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沥青阻尼隔震垫建筑设计与测试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尹志勇[1](2021)在《农村民居减隔震实用方法及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农村民居的抗震性能普遍较差,在历次强烈地震中,农村地区的房屋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坏甚至倒塌,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构抗震加固技术和减隔震技术是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两个主要途径。目前,适合农村民居的减隔震技术研究主要在基础隔震方向,而岩土隔震方向的研究尚少且缺少室内或室外大型模型试验工作。为了降低农村房屋的地震灾害风险,本文基于岩土隔震技术的概念提出了两种针对农村民居的低成本岩土隔震系统,对其隔震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开展了农居模型-基础-岩土隔振系统-地基的地震模拟试验,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振动台模型试验以及原型农居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实际工程应用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建议。具体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与理论研究基于岩土隔震(GSI)技术的概念,提出了两种低成本的岩土隔震系统,即基于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SC)和基于玻璃珠-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GBSC),并建立了简化分析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机理。2)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研究设计了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案,通过制作1/4缩尺比例的砌体结构模型进行了农居结构-基础-岩土隔振层-地基大型振动台试验。对试验现象以及结构模型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应变反应等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大震时,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表现良好,验证了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有效性;随着输入加速度幅值增大,提出的GSI-SC隔震系统和GSI-GBSC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越明显;GSI-GBSC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好于GSI-SC隔震系统。3)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了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工作,对振动台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总体上吻合程度较好,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可靠性。4)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原型结构及场地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有、无隔震工况有限元模型的结构加速度反应、结构损伤云图、位移反应及土体累计塑性变形等地震响应,结果表明岩土隔震系统具有良好的隔震效应。通过大量数值模拟讨论了岩土隔震系统隔震效应的影响因素。5)通过对振动台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实际工程应用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建议。
王成强[2](2020)在《民居建筑摩擦滑移隔震加再生橡胶块限位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村镇民居多为低矮建筑,大都没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设计和建造,地震时会发生严重破坏甚至倒塌。文章根据农村地区的经济现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村镇低矮房屋的新型简易隔震装置——摩擦滑移加再生橡胶限位块(RRB)隔震装置。通过标准试样的单轴拉伸试验,确定了再生橡胶本构模型中的关键参数;根据隔震装置的构造及橡胶材料的受压特点,提出了限位块的安置方式和规格尺寸;运用ABAQUS软件,分析了限位块的受压刚度特性,提出了隔震层的恢复力模型;最后运用SAP2000软件分析了两层砌体房屋,在隔震和非隔震状态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研究了这种装置的隔震效果及限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由单轴拉伸和压缩试验数据,用ABAQUS有限元分析双轴及平面试验数据,可以得到再生橡胶材料的本构关系。(2)再生橡胶限位装置(RRB)的压力-位移曲线呈现非线性,受压刚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曲线大致分为三段,前期基本为直线,刚度较小,中期开始提升,刚度增大,后期急剧提升,刚度急剧增大。曲线可以简化为六段直线,即RRB的刚度可简化为“六线性”,在SAP2000中,可以用六个不同刚度和缝宽并联的Gap单元模拟。(3)采用摩擦滑移隔震加RRB装置的两层砌体结构房屋,设防烈度下,地震反应比非隔震房屋减小60%,罕遇地震下的隔震层位移,控制在100mm以下,RRB起到了限位作用,也提供了恢复力。(4)摩擦滑移加RRB的隔震层,预设一段自滑段,有比较好的隔震效果,自滑段的长度不宜小于小震作用下的隔震层位移。
