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细氧化铝前驱体的制备(论文文献综述)
魏光平[1](2021)在《透明陶瓷用氮氧化铝粉体材料的制备研究》文中认为氮氧化铝(AlON)透明陶瓷拥有与蓝宝石相媲美的硬度,极高的光学透过率以及优异的物化性质,在军用透明陶瓷装甲、红外透波窗口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应用,被誉为21世纪最为重要的国防材料之一。本论文以均相沉淀法制备氧化铝前驱体颗粒和活性碳粉颗粒的复合粉体,经过高温碳热还原制备高性能AlON陶瓷粉体。开展了系统的探究和产物表征,成功制备出单分散球形的Al2O3和纯相AlON陶瓷粉体。(1)用化学沉淀制备氧化铝前驱体粉体,通过改善化学沉淀工艺得到椭圆片状氧化铝前驱体。用均相沉淀制备单分散球形氧化铝前驱体。在均相沉淀制备过程中探究了保温时间、硫酸铵与硝酸铝的比例(R)、尿素与硝酸铝的比例(K)、体系整体浓度对均相沉淀氧化铝前驱体的影响。对得到的球形氧化铝前躯体进行煅烧,并通过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的方式制备Al2O3透明陶瓷。结果表明,均相沉淀过程中,保温时间延长,粉体颗粒粒径增大;硫酸铵添加使硝酸铝溶液成功析出沉淀,当硫酸铵与硝酸的比例为0.7时,氧化铝颗粒具有最佳的球形度和分散性能;当尿素与硝酸铝的比例为10~15时产物分散性能最佳,比例上升后粉体颗粒大小变化不大,分散性变差;溶液体系浓度提升后,粉体团聚严重,颗粒大小不一。单分散球形氧化铝的最佳制备工艺为:Al3+=0.006 mol/L、R=0.7、K=15均相沉淀2 h。氧化铝前驱体经1200℃煅烧后转变为球形α-Al2O3,经过SPS烧结后红外波段最高透过率为57.4%。(2)在均相沉淀单分散球形氧化铝粉体的基础上,制备出活性碳粉与球形氧化铝前驱体的复合粉体,经过高温氮气气氛煅烧后获得高纯AlON粉体。探讨了活性碳粉含量,均相沉淀体系浓度,煅烧温度,粉体装填量对AlON相组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活性碳粉添加能够减小球形氧化铝前驱体粒径;当活性碳粉添加量为6.8 wt%时,1750℃煅烧能够得到纯相AlON粉体;提高体系浓度后,煅烧得到的粉体中含有大量Al2O3和Al N杂质;除碳处理能去除粉体中的残碳和石墨。AlON粉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均相沉淀复合粉体(6.8wt%活性碳粉含量),1750℃氮气气氛煅烧1 h,750℃空气气氛下除碳。(3)利用研制的纯AlON陶瓷粉体,烧结制备了致密的AlON陶瓷。通过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成功制备出纯相AlON陶瓷。初步探讨了烧结温度、压力对AlON陶瓷的影响。提高烧结温度能提升AlON陶瓷的致密度和硬度。AlON粉体在1400、1450、1500℃,40 MPa烧结10 min后的致密度分别为89.67、94.71、95.1%,硬度分别为13.7、17.06、17.93 GPa。烧结温度为1500℃,降低压力至30 MPa,AlON陶瓷的相对密度和硬度分别下降至93.2%、15.6 GPa。
张蒙[2](2021)在《溶胶凝胶法制备α-Al2O3粉体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5G时代的到来,高纯α-Al2O3陶瓷在电路基板、电极共烧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α-Al2O3粉体的制备温度很高,一般在1100℃以上,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粉体的团聚程度严重,降低了粉体的烧结活性,使得α-Al2O3陶瓷的烧结温度很高,因此降低α-Al2O3粉体的合成温度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采用不同的铝源和氨水作为原料并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α-Al2O3粉体。研究了α-Al2O3籽晶、Al F3、陈化时间、球磨以及前驱体不同的干燥方式对α-Al2O3粉体制备温度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的球磨方式对α-Al2O3粉体的粒度分布以及陶瓷烧结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热重-差式扫描量热法(TG-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固体核磁共振(NMR)上述研究方法对前驱体、α-Al2O3粉体及陶瓷进行了表征,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前驱体加入纳米α-Al2O3籽晶和矿化剂Al F3,二者的协同作用降低了α-Al2O3粉体的制备温度150℃左右。普通干燥前驱体经球磨和400℃预热处理在925℃/15min的条件下就可以制备α相达到99%的α-Al2O3粉体。普通干燥1050℃/2h制备的α-Al2O3粉体经行星球磨后制备的α-Al2O3陶瓷在1400℃只达到88%的最大相对密度,925℃/1h搅拌研磨后制备的α-Al2O3陶瓷在1550℃达到95%的最大相对密度。(2)冷冻干燥前驱体在975℃/2h的条件下可以制备α相含量达到98%的α-Al2O3粉体,冷冻干燥前驱体经球磨和400℃预热处理在850℃/15min的条件下就可以制备α相含量达到98%的α-Al2O3粉体。冷冻干燥975℃/2h行星球磨后制备的α-Al2O3陶瓷在1400℃达到94%的最大相对密度,850℃/1h搅拌研磨后制备的α-Al2O3陶瓷在1550℃达到94%的最大相对密度。(3)微波干燥前驱体在975℃/2h的条件下可以制备α相含量达到98%的α-Al2O3粉体,微波干燥前驱体经球磨后在850℃/15min的条件下就可以制备出α相含量达到97%的α-Al2O3粉体。微波干燥975℃/2h行星球磨后制备的α-Al2O3陶瓷在1400℃达到92%的最大相对密度,850℃/1h搅拌研磨后制备的α-Al2O3陶瓷在1550℃达到97%的最大相对密度。
孙子婷[3](2020)在《三种制备球形氧化铝粉体工艺研究》文中提出球形氧化铝因其粒径小、成球度高、分散性好等独特的性能,在氧化铝市场上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因此制备出性能优良的球形氧化铝粉体也成为国内外从事氧化铝粉体研究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醇盐水解法、均相沉淀法以及水热法三种不同方法分别制备出具有球形形貌的氧化铝粉体,探究了不同条件对粉体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TG-DSC)等各种表征方法对产物的微观形貌及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分析了各种方法形成的球形氧化铝前驱体的形成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仲丁醇铝(ASB)为原料,选择合适的醇溶液作溶剂,利用醇盐水解法合成了氧化铝前驱体,研究了其工艺参数对生成产物的影响以及成球机理,并探讨了煅烧工艺中不同煅烧温度对产物形貌、尺寸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单一的醇溶液中无法合成具有球形形貌的产物,亲水性乙腈的加入有效减缓了水解、缩聚速率,有利于球形形貌的生成。经探究获得最佳工艺为:乙腈与正丁醇体积比为6:4的混合溶液作溶剂,c(ASB)=0.005 mol/L,n(ASB):n(H2O)=1:3,超声老化25 min。水解缩聚反应过程中,以水包油乳液的机制,合成了粒径分布范围窄、成球性佳、分布均匀、粒径约357 nm的前驱体。经高温煅烧,前驱体依次由无定型态转化为η-Al2O3继而转化为γ-Al2O3,最终生成了化学性质稳定,平均粒径约为564 nm球形α-Al2O3。(2)以硝酸铝(Al(NO3)3)、硫酸钠(Na2SO4)为原料,加入沉淀剂,利用均相沉淀法合成了氧化铝前驱体,研究了前驱体不同工艺条件的影响及成球机理,并探讨了煅烧方法,考察了煅烧温度不同对产物形貌、尺寸的影响。研究发现,硝酸铝浓度的变化对生成产物影响极大,浓度增大,产物成球性降低,团聚问题严重,因而只有在浓度较低的条件下才可合成形貌佳的产物,这也是合成产物产量低的主要原因。经探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尿素作沉淀剂,c[Al(NO3)3]=0.010 mol/L,c[Al(NO3)3]/c[Na2SO4]=0.5,c[Al(NO3)3]/c[CON2H4]=1:16,陈化1h。受热分解合成反应过程中,在导向自组织成长机制下,最终获得了球形形貌佳、产量较高、粒径约713 nm的Al4SO4(OH)10·5H2O的前驱体。经高温煅烧,前驱体依次由无定形态的Al4SO4(OH)10·5H2O转化为无定形态的3Al2O3·4SO3继而转化成η-Al2O3,最终获得表面疏松多孔、平均粒径约为948 nm的球形α-Al2O3。(3)以硫酸铝(Al2(SO4)3)为原料,氢氧化钠(Na OH)为沉淀剂,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作溶剂,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氧化铝前驱体,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的的影响以及成球机理,并探讨了煅烧工艺中不同煅烧温度对产物形貌、尺寸的影响。研究发现,水醇的体积配比的不同决定着球形形貌的生成,只有水醇体积比为2:4时才会出现球形形貌。经探究获得最佳工艺条件:n(Al2SO4)/n(Na OH)=1:3,V(H2O):V(C2H5OH)=2:4,水热时间6 h,水热温度180℃,选择急速升温的方式。在水热反应过程中,以导向聚合机制,最终获得平均粒径约776 nm、分散均匀、具有球形形貌的钠矾石Na Al3(SO4)2(OH)6前驱体。经高温煅烧,前驱体依次由Na Al3(SO4)2(OH)6转化为Na Al(SO4)2,继而转化为Na2Al22O34,最终获得β″-Al2O3含量65.4%,β-Al2O3含量为34.6%,球形形貌消失,无规则块状体出现,平均粒径约1414 nm的产物。
