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3-吡啶基)4-氨基5-苯胺基-1,2,4-三唑的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熊超鹏[1](2020)在《三唑联嘧啶脲类衍生物的合成、除草活性及其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三唑及嘧啶类衍生物自然界范围很广,很多药物中间体的骨架都有它们的结构。它们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如除草、抗病毒、抗菌、抗肿瘤等。因此,有关三唑和嘧啶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化学界和生物界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研究高效杂环化合物,本文应用活性亚结构拼接法设计、合成了60种三唑联嘧啶脲衍生物。利用核磁、红外和质谱等分析测试方法分析确证产物结构,并做了相关的生物活性测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总共合成了60个新化合物:I:2-烷硫基-6-甲硫基-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N-嘧啶-N-烷基脲类衍生物(30个);Ⅱ:2-烷硫基-6-甲硫基-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N-嘧啶-N-对甲氧苯基脲类衍生物(30个)。2.对所有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除草活性实验,研究了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和分子结构的联系。并选取了其中20个化合物对黄瓜进行IC50的测试。3.研究了部分目标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水稻DNA及乙酰乳酸合成酶的相互作用。
李勇[2](2020)在《吡啶并三唑类化合物的电化学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唑稠芳环结构是许多生物活性分子及功能材料的核心骨架,三氮唑并吡啶则是其中一类十分重要的芳杂环化合物。在各种三氮唑并吡啶衍生物中,[1,2,4]三唑并[1,5-a]吡啶骨架广泛存在于医药,化学化工和材料领域。过渡金属或高价碘试剂参与的分子内构筑N-N键成环反应是构筑[1,2,4]三唑并[1,5-a]吡啶类化合物的主要方法。但是,这些传统方法存在着不少问题,如金属试剂价格昂贵,反应温度较高,产生大量化学废弃物等。因此,开发一种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合成[1,2,4]三唑并[1,5-a]吡啶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二十年来,电化学合成发展迅速,其作为一种电能驱动的反应模式,不仅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快速高效、无需添加额外的氧化还原剂等优点,还具有反应选择性好的优点,是一种日益受到有机化学家们重视的环境友好型、原子经济型的绿色合成方法。目前通过电化学方法进行分子内构筑N-N键合成三氮唑类杂环化合物的方法报道相对较少。因此,为丰富三氮唑类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发展新型绿色高效的电化学合成途径给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开发一种分子内脱氢构筑N-N键合成[1,2,4]三唑并[1,5-a]吡啶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十分有意义。在本论文中,我们开发了一种分子内电化学脱氢构筑N-N键高效合成[1,2,4]三唑并[1,5-a]吡啶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反应在室温下,用乙腈作为溶剂,nBu4NBr作为氧化还原介质和电解质,只需要在简单的无隔膜电池中进行恒定电流电解即可得到目标产物。该反应条件温和,无需过渡金属及额外的氧化剂参与,底物普适性广,官能团耐受性好,并能以中等以上收率得到对应产物,收率最高可达93%。此外,本方法可以克级规模进行放大,收率为82%,存在着工业化应用的潜力。同时,本方法可应用于治疗糖尿病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的有效合成,在后续的药物研发中可能得到进一步应用。
潘翔[3](2020)在《含双咪唑/吡唑酰胺配体的同多钼酸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文中提出探索新颖结构的同多钼酸基金属有机配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采用水热/溶剂热的合成方法,以三个新型的柔性双咪唑-双酰胺配体和一个半刚性双吡唑-双酰胺配体作为有机配体,通过改变金属离子、溶剂比例以及多金属氧酸盐类型,构筑了十四个同多钼酸基金属有机配合物:[(Co2(L1)2(H2O)3)2(γ-Mo8O28)(MoO3)2]·6H2O(1)、[(Ni2(L1)2(H2O)3)2(γ-Mo8O28)(MoO3)2]·6H2O(2)、[ZnL1(Mo3O10)]·H2O(3)、[(L1)(γ-Mo8O26)0.5]·2H2O(4)、[CoL1(MoO4)]·H2O(5)、[Co2(L2)2(H2O)4](β-Mo8O26)·4DMA·6H2O(6)、[Cd(C8N4H13O)2(H2O)2(β-Mo8O26)]·4H2O(7)、[Ni(L3)0.5(H2O)(β-Mo8O26)0.5]·3H2O(8)、[Co(L4)0.5(Mo3O10)(H2O)2]·2H2O(9)、[Ni(L4)0.5(Mo3O10)(H2O)2]·2H2O(10)、[Zn(L4)(H2O)3][γ-Mo8O26]0.5(11)、[Cd(L4)1.5(θ-Mo8O26)0.5]·2H2O(12)、[Co2(L4)2(MoO4)2]·H2O(13)、[Zn2(L4)2(MoO4)2]·H2O(14)。配合物1和2是同构的二维结构,其中同多钼酸盐被诱导为一个新型的[(γ-Mo8O28)(MoO3)2]8–阴离子簇,这样的结构影响其性能。而配合物3、9和10均包含一维[Mo3O10]n2n–无机链,诱导构筑的[Mo3O10]n2n–同多钼酸链是鲜有报道的。配合物4是一个二维超分子结构,在合成过程中金属离子未参与配位。在配合物5、13和14中,同多钼酸盐被诱导为[MoO4]2–阴离子,这是首次报道的具有这样结构的基于吡唑-酰胺配体的同多钼酸基金属有机配合物。配合物6、7和8中均被诱导得到了[β-Mo8O26]4–阴离子。配合物11中具有通过角共享模式连接的一维无限链{γ-Mo8O26}n。配合物12中的同多钼酸阴离子被诱导为[θ-Mo8O26]4–阴离子。有机配体中的咪唑酰胺基团之间的间隔子长度、金属离子、溶剂的比例及多酸原料在诱导同多钼酸阴离子异构体和构筑目标配合物中展示出关键作用。此外,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传感、电催化和光催化染料降解性能,并且详细地探究了其反应机理。
刘晓博[4](2019)在《基于c-Met靶点的抗肿瘤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HGF/c-Met信号传导通路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呈现异常的高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寻找新颖高效的以HGF/c-Met信号通路为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HGF/c-Met抑制剂的研究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新型小分子c-Met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小分子c-Met抑制剂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与c-Met蛋白结合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ClassⅠ和ClassⅡ两种类型。本论文通过总结ClassⅠ型c-Met抑制剂的结构,发现其活性药效团三唑并吡嗪、三唑并哒嗪和三唑并嘧啶结构。并根据已发表的ClassⅡ型c-Met抑制剂结构,初步对其构效关系进行总结。选择活性较好的Ⅱ型c-Met抑制剂Foretinib为阳性对照药,在此基础上保留喹啉母核,对“5原子”片段以活性结构哒嗪酮进行修饰,设计出含哒嗪酮结构的喹啉类化合物L-1L-32。其次希望将Ⅰ型与Ⅱ型c-Met抑制剂的活性药效团进行揉合,以期开发出具有更强活性的小分子c-Met抑制剂。