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技术研究

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技术研究

盐城国建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江苏盐城224100

摘要:造成建筑物发生沉降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情况是由于建筑物的土壤结构与地基结构变化而导致建筑物出现变形。另外,由于大气温度、地下水位以及地基等自然因素变化,建筑物的自身结构与荷载也会因受到一定影响而出现一些变化,土壤结构与建筑地基都会受到荷载作用力的影响而导致建筑物发生变化。要是建筑物变形程度超出了相关的规定标准,就需要对其进行拆除,因为这类建筑物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会对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技术研究

1导言

高层建筑沉降控制技术是高层建筑工程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要想真正做好高层建筑施工必须掌握沉降称控制技术,一般在施工过程中,要先对高层建筑地基进行必要的加固,再进行沉降观测,综合各方条件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案。

2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必要性与要求

2.1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为了让高层建筑发挥出最大的功能,就要多观测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沉降问题。当高层建筑建设完成之后,沉降观测项目也就更加重要了,它不仅能提供可靠有效的施工数据,还能为施工现场提供更多的资料。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施工地基的问题,避免建筑物因为沉降而出现裂缝现象。在高层建筑物施工时要对施工的每个阶段都进行沉降观测,多分析发生沉降的具体原因及时的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对于高层建筑物出现沉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处理地基不恰当。在遇到差别度比较大的地基时,就需要对这些地基进行差别化处理,在一些建筑施工现场会遇到很多地基没有处理的问题,这就使得地基的软硬程度发生一定差别,从而出现沉降不均匀的现象;②设计方案不恰当。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事故或者设计的施工方案不恰当,也会导致建筑物沉降现象,要对不同形式的建筑进行统一设计,如果建筑物的差异逐渐变大,就要相应的改进设计方案,从而降低建筑物沉降现象的发生。

2.2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沉降观测的具体要求包括:①对观测时间的要求。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时间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否则就不能按时的进行,如果沉降观测得不到最合适的数据,那么观测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同时要严格的按照工程进度进行观测,从而得到最准确的沉降情况,通常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为一个观测周期,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该严格按照规律进行观测;②对观测点的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一般要求能反映出建筑结构的沉降情况,设置成横向或者纵向保证对称性,同时相邻点之间的间距为15~30m,可以事先将建筑物设计在图纸上,然后再布置沉降观测点;③将观测的仪器设备都准备好,测试人员应该对观测的程序十分熟悉,在观测之前先对仪器进行检测与校正,一般是3到6个月的时间,操作人员要积极的进行配合,确保工作协调一致步步能校核;④对沉降精确度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特点来选择沉降的等级,在一般的建筑施工中都是采用二等水平的测量方式,这样能够充分满足沉降观测的具体要求。当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完毕之后,还要对观测结果进行整理与统计,根据原始可靠数据,对施工测量的结果进行计算,保证整个过程都严谨有序。采用高密度的仪器进行沉降观测,就需要配备高素质的沉降观测人员,对建筑物沉降的内部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确保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与能力,还可以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以及专业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掌握测量理论以及设备的使用规范等等,同时针对不同工程的不同特点,来采取具体的应对方法真正提高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准确程度,从而有效降低计算的误差。

3沉降观测的由来和意义

自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保持了近30年的经济腾飞,建筑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高楼大厦的高度和数量,也在一定的方面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省份、一个地区甚至一个企业的强大,再加上国家关于住宅用地和商务用地的紧缩政策,在中国大地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兴起。对于高层建筑,安全性和稳定性绝对是第一考虑因素,其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的稳定性,二是结构的安全性。而基础的稳定性取决于上部荷载与基础设计荷载的相互影响,也受到地下水位和持力层的影响,上述的影响因素,不论哪一种出现了问题,首先出现的问题就是基础变形或者地基变形,对于建筑物的直接影响就是建筑物整体沉降或者不均匀沉降,甚至出现位移。如何有效的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和数据分析,是当前沉降观测与分析的主要课题,也是保证高层建筑基础安全的前提和预防措施。在此,针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办法与数据分析进行主要的阐述和分析。沉降观测主要分为施工阶段和竣工移交阶段。沉降观测的意义是:1)检测和预防建筑物基础安全的重要指标;2)能够及时反映出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和使用中建筑的沉降变化与速率,依据沉降数据,分析沉降的合理性和非合理性;3)在施工荷载加载完成后,为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数据支撑。

4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方法

4.1建立水准控制网

在对高层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的时候,施工单位需要根据相应的水准控制点来有效控制水准控制网的工作,还要充分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以及施工环境,根据控制网的原则来建立起水准控制网。根据施工工程的具体布局来制定出观测方案,基本要求包括:每栋楼周围要设置3个以上的水准点,且每个水准点的间距不能大于100m,同时在施工场地要架设至少2个水准点,从而形成闭合图形方便校验,水准点在设置在建筑物以及震动范围之外,然后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来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水准点的埋设问题应该完全符合规定,埋设的深度要保持在合理的水准测量等级内,通常来说二级水准测量的水准点埋设深度就应该是1.5m以上。

4.2设置沉降观测点

设置沉降观测点在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中是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对水准控制网设置完毕之后,就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设置沉降观测点,同时将地基沉降的具体特点也要从观测点中反映出来,设置完了观测点之后要进行观测线路的设计,在线路上加上相应的仪器点与对转点也是很有必要的。具体的依据可以遵循五定原则,从而确保观测时环境条件、设备以及线路的准确,让整个的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更加真实、可靠。

4.3沉降观测问题

设置好了沉降观测点之后,首先要进行沉降观测,让沉降数据的准确性能够得到一定的保证,然后对每个点进行第二次的观测。在观测的过程中要充分保证每个环节测量的准确度,得出相应的数值并记录下来。随着高层建筑物结构的升高,对观测过程也有一定的要求,沉降观测工作在每一层都要进行,直到全部施工完成之后再停止观测,计算出不同观测点的高程值,方便对沉降量的计算。进行沉降观测的时候需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根据相同的路线来进行观测,采用相同的仪器确保有合适的观测环境,对沉降量的计算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分析高层建筑物沉降量的时候也就更加方便了。

5结语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在我国发展多年,取得了很大进步,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是,由于高层建筑受多种自然因素影响,在对高层建筑沉降治理问题上,不仅要考虑建筑结构存在的缺陷,同时也要考虑自然条件造成的影响,控制好高层建筑沉降,使得沉降治理工作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军,夏二朋.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及形变分析[J].门窗,2017(08):229.

[2]杨帆.高层建筑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及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15):116-117+133.

[3]郭培状.论建筑物的沉降观测[J].山西建筑,2017,43(22):205-206.

标签:;  ;  ;  

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