鲁米诺还原纳米金/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Lu-Au NPs/r GO),用以制备性能优良的固相电化学发光传感器。过氧化氢(H2O2)是细胞中重要的生物活性小分子之一,对其进行活细胞的实时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进一步利用合成的新材料、二甲基硅氧烷以及氧化铟锡玻璃构建出即可用于直接培养细胞,又能够进行原位检测细胞释放H2O2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实现了对人肝癌细胞Hep G2所释放的H2O2的定量检测。由于细胞与电极响应界面的直接接触以及电化学发光自身的高灵敏响应特性,该传感器对细胞释放H2O2的检测取得良好效果,而且发光试剂的固定也避免了鲁米诺分子在溶液中对细胞的影响。(3)爆米花状聚鲁米诺包裹纳米金复合物的可控合成及用于尿酸的固相电化学发光检测。虽然鲁米诺分子固定化前人做了一定的工作,包括本人合成高效的Lu-Au NPs/r GO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在长效性和稳定性上还有待提高,因为从本质上这些方法均是鲁米诺分子在纳米材料上的吸附,鲁米诺分子有限导致在使用几次后信号发生衰减。因此寻找发光更持久、稳定的鲁米诺纳米材料非常具有吸引力,聚鲁米诺是有效的选择之一。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水热法,通过调节鲁米诺与氯金酸的反应比例,合成出聚鲁米诺包裹纳米金的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Au@Polyluminol),该复合物呈爆米花状,形状均一,分散度好,直径在200nm左右。由于聚鲁米诺聚合了大量的鲁米诺分子,因此比鲁米诺吸附的材料具有更稳定和持久的发光性能,而且由于纳米金增强电化学发光的作用,该材料对H2O2表现出高灵敏的ECL响应。我们将该材料与尿酸酶结合制备用于尿酸检测的固相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结果对尿酸检测表现出良好的线性范围、检测限、稳定性以及选择性。可以预见该复合物作为一种新的电化学发光材料在构建其他ECL传感器方面也将会发挥巨大作用。(4)红毛丹果状葡萄糖氧化酶/聚鲁米诺/纳米金复合物的合成及用于葡萄糖检测。在以聚鲁米诺包裹纳米金为电化学发光材料构建酶生物传感器的过程中,酶与材料之间的比例需要优化和调节,增加了传感器制备的过程,也加大了检测误差,如果能够制备出即含有活性酶,又具有电化学发光性能的双功能材料,那么将能够直接实现各种生物分子的检测,简化传感器制作步骤,增加检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在常温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氯金酸也可缓慢氧化鲁米诺形成聚鲁米诺包裹的纳米金粒子。当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氧化酶后,不但没有阻止氧化的进行,反而在酶的调节下生成红毛丹果状、形状均一、分散度好、直径400nm左右的纳米绒球聚合物,经成分分析其组成为葡萄糖氧化酶/聚鲁米诺/纳米金(Au/PLUM/GOD)。由于在常温下合成,酶仍然保持其活性,基于该复合物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后对葡萄糖表现出显着的电化学发光响应,并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很宽的线性范围,在葡萄糖检测上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管习文[9](2016)在《新型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能够模拟生物分子识别的过程,在复杂样品的分离富集、分析检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现已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和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常用二乙烯基苯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等为交联剂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聚合物在交联聚合的过程中常随着交联度增加、分子量增大从溶剂中逐渐析出,如此所得聚合物常需要经过研磨筛分和选择合适孔径大小,这种方法制备过程复杂且易造成原料浪费。因此,选用合适的交联剂在分子印迹技术(MIT)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过程及应用领域,并在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的过程中利用硅氧烷遇水水解交联的特点,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避免了印迹聚合物交联析出的问题,制备流动性好且均匀的印迹聚合物溶液;然后将聚合物溶液修饰到玻碳电极上经溶剂挥发、水解交联得到电化学传感器,并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盐酸普鲁卡因和邻苯二酚电化学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其主要的实验结果如下:聚合膜的性能对传感器的印迹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只有具有合适的亲水性和柔韧性,传感器才具有较好的印迹效果和稳定性。硅氧烷遇水交联固化,在Si-O-C键消失的同时,生成Si-OH和Si-O-Si键。盐酸普鲁卡因分子印迹传感器在4.0×10-8-2.4×10-5M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线性方程为Ip/μ A = 0.20834c/μM + 0.50357(R2=0.9986),多次测量其检测限为1.02×10-8M。且培养液中干扰物质浓度最高达到1倍浓度的盐酸普鲁卡因胺或4倍浓度的盐酸多巴胺,50倍浓度的抗坏血酸,40倍浓度的左旋多巴和20倍浓度的肾上腺素时不会影响传感器对普鲁卡因电化学测试;传感器在人血清样品中对盐酸普鲁卡因测定的回收率为97.13-106.41%,且RSD不高于2.50%.通过以不同硅氧烷作为交联剂制备得邻苯二酚电化学传感器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当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与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OS)体积比为3:7的混合硅氧烷为交联剂时制备的邻苯二酚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较好的印迹效果。其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9-2.0× 10-5M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Ip/(μA)=0.08017c/μM+0.58789(R2=0.9989),检测限为 6.24×10-10M。当培养液中干扰物质浓度最高达到2倍浓度苯酚,2倍浓度对硝基苯酚,2倍浓度双酚A,0.8倍间苯二酚,0.8倍对苯二酚,5倍肾上腺素,4倍浓度去甲基肾上腺素,3倍浓度多巴胺,40倍浓度抗坏血酸时不会干扰邻苯二酚的检测,且该传感器对人血清样品和自来水样中对邻苯二酚含量的测定均具有较好的结果,回收率为95.19-104.9%。