李超[4](2020)在《超细氧化铝粉体的控制合成及其应用》文中提出超细氧化铝具有耐高温、绝缘性能强、耐腐蚀、高导热、抗EUV、较大的比表面积、高强度等优良的物化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陶瓷、医学、微电子、军工、电气机械、石油化工等行业,而随着这些行业的迅速发展,材料市场对于超细氧化铝粉体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将促使超细氧化铝的生产量和需求量进一步增长,并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因此超细氧化铝粉体在材料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无规则超细氧化铝粉体及球形氧化铝和片状氧化铝的制备进行研究;并将球形氧化铝和片状氧化铝分别填充入丁腈橡胶以研究其导热性,通过激光粒度分布仪、SEM、导热仪等检测仪器对产品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的内容与结果主要如下:(1)以工业级氧化铝为原料,用行星式球磨机制备超细氧化铝粉体,通过考察球料比、球磨转速、球磨时间及助磨剂等影响因素对粉体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球料比为3:1、研磨转速20r/s、添加10m L助磨剂进行研磨4h,制备出粒径较小、粒度分布很窄的超细氧化铝粉体。(2)使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喷雾干燥技术,以硝酸铝、浓氨水为原料制备球形氧化铝。经探究铝源浓度、溶液pH、滴加氨水的时间及陈化时间等因素对粉体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最适宜的铝源浓度为0.1mol/L,该浓度下球形氧化铝基体具有更均匀的生长空间;pH=9时可以为球形氧化铝颗粒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为延缓反应速率并给予基体颗粒均匀的生长空间及充足的生长时间,延长氨水的滴加时间至4h;静置陈化16h后,用去离子水进行多次抽滤水洗,去除可溶性盐后,添加适量去离子水超声分散成悬浮液,最后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实现固液的快速分离,于箱式电阻炉中以900℃高温煅烧2h,便可制备出成球率高、粒度分布均匀、表面光滑的超细球形氧化铝粉体。(3)以Al2(SO4)3、Na2SO4、K2SO4、无水Na2CO3为主要原料,通过熔盐法合成片状氧化铝,利用SEM、激光粒度分布分析仪等仪器进行产品表征,探究熔盐比、干燥方式及时间、晶体生长空间、金属离子添加剂等因素对粉体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最佳熔盐比为1:1:1;于干燥箱中干燥要优于喷雾干燥;应给予8h充分的干燥时间;通过添加10ml的去离子水给予晶体适当的生长空间,从而制备出纯度为99.49%的粒度分布较窄、粒径均匀的片状氧化铝;金属离子的加入会使粉体粒径增大,添加Zn2+离子具有促进作用,而添加Ti4+、Mn2+则起到抑制作用。(4)以Al2O3、BN、SiC为导热填料,丁腈橡胶为基体,搭配适量的交联剂,经混炼、一次硫化、二次硫化等工艺制备丁腈基导热复合材料,利用SEM及导热系数测定仪等手段表征,探究了粉体种类、粉体填充比例、硫化次数、粉体粒径及粉体粒度分布对丁腈橡胶导热率的影响。实验表明:三种无机非金属都能提高丁腈橡胶的导热率,但由于粒径及形貌的区别,造成三者差距并不大;粉体填充量的提高、粒径的降低、粒度分布的变窄以及球形形貌都有利于提高该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丁腈橡胶耐热性较差,不宜进行二次硫化。
任慧如[5](2020)在《静电溶吹异形结构氧化铝纤维的有效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氧化铝纤维是一种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热导率低、高模量和成本低等优良特性的高性能无机纤维,在航空航天、复合增强、催化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具有异形结构的氧化铝纤维,结构的改变赋予其更优异的性能。本文以氯化铝、金属铝粉、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等为原料,采用静电溶吹纺丝(EBS)技术,通过调控溶胶凝胶纺丝液组分和热处理成型工艺,成功构建了具有多级孔和多刺结构的异形超细氧化铝纤维,并开展了其相关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以金属铝粉、氯化铝等为原料,水为溶剂,PTFE乳液为制孔剂配制氧化铝溶胶(PTFE占溶胶的质量分数为22%),利用EBS技术结合热处理工艺,成功构建了具有多级孔结构的超细氧化铝纤维。系统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500℃,800℃和1100℃)对多级孔氧化铝纤维的形貌及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煅烧温度对氧化铝纤维的形貌及结构影响显着。800℃煅烧条件下所制备的氧化铝纤维(HPAF-800),孔径分布集中在3.5 nm和64.5 nm处,具有明显的多级孔结构,纤维连续性较好,比表面积为67 m2 g-1。同时,HPAF-800对亚甲基蓝(MB)染料污染物表现出了优异的吸附性能,室温下30分钟内染料去除率可达97.65%。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HPAF-800对MB的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2)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系统研究了不同PTFE添加量(0 wt%、22 wt%和36 wt%)、不同煅烧温度(700℃、900℃和1100℃)和不同升温速率(2℃min-1、5℃min-1和10℃min-1)对氧化铝纤维形貌和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通过调节PTFE添加量和煅烧温度,可分别得到光滑、多级孔和多刺等不同结构氧化铝纤维。当PTFE添加量为36 wt%,煅烧温度为1100℃,升温速率为5℃min-1时,可得到形貌良好的多刺氧化铝纤维,比表面积为96 m2 g-1。将该多刺状纤维用作氧化铜(Cu O)催化剂的载体,选择性地将5-羟甲基糠醛(HMF)催化氧化为2,5-呋喃二甲酸(FDCA),针刺状结构很好的避免了Cu O活性粒子的团聚。当Cu O负载量为76 wt%时,多刺状Cu O/Al2O3纤维催化剂得到的FDCA产率为98.6%,并且经过5次重复使用后仅略有下降。
沈丽丽[6](2020)在《锂离子电池阻燃剂-α-Al2O3的合成及形貌研究》文中认为单分散球形氧化铝粉体具有氧化铝粉体优良物化特性的同时又兼具良好的流动性、分散性,使用球形α-Al2O3替代不规则形貌α-Al2O3粉末用于陶瓷隔膜,能够同时改善锂离子电池力学以及热稳定性,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因此,研究高球形度的氧化铝粉体制备技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氢氧化铝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煅烧工艺对产物相、形貌以及粒度变化的影响规律,发现以10℃·min-1煅烧速率升温至1200℃并保温2 h,并以20℃·min-1降温速率降温至500℃,其后自然冷却方式,能够制备出α-Al2O3粉末。使用熔盐法、溶胶模板法以及喷雾干燥法制备了α-Al2O3,实验发现喷雾干燥法能够获得高球形度样品,氟化钡为熔盐制备出的α-Al2O3粉末为六边形,使用溶胶模板法合成了短棒状α-Al2O3粉末。以九水硝酸铝为铝源,化学滴定得到溶胶(pH=7-7.5),溶胶通过喷雾干燥后,能够获得具有较好烧结活性的球形或者近球形粉体,当其升温到1000℃并保温2 h,得到了粒径分布为700 nm–2μm的球形α-Al2O3粉体。研究了喷雾干燥参数对喷雾干燥法制备产物形貌的影响,发现在多种因素中,物料的特性以及进液速率的影响最为显着。实验结果表明:若物料中含有溶质,喷雾干燥产物形貌与溶质特性有关,若不含有溶质,则与喷雾干燥参数有关;对于本文所制备物料,在使用对应循环风速情况下,分散性越好,进液速率越慢,获得产物球形度越高。