曾一峰[3](2020)在《台锥形无粘结隔震支座的动力模型及结构响应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作为地震多发国家,在多次强震建筑破坏统计中发现一般低层、多层房屋的损坏和倒塌严重。随着我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更新,地震设防要求进一步提高。隔震装置作为抗震工程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由于造价高、自重大、施工复杂,多用于发达地区的重要建筑。因而研究能在普通房屋建筑上推广使用的简易隔震方法十分必要。目前所研究的简易隔震方法,存在大震后复位困难、造价过高、橡胶服役期间的更换困难、施工工序较复杂及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构造简单、便于施工、造价可接受的隔震支座。本文通过广泛查阅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文献,在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提升低层、多层普通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这一目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简易隔震支座,通过理论分析和力学试验研究了台锥形无粘结隔震支座的滞回力学模型、相关参数影响和结构动力响应分析,并对由于支座无粘结构造而产生的结构倾覆摇摆现象提出了控制方针,最后进行了基于有限元软件的隔震结构设计和动力响应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套新型简易隔震支座,通过将盖板与夹层橡胶无粘结处理,充分利用盖板的斜面倾角,可限制大震下的位移并将结构自重用于支座复位,实现支座自重和施工成本降低。基于支座构造特点,分析支座运动状态,系统地推导支座各运动阶段的刚度计算公式,构建了新型简易隔震支座的理论滞回模型。(2)采用了三组不同斜面倾角的盖板组合制作了台锥形无粘结隔震支座的试验模型。静力试验通过改变支座设计参数和地震动参数,研究了参数与支座耗能表现的相关性,并验证了所提出的理论滞回模型的可行性。支座设计参数重点考虑了橡胶层厚度和斜面倾角对耗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相同加载的情况下,采用较厚的橡胶层和较小的斜面倾角更有利于支座耗能表现。为后续深入研究动力响应规律提供了建模基础。(3)针对地震作用下盖板与橡胶的无粘结的特性,提出考虑场地类别和设防烈度下的结构极限状态理论,用支座摩擦等效、底部剪力及时程分析计算方法得到了结构最小宽度,给出了对应的高宽比限值。通过控制高宽比来防止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发生倾覆摇摆现象。对结构及场地的相关规律进行了讨论。支座更适合在地质条件较硬的Ⅰ、Ⅱ类场地条件上使用。(4)建立了选定高宽比下的隔震结构设计,隔震层使用了16个台锥形无粘结隔震支座,通过改变橡胶层厚度和斜面倾角来调整隔震层参数。在高宽比限值范围内无倾覆危险,超出范围则有倾覆可能。不同参数下的隔震结构水平隔震效果明显,0.2g峰值输入下,相对于非隔震结构的顶层加速度响应降低40%以上。对于较小的高宽比,支座参数的变化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较明显,当高宽较大时,影响不显着。
尹新生,王庆涛[4](2019)在《基础隔震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探索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建筑隔震的发展是人类在与大自然抗争中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抗震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基础隔震技术随之发展起来。本文阐述了基础隔震的背景,通过对基础隔震的构造分析,根据基础隔震消能减震的原理,探索基础隔震技术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
饶彬[5](2019)在《变阻尼黏滞阻尼器性能参数化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多年来的抗震实践表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对减少建筑物地震破坏十分有效。利用阻尼器耗能的消能减震设计是一种重要的抗震设计方法,黏滞流体阻尼器作为一种常用的耗能部件,广泛地应用于消能减震项目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其大震小震不能兼顾的构造缺陷,即阻尼指数过低时阻尼器出力在大震工况下增长缓慢,阻尼指数过高时阻尼器在小震工况下出力过小。针对此构造缺陷,梁沙河博士提出了一种增加阻尼棒构造的新型变阻尼黏滞阻尼器,但变阻尼黏滞阻尼器在工程应用上的推广还需要针对其性能和工作参数影响规律进一步地试验研究以及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立其模拟单元等工作的完善。本文以“两段式”变阻尼黏滞阻尼器为例,从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两个方面对变阻尼黏滞阻尼器的工作性能、阻尼系数分布展开了研究;根据试验得到的阻尼系数分布规律,在OpenSees中添加了可用于模拟变阻尼黏滞阻尼器的新材料单元;并通过修改后的OpenSees有限元计算程序对某引入变阻尼黏滞阻尼器的算例进行了消能减震分析,验证了变阻尼阻尼器工程应用的可行性。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对变阻尼黏滞阻尼器阻尼力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和补充。充分考虑了阻尼器活塞的实际宽度,在已有阻尼力分段公式基础上给出了考虑孔径变化的阻尼系数计算公式,进而将分段公式变为连续的阻尼系数分布计算公式。2.进行了变阻尼黏滞阻尼器的加载试验研究。