王艳妮[10](2016)在《BSA和碳量子点荧光探针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SA)在生物血浆中的含量极为丰富,它不仅维持着主要的血浆渗透压,而且能与血液中的大部分药物发生可逆性结合,从而在生物体内起到储存、运输、代谢药物的功效。因此,考察SA和药物分子的作用机制对于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储存、运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为载体蛋白,探究其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已有很多报道,但以生物大分子作为荧光探针,利用其内源性荧光的变化来进行药物定量分析的报道较少。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Ds)是一种新型荧光碳针,具有类似于传统半导体量子点的发光性能,小尺寸特性,还具有水溶性好和生物毒性低的特点,使其在生物学等领域有了很好的应用价值。CDs对于离子的识别和检测已经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但在药物分析方面应用较少。本论文选用廉价的碳源合成荧光量子产率高的碳量子点,并分别以BSA和碳量子点为荧光探针,研究其与药物的相互作用,评价其分析性能,以实现对药物的定量检测。论文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为文献综述,二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包括以下五个内容:1.在pH=7.40的Tris-HCl缓冲介质中,非诺呋他林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据此以BSA为荧光探针,实现了对非诺呋他林的测定。非诺呋他林浓度在8.0×10-9mol/L2.8×10-7mol/L范围内与体系Δ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5,方法检出限为5.4×10-9 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0.86%(n=5,c=2.0×10-7 mol/L)。应用该方法于样品中非诺呋他林含量的测定,结果比较满意。同时对体系的猝灭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荧光寿命、探讨温度对猝灭常数的影响以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确定非诺呋他林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发生的是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按照Stern-Volmer方程和F?rster理论得出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和结合距离,热力学函数表明非诺呋他林与BSA之间主要为静电引力;应用同步荧光光谱法考察了非诺呋他林对BSA构象的影响。2.在ph=6.60的b-r缓冲溶液中,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头孢地尼(cef)对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孢地尼的加入促使bsa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cu2+存在下头孢地尼对bsa的荧光猝灭程度进一步增强。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头孢地尼浓度在6.0×10-9mol/l3.6×10-7mol/l(0.9997)范围内与体系的猝灭值Δ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3×10-9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0.35%(n=5,c=8.0×10-8mol/l)。该方法对于片剂头孢地尼含量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于模拟生理条件下,通过测定荧光寿命,猝灭常数以及紫外吸收曲线的变化,确定牛血清白蛋白和头孢地尼之间发生了静态猝灭,结合位点数为1,bsa与头孢地尼之间以范德华力为主。同步荧光法的测定证明头孢地尼对牛血清白蛋白的酪氨酸残基有影响。3.在酸性介质中,依据醋氯芬酸对bsa的内源性荧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建立了以bsa为荧光探针定量检测醋氯芬酸含量的新方法。醋氯芬酸浓度在4.0×10-8mol/l2.8×10-6mol/l(0.9963)范围内与Δ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0.43%(n=5,c=8.0×10-7mol/l),方法检出限为3.1×10-8mol/l。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ksv的影响以及uv-vis光谱的变化,探讨了醋氯芬酸与bsa之间的作用机理,并依据stern-volmer方程得出了各温度下的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和具体结合位置及作用力类型,根据同步荧光法探究了醋氯芬酸对bsa构象的影响。4.以柠檬酸为原料,应用高温裂解法合成了石墨烯碳量子点(gqds),并利用peg2000钝化剂修饰提高量子产率。应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在tris-hcl缓冲介质中,一定浓度的肾上腺色腙(cbzc)对gqds荧光信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据此实现了以gqds为荧光探针对肾上腺色腙的定量分析。研究了不同种类的缓冲溶液、gqds浓度、反应时间、增敏剂等其他条件对体系的影响。控制gqds的浓度为一定量时,体系荧光猝灭值Δf与4.0×10-7mol/l1.2×10-5mol/l(0.9956)范围内的肾上腺色腙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0.15%(n=5,c=4.0×10-6mol/l)。该方法对肾上腺色腙片剂中有效成分的检测,回收率为97.46%101.6%。通过测定猝灭常数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讨论了二者的反应机理和作用力类型。5.以三乙醇胺(tea)作为碳源和氮源,采用微波法制备水溶性碳量子点(ncds)。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寿命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激发波长对NCDs发光强度的影响。在6.37的B-R缓冲溶液中,柳氮磺吡啶(SSZ)对NCDs的荧光信号有强烈的猝灭作用,基于此建立了以NCDs为探针测定柳氮磺吡啶的新方法。当碳量子点的浓度一定时,柳氮磺吡啶浓度在4.0×10-7mol/L1.0×10-5mol/L范围内与NCDs的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1,检出限(S/N=3)为1.1×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0.25%(n=5,c=8.0×10-6 mol/L),采用该方法测定样品中柳氮磺吡啶的含量,回收率为97.50%103.1%。通过对猝灭机制的研究,得出NCDs和柳氮磺吡啶之间为动态猝灭,结合作用为疏水作用力。