王梦迪[7](2020)在《过程强化法制备纳米氧化铝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纳米氧化铝因具有优异的机械和化学性能,被广泛用于催化剂,催化剂载体,复合增强材料,陶瓷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光学材料,半导体材料等。为了合成性能良好的纳米氧化铝,现已开发了多种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液相共沉淀法具有操作简便、能耗低等优点,因此在工业上被广泛用于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但是,传统液相沉淀法制备的氧化铝颗粒粒径较大且分布不均匀。为实现过程强化,本文提出了一种高通量撞击流微反应器。采用Villermaux-Dushman快速平行竞争反应体系和BaCl2与Na2SO4的简单反应考察了撞击流微反应器的微观混合性能。分别通过传统并流沉淀法和微反应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铝,考察了pH、Al3+浓度、流速、煅烧条件对合成氧化铝粉的相变、形貌和烧结行为的影响,比较了两种氧化铝粉的形貌及分散度。本研究还实现多个反应过程的高效集成,微反应法结合老化及水热技术制备纳米片状氧化铝。考察了不同工艺的耦合对氧化铝形貌、比表面积、介孔结构的影响。通过Zeta电位分析了片状氧化铝水相分散液的最佳分散条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Villermaux-Dushman法评价了微反应器的微观混合性能。流速极高时,其离集指数接近0.001。在高流速下,流速的增大会增强反应器微混合性能,但会增加压降。后续实验应考虑在压降影响较小的情况下,使用相对较高的流速来进行液-液沉淀反应。利用BaCl2与Na2SO4的简单反应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和流速对产物的影响。流速为120 L·h-1,浓度为0.1 mol·L-1时,通过微反应器制备了分散度较好的纳米BaSO4,其粒径为50 nm且分布较窄。(2)分别通过传统并流法和微反应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铝粉,研究了不同进料方式、pH、Al3+浓度、流速和煅烧条件对氧化铝粉的形貌、相变以及烧结行为的影响。借助微反应器制备的氧化铝前驱体在1200℃下煅烧2 h可以获得结晶度、分散度和烧结活性较高的α-Al2O3粉体。传统并流法制备的α-Al2O3粉体平均粒径约为180 nm,分散度差。微反应法制备的α-Al2O3粉体平均粒径约为110 nm,比表面积大于20 m2·g-1,具有较高的烧结性能。从室温到1520℃,生坯的收缩率达19.34%。微反应沉淀法和传统沉淀法制备的前驱体在1200℃煅烧2 h,其对应的聚集系数(DSEM/DXRD)分别为1.36和1.75,表明微反应法制备α-Al2O3粉体的分散性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产物。结果表明,由于沉淀过程中,反应溶液在微通道中发生剧烈碰撞和均匀的爆炸成核,所制备的粉体比常规并流沉淀法的产物有更好的分散性和更均匀的粒径分布。这项工作为开发具有均匀粒径分布,高结晶度和出色热膨胀性能的超细α-Al2O3粉体开辟了新的路径。(3)通过微反应法与老化及水热法耦合制备片状γ-Al2O3。系统的研究了传统水热法、微反应-老化法耦合、微反应-水热法耦合、微反应法和微反应-老化-水热法耦合方式制备的氧化铝粉体的相变、形貌、比表面积和介孔结构。传统水热法制备的颗粒形貌为棒状和不规则片状构成的不均一形貌,微反应-水热法耦合可以制备纯度为99.7%,粒径为30~100 nm,厚度为2~5 nm的片层γ-AlOOH。焙烧后可得同样形貌的γ-Al2O3。结合老化过程,可以调控菱形片层结构发展为类六边形片层结构。通过不同的工艺耦合调控氧化铝粉的形貌结构、比表面积、介孔结构等。微反应-水热法耦合制备的菱形片层结构γ-AlOOH能够在水溶液中保持自分散状态,利用Zeta电位分析了γ-AlOOH水相分散液的最佳分散条件,得出超声时间为10 min、pH为4、温度为40℃时,其分散度较佳。为工业化制备自分散纳米片层氧化铝提供了很好的科研支撑。
何庆[8](2020)在《纳米氮化铝粉末的制备、烧结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氮化铝(AlN)陶瓷由于其优异的性能目前在集成电路、半导体、微波器件、红外窗口、蒸发舟皿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潜力。现有的利用碳热还原法制备AlN粉末的生产工艺存在碳热还原温度高、原料混合均匀难、原料获取难、能耗高等突出问题。溶液燃烧合成(SCS)作为一种适合制备纳米粉末的有效方法,具有所合成产物活性高、成分均匀、原料易获取、能耗低等众多优势。本文将利用这种方法来制备纳米AlN粉末,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溶液燃烧合成无定形A1203和C的混合前驱体,以NH3作为反应气体,成功制备出超细纳米AlN粉末。研究了燃烧气氛对合成前驱体的粒度形貌、碳含量以及比表面积的影响,对比不同气氛中燃烧合成前驱体进行碳热还原反应的差异。在Ar中燃烧合成前驱体的碳铝原子比为4.4:1,比表面积为7.4m2/g,在1000℃氮化就生成AlN相,在1300℃氮化2h实现完全氮化,获得粒径20~30nm的超细纳米AlN粉末。无助剂纳米AlN粉末常压1600℃烧结4h后致密度达到98.5%。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无定形Al2O3在NH3中进行碳热还原反应的热力学开始温度为1068℃,无定形A1203在热力学上的开始氮化温度要比γ-Al2O3低50℃。(2)研究了溶液燃烧合成前驱体在低温氮化过程中的物相变化,研究了前驱体中C对A1203结晶相变及碳热还原反应的影响,研究了 AlN颗粒的形核和结晶规律。以N2为反应气体,燃烧合成前驱体的开始氮化温度为]300℃,比球磨混合前驱体的低200℃。在1500℃氮化2h实现完全氮化,获得粒径80~1 00nm的纳米AlN粉末。在碳热还原反应过程中,C不仅起到了还原A12O3的作用,同时抑制了 A1203从高活性晶型向稳定晶型的转变。在燃烧合成前驱体的碳热还原反应过程中,无定形A1203在转变成结晶态A12O3之前,优先与C发生碳热还原反应生成AlN相,这无疑加快了氮化反应进程。AlN相的生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在氮化反应开始阶段,无定形态AlN首先在前驱体的片状颗粒上均匀形核;随后局部区域的无定形态AlN优先发生结晶转变;随着氮化反应的进行,不断发生AlN的形核、结晶和长大;最终所有的A1203全部转变成AlN后,达到完全氮化。(3)研究了溶液燃烧合成纳米AlN粉末的常压烧结致密化规律,研究了烧结助剂、压制压力以及预处理对致密度、显微组织及陶瓷性能的影响。无助剂纳米AlN粉末进行常压烧结时,1700℃烧结4h致密度达到98.4%,维氏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1040HV0.3和277.41MPa。添加3%氧化钇的纳米AlN粉末常压1600℃烧结4h致密度达到99.5%,维氏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达到1310HV0.3和350.34MPa。纳米AlN粉在较低压制压力成形后烧结就可以获得高致密度的陶瓷,压制压力过高时坯体会在卸压后发生弹性膨胀,在生坯中产生孔隙和裂纹,从而造成陶瓷致密度和力学性能下降。对AlN脱脂坯进行预处理能降低坯体的氧、碳含量,随着陶瓷中氧含量的降低,第二相种类由富铝盐向着富钇盐转变。预处理提高了 AlN陶瓷的抗弯强度和热导率,经预处理的AlN陶瓷中,1300℃预处理5h的AlN陶瓷抗弯强度为最高值549.28MPa,比未预处理的AlN陶瓷提高了 59.0%,在1500℃预处理10h的AlN陶瓷热导率为最高值144.98W/m·K,比未预处理的AlN陶瓷提高了36.5%。
段锦霞[9](2019)在《超细活性非计量比镁铝尖晶石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镁铝尖晶石粉体是一种稳定性优异且用途广泛的功能材料,特别是用作特种陶瓷原料及工业催化剂载体。粉体的初始状态对这两方面的应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以高比表面能和高内部畸变能为表征的活性尖晶石粉体的影响尤为显着,这方面的现有研究还不多见。此外,现有文献很少有将尖晶石粉体的制备与其烧结性能和催化性能应用结合进行系统研究的报道。本研究针对可控合成超细尖晶石粉体这一关键问题,以双金属醇盐的控制水解为基本合成方法,系统研究了镁铝比例等合成参数对镁铝尖晶石粉体活性结构和活性指标的影响;进而研究了活性尖晶石粉体对对透明陶瓷的烧结密度和烧结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详细考察了活性尖晶石组成和晶格参数对PtNi合金活性催化组分的分散及稳定情况,并以苯氧化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超细镁铝尖晶石的合成:从金属镁、铝出发,先将其与一元醇反应形成双金属醇盐,然后控制双金属醇盐的水解过程,系统研究了合成参数(如:有机醇的种类、氨水浓度、分散剂种类和添加量、水解时间和温度、醇盐浓度、干燥工艺、焙烧温度、助溶剂等)对尖晶石粉体细度和烧结性能的影响,发现1200℃中温焙烧即可制备出具有单相尖晶石结构的非计量比的镁铝尖晶石超细粉体MgO·nAl2O3(1.0<n<2.0),粉体尺寸为12±5μm,成相温度比传统非计量比尖晶石1500℃的高温成相温度降低了 300℃之多。