通过标准正弦位移工况加载,验证了本文中试件设计构造能够达到阻尼器变阻尼目的,且变阻尼黏滞阻尼器耗能性能良好;并以阻尼棒几个关键的构造参数为控制变量,对变阻尼黏滞阻尼器主要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进行讨论。3.建立了一种可用于模拟变阻尼黏滞阻尼器的OpenSees新材料单元,并利用matlab程序对该新材料单元进行了标准正弦简谐位移波加载,通过将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新材料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4.基于嵌入新材料单元的OpenSees程序进行了引入变阻尼黏滞阻尼器算例的消能减震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变阻尼黏滞阻尼器的引入能够显着减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且较常规阻尼器而言,变阻尼黏滞阻尼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阻尼器非线性要求与大震下减震率要求的矛盾,并具有阻尼系数可变、降低阻尼器损耗等优势。
陆东亮[6](2019)在《基于热氧老化作用叠层轮胎隔震垫的老化及隔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我国高烈度地区村镇建筑现状,及其在地震作用下破坏显着这一特点,国内外学者对不同村镇简易隔震体系的经济性、合理性及其隔震性能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整体而言隔震体系的限位功能、复位能力有限,引起地震后隔震结构错位显着等病害。在综合考虑村镇建筑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绿色环保等因素下,提出一种适用于高烈度村镇地区的新型叠层轮胎墙下简易隔震技术。该技术通过叠层轮胎隔震垫与墙下隔震结构配合使用,在实现隔震目的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限位和复位效果,有望在高烈度村镇地区推广应用。然而轮胎橡胶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在荷载、温度、空气等因素作用下易发生老化,引起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的改变,继而减弱其隔震效果,危害隔震结构的安全。为保证叠层轮胎隔震垫在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性和相关力学性能的稳定性,本文以叠层轮胎墙下隔震结构的可持续应用为背景,围绕热氧老化及老化-荷载侵蚀环境作用下叠层轮胎隔震垫的老化性能及隔震性能进行了以下研究:(1)通过对不同压应力下叠层轮胎隔震垫压缩应力松弛研究,了解橡胶分子链的运动规律,探究其加载应力及压缩永久变形的损失规律,并对叠层轮胎隔震垫的压应力相关性及老化松弛机理做出分析。(2)采用实验室加速老化的试验方法研究了STP的老化性能,对STP在热氧侵蚀环境中的腐蚀形态和劣化率进行了分析,采用SEM扫描电镜技术分析了STP热氧老化后的微观结构、形貌变化特性,进一步通过橡胶老化作用图解探究了橡胶分子链的断裂与交联两种反应作用机理。(3)通过对热氧老化及老化-荷载耦合作用下STP的力学性能研究,获得STP的承载力、竖向刚度、抗压弹性模量、竖向变形性能、水平刚度等力学性能的时变规律,揭示了不同侵蚀环境下STP的力学性能退化机理,同时提出STP的轴压破坏准则,修正了适用于STP的竖向变形性能公式。(4)通过对STP的热氧老化及拟静力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量化研究了老化时间、设计压应力对该类新型隔震垫滞回曲线、等效阻尼比、骨架曲线、残余位移的影响,揭示了STP的隔震性能随老化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其性能退化机理。结果表明:热氧老化侵蚀下的STP具备稳定的耗能及复位能力。(5)通过对老化-荷载耦合下STP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合老化-荷载耦合作用下STP的变形、脱胶、钢丝网破坏及其裂缝延展等内外部破损行为,综合分析老化-荷载侵蚀环境作用对STP隔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隔震性能退化机理,同时对叠层轮胎隔震垫进行了寿命预估。结果表明,在建筑结构全寿命周期内STP的力学性能稳定,具有可靠的隔震性能。
张斌[7](2019)在《基础隔震低层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地震区分布广泛,地震活动频繁,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根据有关单位统计,最近100年以来,我国地震灾害导致的人员死亡数量,占一切自然灾害例如旱灾、山洪、暴雪、台风、泥石流等总人数的1/2以上。地震灾害无疑是一切自然灾害之首,地震不仅带来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强烈的社会和政治影响。人们越发地认识到建筑结构的安全质量问题与自己的生命安危息息相关。随着防震新技术的提出和新材料的研发,结构抗震设计由传统的“硬抗”逐渐转变为“软抗”,而基础隔震技术就是现代防震体系发展最快的新技术之一。汶川地震发生后,由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乡村民居抗震手段有限,受灾尤为严重。而传统的橡胶隔震支座价格昂贵,村民建房难以承受,为此,国家鼓励研发绿色低成本的适用于乡村地区的新型隔震实用技术。在这一时期,湖南大学尚守平课题组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果,发明了一种造价便宜、减震效果良好的钢筋沥青复合隔震实用技术。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基于课题组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混凝土隔震墩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结构隔震装置——钢隔震墩,重点介绍了钢隔震墩设计需考虑的条件、钢隔震墩的构造、优点及隔震层钢筋的设计方法。