因此将ClassⅠ型c-Met抑制剂中的三唑并吡嗪结构引入到Ⅱ型抑制剂替换喹啉母核,保留活性较好的哒嗪酮结构,设计出含哒嗪酮结构的三唑并吡嗪类化合物L-33L-52。在“5原子”部分引入结构新颖的五元杂环,并将伸入到疏水空腔中的取代苯环用吡啶或噻吩基团进行替换,设计出具有五元杂环结构的三唑并吡嗪类化合物L-53L-77。然后根据生物电子等排及骨架跃迁原理,将三唑并吡嗪结构替换为三唑并哒嗪和三唑并嘧啶结构,设计出具有五元杂环结构的三唑并哒嗪/嘧啶类化合物L-78L-97。采用MTT法,以A549、MCF-7、Hep G2和Hela为测试细胞株,以Foretinib为阳性对照药,对合成的97个目标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性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对一种或多种测试的肿瘤细胞显示出中等至优异的抗细胞增殖活性。为考察化合物的作用靶点,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HTRF),对大部分目标化合物进行了c-Met激酶活性测试,其中17个化合物的c-Met激酶活性优于Foretinib或与其相当。此外对优选化合物L-32、L-51、L-76、L-79进行浓度依赖性、吖啶橙(AO)染色、凋亡和周期测试,结果表明它们可以诱导肿瘤细胞进行凋亡,并存在浓度依赖性。这些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研究价值的c-Met抑制剂。根据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总结。(1)用三唑并吡嗪、三唑并哒嗪和三唑并嘧啶结构取代喹啉母核对化合物的活性影响不大。(2)氨基苯氧基上引入氟原子使化合物的活性保持不变甚至增强。(3)侧链苯环上取代基的不同对化合物的活性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化合物的活性越好;当苯环上有双吸电子基时的活性优于单吸电子基;苯环上没有取代基时化合物活性最好。(4)用吡啶或噻吩结构取代侧链上的苯环,由于2-吡啶能够与“5原子”部分一起与氨基酸残基形成双齿氢键,因此其活性要优于苯环或其他结构;用噻吩结构取代苯环对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没有较大影响。结合目标化合物与c-Met激酶的对接结果,本论文对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及探讨,为今后该类抑制剂的后期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闫忠忠[5](2019)在《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发现高活性、低毒性农药分子为目的,采用嘧啶胺结构作为模板设计合成一系列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选择了嘧啶胺类杀菌剂乙嘧酚为模板,对其进行了结构改造,引入了巯基、硫醚、亚砜和砜并合成了10个乙嘧酚衍生物A1A10。通过将杀菌剂氟嘧菌胺、杀螨剂嘧螨醚和啶虫脒、呋虫胺、噻虫胺、唑虫酰胺等农药分子的活性片段利用拼合原理拼合在一起设计合成了化合物B1B11、C1和D1。初步生物活性显示,化合物C1和D1具备作为先导化合物的潜力。(2)嘧啶胺衍生物的合成鉴于在拼合原理指导下所设计的化合物C1具有较好的杀虫和杀菌活性,通过取代、还原、嘧啶环合等反应继续合成了化合物C2C13,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鉴于化合物D1同样具有很好的杀虫和杀菌活性,通过插件法设计了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并利用亲核加成消去、恶唑成环、取代、酮的肟化以及肟的还原等反应相继合成了苯基恶唑嘧啶胺系列化合物D2D25,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在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生物电子等排以及骨架跃迁等原理实现了将恶唑环替换成噻唑环的分子设计,并利用亲核加成消去、酰胺的硫代、噻唑成环、取代、酮的肟化以及肟的还原等反应,合成了苯基恶唑嘧啶胺系列化合物E1E27,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3)嘧啶胺衍生物的生物活性设计合成的嘧啶胺类化合物具有中等到优秀不同程度的杀蚕豆蚜虫和棉红蜘蛛活性。其中,化合物C9具有略优于对照螺虫乙酯的杀螨活性;化合物D16、D18、D20、E6、E7、E9、E15、E17、E20和E22均具有优于对照吡虫啉的杀蚜虫活性。在杀菌活性方面,所合成目标化合物的离体活性均表现一般,但其活体活性中表现出对小麦白粉病和玉米锈病很高的防效。其中,化合物D4、D9、E15具有优于商品化杀菌剂氟硅唑的预防小麦白粉病活性;化合物D20、D23、E13、E15、E21、E23和E25对玉米锈病防效均优于商品化杀菌剂戊唑醇。此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化合物E15具有相对更低的细胞毒性,具有进一步开发的前景。(4)嘧啶胺类农药分子构效关系与性质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嘧啶环和苯环上取代基团的立体效应和电子效应以及手性中心的引入会对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蚜虫活性和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的预防玉米锈病活性分别展开3D-QSAR研究发现: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和氢键供受体场分别对于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并且在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预测和接下来的深入结构优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文中部分嘧啶胺衍生物进行理论计算发现:苯基恶(噻)唑结构片段对于生物活性至关重要;对含有手性中心的目标化合物而言,其R构型可能具有更加突出的生物活性。
吕训磊,林快乐,郭琳琳,周伟澄[6](2019)在《2018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新药简介》文中指出2018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新药59个,其中化学小分子42个、生物制品17个。本文根据FDA批准的新药说明书以及相关文献和专利情况,简要介绍化学小分子药物的概况、适应证、作用机制、剂型规格、不良反应和合成路线等,以及生物制品的相关情况。
王彩霞[7](2017)在《新型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对植物病原菌和病毒防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硫脲类和1,3,4-噻二唑类化合物都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包括杀菌、抗病毒、植物生长调节等;特别是硫脲类化合物具有残留低、药害小,对哺乳动物的急性毒性低等优点,而1,3,4-噻二唑在植物体内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能以及结构多样易于修饰,使得它们在绿色农药研究开发中显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国际上一些制药公司已相继成功地开发了数十个硫脲类和1,3,4-噻二唑类的农药新品种,但至今未见将这两类化合物的优势合并开发出的药物。为了得到新型广谱、活性高、低毒性、低残留及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药,本研究利用药物设计的活性基团拼接基本原理,将1,3,4-噻二唑环及硫醚基团引入到硫脲化合物分子中,设计合成了20个含噻二唑和硫醚骨架的硫脲类化合物,新化合物的结构通式见图1。对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化合物的结构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生物活性构效关系,初步研究了化合物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作用机制。1.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以氨基硫脲和二硫化碳做起始原料,通过环化、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合成8种中间体Ⅰ(Ⅰ1-Ⅰ8:2-氨基-5-S-烃基-1,3,4-噻二唑衍生物)。