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BCG对HSP65-MUC1所激发的特异性抑瘤效果影响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作者: 任淑萍
导师: 王丽颖
关键词: 卡介苗,免疫复合物,受体,抑瘤效果,抗原递呈细胞,交叉递呈
文献来源: 吉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MUC1 蛋白在多种肿瘤细胞呈高水平表达。这些肿瘤细胞包括:乳腺癌细胞、卵巢癌细胞、胰腺癌细胞、前列腺癌细胞、膀胱癌细胞、黑色素瘤细胞和喉癌细胞等。MUC1 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肿瘤的特异性细胞毒效应。在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患者体内存在MUC1 特异性的抗体和受MHC 限制的MUC1 特异性CTLs,这说明,MUC1 可以刺激机体产生针对MUC1 的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外源性的蛋白类肿瘤抗原在免疫人体后,通常被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加工,进入MHC II 类提呈途径,激发体液免疫反应,但不能有效激活肿瘤特异性的CTL 的产生。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将肿瘤抗原携带入APC 内,并使肿瘤抗原与MHCI 类分子结合后被递呈在APC 的表面,进而激活CD8+T 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恰具有这种能力和作用。HSP 是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的一个分子伴侣蛋白质家族。在免疫应答的过程中,HSP 可以协助外源性的肿瘤抗原进入包括树突状细胞在内的抗原提呈细胞并进入MHC I 类抗原提呈途径,进而激活肿瘤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为了提高HSP65-MUC1 激活特异性CTL 的效率,开发出HSP65-MUC1 的高效佐剂,本文研究了BCG(Bacillus Calmette Guerin,BCG)对HSP65-MUC1 特异性抑瘤效果的影响,并对BCG 发挥佐剂作用的机制进行了探讨。体外实验结果表明:BCG 和HSP65-MUC1 联合应用,能够显著上调DC 表面CD86分子的表达,其上调程度明显高于BCG 和HSP65-MUC1 的单独作用。体内实验结果证实:BCG+HSP65-MUC1 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和重量均显著低于BCG 组和HSP65-MUC1 组。BCG 免疫小鼠后,体内会产生HSP65 抗体。小鼠体内HSP65 抗体的存在,并没有影响HSP65-MUC1 的抑瘤效果。小鼠体内已存在HSP65 抗体后,接受HSP65-MUC1注射后,会在小鼠体内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Immune complex,IC)。体外实验结果表明:IC 能够显著地使DC 表面的CD86 分子表达上调,其上调效果明显高于HSP65-MUC1 的作用。体内抑瘤试验结果表明:体内HSP65 抗体的存在组小鼠肿瘤的重量和体积均显著小于PBS 组。以上的实验结果清楚表明:BCG 可以作为HSP65-MUC1 的高效佐剂。
论文目录: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文献回顾
一、BCG 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1. BCG 的抗肿瘤作用
2. BCG 抗肿瘤作用机制
二、MUC1 作为抗肿瘤靶点的研究综述
1. MUC1 的结构
2. MUC1 的分布
3. MUC1 作为抗肿瘤靶点的研究进展
三、热休克蛋白(HSP)的研究现状
1. 概述
2. 热休克蛋白90 和70 的结构
3. 热休克蛋白与肿瘤
4. 热休克蛋白和APC
5. 热休克蛋白与疫苗
6. 热休克蛋白激发免疫反应的机制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试剂和耗材
1.2 实验动物
1.3 细胞
1.4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MUC1 转染B16 肿瘤细胞的建立
2.2 MUC1 转染细胞的WesternBlot 鉴定
2.3 MUC1-B16/C57 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
2.4 动物实验
2.5 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制备
2.6 DC 的培养和诱导
2.7 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水平的分析
2.8 CTL 杀伤实验
2.9 DC 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测定
2.10 检测HSP65 抗体的ELISA 方法的建立
2.11 病理切片
2.12 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1. BCG 和HSP65-MUC1 联合应用对HSP65-MUC1 所激发的特异性抑瘤作用影响的小鼠体内实验
1.1 MUC1 转染的B16 肿瘤细胞的鉴定结果
1.2 BCG 和HSP65-MUC1 联合应用对HSP65-MUC1 所激发的特异性抑瘤作用的影响
2. 幼鼠免疫BCG 对HSP65-MUC1 所激发的特异性抑瘤作用的影响
3. 体内存在HSP65抗体对HSP65-MUC1所激发的特异性抑瘤作用的影响
4. BCG 对HSP65-MUC1 特异性抑瘤效果增效作用的机制探讨
4.1 BCG 免疫小鼠产生HSP65 抗体的测定
4.2 BCG 和HSP65-MUC1 对DC 的活化
4.3 免疫复合物对DC 的活化
4.4 BCG 和HSP65-MUC1 对DC 产生IL-6 和TNFα水平的影响
4.5 BCG 和HSP65-MUC1 在小鼠体内诱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
5. BCG 和HSP65-MUC1 多次免疫对小鼠器官的影响
图和照片
讨论
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BCG对HSP65-MUC1 所激发的特异性抑瘤作用的影响
3. 免疫复合物的交叉递呈作用
4. 体内HSP65抗体的存在对HSP65-MUC1所激发的特异性抑瘤作用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申报专利情况
创新性声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本人简历
发布时间: 2005-08-26
相关论文
- [1].MUC1基因疫苗的构建及GM-CSF增强其抗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D]. 袁时芳.第四军医大学2002
- [2].新型CpG ODN大规模筛选及其抗病毒作用的研究[D]. 包木胜.吉林大学2005
- [3].CpG ODN对HBV感染者PBMC的刺激作用[D]. 张晓姝.吉林大学2005
- [4].BCG热休克蛋白65-HER2多表位融合蛋白[D]. 王宣军.吉林大学2003
- [5].热休克蛋白65-HER2多表位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 向泽敏.吉林大学2006
- [6].HSP65-PSA多表位融合蛋白疫苗的功能研究[D]. 尹晓光.吉林大学2006
- [7].HSP65-HBV多表位融合蛋白乙肝治疗性疫苗的研制[D]. 王华.吉林大学2006
- [8].乳腺良恶性肿瘤病人乳腺组织MUC1和血清MUC1 VNTR核心肽抗体检测及意义[D]. 唐艳.吉林大学2006
- [9].MUC1、CEA在乳腺癌患者血清及细胞中表达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 张录民.吉林大学2007
- [10].HSP65-MUC1通过分子模拟损伤小鼠胰腺的可能性研究[D]. 孙琳.吉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