(2)将钢隔震墩应用于低层框架结构,设计并建造了1/2大比例缩尺框架子结构模型,对其进行振动台试验。通过对隔震模型在振动台试验中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隔震层滞回性能进行分析,研究钢隔震墩应用于低层框架结构的减震效果。(3)使用数值积分方法对框架子结构基础隔震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将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与振动台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尹志勇,孙海峰,景立平,杜秋男[8](2018)在《农居结构隔震技术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从地基隔震、基础隔震和混合隔震三类隔震技术3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农居结构隔震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常用的摩擦滑移隔震技术以及隔震滑移位移问题;针对农居工程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几个亟待解决或需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问题。可为从事该研究和设计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超[9](2016)在《村镇建筑低造价隔震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但又难以预料的自然灾害。由于村镇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量村镇自建房屋的抗震能力严重不足,当遭遇地震侵袭时,村镇自建房屋损坏、倒塌以及人员伤亡的损失远高于城市。因此,如何提高村镇地区自建房屋的抗震能力是抗震防灾领域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隔震技术的发展现状。隔震技术成为当前较为有效的抗震技术,但传统的隔震装置成本较高,难以在村镇房屋中推广应用。所以,研究与开发既经济又有效的适合于在村镇建筑中推广应用的隔震材料、装置和技术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调研的基础上,以SBS改性沥青隔震垫隔震技术、沥青-砂混合垫层隔震技术、碎石垫层隔震技术以及砂垫层隔震技术为例,讨论分析了以摩擦滑移为主的低造价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然后以村镇单层房屋为例,针对造价低廉的砂垫层与SBS改性沥青隔震垫,分析对比了采用两种隔震措施后房屋的隔震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村镇建筑中采用造价低廉的砂垫层与SBS改性沥青隔震垫技术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本文结合其隔震原理以及影响其隔震效果的主要因素,讨论了在隔震层施工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
张春晓,何翔,李磊,刘国强,王武,杜建国[10](2015)在《高黏弹沥青阻尼垫研制及其冲击隔离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针对提高阻尼比可显着降低地板隔震系统首次震动峰值减少震动周次,研制损耗因子大、黏结力强、变形恢复率高、温敏性低的高黏弹沥青。通过阻尼结构设计及室内冲击震动试验等方法研制圆筒式阻尼垫。研究表明,该阻尼垫与钢弹簧并联用于地下工程地板隔震时,系统隔震率达70%,阻尼比高达0.26,可大幅减少地板震动周次、降低工程内部人机累积损伤,为地下工程冲击隔离防护的高阻尼隔震元件。
二、沥青阻尼隔震垫建筑设计与测试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沥青阻尼隔震垫建筑设计与测试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民居减隔震实用方法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隔震技术的原理及分类 |
1.2.1 隔震技术的原理 |
1.2.2 隔震技术的分类 |
1.3 农村民居减隔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础隔震技术 |
1.3.2 岩土隔震技术 |
1.3.3 混合隔震技术 |
1.4 隔震技术在农村民居中的应用 |
1.4.1 农村民居中应用隔震技术的工程实例 |
1.4.2 农村民居中推广应用隔震技术的阻力 |
1.4.3 农村民居中推广应用隔震技术的建议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工作 |
第二章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与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 |
2.2.1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背景 |
2.2.2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介绍及特点 |
2.2.3 摩擦性能试验 |
2.3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隔震机理 |
2.4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简化计算模型 |
2.4.1 摩擦力模型 |
2.4.2 简化计算模型 |
2.4.3 计算方法 |
2.5 算例验证 |
2.5.1 计算模型 |
2.5.2 输入地震动 |
2.5.3 计算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方案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备 |
3.2.1 地震模拟振动台 |
3.2.2 试验土箱 |
3.2.3 传感器 |
3.3 模型相似比设计 |
3.4 模型设计与制作 |