二、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论文提纲范文)
(1)氮、氯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对四环素等药物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碳点的概述 |
1.2 碳点的光学性质 |
1.2.1 紫外可见吸收 |
1.2.2 光致发光 |
1.2.3 光稳定性 |
1.3 碳点的合成方法 |
1.3.1 自上而下法 |
1.3.2 自下而上法 |
1.4 碳点的应用 |
1.4.1 化学传感 |
1.4.2 药物分析检测 |
1.4.3 纳米医学 |
1.4.4 生物成像 |
1.5 立题背景、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立题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氮氯共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对p H传感和四环素的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N,Cl-CDs~1的制备 |
2.2.3 N,Cl-CDs~1量子产率的测定 |
2.2.4 N,Cl-CDs~1对pH的荧光测定方法 |
2.2.5 N,Cl-CDs~1对TC的荧光测定方法 |
2.2.6 N,Cl-CDs~1的生物成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Cl-CDs~1的结构表征 |
2.3.2 N,Cl-CDs~1的光学性质 |
2.3.3 N,Cl-CDs~1的稳定性探讨 |
2.3.4 基于N,Cl-CDs~1的pH传感器的构建 |
2.3.5 基于N,Cl-CDs~1的TC传感器的构建 |
2.3.6 猝灭机理的探讨 |
2.4 N,Cl-CDs~1的实际应用 |
2.4.1 实际水样中TC的检测 |
2.4.2 N,Cl-CDs~1的生物成像 |
2.5 结论 |
第三章 水热法合成黄绿色碳点及对槲皮素的检测和卵囊藻生物成像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N,Cl-CDs~2的制备 |
3.2.3 N,Cl-CDs~2量子产率的测定 |
3.2.4 N,Cl-CDs~2荧光稳定性的测定 |
3.2.5 N,Cl-CDs~2对槲皮素(QT)的测定方法 |
3.2.6 N,Cl-CDs~2的生物成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Cl-CDs~2的结构表征 |
3.3.2 N,Cl-CDs~2的光学性质 |
3.3.3 N,Cl-CDs~2的稳定性探讨 |
3.3.4 基于N,Cl-CDs~2的QT传感器的构建 |
3.3.5 N,Cl-CDs~2用于QT传感的选择性 |
3.3.6 猝灭机理的探讨 |
3.4 N,Cl-CDs~2的实际应用 |
3.4.1 实际水样中QT的检测 |
3.4.2 N,Cl-CDs~2的生物成像 |
3.5 结论 |
第四章 氮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识别和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N-CDs的制备 |
4.2.3 N-CDs量子产率的测定 |
4.2.4 N-CDs荧光稳定性的测定 |
4.2.5 四环素类药物(TCs)的荧光测定方法 |
4.2.6 实际样品的准备 |
4.2.7 N-CDs的视觉检测方法的建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CDs的结构表征 |
4.3.2 N-CDs的光学性质 |
4.3.3 N-CDs的稳定性探讨 |
4.3.4 N-CDs与 TCs的作用 |
4.3.5 N-CDs与 TCs的响应时间 |
4.3.6 N-CDs用于TCs传感的选择性 |
4.3.7 N-CDs用于TCs的检测 |
4.3.8 TCs检测机理的探讨 |
4.4 N-CDs的实际应用 |
4.4.1 实际水样中TCs的检测 |
4.4.2 TCs的可视化鉴别 |
4.5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谱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2 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概述 |
1.2.1 理化性质 |
1.2.2 机制及用途 |
1.2.3 残留原因及代谢途径 |
1.2.4 毒性与危害 |
1.2.5 残留限量标准 |
1.3 α-玉米赤霉醇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3.1 仪器分析法 |
1.3.2 免疫分析法 |
1.4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概述 |
1.4.1 分类及理化性质 |
1.4.2 作用机制 |
1.4.3 残留原因及危害 |
1.4.4 限量标准 |
1.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5.1 仪器分析法 |
1.5.2 微生物检测法 |
1.5.3 免疫分析法 |
1.5.4 受体分析法 |
1.6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课题的意义及研究目的 |
1.6.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广谱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2.3 实验动物与细胞 |
2.2.4 实验主要溶液 |
2.3 实验方法 |
2.3.1 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
2.3.2 小鼠免疫 |
2.3.3 小鼠多抗血清的免疫学鉴定 |
2.3.4 细胞融合和杂交瘤细胞筛选 |
2.3.5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
2.3.6 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学性能鉴定 |
2.3.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人工抗原的合成鉴定 |
2.4.2 小鼠多抗血清的免疫学性能 |
2.4.3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2.4.4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
2.4.5 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学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3.2.3 实验主要溶液 |
3.3 实验方法 |
3.3.1 ic-ELISA包被浓度和单抗稀释度的优化 |
3.3.2 ic-ELISA标准品/样品稀释液有机溶剂含量的优化 |
3.3.3 ic-ELISA标准抑制曲线的建立 |
3.3.4 ic-ELISA用于实际样品时的性能测定 |
3.3.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ic-ELISA最佳包被浓度和最佳单抗稀释度 |