以卤代烃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中与硫氰酸钾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Ⅱ2(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以4-三氟甲基苯胺为原料,与硫代光气反应得到中间体Ⅱ3(4-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然后中间体Ⅰ和Ⅱ相互作用,得到目标化合物1-20,其结构均经IR、1H NMR、13C NMR谱和HRMS等谱图进行了确认。2.优化了反应条件,确立了合成方法从溶剂、反应时间、投料比等对目标物合成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和筛选。表明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原料比(中间体Ⅱ:中间体Ⅰ)摩尔比为1.5:1,溶解在DMF和乙腈的混合溶剂(1:1)中,回流状态反应10 h左右(个别目标物反应时间会有差异)。3.目标化合物具有抗真菌效果按照生长速率法,对目标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200μg/mL浓度下,化合物3、7、8、11、14、15、16、17和18对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的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达90%以上(A级:90-100%);化合物7、8、11、14、15和18对棉枯萎镰孢菌(Cotton Fusarium Wilt)的抑制率达90%以上(A级);化合物8、11、15、16、17和18对烟草黑胫菌(P.P.var nicotianae)的抑制率达90%以上(A级);化合物8、15、16和18对禾谷镰孢菌(Fusarium spp.)的抑制率达制率达90%以上(A级),以上结果均优于目前市场常用的抗真菌剂三唑酮抑菌效果。其中化合物15对四种实验真菌的抑制率均达90%以上,其对禾谷镰孢菌(Fusarium spp.)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6.22μg/mL),活性相当于三唑酮(102.18μg/mL)的16倍。初步构效分析发现,当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的不饱和基团如烯丙基、2-氟-6氯-苄基和6-氯-吡啶-2-亚甲基等对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有增强作用。4.目标化合物具有抗TMV效果(1)抗TMV活性:采用半叶枯斑法观察目标化合物1-20(500μg/mL溶液)对TMV侵染珊西烟前后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化合物8、14、15和16对TMV侵染后防治效率分别为45.2%,45.9%,47.9%和53.5%;保护叶片阻止TMV的侵染效率分别为68.2%,74.9%,75.6%和75.3%。接近或超过目前市场常用防治TMV药物——宁南霉素(治疗效率46.3%,保护效率67.8%)的防治效率。其中化合物15和16抗TMV活性较优。(2)研究了目标化合物抗TMV的构效关系和生理作用:对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含烯丙基和6-氯吡啶-2-亚甲基及2-氟-6-氯苄基的硫脲化合物抗TMV更为优势。通过进一步研究最优药剂在普通烟K326上的抗病性得出,化合物15和16溶液(500μg/mL)可有效的缓解叶绿素的下降幅度,同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化合物15和16溶液(500μg/mL)可通过提高防御酶活性,保护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达到减轻病毒侵害的目的。
昝宁宁[8](2017)在《含肟类/苯甲酰脲结构的吡啶衍生物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吡啶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衍生物,具有抗菌、杀虫、除草、抗癌等活性,并因其高活性、高选择性、低毒性、低残留等优点而成为新药开发中的研究热点,在农药分子设计中,引入吡啶环可能会得到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肟醚、肟酯、苯甲酰脲是具有优异生物活性的重要基团,备受农药化学家的关注。目前,将活性基团与杂环结构相拼接,是新农药创制与合成的最主要方向之一。麦角甾醇抑制剂(EBI)作为有效杀菌剂,在市场中占有很大比重,三唑酮和啶斑肟是两种优秀的麦角甾醇去甲基化酶抑制剂,但由于开发时间比较早,使用时间较长,难免会使病原真菌产生抗性。所以,不断开发该类化合物是比较有意义的。我们利用随机筛选法和类同合成法,以生物等排体理论和活性基团拼接等方式,寻找到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三类吡啶衍生物,本文设计并合成了四个系列共46种含肟醚/肟酯/苯甲酰脲结构的吡啶衍生物,并进行了离体生物活性测试,为继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3-乙酰吡啶、苯甲醛、取代苯胺等为原料,经羟醛缩合、加成、肟化反应,合成了12个结构新颖的含吡啶环的3-苯基-3-取代苯胺基-1-丙酮肟醚类化合物(Ⅰ)。2.以杀菌剂啶斑肟和三唑酮为先导,3-甲基吡啶、LDA、特戊酸乙酯为起始原料,先设计合成出中间体3,3-二甲基-(1-吡啶基)-2-丁酮,再与烷/苄氧基胺盐酸盐在吡啶作缚酸剂的条件下发生肟化反应,合成了10个3,3-二甲基-(1-吡啶基)-2-丁酮肟醚(Ⅱ)。另外,中间体先经肟化反应生成3,3-二甲基-(1-吡啶基)-2-丁酮肟,然后与取代苯甲酸经醚化反应合成了13个3,3-二甲基-(1-吡啶基)-2-丁酮肟酯(Ⅲ)。3.3,3-二甲基-(1-吡啶基)-2-丁酮被Na BH4还原成3,3-二甲基-(1-吡啶基)-2-丁醇,再与取代苯甲酰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11个N-取代苯甲酰胺基甲酸-1-(3-吡啶基)-3,3-二甲基-2-丁酯(Ⅳ)。目标化合物结构如下:4.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经过IR、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确认。文章对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物化性质、波谱数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确定了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峰的归属。5.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新化合物对灰霉菌、菌核菌的室内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Ⅰ总体抑菌活性良好,部分化合物对番茄灰霉菌的EC50值分别为3.094.23μg/m L之间,对菌核菌的EC50值在1.812.93μg/m L之间,均低于对照药剂百菌清(6.12μg/m L和3.27μg/m L),说明对这两种真菌的抑制活性好于百菌清。目标化合物Ⅱ对两种真菌表现出的一定的抑菌活性,对番茄灰霉菌EC50值范围在25.8459.26μg/m L之间,对菌核菌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EC50值范围在11.7131.98μg/m L之间,但其杀菌效果都低于百菌清。目标化合物Ⅲ的抑菌活性较化合物Ⅱ有所提高,如Ⅲh和Ⅲj生物活性EC50值分别为5.42、3.79μg/m L,杀菌效果好于对照药剂百菌清。系列Ⅳ目标产物抑菌活性较好,对番茄灰霉菌EC50值范围在6.5021.52μg/m L之间,对菌核菌,EC50值范围在9.8416.19μg/m L之间,均大于对照药剂百菌清,但从抑制率来看,在浓度为50μg/m L时,除Ⅳd、Ⅳj外,对菌核菌的抑制率已经达到90%,明显高于百菌清(79.26%)。