3.4.1 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 |
3.4.2 地基土模型设计与制作 |
3.5 传感器布置方案 |
3.6 地震波选取及加载制度 |
3.7 试验材料 |
3.7.1 结构模型材料 |
3.7.2 地基土模型材料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土隔震系统振动台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现象分析 |
4.2.1 结构模型 |
4.2.2 地基土模型 |
4.3 结构动力特性 |
4.4 结构加速度反应 |
4.4.1 振动台控制性能分析 |
4.4.2 结构加速度时程反应 |
4.4.3 结构加速度放大系数 |
4.4.4 结构加速度放大系数减震率 |
4.5 结构位移反应 |
4.5.1 层间位移反应 |
4.5.2 相对位移反应 |
4.6 结构应变反应 |
4.6.1 钢筋应变 |
4.6.2 混凝土应变 |
4.6.3 砖墙应变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软件ABAQUS介绍 |
5.2.1 单元类型及划分网格技术 |
5.2.2 岩土材料的本构模型 |
5.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1 单元选取及网格划分 |
5.3.2 接触设置 |
5.3.3 边界设置 |
5.3.4 地震动荷载 |
5.3.5 模型材料及计算参数 |
5.4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5.4.1 无隔震试验模拟 |
5.4.2 GSI-SC隔震试验模拟 |
5.4.3 GSI-GBSC隔震试验模拟 |
5.4.4 数值模拟与试验的隔震效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引言 |
6.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2.1 原型结构及场地介绍 |
6.2.2 有限元模型 |
6.2.3 人工边界的选取及验证 |
6.2.4 材料本构模型 |
6.2.5 材料参数确定 |
6.2.6 输入地震动 |
6.2.7 计算工况 |
6.3 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应分析 |
6.3.1 结构加速度反应 |
6.3.2 结构损伤云图 |
6.3.3 位移反应 |
6.3.4 土体累计塑性变形 |
6.4 隔震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砂垫层密实度 |
6.4.2 回填砂土的宽度 |
6.4.3 回填砂土的密实度 |
6.4.4 摩擦系数 |
6.4.5 砂垫层厚度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岩土隔震系统设计与施工建议 |
7.1 引言 |
7.2 设计与施工建议 |
7.2.1 适用范围 |
7.2.2 一般规定 |
7.2.3 材料选取 |
7.2.4 设计建议 |
7.2.5 施工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专利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2)民居建筑摩擦滑移隔震加再生橡胶块限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简易隔震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简易地基隔震 |
1.2.2 简易基础隔震 |
1.2.3 简易混合隔震 |
1.3 基础隔震限位装置的研究现状 |
1.3.1 基础隔震限位装置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基础隔震限位装置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再生橡胶力学性能试验 |
2.1 再生橡胶单轴拉伸试验 |
2.1.1 配方 |
2.1.2 混炼胶及硫化橡胶的制备 |
2.1.3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2.1.4 单轴拉伸试验结果 |
2.2 再生橡胶单轴压缩试验 |
2.2.1 试样制作 |
2.2.2 加载方案 |
2.2.3 单轴压缩试验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橡胶本构理论 |
3.1 再生橡胶特性 |
3.2 超弹性本构模型介绍 |
3.3 由应变能密度函数到应力-应变关系的推导 |
3.4 橡胶本构模型及材料常数的确定方法 |
3.4.1 橡胶本构模型及材料常数的确定方法 |
3.4.2 ABAQUS中橡胶本构模型的稳定性 |
3.4.3 名义应力-应变与真实应力-应变的关系 |
3.5 再生橡胶本构模型初步确定 |
3.6 单轴拉伸试验有限元模拟 |
3.7 双轴拉伸试验的有限元模拟 |
3.8 平面拉伸试验的有限元模拟 |
3.9 再生橡胶本构模型最终确定 |
3.10 再生橡胶单轴压缩试验有限元模拟 |
3.10.1 单片橡胶压缩试验有限元模拟 |
3.10.2 三片橡胶压缩试验有限元模拟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再生橡胶限位块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
4.1 再生橡胶限位块尺寸设计 |
4.2 再生橡胶限位块力学性能的ABAQUS有限元分析 |
4.2.1 RRB受力特性简述 |
4.2.2 部件的创建及装配 |
4.2.3 本构模型的选取 |
4.2.4 相互作用及网格划分 |
4.2.5 分析步和荷载条件 |
4.2.6 受压过程拟静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摩擦滑移加再生橡胶限位块隔震装置的隔震效果分析 |
5.1 RRB在有限元软件中的实现 |
5.2 隔震层恢复力模型 |
5.3 再生橡胶限位块的布置方法 |
5.3.1 布置原则 |
5.3.2 确定RRB数量的近似方法 |
5.4 地震反应分析 |
5.4.1 工程概况 |
5.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4.3 模态分析 |
5.4.4 时程分析选波 |
5.4.5 多遇地震下结构的动力响应 |
5.4.6 设防地震下结构的动力响应 |
5.4.7 罕遇地震下结构的动力响应 |
