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

论文摘要

土地是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土地利用不是纯粹的经济过程,而应该是经济过程和生态过程的有机统一,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一直是地理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而土地利用又受到众多方面因素的支配。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区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变化问题显得更加尖锐而突出,如土地的退化,水土流失的加剧,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土地污染严重,土地利用率降低等,严重影响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土地利用是人地关系的核心,人地矛盾代表了人与环境之间的最大的利害冲突。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使人们重新审视人地矛盾,重新审视土地利用关系,重新审视调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来制定、审查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如今土地管理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土地利用变化一般反映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而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在数量、强度、结构和趋势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差异,对区域环境变化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被认为是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土地利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将土地资源作为重要生态环境要素进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必须保障合理的生态建设用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本文以石家庄市为例,利用土地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深入调查、广泛收集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资料的基础上,对土地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将石家庄市土地利用研究放在系统的环境中加以考虑,着重从战略全局与局部,战略全局与战略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分析土地生态建设的特点,纵横对比,找出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土地利用的方略和政策建议;在对石家庄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对石家庄市生态足迹的测算,从供需平衡状况、供需结构等方面定量分析了石家庄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生态足迹模型通过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量来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种用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根据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围绕建设循环经济、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深入分析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等限制因素,研究土地利用方式、空间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统筹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并结合石家庄市实际情况进行生态功能分区,提出了有利于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和空间管制措施;在调查石家庄市土地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结构和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整理、重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调查石家庄市重点发展区域的基础上,依据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提出了重点发展区域土地合理利用的调控指标建议;最后在所做的研究基础上,针对石家庄市实际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情况,提出了生态改善原则以及生态建设用地安排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国际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自然状况
  • 2.2.1 气候
  • 2.2.2 地貌
  • 2.2.3 水文
  • 2.2.4 植被
  • 2.2.5 土壤
  • 2.2.6 矿产
  • 2.3 社会经济条件
  • 2.3.1 国内生产总值
  • 2.3.2 农业发展
  • 2.3.3 工业发展
  • 2.3.4 财政与金融发展
  • 2.3.5 贸易发展
  • 2.3.6 人民生活水平发展
  • 2.3.7 城市建设发展
  • 3 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调查与分析
  • 3.1 石家庄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问题调查与分析
  • 3.1.1 水资源短缺
  • 3.1.2 水土流失
  • 3.1.3 地质灾害
  • 3.1.4 环境污染
  • 3.2 石家庄市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分析
  • 3.2.1 分析方法简介
  • 3.2.2 石家庄市2005 年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分析
  • 4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
  • 4.1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4.1.1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与分布
  • 4.1.2 各类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4.2 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4.2.1 交通设施
  • 4.2.2 水利设施
  • 4.2.3 矿区开发
  • 4.2.4 南水北调工程
  • 4.2.5 环城水系建设工程
  • 4.3 土地开发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4.3.1 土地开发整理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 4.3.2 土地开发整理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 4.4 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4.4.1 滹沱河生态整治区
  • 4.4.2 生态市建设工程
  • 4.4.3 生态退耕工程
  • 4.4.4 太行山绿化二期工程
  • 5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分区及分区管制
  • 5.1 优化土地利用布局的生态功能分区
  • 5.1.1 生态功能分区的目的和意义
  • 5.1.2 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与依据
  • 5.1.3 生态功能分区
  • 5.1.4 生态功能分区的结果
  • 5.2 生态功能分区管制规则
  • 6 重点区域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建议
  • 6.1 土地利用调控分析
  • 6.1.1 石家庄市土地利用统筹分析
  • 6.1.2 土地利用调控体系统筹分析
  • 6.2 石家庄市区域统筹用地建议
  • 7 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建议
  • 7.1 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总结及模式形成的地域特点分析
  • 7.1.1 小流域建设
  • 7.1.2 文明生态村
  • 7.1.3 庭院生态农业模式
  • 7.1.4 绿色通道绿化景观规划模式
  • 7.2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优势分析
  • 7.2.1 小流域建设中土地利用模式优势分析
  • 7.2.2 创建文明生态村中土地利用模式优势分析
  • 7.2.3 发展庭院经济中土地利用模式优势分析
  • 7.2.4 绿色通道绿化景观规划中土地利用模式优势分析
  • 8 生态改善原则及生态建设用地安排建议
  • 8.1 土地生态建设原则
  • 8.1.1 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原则
  • 8.1.2 土地生态适宜性原则
  • 8.1.3 可持续原则
  • 8.1.4 维护土地生态系统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原则
  • 8.1.5 因地制宜原则
  • 8.2 生态建设用地安排建议
  • 8.3 政策保障建议
  • 8.3.1 搞好土地生态建设工程的科学规划
  • 8.3.2 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
  • 8.3.3 强化组织领导
  • 8.3.4 提高监管手段技术水平
  • 8.3.5 进行制度创新,缓解用地矛盾
  • 8.3.6 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办法
  • 9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