郑子圣[9](2014)在《高价碘介导下三唑吡啶类、吖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2,4]-三唑并[1,5-a]吡啶类化合物和吖啶酮类化合物都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本论文在第一章中分别介绍了这两类化合物,并对各自的合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随着人们对这两类化合物的用途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型取代结构的发现,仍需要不断开发高效便捷的合成方法以满足现代医药发展的需要。因此,本论文在第二、三章中介绍了两种在高价碘试剂介导下分别合成[1,2,4]-三唑并[1,5-a]吡啶类化合物和吖啶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在第二章中,我们通过研究不同取代的N-(2-吡啶基)脒类化合物在PIFA作用下发生氧化环合,合成一系列带有不同取代基团的[1,2,4]-三唑并[1,5-a]吡啶类化合物。通过对氧化环合反应条件的筛选以及一系列[1,2,4]-三唑并[1,5-a]吡啶化合物的制备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我们推测了可能的机理。我们认为反应可能生成N-碘代亚胺类型中间体(或N-碘代烯胺类型的中间体),发生环合后经历氮正离子中间体,再经脱氢芳构化得到目标环合产物。这一通过分子内非金属氧化氮-氮键的键连来构筑[1,2,4]-三唑并[1,5-a]吡啶环的方法,反应高效、快速,条件温和,底物简单易得、适用性较广,反应收率高(74-96%),后处理简单,极大地扩展了高价碘化物在杂环化学领域通过构筑分子内N-N键来合成杂环化合物的应用。在第三章中,我们研究了不同取代的2-胺基苯甲醛类化合物在PIDA/BPO作用下发生氧化环合,合成一系列带有不同取代基团的吖啶酮类化合物。同样,通过对实验数据进系统地分析后,我们提出了可能的机理,即:自由基引发剂BPO受热均裂生成苯甲酰氧自由基中间体。该自由基与PIDA作用生成的活性碘自由基与底物醛反应得到酰基自由基中间体。酰基自由基进攻芳环生成环己二烯自由基中间体,脱去一个氢自由基得到环合产物;或者经历单电子转移(SET)过程,再发生脱氢芳构化得到目标环合产物。该方法首次报道在高价碘试剂介导下,通过分子内醛基sp2碳与芳环sp2碳的键连来构建吖啶酮化合物的方法。这一分子内非金属策略也是首次报道通过高价碘试剂和自由基引发剂结合使用来促进分子内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的进行,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性较广,反应收率理想(49-82%),后处理简单。
蒋闪闪[10](2014)在《含二茂铁基均三唑并噻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文中研究说明均三唑、噻二唑和二茂铁是目前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均在医药、农业、光电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均三唑并噻二唑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杂环结构,更是受到化学家们的青睐。在本文中,采用三种方法合成了14种中间体化合物,分别是固液合成法、熔融法和浓硫酸法。通过固液合成法分别合成了化合物3-巯基-4-氨基-均三唑3a、3-甲基-4-氨基-5-巯基-均三唑3b、3-乙基-4-氨基-5-巯基-均三唑3c和3-丙基-4-氨基-5-巯基-均三唑3d,通过此方法得到的产物产率较高。通过熔融法分别合成了化合物3-(4-羟基苯基)-4-氨基-5-巯基-均三唑5a、3-(4-氨基苯基)-4-氨基-5-巯基-均三唑5b、3-苯氧亚甲基-4-氨基-5-巯基-均三唑5c、3-(4-氯苯氧亚甲基)-4-氨基-5-巯基-均三唑5d和3-(2,4-二氯苯氧亚甲基)-4-氨基-5-巯基-均三唑5e。针对这五种化合物,运用此方法合成时,所需的反应温度均不高,熔融效果较好,产率较高。通过一种新方法,即浓硫酸法分别合成了化合物3-苯基-4-氨基-5-巯基-均三唑7a、3-(4-硝基苯基)-4-氨基-5-巯基-均三唑7b、3-(4-氯苯基)-4-氨基-5-巯基-均三唑7c、3-(2,4-二氯苯基)-4-氨基-5-巯基-均三唑7d和3-(3-甲基苯基)-4-氨基-5-巯基-均三唑7e。对于合成这五种化合物7a-7e,浓硫酸法既避免了使用熔融法时的反应所需温度较高的缺点,又解决了多步反应法中步骤繁琐、反应时间长的问题。上述合成的所有中间体化合物均经IR、1HNMR进行了结构确认。采用微波法将二茂铁乙酸分别与上述14种中间体化合物反应得到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的含二茂铁基均三唑并噻二唑类化合物,即3-烷基-6-二茂铁基亚甲基-均三唑并噻二唑8a-8d,3-取代苯基/取代苯氧亚甲基-6-二茂铁基亚甲基-均三唑并噻二唑9a-9e和10a-10e。所有合成的目标产物均由IR、1HNMR、13CNMR和有机元素分析数据进行了结构确认。在目标产物8a-8d,9a-9e,10a-10e的合成实验中,我们对工艺进行了优化,使其产率得到了提高。最终结果显示,最终的优化反应条件为:微波功率为350W,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摩尔数的10%,反应时间为3min。
二、3-(3-吡啶基)4-氨基5-苯胺基-1,2,4-三唑的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3-吡啶基)4-氨基5-苯胺基-1,2,4-三唑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三唑联嘧啶脲类衍生物的合成、除草活性及其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三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发展 |
1.2 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发展 |
1.3 三唑联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4 嘧啶脲类衍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1.5 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2-烷硫基-6-甲硫基-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N-嘧啶-N-烷基脲类衍生物的合成 |
2.1 合成路线 |
2.2 实验仪器,试剂 |
2.3 中间体和产物的合成 |
2.3.1 二硫缩醛Ⅱ-1 的制备 |
2.3.2 4-氨基-5-氰基-2,6-二烷硫基嘧啶Ⅱ-2的制备 |
2.3.3 4-乙氧基亚甲基氨基-5-氰基-2,6-二烷硫基嘧啶Ⅱ-3的制备 |
2.3.4 取代苯氧乙(丙)酰肼的合成 |
2.3.5 2-烷硫基-6-甲硫基-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嘧啶-4-胺Ⅱ-4的制备 |
2.3.6 2-烷硫基-6-甲硫基-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N-嘧啶-N-烷基脲类衍生物的制备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合成反应 |
2.4.1.1 二硫缩醛Ⅱ-1的制备 |
2.4.1.2 4-氨基-5-氰基-2,6-二烷硫基嘧啶Ⅱ-2的制备 |
2.4.1.3 4-乙氧基亚甲基氨基-5-氰基-2,6-二烷硫基嘧啶Ⅱ-3 的制备 |
2.4.1.4 2-烷硫基-6-甲硫基-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嘧啶-4-胺Ⅱ-4的制备 |
2.4.1.5 目标化合物Ⅱ-5 的制备 |
2.5 目标产物的Ⅱ-5 图谱解析 |
第三章 2-烷硫基-6-甲硫基-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N-嘧啶-N-对甲氧苯基脲类衍生物的合成 |
3.1 合成路线 |
3.2 仪器与试剂 |
3.3 中间体与产物的合成 |
3.3.1 合成二硫缩醛Ⅱ-2 |
3.3.2 4-氨基-5-氰基-2,6-二烷硫基嘧啶Ⅱ-2 的制备 |
3.3.3 4-乙氧基亚甲基氨基-5-氰基-2,6-二烷硫基嘧啶Ⅱ-3的制备 |
3.3.4 合成取代苯氧乙(丙)酰肼 |
3.3.5 2-烷硫基-6-甲硫基-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嘧啶-4-胺Ⅱ-4的制备 |
3.3.6 2-烷硫基-6-甲硫基-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N-嘧啶-N-烷基脲类衍生物的制备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合成反应 |
3.4.1.1 二硫缩醛Ⅱ-1的制备 |
3.4.1.2 4-氨基-5-氰基-2,6-二烷硫基嘧啶Ⅱ-2的制备 |
3.4.1.3 4-乙氧基亚甲基氨基-5-氰基-2,6-二烷硫基嘧啶Ⅱ-3的制备 |
3.4.1.4 2-烷硫基-6-甲硫基-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嘧啶-4-胺Ⅱ-4的制备 |
