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甜味是食品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甜味感官特征的评价一直依赖于人的感官品评。由于品评人员个体、性别及阅历等生理和心理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甜味感受真实、客观的表达。而且,基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和甜味感觉的特殊性,人们至今没有完整理解甜味分子的感受机理。而在甜味抑制剂研究方面,虽然人们对甜味抑制剂作用位点达成了共识,但有关甜味抑制物质起作用的机制是竞争性的还是非竞争性的,仍然没有统一的结论。本课题组前期以富勒醇C60(OH)18作为人工甜味化学受体模型,运用等温滴定量热(ITC)方法探索甜味识别的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富勒醇对人工甜味剂、天然甜味剂都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其作为模型化合物研究甜味机理具有可行性。本论文进一步运用感官品评、ITC、核磁共振(NMR)和分子模拟(MS)等多种实验手段共同研究人工甜味受体模型与甜味抑制剂,甜味异构体、甜味增强剂的识别作用,以期获得甜味机理方面更多的信息。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有:(1)人工甜味化学受体模型与甜味抑制剂作用的研究采用甜味抑制剂(HPMP)和十四种常用甜味剂,通过前期建立的人工甜味受体模型ITC滴定模式,获得抑制过程中热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富勒醇优先自发识别HPMP,疏水作用力在识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HPMP和甜味剂同富勒醇的结合具有竞争性。采用“快速作用-有无法”的品评模式进行HPMP感官实验,通过比较加入甜味抑制剂前后甜味剂察觉阈值,发现HPMP对不同结构甜味剂的抑制效果不同,离子对其作用无明显影响,抑制效果可以用Ⅰk(甜味抑制度)量化表示。比较富勒醇识别过程中热力学参数与Ⅰk,发现热力学平衡常数的比值(K1/K2)与Ⅰk有一定的相关性,K1/K2比值越大,甜味抑制度Ⅰk越高,由此佐证了甜味抑制机理可能是甜味抑制物质竞争地与味蕾受体结合产生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利用人工受体模型研究甜味机理的有效性。(2)人工甜味受体模型与甜味剂异构体作用的研究通过ITC、NMR和MS等技术共同研究富勒醇与单糖异构体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中多种单糖异构体共存的情况下,富勒醇与p型异构体结合更稳定,优先与之形成氢键,此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可以提供α型异构分子转化成p型异构分子所需的构象转化能,打破溶液中原有的变旋平衡,向生成p型异构体的方向移动,导致溶液中p型异构体比例明显增加。因此可以推测,单糖分子接近味蕾受体时,可能也引起甜味剂异构体的平衡移动,导致异构体的比例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各种糖类异构体的甜度差异。(3)人工甜味化学受体模型与甜味增强剂作用的研究通过MS手段进行富勒醇分子与甜味增强剂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甜味增强剂与富勒醇形成氢键后,还与甜味分子形成较强氢键,这样就拉近了甜味分子与富勒醇的距离,增强了甜味分子与富勒醇的氢键强度,使其更好地与富勒醇进行识别。因此可以推测,甜味增强剂在与味蕾受体结合的同时,还能与甜味分子形成较强氢键,从而增强了甜味分子与味蕾受体的识别作用,实际表现为增强剂单独使用不产生甜味,但和甜味剂共同使用能有效增强甜感。(4)不同结构的人工甜味受体模型与甜味剂相互作用的研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对现有人工甜味受体模型C60(OH)18进行结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富勒醇随碳数增加碳球笼体积增大,在理想稀溶液中,分子表面疏水作用力增加,无法更好与甜味分子识别;富勒醇羟基数的增加会使其与单糖分子的结合能增加,识别作用更加明显,但是羟基数过多会减小分子表面疏水作用力,分子表面的羟基因为距离过近会相互吸引形成分子内,增大识别过程中噪音能量,不利于富勒醇分子与单糖分子的识别作用。因此,结构优化结果表明C60(OH)20更适合作为人工甜味受体模型。总之,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实验手段,进一步利用富勒醇作为人工甜味受体的模型化合物研究了它与甜味剂异构体、甜味抑制剂和甜味增强剂的相互作用,在目前人们未能获得甜味蛋白精细结构之前,研究结果对于理解甜味识别、甜味抑制机理和甜味增强机理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也丰富了甜味机理研究的仿生化学。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百事可乐为何更换甜味剂配方?[J]. 消费者报道 2015(06)
- [2].摄入方式或致甜味剂效果各异[J]. 中国食品学报 2020(03)
- [3].荷兰:用苹果及梨制成甜味剂[J]. 中国果业信息 2020(03)
- [4].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碳酸饮料中4种甜味剂[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20(03)
- [5].食品甜味剂分类及其检测技术现状探究[J]. 现代食品 2020(08)
- [6].摄入方式或致甜味剂效果各异[J]. 饮料工业 2020(02)
- [7].食品甜味剂及其应用[J]. 食品安全导刊 2019(09)
- [8].合成甜味剂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化学分析计量 2017(06)
- [9].从发明专利看甜味剂的研发态势[J]. 广东化工 2018(09)
- [10].饮料中甜味剂的应用与食品安全[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11)
- [11].《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正式发布[J]. 江苏卫生保健 2018(09)
- [12].人工合成食品甜味剂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导刊 2016(36)
- [13].国内外甜味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向[J]. 食品安全导刊 2017(09)
- [14].甜味剂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J]. 广西糖业 2017(02)
- [15].甜味剂部分替代糖的摄入是一种发展趋势[J]. 广西糖业 2017(02)
- [16].可乐甜味剂到底会不会导致肥胖[J].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6(02)
- [17].关于甜味剂的科学解读[J].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16(03)
- [18].高倍型甜味剂在饮料中的应用研究[J]. 饮料工业 2016(04)
- [19].不同复合甜味剂添加到断奶仔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J]. 饲料工业 2016(20)
- [20].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白酒甜味剂检测中的运用分析[J]. 食品安全导刊 2015(27)
- [21].选择合适的甜味剂和油脂 生产健康美味的低糖低脂蛋糕[J]. 中国食品 2020(08)
- [22].科学解读甜味剂[J]. 中国食品 2020(11)
- [23].甜味剂还是糖?这是个问题[J]. 食品与生活 2020(07)
- [24].适量食用甜味剂对健康无害[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8(12)
- [25].食品中常见甜味剂使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J]. 农村科学实验 2019(02)
- [26].甜味剂,并没那么美好[J]. 消费指南 2019(04)
- [27].甜味剂,多样的“甜蜜”选择[J]. 饮食科学 2018(17)
- [28].科学解读甜味剂[J]. 中国食品 2016(12)
- [29].人造甜味剂或导致肥胖[J]. 中国食品 2016(15)
- [30].人造甜味剂,可能适得其反[J]. 科学世界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