5.5 隔震与非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3)台锥形无粘结隔震支座的动力模型及结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建筑基础减隔震技术研究现状 |
1.3 简易隔震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简易隔震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简易隔震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台锥形无粘结隔震支座力学性能与本构模型 |
2.1 引言 |
2.2 台锥形无粘结隔震支座介绍 |
2.3 台锥形无粘结隔震支座理论模型 |
2.3.1 支座运动状态 |
2.3.2 水平剪切刚度计算公式 |
2.3.3 滑动摩擦计算公式 |
2.3.4 斜面压剪刚度计算公式 |
2.4 结构地震响应理论分析 |
2.4.1 单质点体系 |
2.4.2 多质点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台锥形无粘结隔震支座力学性能试验 |
3.1 引言 |
3.2 台锥形无粘结隔震支座试验模型 |
3.3 试验加载装置及工况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 |
3.4.2 试验现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台锥形无粘结隔震结构高宽比限值理论 |
4.1 引言 |
4.2 隔震结构高宽比限值理论 |
4.2.1 支座摩擦等效法 |
4.2.2 底部剪力法 |
4.2.3 时程分析法 |
4.3 结构及场地限值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台锥形无粘结隔震支座地震响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高宽比验证计算模型 |
5.3 高宽比限值响应分析 |
5.4 支座参数相关性分析 |
5.4.1 选定高宽比为0.65 |
5.4.2 选定高宽比为2.0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4)基础隔震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探索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基础隔震的构造 |
2.1 隔震建筑上部结构 |
2.2 隔震层 |
2.2.1 隔震装置 |
2.2.2 隔震支座 |
3 基础隔震应用前景及方法 |
3.1 SBS改性沥青层隔震技术 |
3.2 砂石垫层隔震技术 |
3.3 混合隔震技术 |
4 结论与展望 |
(5)变阻尼黏滞阻尼器性能参数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变阻尼黏滞流体阻尼器的研究意义 |
1.2 消能减震方法研究现状 |
1.2.1 消能减震技术的发展 |
1.2.2 黏滞阻尼器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变阻尼黏滞阻尼器耗能原理及力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消能减震概念及原理 |
2.2.1 消能减震的能量平衡原理 |
2.2.2 消能减震的结构振动分析原理 |
2.2.3 消能减震的反应谱原理 |
2.3 新型变阻尼黏滞阻尼器构造及其耗能原理 |
2.3.1 变阻尼器黏滞阻尼器构造 |
2.3.2 变阻尼器黏滞阻尼器“变”阻尼原理及其优势 |
2.4 变阻尼黏滞阻尼器理论分析 |
2.4.1 孔隙式黏滞阻尼器阻尼力计算成果整理 |
2.4.2 幂率流体变阻尼黏滞阻尼器阻尼力计算与补充讨论 |
2.4.3 影响阻尼器工作性能的阻尼棒关键构造参数的讨论与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变阻尼黏滞阻尼器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变阻尼黏滞阻尼器动态力学性能试验设计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试验所用设备参数 |
3.2.4 阻尼棒的设计与加工制造 |
3.2.5 加载工况 |
3.3 试验结果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试验质量及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
3.4.2 阻尼器关键性能评价 |
3.4.3 阻尼指数变化规律讨论及其计算 |
3.4.4 阻尼系数的计算与变化规律讨论 |
3.4.5 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OpenSees的变系数阻尼器单元建立及工程实例 |
4.1 引言 |
4.2 OpenSees介绍 |
4.3 黏滞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介绍 |
4.3.1 线性模型 |
4.3.2 Kelvin模型 |
4.3.3 Maxwell模型 |
4.3.4 Wiechert模型 |
4.3.5 分数微分模型 |
4.4 基于OpenSees的变系数阻尼器有限元单元的建立与复核 |
4.4.1 有限元单元建立的参数设定 |
4.4.2 变系数阻尼器单元的模拟思路 |
4.4.3 OpenSees阻尼器模拟材料的比较与选用 |
4.4.4 变系数阻尼器的模拟材料单元建立与软件编译 |
4.4.5 加载试验标准工况模拟 |
4.5 基于OpenSees的变阻尼阻尼器的工程设计实例 |
4.5.0 工程概况 |
4.5.1 结构抗震方法的选择 |
4.5.2 消能减震目标 |
4.5.3 体育馆模型建立及阻尼器布置方案 |
4.5.4 时程分析地震波的选取 |
4.5.5 变阻尼黏滞阻尼器参数自动优化的OpenSees程序实现 |
4.5.6 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时程响应分析 |
4.5.7 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时程响应分析 |
4.5.8 变阻尼黏滞阻尼器与常规阻尼器对比 |