3.4.1.5 目标化合物Ⅲ-5的制备 |
3.5 目标产物的Ⅲ-5图谱解析 |
第四章 三唑联嘧啶脲类衍生物除草活性及IC50测试 |
4.1 目标产物除草活性实验 |
4.1.1 实验材料用品 |
4.1.2 实验步骤 |
4.1.3 结果与讨论 |
4.4 目标产物的黄瓜IC_(50) 测试 |
4.4.1 实验材料用品 |
4.4.2 实验步骤 |
4.4.3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三唑联嘧啶脲类衍生物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器材与样品 |
5.3 实验步骤 |
5.3.1 溶液的配制 |
5.3.2 测试步骤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三唑联嘧啶脲类衍生物与水稻DNA相互作用研究 |
6.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6.2 实验步骤 |
6.2.1 水稻DNA提取 |
6.2.2 测定吸光度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七章 三唑联嘧啶脲衍生物与乙酰乳酸合成酶相互作用 |
7.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7.2 实验步骤 |
7.2.1 蛋白质含量测定 |
7.2.2 化合物ALS酶的抑制检测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蛋白质含量测定 |
7.3.2 IC_(50)值测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吡啶并三唑类化合物的电化学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电化学合成杂环研究进展 |
1.1 电化学构筑C-C键合环反应 |
1.2 电化学构筑C-N键合环反应 |
1.3 电化学构筑N-N键合环反应 |
1.4 其它电化学合环反应 |
第二章 [1,2,4]三唑并[1,5-a]吡啶的应用及其合成研究进展 |
2.1 [1,2,4]三唑并[1,5-a]吡啶的药物应用 |
2.2 [1,2,4]三唑并[1,5-a]吡啶的其它应用 |
2.3 [1,2,4]三唑并[1,5-a]吡啶的合成 |
2.4 课题提出与设计 |
2.4.1 研究目的 |
2.4.2 课题思路 |
2.4.3 研究方案 |
第三章 电化学氧化合成[1,2,4]三唑并[1,5-a]吡啶的研究 |
3.1 条件筛选 |
3.1.1 电解质筛选 |
3.1.2 溶剂筛选 |
3.1.3 电流筛选 |
3.1.4 电极材料筛选 |
3.1.5 温度筛选 |
3.2 底物适应性研究 |
3.2.1 腈衍生底物的范围 |
3.2.2 氨基吡啶衍生底物的范围 |
3.3 反应放大与应用 |
3.4 反应机理探究 |
3.5 实验部分 |
3.5.1 实验药品 |
3.5.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5.3 原料的制备 |
3.5.4 产物的一般合成方法 |
3.5.5 机理实验方法 |
3.6 波谱数据表征 |
3.7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含双咪唑/吡唑酰胺配体的同多钼酸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多金属氧酸盐的概况 |
1.2 基于同多钼酸基配合物的概况 |
1.3 基于咪唑/吡唑或酰胺类衍生物配体的多酸基配合物的概况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
2 不同尺寸柔性双咪唑酰胺为配体的同多钼酸基配合物 |
2.1 引言 |
2.2 配合物1–8 及配体(L~1、L~2和L~3)的制备 |
2.2.1 原料及仪器使用 |
2.2.2 配合物1–8 的制备过程 |
2.2.3 配合物1、2、3、6和8 的碳糊修饰电极(1-、2-、3-、6-、8-CPEs)的制备 |
2.2.4 配合物1–8 的单晶数据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合物1–8 的合成讨论 |
2.3.2 配合物1–8 的晶体结构 |
2.3.3 有机配体、金属离子和溶剂比例对本章配合物1–8 结构的影响 |
2.3.4 配合物1–8 的表征与性质 |
2.4 本章总结 |
3 以双吡唑双酰胺为配体的同多钼酸基配合物 |
3.1 引言 |
3.2 配合物9–14 及配体(L~4)的制备 |
3.2.1 原料及仪器使用 |
3.2.2 配合物9–14 的制备过程 |
3.2.3 配合物9–12 的碳糊修饰电极(9–12-CPEs)的制备 |
3.2.4 配合物9–14 的单晶数据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9–14 的合成讨论 |
3.3.2 配合物9–14 的晶体结构 |
3.3.3 金属离子、溶剂比例和多金属氧酸盐对本章配合物9–14 结构的影响 |
3.3.4 配合物9–14 的表征与性质 |
3.4 本章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4)基于c-Met靶点的抗肿瘤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受体酪氨酸激酶 |
1.2 HGF与 c-Met |
1.2.1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
1.2.2 c-Met激酶 |
1.3 HGF/c-Met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发生 |
1.3.1 HGF/c-Met信号通路 |
1.3.2 Met与肿瘤 |
1.4 HGF/c-Met信号通路抑制剂研究现状 |
1.4.1 Class I型选择性MET抑制剂 |
1.4.2 Class II型非选择性MET抑制剂 |
1.4.3 其他MET抑制剂 |
1.5 结语 |
第2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2.1 先导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 |
2.2 含哒嗪酮结构的喹啉类化合物的设计 |
2.3 含哒嗪酮结构的三唑并吡啶化合物的设计 |
2.4 含五元杂环结构的三唑并吡嗪化合物的设计 |
2.5 含五元杂环结构的三唑并哒嗪/嘧啶化合物的设计 |
第3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3.1 含哒嗪酮结构的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
3.1.1 关键中间体8a~d的合成 |
3.1.2 侧链11a~11h的合成 |
3.1.3 目标化合物L-1~L-32 的合成 |
3.2 含哒嗪酮结构的三唑并吡啶化合物的合成 |
3.2.1 关键中间体18a-d的合成 |
3.2.2 目标化合物L-33~L-52 的合成 |
3.3 含五元杂环结构的三唑并吡嗪化合物的合成 |
3.4 含五元杂环结构的三唑并哒嗪(嘧啶)化合物的合成 |
3.4.1 关键中间体三唑并哒嗪24a-b的合成 |
3.4.2 关键中间体三唑并嘧啶27a-b的合成 |
3.4.3 目标化合物L-78~L-97 的合成 |
第4章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
4.1 细胞株选择 |
4.2 含哒嗪酮结构的喹啉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与构效关系 |
4.2.1 含哒嗪酮结构的喹啉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数据 |
4.2.2 用吖啶橙(AO)染色分析HepG2 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
4.2.3 构效关系研究 |
4.2.4 小结 |
4.3 含哒嗪酮结构的三唑并吡嗪类化合物的活性与构效关系 |
4.3.1 含哒嗪酮结构的三唑并吡嗪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数据 |
4.3.2 剂量依赖性测试 |
4.3.3 用吖啶橙(AO)染色分析A549 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
4.3.4 化合物L-51对A549 细胞凋亡的影响 |
4.3.5 构效关系研究 |
4.3.6 小结 |
4.4 含五元杂环结构的三唑并吡嗪类化合物的活性研究与构效关系 |
4.4.1 含五元杂环结构的三唑并吡嗪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数据 |
4.4.2 剂量依赖性测试 |
4.4.3 化合物L-76对A549 细胞凋亡的影响 |