3.4.2 标准品/样品稀释液有机溶剂最佳含量 |
3.4.3 ic-ELISA标准抑制曲线 |
3.4.4 样品基质效应 |
3.4.5 实际样品的检测限、定量限和回收率 |
3.4.6 与现有方法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4.2.3 实验主要溶液 |
4.3 实验方法 |
4.3.1 胶体金纳米颗粒的制备与鉴定 |
4.3.2 胶体金标记抗体的制备 |
4.3.3 试纸的组装和检测原理 |
4.3.4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建立与性能鉴定 |
4.3.5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用于实际样品时的性能测定 |
4.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胶体金颗粒的制备 |
4.4.2 胶体金标记抗体的pH值和抗体标记用量的优化 |
4.4.3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性能 |
4.4.4 与现有方法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受体青霉素结合蛋白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仪器与材料 |
5.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5.2.3 实验主要溶液 |
5.3 实验方法 |
5.3.1 表达载体的构建 |
5.3.2 预表达及预纯化 |
5.3.3 蛋白的扩大培养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表达载体的构建 |
5.4.2 重组蛋白的制备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受体检测法的建立 |
6.1 引言 |
6.2 仪器与材料 |
6.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6.2.3 实验主要溶液 |
6.3 实验方法 |
6.3.1 直接竞争酶标记受体检测法 |
6.3.2 酶促化学发光受体分析法 |
6.3.3 牛奶样品的检测 |
6.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最佳受体蛋白包被浓度与最佳酶标物稀释度 |
6.4.2 包被液和包被条件的优化 |
6.4.3 封闭缓冲液和封闭条件的优化 |
6.4.4 反应时间的优化 |
6.4.5 酶标记受体检测法的建立 |
6.4.6 酶促化学发光受体分析法的建立 |
6.4.7 添加回收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光谱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几种抗球虫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球虫病与抗球虫药物 |
1.2 小分子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2.1 血清白蛋白 |
1.2.2 DNA |
1.2.3 小分子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盐酸氨丙啉/二硝托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猝灭机制 |
2.3.2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 |
2.3.3 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 |
2.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2.3.5 结合位点 |
2.3.6竞争结合实验 |
2.3.7 结合作用力 |
2.3.8 结合距离 |
2.3.9 金属离子的影响 |
2.3.10 同步荧光光谱法 |
2.3.11 红外光谱法 |
2.3.12 圆二色光谱法 |
2.3.13 分子对接技术 |
2.4 小结 |
第3章 乙胺嘧啶/甲氧苄氨嘧啶与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猝灭机制 |
3.3.2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 |
3.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3.3.4 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 |
3.3.5 结合位点 |
3.3.6 结合距离 |
3.3.7 金属离子的影响 |
3.3.8 结合作用力 |
3.3.9 同步荧光光谱法 |
3.3.10 圆二色光谱法 |
3.3.11 红外光谱法 |
3.3.12 分子对接技术 |
3.4 小结 |
第4章 呋喃西林与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猝灭机制 |
4.3.2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 |
4.3.3 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 |
4.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4.3.5 结合位点 |
4.3.6 结合距离 |
4.3.7 金属离子的影响 |
4.3.8 结合作用力 |
4.3.9 同步荧光光谱法 |
4.3.10 红外光谱法 |
4.3.11 圆二色光谱法 |
4.3.12 分子对接技术 |
4.4 小结 |
第5章 呋喃唑酮/呋喃西林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5.3.2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 |
5.3.3离子强度实验 |
5.3.4位点竞争实验 |
5.3.5粘度实验 |
5.3.6熔解温度实验 |
5.3.7 圆二色光谱法 |
5.3.8 红外光谱法 |
5.3.9 循环伏安法 |
5.3.10 分子对接技术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4)基于2-氨基-5-磺基苯甲酸Cu/Cu-M(碱金属/碱土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配位聚合物的分类 |
1.2.1 根据空间构型角度分类 |
1.2.2 从配体差异角度分类 |
1.2.2.1 含氮杂环类配体的配位聚合物 |
1.2.2.2 含CN~-和SCN~-类有机配体的配位聚合物 |
1.2.2.3 含羧基类配体的配位聚合物 |
1.2.3 从中心元素角度分类 |
1.3 配位聚合物的特性 |
1.3.1 孔径大 |
1.3.2 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
1.3.3 离子交换 |
1.3.4 手性 |
1.4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1.4.1 电化学合成 |
1.4.2 离子热合成 |
1.4.3 微波合成 |
1.4.4 超声合成 |
1.4.5 溶剂热合成 |
1.5 配位聚合物的功能及用途 |
1.5.1 非线性光学 |
1.5.2 催化 |
1.5.3 气体储存、分离 |
