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空化法破解剩余污泥的实验研究

水力空化法破解剩余污泥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污泥水解需要消耗很长的时间,成为整个污泥处理过程的限速步骤。如在厌氧消化前,对污泥进行破解预处理,打破细胞壁,使污泥中细菌细胞内含物溶出,可加速污泥的水解过程,以达到缩短消化时间,减少消化池容积,提高甲烷产量的目的。本课题采用机械装置空化技术,破解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后的剩余活性污泥。主要研究内容是:不同进出口压力、破解时间、污泥浓度对污泥破解效果的影响;通过投加自由基消除剂碳酸氢钠的实验,探讨水力空化法破解剩余活性污泥的反应机理;研究水力空化法与碱协同作用对剩余活性污泥破解效果的影响。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空化技术破解剩余活性污泥,可以破坏污泥絮体及污泥细胞,使胞内物质由污泥相进入水相,导致水相中DOC、SCOD值增加;污泥中粒子中央直径减小。DOC、SCOD增加值随作用时间及污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进出口压力的减小在相同的作用时间内,DOC、SCOD增加值增大,但经过120min(空化24次)以上时,DOC、SCOD增加值差别不大,基本稳定。但是,在较低剩余活性污泥浓度下,增加值随时间变化较慢,但最终也可接近稳定。水力空化法与碱协同作用可以明显提高水力空化法的作用效果。本研究通过投加羟基消除剂NaHC03以消除羟基氧化影响,分析水力空化法破解污泥的机理。结果发现,在空化能发生的前提下,进出口压力是影响水力空化破解污泥效果的主要因素,羟基氧化几乎不起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剩余污泥的产生
  • 1.1.2 污泥对环境的影响
  • 1.2 污泥处理处置原则及基本方法
  • 1.2.1 污泥处理处置原则
  • 1.2.2 污泥的常规处理方法
  • 1.2.3 剩余污泥的厌氧消化处理
  • 1.3 国内外污泥处理研究现状
  • 1.4 水力空化现象及产生的机理
  • 1.4.1 空化的产生和空化效应
  • 1.4.2 气核、进出口压力
  • 1.4.3 空泡的溃灭
  • 1.5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及内容
  • 1.6 小结
  • 第二章 本课题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2.1 污泥来源
  • 2.2 实验装置
  • 2.3 实验中关键问题的解决
  • 2.3.1 空化板孔堵塞的解决
  • 2.3.2 成分分析问题的解决
  • 2.3.3 空化过程中问题的解决
  • 2.4 实验方法
  • 2.5 分析项目、实验仪器
  • 2.5.1 分析项目
  • 2.5.2 实验仪器
  • 第三章 水力空化法破解剩余污泥实验
  • 3.1 含固率为1%的剩余污泥空化破解实验结果
  • 3.1.1 剩余污泥粒度的变化
  • 3.1.2 DOC/TOC(%)的变化
  • 3.1.3 SCOD的变化
  • 3.1.4 污泥破解前后固体物质含量的变化
  • 3.1.5 温度的变化
  • 3.1.6 PH值的变化
  • 3.1.7 氨氮渗出及其与MLVSS减少量的关系
  • 3.1.8 比能耗与SCOD、固体及温度升高值的关系
  • 3.2 含固率为0.5%的剩余污泥空化破解实验结果
  • 3.2.1 剩余污泥粒度的变化
  • 3.2.2 DOC/TOC(%)的变化
  • 3.2.3 SCOD的变化
  • 3.2.4 污泥破解前后固体含量的变化
  • 3.2.5 温度的变化
  • 3.2.6 pH值变化
  • 3.2.7 氨氮变化
  • 3.2.8 比能耗与SCOD、固体及温度升高值的关系
  • 3.3 两种不同含固率的污泥破解效果比较
  • 3.3.1 粒度的比较
  • 3.3.2 DOC/TOC(%)的比较
  • 3.3.3 SCOD产率比较
  • 3.3.4 比能耗与SCOD增加值关系比较
  • 3.3.5 温度升高值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力空化法与碱协同作用破解剩余污泥
  • 4.1 粒度的变化
  • 4.2 DOC/TOC(%)的变化
  • 4.3 SCOD的变化
  • 4.3.1 SCOD增加值的变化
  • 4.3.2 SCOD溶出率的变化
  • 4.4 温度的变化
  • 4.5 pH值的变化
  • 4.6 氨氮的变化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力空化法破解剩余污泥机理研究
  • 5.1 水力空化法破解污泥反应机理探讨
  • 5.1.1 水力空化法破解污泥反应途径概述
  • 5.1.2 水力空化法破解污泥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力分析实验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戴晓虎:污泥安全处理处置与资源资源化现状、瓶颈与解决途径[J]. 给水排水动态 2017(04)
    • [2].多层烧结工艺在冶金污泥上的应用[J]. 柳钢科技 2019(03)
    • [3].污泥资源利用研究新进展[J].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19(04)
    • [4].一种用于污泥干燥的热发生系统设计[J]. 化工设计通讯 2019(12)
    • [5].添加餐厨油脂对高含固污泥热水解及厌氧消化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9(12)
    • [6].蚯蚓粪对城镇污泥降解的影响[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0(01)
    • [7].乳化污泥固液分离设备的研制[J]. 矿冶 2020(01)
    • [8].制革含铬污泥制备陶粒的性能研究[J]. 低碳世界 2020(01)
    • [9].污泥中有机质及微生物对混凝土长期稳定性的影响评估[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02)
    • [10].委内瑞拉油田污泥脱水橇设计[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04)
    • [11].暂存库填埋调质污泥的压缩与固结特性[J]. 环境工程学报 2020(04)
    • [12].白酒废水污泥特征及资源化利用思考[J]. 区域治理 2020(03)
    • [13].燃煤机组污泥掺烧项目工程设计[J]. 热力发电 2020(04)
    • [14].污泥掺混煤粉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模型适应性研究[J]. 热能动力工程 2020(02)
    • [15].制革污泥铬形态表征[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03)
    • [16].制革厂污泥改良土壤对四种芳烃农作物的影响[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04)
    • [17].制革污泥中铬的提取及测定方法分析[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02)
    • [18].制革污泥对两种不同土壤中生长的罗勒叶油的产量的影响[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04)
    • [19].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污泥掺烧技术研究[J]. 电力设备管理 2020(05)
    • [20].周期性污泥调堵技术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0(02)
    • [21].城镇污泥对麦地农田土壤环境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11)
    • [22].乌鲁木齐市城市污泥保水特性的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 2020(04)
    • [23].掺烧污泥循环流化床锅炉污泥给料及配风系统设计与应用[J].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20(02)
    • [24].蚯蚓处理造粒污泥的实验研究[J]. 广东化工 2020(16)
    • [25].含氟污泥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水泥性能和环境安全性的影响[J]. 硅酸盐学报 2020(08)
    • [26].超声与溶菌酶协同强化印染污泥溶胞效果研究[J]. 应用化工 2020(08)
    • [27].废水处理中污泥减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智能城市 2020(17)
    • [28].基于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的污泥原位减量技术进展[J]. 环境工程学报 2020(09)
    • [29].EDTA滴定法快速测定粘胶污泥含锌方法探讨[J]. 人造纤维 2020(04)
    • [30].含有毒有害组分有机污泥的湿式氧化减量技术[J]. 净水技术 2020(10)

    标签:;  ;  ;  

    水力空化法破解剩余污泥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