这一结果与粉体的高活性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在研究和应用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2)高致密度镁铝尖晶石陶瓷的烧结:采用干压成型和真空烧结相结合工艺,以非计量比尖晶石MgO·nAl2O3为原料,研究了粉体粒度、烧结气氛、助溶剂、烧结温度与保温时间等对镁铝尖晶石陶瓷烧结致密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MgO·1.5Al2O3粉体所得的陶瓷培体在常压下致密度高于MgAl2O4;特别是在18MPa单向干压状态下,粒度为4.81μm的粉体在真空度1×10-3Pa,1600℃保温3小时条件下对应陶瓷体可达到98.12%,接近冷等静压工艺处理的样品密度,该结果表明干压条件下Mg0.1.5Al2O3粉体仍具有良好的烧结活性,为干压烧结尖晶石多晶透明陶瓷体提供了新的途径。(3)镁铝尖晶石负载铂镍高活性催化剂研究:以不同镁铝比尖晶石为载体,制备了 PtxNiy/MgO·nAl2O3系列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对苯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中铝过量后对应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均有所提高,其中催化剂PtNi1.5/MgO·1.5A12O3的性能最为优异,与催化剂PtNi1.5/MgO·Al2O3相比,可降低苯氧化反应T50%约40℃。以Pt2Ni4/MgAl2nO3n+1(110)为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发现,Pt2Ni4活性中心几何结构依赖于MgA12n03n+1尖晶石晶格参数,在MgAl3O5.5(110)表面上的Pt2Ni4几何结构对苯分子的吸附强度适中,相比其它模型结构,苯分子的吸附和产物的脱附过程均有较高的活性,整体反应活性达到最高,其催化温度由传统尖晶石载体的204℃降低到了 162℃,降幅达40℃左右。这些结果为设计和制备其它高活性双金属合金催化剂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宋立[10](2018)在《高分散性纳米YAG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铈掺杂的钇铝石榴石(Y3Al5O12:Ce3+,YAG:Ce3+)荧光粉在白光LED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光效率、光谱特性和颗粒尺寸等性能直接决定了白光LED的光效、光色和光色均匀性。若能制备出高分散的纳米尺寸的YAG:Ce3+荧光粉颗粒,不仅能改善白光LED的光谱性能,还可消除因光散射带来的光效损失,更能基本解决荧光粉的沉降及其带来的色温漂移问题。若能进一步制备出10 nm以下的无团聚YAG:Ce3+颗粒,其应用范围还可拓展到生物医学领域。但是,高分散YAG:Ce3+纳米颗粒的制备极其困难,现有技术均难以抑制1000℃高温下纳米颗粒强烈的团聚行为。本文引入水溶性无机盐为高温隔离相,成功避免了高温合成YAG:Ce3+时纳米颗粒的团聚和烧结,并最终制备出粒径仅5-6 nm的高分散YAG:Ce3+荧光粉颗粒,颗粒结晶性良好,并表现出良好的光谱特性和抗光致氧化性能。本文首先使用尿素沉淀法制备出纳米YAG:Ce3+前驱体颗粒,然后分别以高温熔盐和高熔点固体盐为隔离相,探索了高分散YAG:Ce3+颗粒的制备技术及各影响因素对颗粒尺寸、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过程及结论如下:1.先以Al2O3前驱体为对象,讨论了尿素沉淀法的反应机制及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研制出5-6 nm的高分散纳米YAG:Ce3+前驱体颗粒。研究得出,适宜的沉淀温度为85-90℃,沉淀时间不宜超过80分钟。2.本文将YAG:Ce3+前驱体颗粒与无机盐颗粒混合,利用高温熔盐的润湿及隔离作用制备分散纳米YAG:Ce3+颗粒。讨论了熔盐种类对YAG:Ce3+颗粒形貌及分散性的影响,研究了熔盐原料颗粒尺寸与YAG:Ce3+颗粒形貌、分散性及发光性能的关系,并最终获得结晶良好的高分散纳米YAG:Ce3+荧光粉,其颗粒尺寸约200nm,内量子效率可达93%。研究发现,前驱体颗粒在原料盐颗粒表面的分散性是调控纳米YAG:Ce3+颗粒尺寸及分散性的最关键因素。3.本文独创性开发出含盐微乳液法制备高分散纳米颗粒的技术。使用环己烷/CO-520作为微乳液体系,硫酸钾作为隔离盐,在1000°C下可以制备得到10nm以下均匀的高分散纳米α-Al2O3颗粒;通过调整前驱体颗粒大小以及盐料比,可以调控α-Al2O3的颗粒尺寸。研究认为,在含盐微乳液中,水相以纳米水滴的形式分散在油相中,而纳米水滴又由前驱体颗粒和盐溶液组成。微乳液破乳时形成无机盐隔离包裹前驱体颗粒的结构,进而在高温下实现了隔离。本文还尝试制备了Eu3+离子掺杂的纳米α-Al2O3:Eu3+荧光粉。4.在含盐微乳液法制备α-Al2O3颗粒的基础上,尝试使用了环己烷/CO-520和环己烷/曲拉通两种微乳液体系,分别得到了5 nm和20 nm的高分散YAG:Ce3+荧光粉颗粒。研究发现,通过控制前驱体粒径及形态,可以调控纳米YAG:Ce荧光粉的颗粒尺寸及形貌。含盐微乳液法可在1000℃高温下有效抑制纳米颗粒的团聚,有望推广应用于其它高分散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5.比较了商用微米尺寸、200nm和5nm YAG:Ce3+荧光粉的光谱特性、激活离子猝灭浓度、量子效率和光稳定性,讨论了颗粒尺寸因素与YAG:Ce3+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关系。研究发现:(1)YAG:Ce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与颗粒尺寸具有强相关性,在颗粒尺寸为200 nm时,其发射光谱表现出蓝移效应,但5 nm高分散YAG:Ce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却表现为红移,与现有晶体场劈裂理论相悖。本文认为,颗粒尺寸的减小不仅影响YAG晶体场强度、导致Ce3+发光的斯托克斯位移减小,而且会使Ce3+的基态能级与基质价带顶之间的能级间隔变小。当颗粒尺寸非常小时,后者的影响程度更大,因此表现为光谱红移;(2)颗粒尺寸改变不会影响到YAG晶体中Ce3+离子的猝灭浓度。(3)纳米YAG:Ce3+荧光粉的结晶性改善有助于提高其抗光致氧化性能,1000℃高温制备出的5 nm高分散YAG:Ce3+荧光粉表现出良好的抗光致氧化特性,蓝光照射48 h后其发光强度仅下降16%,而20 nm的YAG:Ce荧光粉发光强度仅下降12%。
二、超细氧化铝前驱体的制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细氧化铝前驱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透明陶瓷用氮氧化铝粉体材料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透明陶瓷简介 |
1.3 AlON透明陶瓷 |
1.3.1 AlON的相图及理化性质 |
1.3.2 影响透明陶瓷透过率的因素 |
1.4 AlON的制备工艺 |
1.4.1 AlON粉体制备方法 |
1.4.2 AlON粉体成型工艺 |
1.4.3 AlON的烧结方式 |
1.5 AlON的研究进展 |
1.6 论文内容 |
2 材料与测试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性能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测试 |
2.3.2 红外光谱分析测试 |
2.3.3 激光粒度分析测试 |
2.3.4 扫描电镜测试 |
2.3.5 相对密度测试 |
2.3.6 硬度分析测试 |
3 化学沉淀制备氧化铝粉体 |
3.1 引言 |
3.2 实验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碳酸氢铵与硝酸铝的浓度对化学沉淀产物的影响 |
3.3.2 硫酸铵添加量对化学产物的影响 |
3.3.3 沉淀机理 |
3.4 小结 |
4 均相沉淀制备单分散球形氧化铝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2.1 保温时间对均相沉淀Al_2O_3前驱体的影响 |
4.2.2 硫酸铵与硝酸铝比例对均相沉淀Al_2O_3前驱体的影响 |
4.2.3 尿素与硝酸铝比例对均相沉淀Al_2O_3前驱体的影响 |
4.2.4 体系浓度对均相沉淀Al_2O_3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4.2.5 均相沉淀机理 |
4.2.6 球形氧化铝前驱体的煅烧 |
4.2.7 SPS烧结氧化铝 |
4.3 小结 |
5 AlON粉体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合成机理 |
5.3.2 均相沉淀不同碳含量复合粉体 |
5.3.3 不同温度煅烧对复合粉体物相组成的影响 |
5.3.4 均相沉淀体系浓度对AlON粉体物相组成的影响 |
5.3.5 复合粉体煅烧装填量对AlON粉体物相组成的影响 |
5.3.6 除碳处理对AlON粉体的影响 |
5.3.7 AlON粉体的形貌及粒径 |
5.4 小结 |
6 SPS烧结AlON陶瓷 |
6.1 引言 |
6.2 实验过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烧结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
6.3.2 压力对烧结产物的影响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溶胶凝胶法制备α-Al2O3粉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氧化铝的结构及用途 |