4.4.4 构效关系研究 |
4.4.5 小结 |
4.5 含五元杂环结构的三唑并哒嗪/嘧啶类化合物的活性与构效关系研究.. |
4.5.1 含五元杂环结构的三唑并哒嗪/嘧啶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数据 |
4.5.2 剂量依赖性测试 |
4.5.3 化合物L-79对A549 细胞凋亡的影响 |
4.5.4 构效关系研究 |
4.5.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合成 |
5.1.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5.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5.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5.3 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 |
5.4 本课题创新点 |
5.5 不足之处及其展望 |
5.5.1 不足之处 |
5.5.2 展望 |
第6章 实验部分 |
6.1 含哒嗪酮结构的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 |
6.1.1 关键中间体8a~8d的制备 |
6.1.2 侧链4-氧代-1,4-二氢哒嗪甲酰氯衍生物14a~14h的制备 |
6.1.3 目标化合物L-1~L-32 的制备 |
6.2 含哒嗪酮结构的三唑并吡嗪类化合物的制备 |
6.2.1 关键中间体8a~8d的制备 |
6.2.2 目标化合物L-33~L-52 的制备 |
6.3 含五元杂环结构的三唑并吡嗪化合物的制备 |
6.3.1 侧链21a~h的制备 |
6.3.2 目标化合物L-53~L-77 的制备 |
6.4 含五元杂环结构的三唑并哒嗪(嘧啶)化合物的制备 |
6.4.1 关键中间体24a~b与27a~b的制备 |
6.4.2 目标化合物L-78~L-97 的制备 |
6.5 体外抗肿瘤实验 |
6.5.1 细胞的复苏、传代和培养 |
6.5.2 MTT法测定化合物活性 |
6.5.3 AO染色观察细胞形态 |
6.6 酶活性评价 |
6.6.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6.6.2 激酶实验 |
6.7 Axinnex V-FIFE细胞凋亡实验 |
6.8 细胞周期 |
6.9 分子模拟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5)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农药概况与发展趋势 |
1.1.1 农药概况 |
1.1.2 农药发展趋势 |
1.2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1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在杀菌方面的应用 |
1.2.2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在杀虫方面的应用 |
1.2.3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在除草方面的应用 |
1.3 课题的选择与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的选择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嘧啶胺先导化合物设计与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5-丁基-2-(乙氨基)-6-甲基嘧啶-4-醇(乙嘧酚)衍生物的合成 |
2.2.3 嘧啶-4-胺中间体及目标分子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硫醚的氧化反应 |
2.3.2 环合反应 |
2.3.3 氨基亲核取代反应 |
2.4 结构表征 |
2.4.1 ~1H NMR分析 |
2.4.2 ~(13)C NMR分析 |
2.4.3 IR谱图分析 |
2.4.4 GC-MS分析 |
2.5 初步活性反馈 |
2.6 小结 |
第3章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设计与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嘧啶中间体的合成 |
3.2.3 苯氧基苄胺中间体的合成 |
3.2.4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羟基卤化反应 |
3.3.2 氰基还原反应 |
3.4 结构表征 |
3.4.1 ~1H NMR分析 |
3.4.2 ~(13)C NMR分析 |
3.4.3 IR谱图分析 |
3.4.4 GC-MS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设计与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2-取代苯基恶唑-4-基)甲胺(4-c)的合成 |
4.2.3 1-(2-苯基恶唑-4-基)乙-1-胺(4-f)的合成 |
4.2.4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恶唑成环反应 |
4.3.2 氨基亲核取代反应 |
4.4 结构表征 |
4.4.1 ~1H NMR分析 |
4.4.2 ~(13)C NMR分析 |
4.4.3 IR谱图分析 |
4.4.4 HPLC-MS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设计与合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2 目标化合物E1和E2 的合成 |
5.2.3 目标化合物E3和E4 的合成 |
5.2.4 目标化合物E5~E26 的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酰胺硫代化反应 |
5.3.2 噻唑关环反应 |
5.4 结构表征 |
5.4.1 ~1H NMR分析 |
5.4.2 ~(13)C NMR分析 |
5.4.3 IR谱图分析 |
5.4.4 GC-MS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生物活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杀虫活性 |
6.2.1 供试靶标 |
6.2.2 试验方法 |
6.2.3 先导化合物发现过程合成化合物的杀虫活性 |
6.2.4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虫活性 |
6.2.5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虫活性 |
6.2.6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虫活性 |
6.3 杀菌活性 |
6.3.1 供试菌种 |
6.3.2 试验方法 |
6.3.3 先导化合物发现过程合成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
6.3.4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菌活性 |
6.3.5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菌活性 |
6.3.6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菌活性 |
6.4 除草活性 |
6.5 细胞毒性试验 |
6.6 小结 |
第7章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构效关系与性质研究 |
7.1 引言 |
7.2 初步构效关系 |
7.2.1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初步构效关系 |
7.2.2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初步构效关系 |
7.2.3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初步构效关系 |
7.3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
7.3.1 3D-QSAR方法模型的建立 |
7.3.2 CoMFA和 CoMSIA结果分析 |
7.4 性质研究 |
7.4.1 参数的获取 |
7.4.2 参数的分析 |
7.4.3 分子几何构型分析 |
7.4.4 前线轨道分析 |
7.4.5 静电势分析 |
7.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附录 B:目标化合物一览表 |