4.5.9 工程设计实例分析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6)基于热氧老化作用叠层轮胎隔震垫的老化及隔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研究目的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压应力下叠层轮胎隔震垫的应力松弛试验研究 |
2.1 选购轮胎 |
2.2 试件制作 |
2.3 加载模具设计制作 |
2.4 试验设备 |
2.5 压缩应力松弛机理 |
2.6 加载方案 |
2.7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2.7.1 试验现象 |
2.7.2 模具加载力的损失分析 |
2.7.3 压缩永久变形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老化后叠层轮胎隔震垫竖向性能时变规律研究 |
3.1 STP热氧老化试验研究 |
3.1.1 试验设备 |
3.1.2 试验原理 |
3.1.3 试验内容 |
3.1.4 微观现象分析 |
3.2 STP老化-荷载耦合劣化试验研究 |
3.2.1 试验设备 |
3.2.2 加载方案 |
3.2.3 试验内容 |
3.2.4 试验现象 |
3.3 竖向极限压应力时变规律分析 |
3.3.1 加载方案 |
3.3.2 试验现象分析 |
3.3.3 STP受力分析 |
3.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 竖向刚度时变规律分析 |
3.4.1 计算方法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3.5 压缩性能时变规律分析 |
3.5.1 加载制度 |
3.5.2 试验结果分析 |
3.6 抗压弹性模量时变规律分析 |
3.6.1 试验方案 |
3.6.2 试验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老化后叠层轮胎隔震垫水平向性能时变规律研究 |
4.1 试验设备 |
4.2 试验原理 |
4.3 试件装置设计制作 |
4.4 加载方案 |
4.5 试验内容 |
4.5.1 热氧老化后STP水平试验内容 |
4.5.2 老化-荷载耦合后STP水平试验内容 |
4.6 热氧老化下STP水平等效刚度时变规律分析 |
4.6.1 试验现象 |
4.6.2 STP受力及变形分析 |
4.6.3 结果分析 |
4.7 老化-荷载耦合下STP水平等效刚度时变规律分析 |
4.7.1 试验现象 |
4.7.2 结果分析 |
4.8 老化后STP水平性能剪应变相关性研究分析 |
4.8.1 热氧老化下STP水平等效刚度剪应变相关性分析 |
4.8.2 老化-荷载耦合下STP水平等效刚度剪应变相关性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老化后叠层轮胎隔震垫隔震性能分析研究 |
5.1 热氧老化后STP滞回曲线及耗能分析 |
5.1.1 试验现象分析 |
5.1.2 非受力老化后STP耗能分析 |
5.2 老化-荷载耦合后STP滞回曲线及耗能分析 |
5.2.1 试验现象分析 |
5.2.2 受力老化后STP耗能分析 |
5.3 老化前后STP骨架曲线及刚度退化分析 |
5.3.1 非受力老化后STP骨架曲线及刚度退化分析 |
5.3.2 受力老化后STP骨架曲线及刚度退化分析 |
5.4 老化前后STP等效阻尼比分析 |
5.4.1 计算方法 |
5.4.2 结果分析 |
5.5 老化前后STP水平残余位移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基础隔震低层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结构振动控制体系概述 |
1.2.1 隔震 |
1.2.2 消能减震 |
1.2.3 调谐减震 |
1.2.4 主动控制 |
1.2.5 智能控制 |
1.3 隔震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
1.3.1 隔震技术的概念与原理 |
1.3.2 隔震技术的历史与现状 |
1.3.3 隔震技术在中国的应用 |
1.3.4 国内外隔震技术标准 |
1.4 钢筋沥青复合隔震实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
1.4.1 钢筋沥青复合隔震实用技术研究现状 |
1.4.2 钢筋沥青复合隔震实用技术示范工程 |
1.4.3 钢筋沥青复合隔震实用技术规范标准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钢隔震墩基础隔震设计理论 |
2.1 钢隔震墩的设计条件 |
2.1.1 钢隔震墩的强度要求 |
2.1.2 钢隔震墩的刚度要求 |
2.1.3 钢隔震墩的稳定性要求 |
2.1.4 钢隔震墩的限位要求 |
2.1.5 钢隔震墩的阻尼要求 |
2.1.6 钢隔震墩的耐久性要求 |
2.1.7 钢隔震墩的施工和造价要求 |
2.2 钢隔震墩的设计 |
2.2.1 钢隔震墩的构造 |
2.2.2 钢隔震墩的优点 |
2.3 隔震层钢筋的设计方法 |
2.3.1 隔震层钢筋的计算模型 |
2.3.2 隔震层钢筋的稳定计算 |
2.3.3 隔震层钢筋的强度计算 |
2.3.4 水平减震系数计算 |
2.3.5 地震作用下隔震层横向变形计算 |
2.4 基础隔震SDOF体系动力分析 |
2.4.1 基础隔震SDOF体系加速度反应 |
2.4.2 基础隔震SDOF体系位移反应 |
2.4.3 基础隔震SDOF体系隔震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础隔震低层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 |
3.1 试验目的与内容 |
3.2 试验设备 |
3.2.1 振动台简介 |
3.2.2 数据采集系统 |
3.3 模型设计与制作 |
3.3.1 原型结构概况 |
3.3.2 上部结构设计与配重 |
3.3.3 隔震层设计与验算 |
3.3.4 隔震模型制作 |
3.3.5 隔震竖向钢筋材性试验 |
3.3.6 试验模型吊装 |
3.4 试验方案 |
3.4.1 拾振器的布置 |
3.4.2 地震波的选取 |
3.4.3 隔震模型振动台试验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隔震模型振动台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 试验现象 |
4.2 隔震模型动力特性 |
4.3 隔震模型动力反应 |