1.2.1 氧化铝的晶体结构 |
1.2.2 氧化铝陶瓷的用途 |
1.3 α-Al_2O_3粉体的制备方法 |
1.3.1 固相法 |
1.3.1.1 热分解法 |
1.3.1.2 燃烧法 |
1.3.1.3 机械粉碎法 |
1.3.2 液相法 |
1.3.2.1 沉淀法 |
1.3.2.2 溶胶凝胶法 |
1.3.2.3 水热合成法 |
1.3.3 气相法 |
1.3.3.1 激光诱导气相沉积法 |
1.3.3.2 化学气相沉积法 |
1.3.3.3 等离子气相合成法 |
1.4 降低α-A1_2O_3粉体制备温度的途径 |
1.4.1 纳米α-A1_2O_3籽晶对α-A1_2O_3粉体制备温度的影响 |
1.4.2 矿化剂对α-A1_2O_3粉体制备温度的影响 |
1.4.3 高能球磨对α-A1_2O_3粉体制备温度的影响 |
1.5 前驱体干燥方式对α-A1_2O_3粉体制备温度的影响 |
1.5.1 普通干燥 |
1.5.2 真空冷冻干燥 |
1.5.3 微波干燥 |
1.6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样品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α-Al_2O_3粉体及陶瓷的制备 |
2.2.1 α-A1_2O_3前驱体的制备 |
2.2.2 α-A1_2O_3粉体的制备 |
2.2.3 α-Al_2O_3陶瓷的制备 |
2.3 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3.3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5 激光粒度分布 |
2.3.6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NMR) |
2.3.7 密度测试 |
第三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α-Al_2O_3粉体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普通干燥制备α-Al_2O_3粉体 |
3.2.1 样品的制备 |
3.2.2 前驱体的表征 |
3.2.2.1 前驱体的物相分析 |
3.2.2.2 前驱体的红外分析 |
3.2.2.3 前驱体的TG-DSC分析 |
3.2.3 铝源对α-A1_2O_3粉体制备的影响 |
3.2.4 籽晶对α-A1_2O_3粉体制备的影响 |
3.2.5 矿化剂对α-A1_2O_3粉体制备的影响 |
3.2.6 预热处理和球磨对α-A1_2O_3粉体制备的影响 |
3.2.6.1 前驱体经预热处理和球磨后的TG-DSC分析 |
3.2.6.2 前驱体经预热处理和球磨后煅烧的的X射线衍射分析 |
3.2.7 前驱体球磨对α-A1_2O_3粉体制备的影响 |
3.2.8 前驱体预热处理对α-A1_2O_3粉体制备的影响 |
3.3 冷冻干燥制备Al_2O_3粉体 |
3.3.1 样品的制备 |
3.3.2 前驱体的表征 |
3.3.2.1 前驱体的物相分析 |
3.3.2.2 前驱体的红外分析 |
3.3.2.3 前驱体的TG-DSC分析 |
3.3.3 冷冻干燥对α-A1_2O_3粉体制备的影响 |
3.3.4 预热处理和球磨对α-A1_2O_3粉体制备的影响 |
3.3.4.1 前驱体经预热处理和球磨后的TG-DSC分析 |
3.3.4.2 前驱体经预热处理和球磨后煅烧的X射线衍射分析 |
3.4 微波干燥制备Al_2O_3粉体 |
3.4.1 样品的制备 |
3.4.2 前驱体的表征 |
3.4.2.1 前驱体的物相分析 |
3.4.2.2 前驱体的红外分析 |
3.4.2.3 前驱体的TG-DSC分析 |
3.4.3 微波干燥对α-A1_2O_3粉体制备的影响 |
3.4.4 前驱体球磨对α-A1_2O_3粉体制备的影响 |
3.4.4.1 前驱体经球磨后的TG-DSC分析 |
3.4.4.2 前驱体经球磨后煅烧的X射线衍射分析 |
3.4.5 前驱体陈化时间对前驱体物相以及分子结构的影响 |
3.4.5.1 不同陈化时间前驱体的物相分析 |
3.4.5.2 不同陈化时间前驱体球磨后的物相分析 |
3.4.5.3 不同陈化时间前驱体球磨后的DSC分析 |
3.4.5.4 不同陈化时间前驱体凝胶的NMR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α-Al_2O_3粉体的特性及烧结性能 |
4.1 普通干燥制备α-Al_2O_3粉体的特性及烧结性能 |
4.1.1 α-Al_2O_3粉体的SEM分析 |
4.1.2 α-Al_2O_3粉体的烧结性能 |
4.2 冷冻干燥制备α-Al_2O_3粉体的特性及烧结性能 |
4.2.1 α-Al_2O_3粉体的SEM分析 |
4.2.2 α-Al_2O_3粉体的烧结性能 |
4.3 微波干燥制备α-Al_2O_3粉体的特性及烧结性能 |
4.3.1 α-Al_2O_3粉体经行星球磨后的特性及烧结性能 |
4.3.1.1 α-Al_2O_3粉体经行星球磨后的SEM分析 |
4.3.1.2 α-Al_2O_3粉体经行星球磨后的粒度分析 |
4.3.1.3 α-Al_2O_3粉体经行星球磨后的烧结性能 |
4.3.2 α-Al_2O_3粉体经搅拌研磨后的特性及烧结性能 |
4.3.2.1 搅拌研磨时间对α-Al_2O_3粉体粒度的影响 |
4.3.2.2 煅烧温度对搅拌研磨α-Al_2O_3粉体粒度的影响 |
4.3.2.3 α-Al_2O_3粉体搅拌研磨后的SEM分析 |
4.3.2.4 PH值对搅拌研磨后α-Al_2O_3粉体浆料稳定性的影响 |
4.3.2.5 α-Al_2O_3粉体经搅拌研磨后的烧结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3)三种制备球形氧化铝粉体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球形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 |
1.1.1 喷射法 |
1.1.2 模板法 |
1.1.3 气溶胶分解法 |
1.1.4 溶胶凝胶法 |
1.1.5 水热法 |
1.1.6 滴球法 |
1.1.7 均相沉淀法 |
1.1.8 球磨法 |
1.2 球形氧化铝的应用领域 |
1.2.1 陶瓷添加剂 |
1.2.2 复合材料 |
1.2.3 表面防护涂层 |
1.2.4 光学材料 |
1.2.5 催化剂及其载体 |
1.3 球形氧化铝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 实验 |
2.2.1 醇盐水解法球形氧化铝粉体制备工艺 |
2.2.2 沉淀法球形氧化铝粉体制备工艺 |
2.2.3 水热法制备球形氧化铝 |
2.3 表征方法 |
2.3.1 SEM分析 |
2.3.2 XRD分析 |
2.3.3 激光粒度分析 |
2.3.4 热重分析 |
2.3.5 红外光谱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醇盐水解法球形氧化铝粉体的制备 |
3.1 工艺条件对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 |
3.1.1 溶剂类型对制备球形氧化铝的影响 |
3.1.2 乙腈与正丁醇配比不同对制备球形氧化铝的影响 |
3.1.3 超声老化方式对制备球形氧化铝的影响 |
3.1.4 水加入量对制备球形氧化铝的影响 |
3.1.5 初始浓度不同对制备球形氧化铝的影响 |
3.1.6 不同煅烧温度对制备球形氧化铝的影响 |
3.2 机理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均相沉淀法球形氧化铝粉体的制备 |
4.1 不同因素对生成产物形貌及粒径的影响 |
4.1.1 沉淀剂对制备球形氧化铝微观形貌的影响 |
4.1.2 硝酸铝与硫酸钠配比不同对制备球形氧化铝形貌的影响 |
4.1.3 硝酸铝与尿素浓度比对制备球形氧化铝形貌的影响 |
4.1.4 硝酸铝浓度对制备球形氧化铝形貌的影响 |
4.1.5 陈化时间对制备球形氧化铝形貌的影响 |
4.1.6 煅烧温度对制备球形氧化铝形貌的影响 |
4.2 机理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热法特殊形貌β″-氧化铝粉体的制备 |
5.1 工艺条件对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 |
5.1.1 原料配比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5.1.2 水热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5.1.3 水热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5.1.4 水醇比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5.1.5 升温方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5.1.6 煅烧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5.2 机理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超细氧化铝粉体的控制合成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氧化铝的性能及应用 |
1.1.1 生物陶瓷 |
1.1.2 航空航天材料 |
1.1.3 化学机械抛光磨料 |
1.1.4 光学和表面防护层材料 |