附录 C:部分化合物谱图 |
致谢 |
(7)新型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对植物病原菌和病毒防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缩略语(Abbreviations)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和在农药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 |
1.1 具有防治植物病毒活性的硫脲化合物 |
1.2 具有杀菌活性的硫脲化合物 |
1.3 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硫脲化合物 |
2 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
2.1 具有防治植物病毒活性的1,3,4-噻二唑衍生物 |
2.2 具有杀菌活性的1,3,4-噻二唑衍生物 |
2.3 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1,3 ,4 -噻二唑衍生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章 化合物的设计和主要技术路线 |
1 引言 |
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3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1 仪器与试剂 |
2 合成方法 |
2.1 中间体Ⅰ(2-氨基-5-S-烃基-1,3,4-噻二唑)的制备方法 |
2.2 中间体Ⅱ(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 |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3 物理性质测定与分析方法 |
3.1 物理性质测定 |
3.2 TLC跟踪反应 |
3.3 HPLC跟踪反应 |
3.4 红外光谱分析 |
3.5 核磁共振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中间体化合物的物理特性 |
4.2 目标化合物合成条件的确定 |
4.2.1 溶剂选择 |
4.2.2 反应物摩尔比对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 |
4.2.3 反应时间对目标产物15产率的影响 |
4.3 目标化合物的物理特性及结构表征 |
4.3.1 目标化合物图谱解析举例说明 |
4.3.2 目标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 |
5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 |
1 材料和试剂 |
2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2.1 抑制真菌活性测定方法 |
2.2 防治TMV活性测试方法(半叶枯斑法) |
2.2.1 TMV病毒的提纯 |
2.2.2 活体治疗实验 |
2.2.3 活体预防实验 |
2.2.4 结果调查与计算 |
2.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3.1 处理和采样方法 |
2.3.2 测定方法 |
2.4 酶活性检测 |
2.4.1 处理方法 |
2.4.2 烟草叶片中防御酶测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抑制真菌活性测试结果及构效分析 |
3.1.1 抑制真菌活性测试结果 |
3.1.2 构效关系分析 |
3.2 抑制TMV活性测试结果和构效关系 |
3.2.1 抑制TMV活性测试结果 |
3.2.2 构效关系分析 |
3.3 目标化合物对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中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3.3.1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对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3 .3 .2 .1 化合物对烟草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
3 .3 .2 .2 化合物对烟草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
3 .3 .2 .3 化合物对烟草叶片PPO活性的影响 |
3 .3 .2 .4 化合物对烟草叶片CAT活性的影响 |
3 .3 .2 .5 化合物对烟草叶片PA L活性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1.结论 |
2.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F1 已发表论文 |
F2 部分化合物的图谱 |
F3 部分化合物抗TMV枯斑叶片及枯斑抑制率数据 |
F4 抗真菌活性毒力方程,相关系数及 EC50值 |
(8)含肟类/苯甲酰脲结构的吡啶衍生物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_act |
1 引言 |
1.1 吡啶类农药的研究概况 |
1.1.1 吡啶类杀菌剂 |
1.1.2 吡啶类杀虫剂 |
1.1.3 吡啶类除草剂 |
1.2 肟类农药的研究进展 |
1.3 苯甲酰脲类农药的研究进展 |
1.4 课题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选择 |
1.4.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结构表征方法 |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3.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3.2 中间体的制备 |
2.3.3 目标化合物 (Ⅰ) 1-(3-吡啶基)3苯基-取代苯胺基1丙酮肟醚的合成 |
2.3.4 目标化合物 (Ⅱ) 3,3-二甲基1(3-吡啶基)2丁酮肟醚的合成 |
2.3.5 目标化合物 (Ⅲ) 3,3-二甲基1(3-吡啶基)2丁酮肟酯的合成 |
2.3.6 目标化合物 (Ⅳ) N-取代苯甲酰胺基甲酸1(3-吡啶基)-3,3-二甲基2丁酯的合成 |
2.4 目标化合物杀菌活性的初步测定 |
2.4.1 目标化合物悬浮剂的制备 |
2.4.2 营养琼脂培养基(PDA)的制备 |
2.4.3 含药培养基的制备及杀菌活性的初步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目标化合物Ⅰ的结构表征 |
3.1.1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Ⅰ_a~Ⅰ_l的物理性质及表征 |
3.1.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Ⅰ_a~Ⅰ_l的波谱解析 |
3.2 目标化合物Ⅱ的结构表征 |
3.2.1 目标化合物Ⅱ_a~Ⅱ_j的物理性质及表征 |
3.2.2 目标化合物Ⅱ_a~Ⅱ_j的波谱解析 |
3.3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3.3.1 目标化合物Ⅲ_a~Ⅲ_n的物理性质及表征 |
3.3.2 目标化合物Ⅲ_a~Ⅲ_n的波谱解析 |
3.4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3.4.1 目标化合物Ⅳ_a~Ⅳ_k的物理性质及表征 |
3.4.2 目标化合物Ⅳ_a~Ⅳ_k的波谱解析 |
3.5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3.5.1 目标化合物Ⅰ_a~Ⅰ_l对灰霉菌和菌核菌的生物活性 |
3.5.2 目标化合物Ⅱ_a~Ⅱ_j对灰霉菌和菌核菌的生物活性 |
3.5.3 目标化合物Ⅲ_a~Ⅲ_m对灰霉菌和菌核菌的生物活性 |
3.5.4 目标化合物Ⅳ_a~Ⅳ_k对灰霉菌和菌核菌的生物活性 |
4 讨论 |
4.1 合成讨论 |
4.1.1 中间体合成讨论 |
4.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讨论 |
4.2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讨论 |
5 结论 |
6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高价碘介导下三唑吡啶类、吖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简介 |
1.1.1 [1,2,4]-三唑并[1,5-a]吡啶类化合物的生物药理活性 |
1.1.2 吖啶酮类化合物的生物药理活性 |