4.3.1 隔震模型加速度反应汇总 |
4.3.2 隔震模型加速度时程分析 |
4.3.3 隔震模型位移反应汇总 |
4.3.4 隔震模型位移时程分析 |
4.3.5 隔震层滞回特性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隔震模型数值模拟 |
5.1 时程分析法 |
5.1.1 隔震层计算假定 |
5.1.2 隔震层阻尼 |
5.1.3 隔震层刚度 |
5.1.4 数值积分方法 |
5.2 隔震模型数值模拟 |
5.2.1 自振周期 |
5.2.2 加速度反应 |
5.2.3 位移反应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农居结构隔震技术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基础隔震 |
1.1 摩擦滑移隔震技术及研究现状 |
1.1.1 砂垫层隔震 |
1.1.2 石墨层隔震 |
1.1.3 沥青层隔震 |
1.2 滑移位移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1 滑移位移量 |
1.2.2 限位问题 |
1.2.3 多向地震作用 |
2 地基隔震 |
3 混合隔震 |
4 农居隔震技术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
5 结语 |
(9)村镇建筑低造价隔震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村镇房屋现状 |
1.2.1 村镇房屋形式 |
1.2.2 村镇房屋抗震现状 |
1.2.3 村镇建筑震害及分析 |
1.3 传统抗震的不足与隔震体系的提出 |
1.3.1 传统抗震的不足 |
1.3.2 基础隔震体系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隔震技术发展现状 |
2.1 结构振动控制技术 |
2.1.1 被动控制 |
2.1.2 主动控制 |
2.1.3 混合控制 |
2.2 隔震技术类型 |
2.2.1 按隔震装置类型分类 |
2.2.2 按隔震层位置分类 |
2.3 国内外隔震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2.3.1 我国隔震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2.3.2 日本隔震技术 |
2.3.3 美国隔震技术 |
2.3.4 新西兰隔震技术 |
2.3.5 意大利隔震技术 |
2.3.6 其他国家隔震技术 |
2.4 村镇建筑低造价隔震技术 |
2.4.1 SBS改性沥青隔震垫隔震技术 |
2.4.2 沥青砂混合垫层隔震技术 |
2.4.3 碎石垫层隔震技术 |
2.4.4 砂垫层隔震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础滑移隔震技术研究 |
3.1 滑移隔震原理分析 |
3.2 滑移隔震结构模型研究 |
3.2.1 滑移隔震结构计算模型 |
3.2.2 滑移隔震结构摩擦力模型 |
3.3 滑移隔震结构运动方程 |
3.3.1 滑移状态时运动方程 |
3.3.2 啮合状态时运动方程 |
3.3.3 摇摆、滑移状态时运动方程 |
3.3.4 滑移隔震结构滑移判别条件 |
3.4 单质点隔震体系动力分析 |
3.4.1 动力分析模型 |
3.4.2 隔震结构加速度反应分析 |
3.4.3 隔震结构位移反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砂垫层隔震技术实例研究与应用 |
4.1 砂垫层隔震效果实例研究 |
4.2 砂垫层隔震影响因素与施工注意事项 |
4.2.1 影响砂垫层隔震效果的关键因素 |
4.2.2 砂垫层施工注意事项 |
4.2.3 砂垫层施工细节 |
4.3 砂垫层隔震的发展及待解决问题 |
4.3.1 砂垫层隔震的发展历程 |
4.3.2 砂垫层隔震待解决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SBS改性沥青隔震垫隔震技术实例研究与应用 |
5.1 SBS改性沥青隔震垫隔震效果实例研究 |
5.2 SBS改性沥青隔震垫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10)高黏弹沥青阻尼垫研制及其冲击隔离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黏弹沥青材料设计与配制 |
1.1材料配制目标 |
1.2沥青高黏弹改性机理分析 |
1.3改性剂与增塑剂选择 |
1.4原材料与配合比 |
2高黏弹沥青微观结构 |
3高黏弹性沥青主要性能 |
3.1材料动态力学分析 |
3.2温敏性 |
3.3黏韧性 |
3.4变形恢复能力 |
4阻尼结构设计 |
4.1高黏弹沥青阻尼垫外形设计 |
4.2系统刚度设计与阻尼比预估 |
5室内冲击试验 |
6结论 |
四、沥青阻尼隔震垫建筑设计与测试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民居减隔震实用方法及技术研究[D]. 尹志勇.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
- [2]民居建筑摩擦滑移隔震加再生橡胶块限位技术研究[D]. 王成强.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 [3]台锥形无粘结隔震支座的动力模型及结构响应研究[D]. 曾一峰. 上海大学, 2020(02)
- [4]基础隔震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探索与发展[J]. 尹新生,王庆涛. 北方建筑, 2019(04)
- [5]变阻尼黏滞阻尼器性能参数化实验研究[D]. 饶彬. 东南大学, 2019(05)
- [6]基于热氧老化作用叠层轮胎隔震垫的老化及隔震性能研究[D]. 陆东亮. 新疆大学, 2019(08)
- [7]基础隔震低层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分析与研究[D]. 张斌. 湖南大学, 2019(06)
- [8]农居结构隔震技术研究现状[J]. 尹志勇,孙海峰,景立平,杜秋男. 世界地震工程, 2018(02)
- [9]村镇建筑低造价隔震技术研究与应用[D]. 王超. 山东建筑大学, 2016(08)
- [10]高黏弹沥青阻尼垫研制及其冲击隔离性能试验研究[J]. 张春晓,何翔,李磊,刘国强,王武,杜建国. 振动与冲击, 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