1.1.5 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 |
1.2 超细氧化铝粉体的形貌控制及其研究现状 |
1.2.1 球形氧化铝 |
1.2.2 片状氧化铝 |
1.2.3 纤维状氧化铝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球磨法制备超细氧化铝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过程 |
2.2.4 实验表征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玛瑙球尺寸对粉体粒度的影响 |
2.3.2 球料比、球磨机转速、及球磨时间对粉体研磨的影响 |
2.3.3 助磨剂体积对粉体粒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溶胶-凝胶法结合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球形氧化铝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过程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铝源浓度对球形氧化铝粉体的影响 |
3.3.2 PH值对粉体粒度分布的影响 |
3.3.3 氨水滴定时间对粉体的影响 |
3.3.4 陈化时间对粉体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熔盐法制备片状氧化铝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过程 |
4.2.4 分析测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熔盐比例的选择 |
4.3.2 干燥方式的影响 |
4.3.3 干燥时间的影响 |
4.3.4 晶体生长空间的影响 |
4.3.5 添加剂的影响 |
4.3.6 纯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细氧化铝在丁腈橡胶中的导热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过程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粉体种类对丁腈橡胶导热率的影响 |
5.3.2 粉体填充量对丁腈橡胶导热性的影响 |
5.3.3 硫化次数对丁腈橡胶导热性的影响 |
5.3.4 粉体粒径对丁腈橡胶导热性的影响 |
5.3.5 粉体的粒度分布对丁腈橡胶导热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静电溶吹异形结构氧化铝纤维的有效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氧化铝纤维 |
1.2.1 氧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 |
1.2.2 氧化铝纤维的应用 |
1.3 超细氧化铝纤维 |
1.3.1 超细氧化铝纤维的制备方法 |
1.3.2 异形结构超细氧化铝纤维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多级孔异形氧化铝纤维制备及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2 多级孔氧化铝纤维前驱体的制备 |
2.2.3 多级孔氧化铝纤维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测试(XRD) |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
2.3.3 纤维形貌表征(SEM) |
2.3.4 热场特征X射线能谱测试(EDS)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 |
2.3.6 热重测试(TG) |
2.3.7 比表面积测试(BET) |
2.3.8 染料吸附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氧化铝晶体结构的影响 |
2.4.2 FTIR分析 |
2.4.3 多级孔氧化铝纤维形貌分析 |
2.4.4 多级孔氧化铝初生纤维的元素组成分析 |
2.4.5 XPS分析 |
2.4.6 TG分析 |
2.4.7 BET分析 |
2.4.8 亚甲基蓝吸附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刺结构氧化铝纤维的构建及糠醛催化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2.2 纺丝液的配制 |
3.2.3 多刺结构氧化铝纤维的制备 |
3.2.4 氧化铜/氧化铝纤维催化剂的制备 |
3.2.5 催化实验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SEM |
3.3.2 XRD |
3.3.3 XPS |
3.3.4 BET和孔径 |
3.3.5 催化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氧化铝纤维形貌分析 |
3.4.2 XRD分析 |
3.4.3 多刺氧化铝纤维化学组成分析 |
3.4.4 不同形貌氧化铝纤维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3.4.5 多刺氧化铝纤维形成机理分析 |
3.4.6 氧化铜/氧化铝纤维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3.4.7 催化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本文总结 |
4.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锂离子电池阻燃剂-α-Al2O3的合成及形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1.2.1 锂离子电池 |
1.2.2 锂离子电池隔膜 |
1.3 α-Al_2O_3结构 |
1.4 球形α-Al_2O_3粉末应用 |
1.4.1 催化剂及载体 |
1.4.2 耐磨及抛光材料 |
1.4.3 导热材料 |
1.4.4 透明陶瓷及晶体材料 |
1.4.5 微电子材料 |
1.4.6 锂离子电池材料 |
1.5 球形α-Al_2O_3研究现状 |
1.5.1 液相法 |
1.5.2 气相法 |
1.6 课题研究内容 |
1.7 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药品及设备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设备及表征手段 |
2.2.1 实验设备 |
2.2.2 表征条件及测试方法 |
第三章 α-Al_2O_3粉体制备及分析 |
3.1 引言 |
3.2 α-Al_2O_3粉体制备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同步差示热重分析 |
3.3.2 X射线(XRD)表征 |
3.3.3 粒度分析 |
3.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球形α-Al_2O_3粉体制备 |
4.1 引言 |
4.2 烧结助剂法 |
4.2.1 样品制备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溶胶模板法 |
4.3.1 样品制备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喷雾干燥法 |
4.4.1 样品制备 |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喷雾干燥法制备球形α-Al_2O_3及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1.1 喷雾干燥设备原理 |
5.1.2 工作方式 |
5.1.3 实验流程 |
5.2 化学合成含Al3+混合溶液 |
5.2.1 样品制备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3 小结 |
5.3 喷雾干燥参数探索 |
5.3.1 样品制备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喷雾干燥含Al3+物料制备球形氧化铝前驱体 |
5.4.1 样品制备 |
5.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球形α-Al_2O_3制备 |
5.5.1 样品制备 |
5.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6 涂覆隔膜制备及性能分析 |
5.6.1 锂离子电池涂覆隔膜制备 |
5.6.2 锂离子涂覆隔膜电池电化学性能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过程强化法制备纳米氧化铝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氧化铝概述 |
1.1.1 氧化铝的性质 |
1.1.2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 |
1.1.3 纳米氧化铝的应用 |
1.2 微反应技术概述 |
1.2.1 微反应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