1.2 [1,2,4]-三唑并[1,5-a]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
1.2.1 通过分子内的环合、或重排反应来合成[1,2,4]-三唑并[1,5-a]吡啶类化合物 |
1.2.2 通过分子间缩合反应来合成[1,2,4]-三唑并[1,5-a]吡啶类化合物 |
1.2.3 小结 |
1.3 吖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
1.3.1 通过羰基 sp~2碳与芳环 sp~2碳的键连来构筑吖啶酮环 |
1.3.2 通过芳环 sp~2碳氮键的键连来构筑吖啶酮环 |
1.3.3 通过苯炔中间体来构筑吖啶酮环 |
1.3.4 小结 |
第二章 PIFA 作用下[1,2,4]-三唑并[1,5-a]吡啶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选题背景研究 |
2.2.1 高价碘化物作用下通过 N-N 键键连构筑杂环化合物的研究 |
2.2.2 高价碘化物与脒类底物作用的研究 |
2.3 课题设计 |
2.3.1 环合条件可行性分析 |
2.3.2 N-吡啶基脒类底物的逆合成分析 |
2.3.3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2.4 PIFA 作用下[1,2,4]-三唑并[1,5-a]吡啶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2.4.1 最优反应条件的确立 |
2.4.2 PIFA 作用下[1,2,4]-三唑并[1,5-a]吡啶化合物的合成 |
2.4.3 反应机理的研究 |
2.4.4 小结 |
2.5 实验部分 |
2.5.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5.2 底物及某些高价碘试剂的制备 |
2.5.3 PIFA 作用下[1,2,4]-三唑并[1,5-a]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IDA 作用下吖啶酮化合物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选题背景研究 |
3.2.1 过渡金属催化下通过交叉脱氢偶联构筑(醛基 sp~2)碳-(芳环 sp~2)碳键的研究 |
3.2.2 非金属策略下构建(醛基 sp~2)碳-(芳环 sp~2)碳键的研究 |
3.3 课题设计 |
3.3.1 可行性分析 |
3.3.2 邻胺基取代苯甲醛底物的逆合成分析 |
3.3.3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3.4 PIDA 作用下吖啶酮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3.4.1 最优反应条件的确立 |
3.4.2 PIDA 作用下吖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
3.4.3 反应机理的研究 |
3.4.4 小结 |
3.5 实验部分 |
3.5.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5.2 底物及某些高价碘试剂的制备 |
3.5.3 PIDA 作用下吖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论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部分代表性化合物的 NMR 谱图 |
致谢 |
(10)含二茂铁基均三唑并噻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均三唑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现状 |
1.1.1 均三唑的合成方法 |
1.1.2 均三唑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
1.2 噻二唑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现状 |
1.2.1 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
1.2.2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1.2.3 在光电领域的应用 |
1.3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现状 |
1.4 均三唑并噻二唑类衍生物的研究现状 |
1.4.1 抗炎活性和止痛剂 |
1.4.2 酶抑制剂 |
1.4.3 抑菌活性 |
1.4.4 抗病毒活性 |
1.4.5 电性能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均三唑的合成与表征 |
2.1 试剂和规格 |
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化合物表征方法和使用仪器 |
2.4 均三唑的合成 |
2.4.1 原料的制备 |
2.4.2 固液合成法制备化合物 3a-3d |
2.4.3 熔融法合成化合物 5a-5e |
2.4.4 浓硫酸法合成化合物 7a-7e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合成方法 |
2.5.2 均三唑的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3 均三唑并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 试剂和规格 |
3.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3 化合物表征方法和使用仪器 |
3.4 均三唑并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合成方法 |
3.5.2 结构表征分析 |
3.5.3 反应机理 |
3.5.4 工艺优化 |
3.5.5 性能预测 |
3.6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分化合物的光谱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3-(3-吡啶基)4-氨基5-苯胺基-1,2,4-三唑的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唑联嘧啶脲类衍生物的合成、除草活性及其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研究[D]. 熊超鹏.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2]吡啶并三唑类化合物的电化学合成研究[D]. 李勇.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3]含双咪唑/吡唑酰胺配体的同多钼酸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D]. 潘翔. 渤海大学, 2020(12)
- [4]基于c-Met靶点的抗肿瘤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刘晓博.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5]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 闫忠忠. 湖南大学, 2019(07)
- [6]2018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新药简介[J]. 吕训磊,林快乐,郭琳琳,周伟澄.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9(01)
- [7]新型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对植物病原菌和病毒防治的研究[D]. 王彩霞.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8]含肟类/苯甲酰脲结构的吡啶衍生物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D]. 昝宁宁.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1)
- [9]高价碘介导下三唑吡啶类、吖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D]. 郑子圣. 天津大学, 2014(11)
- [10]含二茂铁基均三唑并噻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D]. 蒋闪闪. 陕西科技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