1.5.4 质子导电性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
1.5.5 药物缓释应用 |
1.5.6 电化学传感研究 |
1.5.7 荧光检测 |
1.5.7.1 水和湿度传感器 |
1.5.7.2 温度传感器 |
1.5.7.3 pH传感器 |
1.5.7.4 离子传感器 |
1.5.7.5 芳香硝基化合物及气体传感器 |
1.6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1 研究背景 |
1.6.2 研究意义 |
1.7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Cu(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
2.1 序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配合物[Cu_2(asba)_2(H_2O)_2]·6H_2O}_n(1)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2.3.1 配合物1的合成 |
2.3.2 晶体结构分析 |
2.3.3 配合物1的表征和性质研究 |
2.3.3.1 配合物1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3.2 配合物1的热重图谱分析 |
2.3.3.3 配合物1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2.3.3.4 配合物1的电化学性质表征 |
2.3.4 配合物1的荧光性质分析 |
2.3.4.1 pH对配合物1荧光性质的影响 |
2.3.4.2 配合物1对H~+在水溶液中的荧光响应 |
2.3.4.3 配合物1测定pH的选择性 |
2.3.4.4 模拟人体胃液pH值的测定 |
2.3.4.5 机制 |
2.3.4.6 检测硝基芳香化合物 |
2.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Cu-碱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
3.1 序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3 配合物{[CuCa(asba)_2(H_2O)_5]·H_2O}_n (2), {[CuSr(asba)_2(H_2O)_5]·H_2O}_n (3),{[CuBa(asba)_2(H_2O)_6]·4H_2O}_n(4)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3.3.1 配合物2,3,4的合成 |
3.3.2 配合物2,3,4的晶体结构解析 |
3.3.3 配合物2,3,4的结构表征 |
3.3.3.1 配合物2,3,4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3.2 配合物2,3,4的热重图谱分析 |
3.3.3.3 配合物2,3,4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3.3.4 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分析 |
3.3.3.5 配合物2,3,4的荧光探针性质分析 |
3.3.3.6 机理解释 |
3.3.3.7 配合物2,4荧光检测Fe~(3+)和H_2O_2应用 |
3.3.3.8 配合物2,4用于阴离子及抗坏血酸(AA)的研究 |
3.3.3.9 配合物2,3,4对爆炸物检测 |
3.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Cu-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
4.1 序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配合物5,6的合成 |
4.3 配合物[CuNa_2(asba)_2(H_2O)_6]_n(5),[CuK_2(asba)_2(H_2O)_4]_n(6)结构及性质 |
4.3.1 配合物5,6的晶体结构解析 |
4.3.2 配合物的表征 |
4.3.2.1 红外表征 |
4.3.2.2 配合物5,6的热重图谱分析 |
4.3.2.3 配合物5,6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4.3.3 配合物5的荧光探针性质分析 |
4.3.3.1 配合物对Cr(Ⅵ)和AA荧光开关检测 |
4.3.3.2 配合物对Fe~(3+)和H_2O_2的荧光检测 |
4.3.3.3 配合物对NACs的荧光检测 |
4.3.3.4 机理解释 |
4.4 配位聚合物6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
4.4.1 配合物6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 |
4.4.1.1 Cu-K-MOF,Cu-K-MOF/CNT,Cu-K-MOF@CNT@GOx修饰电极的制备 |
4.4.1.2 Cu-K-MOF,Cu-K-MOF/CNT,Cu-K-MOF@CNT@GOx杂化物的表征 |
4.4.1.3 循环伏安法测定葡萄糖 |
4.4.2 Fe(Ⅲ)改性配合物6材料无酶电化学分析应用 |
4.4.2.1 材料表征 |
4.4.2.2 基于Cu-K-Fe(Ⅲ) MOFs@CNT葡萄糖无酶传感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三维有序纳米TiO2-分子印迹聚合物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电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分子印迹技术简介 |
1.1.1 分子印迹原理 |
1.1.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 |
1.2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
1.2.1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
1.2.2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3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1.3.1 纳米材料的定义及特性 |
1.3.2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1.3.3 三维有序纳米二氧化钛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 |
1.4.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三维有序纳米TiO_2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香草醛的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2.2.3 电化学实验 |
2.2.4 加标回收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修饰电极的形貌表征 |
2.3.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4 香草醛的定量检测 |
2.4.1 标准曲线 |
2.4.2 修饰电极的重现性、稳定性和选择性 |