1.2.2 撞击流微反应器制备纳米材料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的意义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 |
2.1 微反应器的设计及装置流程图 |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3 实验流程 |
2.3.1 并流滴加沉淀法制备α-Al_2O_3 |
2.3.2 微反应沉淀法制备α-Al_2O_3 |
2.3.3 微反应-水热耦合制备γ-Al_2O_3 |
2.4 材料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2 热重差示扫描法分析(TG-DSC) |
2.4.3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FESEM) |
2.4.4 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HRTEM) |
2.4.5 纳米粒度与Zeta电位分析 |
2.4.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4.7 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BET) |
2.4.8 热膨胀仪(DIL) |
2.4.9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
第三章 微反应器混合性能评价 |
3.1 Villermaux-Dushman并行竞争反应系统评价 |
3.2 液-液微反应体系制备纳米硫酸钡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并流滴加沉淀法制备超细α-Al_2O_3 |
4.1 终点pH对并流滴加沉淀法制备氧化铝粉体的影响 |
4.2 Al~(3+)浓度对并流滴加沉淀法制备氧化铝粉体的影响 |
4.3 滴加速率对并流滴加沉淀法制备氧化铝粉体的影响 |
4.4 煅烧温度对氧化铝粉体相转变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反应沉淀法制备超细α-Al_2O_3 |
5.1 终点pH对微反应沉淀法制备氧化铝粉体的影响 |
5.2 Al~(3+)浓度对微反应沉淀法制备氧化铝粉体的影响 |
5.3 撞击速率对微反应沉淀法制备氧化铝粉体的影响 |
5.4 煅烧温度对氧化铝粉体相转变、形貌及粒径的影响 |
5.5 保温时间对氧化铝粉体相转变、形貌及粒径的影响 |
5.6 两种沉淀法制备的氧化铝形貌、团聚程度和结晶度对比 |
5.7 微反应沉淀法制备的氧化铝粉体的热膨胀性能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微反应-水热耦合法制备片状纳米γ-Al_2O_3 |
6.1 不同工艺耦合对γ-AlOOH粉体形貌及结晶度的影响 |
6.2 不同工艺耦合对γ-AlOOH粉体比表面积及介孔的影响 |
6.3 微反应-老化法耦合制备片状γ-AlOOH粉体的组分含量 |
6.4 不同工艺耦合对γ-Al_2O_3粉体形貌及结晶度的影响 |
6.5 不同工艺耦合对γ-Al_2O_3粉体比表面积及介孔的影响 |
6.6 超声时间、pH、温度对片状γ- AlOOH粉体分散性的研究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的研究创新点 |
7.3 论文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纳米氮化铝粉末的制备、烧结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氮化铝的性质与应用 |
2.1.1 氮化铝的基本特性 |
2.1.2 氮化铝的应用 |
2.2 氮化铝粉末的制备 |
2.2.1 铝粉直接氮化法 |
2.2.2 碳热还原法 |
2.2.3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
2.2.4 化学气相沉积法 |
2.2.5 其他方法 |
2.3 氮化铝粉末的成形与烧结 |
2.3.1 成形方法 |
2.3.2 氮化铝坯体的烧结 |
2.4 烧结的影响因素 |
2.4.1 粉末粒度 |
2.4.2 成形过程 |
2.4.3 烧结助剂 |
2.5 氮化铝导热机理及影响因素 |
2.5.1 导热机理 |
2.5.2 影响因素 |
2.6 溶液燃烧合成 |
2.6.1 溶液燃烧合成的原理 |
2.6.2 溶液燃烧合成的研究进展 |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4 溶液燃烧合成制备超细氮化铝粉末的研究 |
4.1 实验过程 |
4.2 燃烧气氛对前驱体的影响 |
4.3 碳热还原反应过程 |
4.4 碳热还原反应的热力学机制 |
4.5 烧结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5 溶液燃烧合成前驱体低温氮化的规律研究 |
5.1 实验过程 |
5.2 前驱体特性对碳热还原反应的影响 |
5.3 前驱体中氧化铝晶型的转变规律 |
5.4 氮化铝颗粒形核和结晶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6 常压烧结氮化铝粉末的研究 |
6.1 实验过程 |
6.2 纳米氮化铝粉末常压烧结致密化 |
6.3 烧结助剂对纳米氮化铝粉末烧结的影响 |
6.4 压制压力对纳米氮化铝粉末烧结的影响 |
6.5 预处理对纳米氮化铝粉末烧结及性能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8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超细活性非计量比镁铝尖晶石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镁铝尖晶石MgAl_2O_4的结构与性能 |
1.2 镁铝尖晶石MgAl_2O_4的应用 |
1.2.1 在透明陶瓷方面的应用 |
1.2.2 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
1.3 MgAl_2O_4粉体材料的合成 |
1.3.1 共沉淀法 |
1.3.2 水热合成法 |
1.3.3 燃烧合成法 |
1.3.4 溶胶凝胶法 |
1.3.5 金属醇盐法 |
1.4 粉体活性的研究现状 |
1.4.1 不同合成方法对粉体活性影响 |
1.4.2 前驱体干燥、烧结助剂以及粉体焙烧工艺对粉体活性影响 |
1.4.3 镁铝尖晶石粉体活性研究 |
1.5 目前MgAl_2O_4粉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6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概述 |
第二章 镁铝双金属醇盐的合成与表征 |
2.1 实验原理 |
2.2 表征方法 |
2.3 醇盐合成及表征 |
2.3.1 实验原辅材及设备 |
2.3.2 实验过程 |
2.3.3 醇盐表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细活性MgAl_2O_4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
3.1 制备原理与方法 |
3.1.1 醇盐水解 |
3.1.2 干燥 |
3.1.3 焙烧 |
3.2 表征方法 |
3.2.1 热重分析 |
3.2.2 晶相分析 |
3.2.3 形貌分析 |
3.2.4 粒度分析 |
3.3 粉体制备 |
3.3.1 原材料与仪器设备 |
3.3.2 制备过程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有机醇对粉体活性影响 |
3.4.2 水解条件对粉体活性的影响 |
3.4.3 干燥工艺对粉体活性的影响 |
3.4.4 焙烧温度对粉体活性影响 |
3.4.5 烧结助剂对粉体活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活性非计量比镁铝尖晶石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样品制备 |
4.2.1 非计量比镁铝双金属醇盐的合成 |
4.2.2 非计量比镁铝尖晶石前驱体的制备 |
4.2.3 非计量比镁铝尖晶石粉体的制备 |
4.3 样品表征 |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1 前驱物热重分析 |
4.4.2 粉体XRD分析 |
4.4.3 形貌分析 |
4.4.4 红外结果分析 |
4.4.5 工艺条件对醇盐水解及粉体活性的影响 |
4.5 不同计量比镁铝尖晶石粉体的活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细活性非计量比尖晶石在陶瓷烧结中致密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3 分析测试 |
5.3.1 粒度分析 |
5.3.2 XRD分析及理论密度计算 |
5.3.3 密度测量 |
5.3.4 扫描电镜(SEM)测试及能谱分析 |
5.3.5 光学透射分析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1 不同镁铝计量比对形成尖晶石相的影响 |
5.4.2 不同镁铝计量比对应样品的理论密度 |
5.4.3 不同计量比对陶瓷致密化的影响 |
5.4.4 烧结气氛对陶瓷致密化的影响 |
5.4.5 烧结助剂对陶瓷致密化的影响 |
5.4.6 粉体活性对陶瓷致密化的影响 |
