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
淮海工学院?222002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院校近些年的扩张,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推动高校的和谐发展。本文研究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现状,并且提出进一步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策略,旨在推动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高校;职业指导;开展
高校的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相类似,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向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更多帮助,有利于高校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职业知识,促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当前国家的就业政策及形势,对自身的能力及素质做出客观的评价,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及自身具备的水平,从而对自身的就业期望值作出合理地调整,为学生正确地作出职业规划提供相应指导。其次,高校应积极地鼓励学生不断地提升自我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形势,提升自我的就业竞争力。然而,我国的高等院校地职业指导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比,相对比较落后。因此,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深入地研究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一、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一)健全的职业指导机构缺乏
我国高校普遍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但是,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指导机构,并且我国高校设立的就业指导中心往往流于表面,没有发挥出实际作用,存在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配备不足、设备没有及时地更新及缺乏足够经费等问题,甚至就业指导中心的场所比较狭窄,且没有配备先进的通讯设备,缺乏完善的职业测评条件,例如:某些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仅仅在每一年的三方协议上盖章,简单地统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户口及档案,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就业指导中心作用。
(二)课程体系缺乏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缺乏一套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各大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第一,邀请专家学者做就业指导的报告;第二,让毕业生观看招聘的相关视屏;第三,在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上加入些许的职业道德教育,向学生开展一些应急的就业指导教育,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显得非常的零落。
(三)就业信息缺乏
有效的就业指导信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职业,但是,现阶段高校没有向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指导信息,导致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在临毕业之际,在各种招聘会上四处奔走,投简历、找工作的现象比比皆是,不仅没有收到很好效果,更耽误毕业生学习及论文撰写的质量,大大挫伤学生的就业热情。
(四)心理机构缺乏
大学生的普遍存在着心理烦躁感、焦虑感及压抑感。在毕业时表现的更加明显,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期间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心理障碍,分别是:压抑感、焦虑感、紧迫感等,给毕业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严重困扰,但是,高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心理疏导机构,不能够及时地疏导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困境。
(五)职业指导认识缺乏
近些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成为家长与学生选择学校的重要参考因素,导致一部分高校对职业指导产生片面的认识,将就业指导与职业指导等同起来,过分强调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严重忽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导致大学生的就业稳定性较差,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
(六)职业指导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地职业指导工作人员数量较少,且无法保证工作人员的素质。职业指导工作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及人力资源等,然而,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教师大多数来源于辅导员,缺乏足够职业指导知识与经验,阻碍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意义
(一)合理配置社会人才资源
现阶段,我国的就业市场呈现出较明显的供需结构矛盾,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社会人才进行合理地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高校可以深入地分析与预测各个职业目前的就业形势及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从而向学生提供更多方向性的就业指导;其次,高校应与企业保持紧密的沟通与交流,充分了解企业的基本状况及需求,且向企业提供学生的专业设置状况及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保持供需信息的畅通,实现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能力相匹配,实现社会人才的优化配置。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高校的职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标准及就业观念,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并且提升大学生的求职技能,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向大学生提供足够的社会需求信息,促使毕业生能够充分地认识就业形势,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合理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促使毕业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实现顺利地就业。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高校的职业指导能够及时地了解就业市场的信息,掌握就业市场对人才知识素质及技能等方面要求,从而高校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及相关课程的设置,优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促使教育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化。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受到我党的密切关注,属于改善民生的重点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大学生是众多家庭的希望,尤其是贫穷落后的农村家庭及城镇家庭,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能够有效地改善农村家庭的生活状况,因此,高校应贯彻落实职业指导工作,促使毕业生能够充分的、高质量的就业,有利于实现社会的稳定。
三、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策略
(一)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因此,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应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要纠正以往将职业分为高低贵贱的错误观点,形成“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让大学生面向生产的第一线,深入到社会所需要的地方,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从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及创业意识,帮助学生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二)提升职业指导教师素质
首先,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需要多个专业知识的支持,要求指导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更需要具备充足的实践经验,能够熟练地应用各学科知识进行指导;其次,高校的职业指导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地掌握及了解就业形式与动态。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教师的队伍缺乏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并且缺乏足够的经验,因此,首先,高校应定期地对指导指导教师开展相关的培训与继续教育,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其次,高校应定期地组织相关的校外实践活动,让职业指导教师深入到企业的内部,充分地掌握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最后,高校应定期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经验交流会,对职业指导理论进行深入地探讨,提高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三)建立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
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应采取多样化的方式,不仅可以进行课堂授课,更可以进行课外授课,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开展相关的校园活动,拓宽高校职业指导的方式,有利于实现职业指导方式的多样化。首先,高校可以聘请成功的校友或者企业名人亲临高校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向大学生分享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为即将面临大学毕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经验与借鉴;其次,高校可以邀请与高校专业相关的用人单位向大学生介绍单位的情况及用人的要求,向大学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最后,高校应组织大学生利用假期实践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与熟悉就业形势,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的职业指导面临更多挑战,因此高校应不断地更新职业指导的理念,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建立起完善的高校职业指导的服务体系,开展多样化的职业指导活动,促使毕业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悦.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J].时代金融,2015(30).
[2]陈恩平.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