2.4.3 样品测定及回收率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维有序纳米TiO_2-分子印迹聚合膜修饰电极的构建及对高香草酸的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2 分子印迹修饰电极的制备 |
3.2.3 非印迹修饰电极的制备 |
3.2.4 电化学实验 |
3.2.5 实样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分子印迹聚合膜修饰电极的制备 |
3.3.2 模板分子的去除 |
3.3.3 分子印迹聚合膜的形貌表征 |
3.3.4 分子印迹聚合膜的电化学性质 |
3.4 条件优化实验 |
3.4.1 电聚合圈数 |
3.4.2 支持电解质pH |
3.4.3 洗脱过程 |
3.4.4 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的比例 |
3.4.5 吸附时间 |
3.5 标准曲线、重现性与稳定性及选择性实验 |
3.5.1 标准曲线 |
3.5.2 重现性与稳定性 |
3.5.3 选择性实验 |
3.6 样品测定及回收率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维有序纳米TiO_2-分子印迹聚合膜修饰电极对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的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2 分子印迹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3 非印迹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4 电化学实验 |
4.2.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4.2.6 实样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 |
4.3.2 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形貌表征 |
4.3.3 美托洛尔和s-阿替洛尔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 |
4.3.4 模板分子的洗脱过程 |
4.3.5 分子印迹聚合膜的吸附实验 |
4.3.6 实验条件优化 |
4.4 标准曲线、重现性与稳定性及选择性实验 |
4.4.1 标准曲线 |
4.4.2 分子印迹修饰电极的重现性、稳定性 |
4.4.3 选择性实验 |
4.5 样品测定及回收率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研究领域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葫芦脲电化学传感器在药物与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超分子化学概述 |
1.2 葫芦脲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发展 |
1.3 葫芦脲的结构与性质 |
1.4 葫芦脲的分子识别功能 |
1.4.1 对金属离子和有机铵离子的识别 |
1.4.2 对其他客体分子的识别 |
1.5 葫芦脲的应用 |
1.5.1 葫芦脲在药物、食品和环境样品中的应用 |
1.5.2 葫芦脲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2 基于葫芦[7]脲主客体识别作用构建多巴胺电化学传感技术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GO-CB[7]-GCE电极的表征 |
2.3.2 葫芦脲[7]电化学检测多巴胺的实验条件的优化 |
2.3.3 加标血浆的测定 |
2.4 结论 |
3 葫芦[7]脲修饰电极检测药物、饮料中的抗坏血酸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 |
3.2.2 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循环伏安法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 |
3.3.2 GO-CB[7]-GCE电极在抗坏血酸中的电化学行为 |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4 样品的测定 |
3.4 结论 |
4 羟基葫芦脲[6]磁性微球结合紫外光谱法测定人体血浆中的盐酸丁卡因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及药品 |
4.2.3 以葫芦[6]脲为主体修饰的磁性材料的制备 |
4.2.4 实验步骤 |
4.2.5 加标血浆的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X射线衍射表征 |
4.3.2 Fe_3O_4@SiO_2@CB[6]的吸附性能 |
4.3.3 优化吸附解析过程 |
4.3.4 方法性能分析及分析应用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含酶纳米复合物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及环境分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抗生素 |
1.1.1 抗生素的分类 |
1.1.2 抗生素的危害 |
1.1.3 抗生素的检测 |
1.2 重金属离子 |
1.2.1 重金属离子及其危害 |
1.2.2 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 |
1.3 适配体传感器 |
1.3.1 核酸适配体 |
1.3.2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 |
1.4 纳米材料 |
1.4.1 石墨烯 |
1.4.2 二硫化钼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核酸适配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卡那霉素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AuNPs、HRP-Au-cDNA的表征 |
2.3.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
2.3.3 适配体传感器的表征 |
2.3.4 电极表面DNA覆盖量 |
2.3.5 实验条件优化 |
2.3.6 工作曲线 |
2.3.7 卡那霉素在适体传感器上的反应动力学 |
2.3.8 传感器的重现性与稳定性、干扰试验 |
2.3.9 实际样品的检测 |
2.4 结论 |
第3章 基于MoS_2-Au-He及cDNA-Au-GOD复合物检测卡那霉素的核酸适配体传感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uNPs和cDNA-Au-GOD的表征 |
3.3.2 MoS_2纳米片和MoS_2-Au的表征 |
3.3.3 MoS_2纳米层和MoS_2-Au-He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表征 |
3.3.4 适配体传感器的电化学阻抗表征 |
3.3.5 条件优化 |
3.3.6 线性关系 |
3.3.7 适配体传感器的重现性与稳定性、干扰试验 |
3.3.8 实际样品的检测 |
3.4 结论 |
第4章 基于CdS纳米颗粒和HRP-AuNPs-apt的卡那霉素电化学发光适配体传感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AuNPs和HRP-AuNPs-apt的制备 |