5.5 致密化的热力学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活性非计量比尖晶石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6.2.2 催化剂制备 |
6.2.3 催化剂的评价实验 |
6.3 样品表征 |
6.3.1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6.3.2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6.3.3 透射电镜(TEM) |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4.1 催化剂合成工艺对苯氧化转化率的影响 |
6.4.2 催化剂中不同活性成分对苯氧化转化率的影响 |
6.4.3 非计量比尖晶石活性对苯氧化转化率的影响 |
6.4.4 载体制备工艺对苯氧化转化率的影响 |
6.4.5 不同载体在苯氧化转化率上的差异比较 |
6.4.6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 |
6.4.7 透射电镜分析 |
6.4.8 H_2-TPR和NH_3-TPD的测试分析 |
6.5 非计量比尖晶石粉体催化性能的机理分析 |
6.5.1 理论分析方法与模型搭建 |
6.5.2 计算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高分散性纳米YAG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光LED发展简介 |
1.1.1 白光LED发展历史与现状 |
1.1.2 白光LED的实现方式及原理 |
1.2 YAG荧光粉研究现状 |
1.2.1 YAG荧光粉的晶体结构 |
1.2.2 YAG:Ce荧光粉的发光原理 |
1.3 纳米YAG荧光粉研究现状 |
1.3.1 纳米YAG荧光粉的光学特性 |
1.3.2 高分散纳米YAG荧光粉及研究现状 |
1.3.3 纳米YAG荧光粉的制备技术研究现状 |
1.3.4 高分散纳米YAG制备中存在的问题 |
1.4 无机盐辅助法制备YAG:Ce荧光粉概述 |
1.4.1 熔盐法概述 |
1.4.2 熔盐法制备YAG:Ce研究现状 |
1.4.3 固体盐隔离法制备纳米粉体研究进展 |
1.5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 |
1.5.1 微乳液的定义 |
1.5.2 反相微乳液简介 |
1.5.3 反相微乳液的结构 |
1.5.4 影响反向微乳液中水核的因素 |
1.5.5 微乳液破乳机制 |
1.5.6 微乳液法制备高分散纳米YAG荧光粉存在的困难 |
1.6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二章 样品制备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所用原料及设备 |
2.2 粉体样品表面处理 |
2.3 测试及表征手段 |
2.3.1 XRD物相分析 |
2.3.2 SEM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2.3.3 TEM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
2.3.4 动态光散射分析 |
2.3.5 粉体光学性能分析 |
第三章 尿素沉淀法制备分散纳米YAG前驱体颗粒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尿素沉淀法制备Al_2O_3 前驱体的研究 |
3.3.1 沉淀剂浓度对Al_2O_3 前驱体颗粒形貌的影响 |
3.3.2 沉淀时间对Al_2O_3 前驱体颗粒形貌的影响 |
3.3.3 沉淀温度对Al_2O_3 前驱体颗粒形貌的影响 |
3.4 尿素沉淀法制备YAG前驱体的研究及影响因素讨论 |
3.4.1 尿素沉淀法制备YAG前驱体中的多金属离子沉淀问题 |
3.4.2 沉淀温度对YAG前驱体的影响 |
3.4.3 沉淀时间对YAG前驱体的影响 |
3.4.4 表面活性剂种类对YAG前驱体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尿素沉淀-熔盐隔离法制备YAG荧光粉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熔盐种类对YAG荧光粉颗粒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
4.3.1 不同熔盐制备的YAG荧光粉的颗粒形貌 |
4.3.2 不同熔盐制备的YAG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
4.4 熔盐条件下YAG物相转变及颗粒形貌演变过程 |
4.5 NaCl颗粒尺寸对YAG颗粒形貌的影响与机理分析 |
4.5.1 NaCl颗粒尺寸与YAG颗粒尺寸与形貌的关系 |
4.5.2 NaCl颗粒尺寸对YAG颗粒形貌的影响机理分析 |
4.6 熔盐比例对YAG颗粒尺寸及形貌的影响 |
4.7 NaCl颗粒尺寸对YAG发光性能的影响及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含盐微乳液法制备纳米α-Al_2O_3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含盐微乳液法制备α-Al_2O_3 |
5.3.1 含盐微乳液体系的探索 |
5.3.2 α-Al_2O_3 颗粒与前驱体颗粒尺寸及形貌的对应性 |
5.3.3 盐用量对α-Al_2O_3 颗粒尺寸及形貌的影响 |
5.3.4 含盐微乳液法制备α-Al_2O_3 的相变过程研究 |
5.3.5 晶体生长促进剂对α-Al_2O_3 颗粒形貌的影响及分析 |
5.4 含盐微乳液法制备纳米α-Al_2O_3 的机理分析 |
5.5 纳米α-Al_2O_3: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
5.5.1 纳米α-Al_2O_3:Eu~(3+)颗粒形貌及其发光性能 |
5.5.2 Eu~(3+)含量对α-Al_2O_3: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
5.5.3 不同尺寸α-Al_2O_3:Eu~(3+)发光性能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含盐微乳液法制备纳米YAG:Ce荧光粉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3 含盐微乳液法制备纳米YAG:Ce的相变过程 |
6.4 环己烷/CO-520 体系微乳液制备高分散性纳米YAG颗粒 |
6.4.1 超声时间对YAG颗粒形貌的影响 |
6.4.2 超声温度对YAG颗粒形貌的影响 |
6.4.3 盐料比对YAG颗粒形貌的影响 |
6.4.4 YAG颗粒与前驱体颗粒尺寸和形貌的对应关系 |
6.5 环己烷/曲拉通体系微乳液制备高分散纳米YAG颗粒 |
6.5.1 微乳液中水相含量对YAG颗粒的影响 |
6.5.2 破乳剂对YAG颗粒形貌的影响 |
6.5.3 盐料比对纳米YAG颗粒形貌的影响 |
6.5.4 其它无机盐制备纳米YAG颗粒的效果 |
6.6 含盐微乳液法制备的纳米YAG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
6.7 小结 |
第七章 高分散纳米YAG:Ce~(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及颗粒尺寸因素讨论 |
7.1 引言 |
7.2 YAG:Ce~(3+)荧光粉的光谱特性及其与颗粒尺寸的关系 |
7.3 纳米YAG:Ce荧光粉的猝灭浓度及分析 |
7.4 高分散纳米YAG:Ce荧光粉的量子效率及分析 |
7.5 高分散纳米YAG:Ce荧光粉的光稳定性及分析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超细氧化铝前驱体的制备(论文参考文献)
- [1]透明陶瓷用氮氧化铝粉体材料的制备研究[D]. 魏光平. 西华大学, 2021(02)
- [2]溶胶凝胶法制备α-Al2O3粉体的研究[D]. 张蒙.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3]三种制备球形氧化铝粉体工艺研究[D]. 孙子婷.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5)
- [4]超细氧化铝粉体的控制合成及其应用[D]. 李超.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5]静电溶吹异形结构氧化铝纤维的有效构建及应用研究[D]. 任慧如.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6]锂离子电池阻燃剂-α-Al2O3的合成及形貌研究[D]. 沈丽丽.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7]过程强化法制备纳米氧化铝及其性能研究[D]. 王梦迪.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8]纳米氮化铝粉末的制备、烧结及性能研究[D]. 何庆.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9]超细活性非计量比镁铝尖晶石制备及性能研究[D]. 段锦霞.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10]高分散性纳米YAG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宋立. 东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