4.2.4 CdS纳米颗粒的制备 |
4.2.5 ECL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 |
4.2.6 卡那霉素的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uNPs、HRP-AuNPs-apt和CdS纳米颗粒的表征 |
4.3.2 ECL适配体传感器的阻抗和电化学发光行为 |
4.3.3 条件优化和卡那霉素的检测 |
4.3.4 卡那霉素的检测 |
4.3.5 ECL适配体传感器的重现性和干扰实验 |
4.3.6 实际水样检测 |
4.4 结论 |
第5章 基于DNA酶和P-GO@QDs复合物检测Pb(II)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步骤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MPA-CdS QDs、P-GO@QDs的表征 |
5.3.2 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行为 |
5.3.3 优化条件 |
5.3.4 线性关系 |
5.3.5 电极的重现性与稳定性、干扰试验 |
5.3.6 实际样品的检测 |
5.4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鲁米诺及其功能化纳米材料的新型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化学发光 |
1.1.1 电化学发光发展历程 |
1.1.2 电化学发光特点 |
1.1.3 电化学发光反应机理 |
1.1.4 电化学发光主要体系 |
1.1.5 电化学发光的应用 |
1.2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 |
1.2.1 生物传感器 |
1.2.2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1.2.3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 |
1.2.4 基于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 |
1.3 纳米材料及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
1.3.1 纳米材料的分类 |
1.3.2 在生物传感器上的应用 |
1.3.3 在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1.3.4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设计与主要研究方法 |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1 仪器设备 |
2.1.2 药品与试剂 |
2.2 材料物理表征 |
2.2.1 材料形貌表征 |
2.2.2 材料成分表征 |
2.3 研究方法 |
2.3.1 电极的处理 |
2.3.2 电化学测试方法 |
2.3.3 电化学发光测试方法 |
2.3.4 所运用到的材料合成方法 |
2.3.5 细胞的培养、计数、检测 |
第3章 基于GOD/AuNPs/PANi三维平台的ECL传感器及用于葡萄糖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金纳米粒的制备 |
3.2.2 GOD/AuNPs/PANi响应平台的构建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uNPs/PANi响应平台的形貌 |
3.3.2 PANi的价态分析 |
3.3.3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征 |
3.3.4 不同修饰电极的ECL响应性能研究 |
3.3.5 葡萄糖检测的条件优化 |
3.3.6 葡萄糖检测的响应范围及线性方程 |
3.3.7 传感器的重复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
3.3.8 血清样品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Lu-AuNPs/rGO复合物的合成及用于ECL原位检测细胞释放的H_2O_2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4.2.2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4.2.3 Lu-AuNPs/rGO复合物的合成 |
4.2.4 原位检测细胞释放H_2O_2传感器的构建 |
4.2.5 HepG2的培养、计数及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Lu-AuNPs/rGO复合物的形貌 |
4.3.2 Lu-AuNPs/rGO的元素分析 |
4.3.3 传感器对H_2O_2的ECL响应 |
4.3.4 传感器检测H_2O_2的条件优化 |
4.3.5 检测H_2O_2的线性、稳定性、选择性 |
4.3.6 细胞释放H_2O_2的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爆米花状核壳Au@Polyluminol纳米花的可控合成及用于尿酸的固相ECL检测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Au@Polyluminol纳米花的合成 |
5.2.2 基于Au@Polyluminol的H_2O_2及尿酸传感器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Au@Polyluminol纳米花的形貌 |
5.3.2 Au@Polyluminol纳米花的组成分析 |
5.3.3 Au@Polyluminol纳米花合成的调控 |
5.3.4 Au@Polyluminol纳米花形貌演变的机理分析 |
5.3.5 Au@Polyluminol修饰电极对H_2O_2的响应 |
5.3.6 检测H_2O_2的线性范围及方程 |
5.3.7 Au@Polyluminol/Uricase修饰电极对尿酸的检测 |
5.3.8 尿酸检测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
5.3.9 血清中尿酸的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双功能Au/PLUM/GOD纳米绒球的常温合成及用于葡萄糖的ECL检测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Au/PLUM/ GOD纳米绒球的合成 |
6.2.2 葡萄糖ECL传感器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Au/PLUM/GOD纳米绒球的形貌 |
6.3.2 Au/PLUM/GOD纳米绒球的组成分析 |
6.3.3 Au/PLUM/GOD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
6.3.4 Au/PLUM/GOD纳米绒球合成的调控 |
6.3.5 传感器检测葡萄糖的性能研究 |
6.3.6 葡萄糖检测的线性范围及方程 |
6.3.7 传感器的重复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
6.3.8 血清样品检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新型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历史 |
1.2.2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和印迹过程 |
1.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1.3.1 本体聚合 |
1.3.2 原位聚合 |
1.3.3 沉淀聚合 |
1.3.4 悬浮聚合法 |
1.3.5 溶胀聚合法 |
1.3.6 表面印迹法 |
1.4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 |
1.4.1 色谱分离 |
1.4.2 固相萃取 |
1.4.3 免疫分析 |
1.4.4 模拟酶催化 |
1.4.5 药物释放 |
1.4.6 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 |
1.5 论文的指导思想及研究内容 |
1.5.1 论文的指导思想及意义 |
1.5.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Poly(AA-co-BA-co-WD-20)分子印迹传感器对盐酸普鲁卡因的电化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poly(AA-co-BA-co-WD-20)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及其修饰电极的制备 |
2.2.3 聚合物膜性能的表征 |
2.2.4 电化学性能的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物吸水率和小分子率 |
2.3.2 聚合物红外光谱分析 |
2.3.3 聚合物单体比例对印迹效果的影响 |
2.3.4 不同洗脱液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
2.3.5 聚合物溶液和模板分子体积比对印迹效果的影响 |
2.3.6 培养液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及培养时间对电化学检测的影响 |
2.3.7 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对印迹传感器电化学测试的影响 |
2.3.8 伏安测定 |
2.3.9 重现性和稳定性 |
2.3.10 抗干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硅氧烷类外交联剂分子印迹传感器对邻苯二酚的电化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及印迹聚合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
3.2.3 电化学性能的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物交联固化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2 功能单体及交联剂比例用量等对聚合膜吸水率和小分子率的影响 |
3.3.3 功能单体种类及用量的影响 |
3.3.4 硅氧烷类交联剂种类及用量的影响 |
3.3.5 聚合物与模板分子体积比对印迹效果的影响 |
3.3.6 不同洗脱液对模板分子洗脱效果的影响 |
3.3.7 不同pH值培养液对邻苯二酚印迹效果的影响 |
3.3.8 DPV扫描底液pH值及培养液中缓冲液浓度对印迹效果的影响 |
3.3.9 伏安测定 |
3.3.10 抗干扰 |
3.3.11 重现性和稳定性 |
3.3.12 传感器的实际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BSA和碳量子点荧光探针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 荧光分析法概论 |
1.1 荧光分析法的概念 |
1.2 药物荧光分析法的分类 |
2 荧光探针 |
2.1 荧光探针 |
2.2 荧光探针的分类 |
3 碳量子点荧光探针 |
3.1 碳量子点简介及发光原理 |
3.2 碳量子点的制备 |
3.3 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分析应用 |
4 牛血清白蛋白荧光探针 |
4.1 BSA荧光探针与药物的研究方法 |
4.2 BSA荧光探针与药物作用的研究进展 |
5 研究意义 |
6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二章 BSA荧光探针对药物的定量测定及相互作用的研究 |
2.1 非诺呋他林猝灭BSA荧光的机理研究及分析应用 |
2.2 铜(Ⅱ)-牛血清白蛋白对头孢地尼的测定及相互作用的研究 |
2.3 基于BSA荧光探针的醋氯芬酸含量测定 |
第三章 CDs荧光探针对药物的定量测定及相互作用的研究 |
3.1 石墨烯量子点荧光探针测定肾上腺色腙 |
3.2 氮参杂碳量子点的合成(NCDs)及对柳氮磺吡啶的测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四、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论文参考文献)
- [1]氮、氯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对四环素等药物的检测[D]. 朱昌健. 山西大学, 2021(12)
- [2]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谱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殷萌琪. 江南大学, 2020(04)
- [3]光谱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几种抗球虫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D]. 孙晓悦.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4]基于2-氨基-5-磺基苯甲酸Cu/Cu-M(碱金属/碱土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 李鹏程. 扬州大学, 2019(01)
- [5]基于三维有序纳米TiO2-分子印迹聚合物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电化学研究[D]. 魏美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6]葫芦脲电化学传感器在药物与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刘帆.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7]含酶纳米复合物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及环境分析应用研究[D]. 宋海燕. 北京工业大学, 2017(07)
- [8]基于鲁米诺及其功能化纳米材料的新型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研究[D]. 娄方明. 西南大学, 2017(10)
- [9]新型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研究[D]. 管习文. 湖北大学, 2016(06)
- [10]BSA和碳量子点荧光探针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王艳妮. 延安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