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西北缘上新世—早更新世构造变形与高原隆升

青藏高原西北缘上新世—早更新世构造变形与高原隆升

论文摘要

青藏高原的构造变形及其产生的隆升是当前国际地学界研究的热点与前缘。~65—45Ma以来,印度地体与欧亚大陆的碰撞产生的构造变形是驱动青藏高原崛起的主要动力,高原周缘构造变形带是高原形成演化的重要的构造地貌单元,也是探讨青藏高原隆升的关键区域。青藏高原西北缘地区是高原面最高、地形变化最显著和靠近西构造结的区域,也是新生代构造变形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然而,目前对造成高原隆升的构造变形研究尚待深入,在实际资料上尚需进一步丰富。本论文以青藏高原西北缘西段的西昆仑山及其毗邻盆地的新构造变形为主线,结合沉积响应、岩浆活动、岩石剥露等研究,总结了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演化序列与西域砾岩的成因,分析了动力来源与变形机制,探讨了青藏高原隆升的时代、幅度和方式。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青藏高原西北缘的冲断变形带在中新世晚期—早更新世由南南西向北北东方向呈幕式逆冲,高原边缘的逆冲断层具有后展式扩展特征,而盆地边缘的逆冲断层显示为前展式扩展;盆地内部的冲断褶皱变形由造山带向盆地褶皱幅度减弱,多数为与隐伏逆冲断层活动有关的断展褶皱,并形成相关的生长地层。新生代以来最强烈的褶皱冲断变形发生在上新世—早更新世,~1.1—0.7 Ma的昆黄运动最终使中更新世以前地层全面褶皱,并形成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与造山带毗邻的盆地沉积反映了沉积盆地对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响应。塔西南坳陷新生代沉积可以划分为古新世—早渐新世海相充填序列、晚渐新世—中新世河流—三角洲充填序列、上新世—早更新世山麓堆积3个充填序列,碎屑岩成分统计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强烈的剥蚀去顶作用发生于上新世—早更新世,依据沉积相的变化、不整合与楔顶沉积的发育、泥石流堆积、古水流体系的重大转折和生长地层等标定的逆冲断层强烈活动的时代为上新世早期—早更新世。岩浆作用是构造运动的产物,青藏高原西北缘在中新世以前岩浆活动零星,从10—8Ma开始岩浆活动增加,笔者在泉水沟北发现了锆石SHRIMPU-Pb年龄为10.1±0.4 Ma、9.7±0.2 Ma、9.1±0.3 Ma的中新世晚期的3个小型花岗岩岩株,与根据东昆仑断裂走滑速率估算的走滑运动时代一致,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为壳幔混合花岗岩,构造就位于走滑拉张区域;此外,在甜水海北新发现了全岩40Ar—39Ar年龄为8.3±0.3 Ma的粗面质火山岩。青藏高原西北缘自10—8Ma以来的火山作用逐渐增强,地球化学分析揭示其来源于壳幔过渡带,空间分布受走滑断裂的拉分盆地构造控制,是印亚碰撞壳幔作用的结果。磷灰石裂变径迹(AFT)记录了岩石在地壳最上部约3km的剥露时代,磷灰石裂变径迹的热历史模拟是了解岩石剥露历史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对海拔4700—5600m的高原面上花岗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和热历史模拟,获得了25~17Ma和3~2Ma以来的2阶段快速冷却的热演化历史;对西昆仑山前地形变化最大的陡坡带的逆冲断裂带中的花岗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主要裂变径迹年龄介于2.9±0.5—0.9±0.3Ma,不同逆冲岩片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具有“上新下老”的非正常分布现象,显示后展式的逆冲断层运动控制了陡坡带的岩石冷却剥露,同时也表明高原边缘逆冲断层系约3Ma以来发生了向北的强烈逆冲运动;裂变径迹热历史模拟显示~5Ma以来陡坡带的剥蚀厚度达5—7km,是高原内部剥蚀量的4—8倍,陡坡带快速剥蚀,大量近源粗碎屑在山麓带高速堆积,可能是西域砾岩形成的主要原因,即西域砾岩属构造成因。高原地貌的演化主要受控于构造变形,与西昆仑造山带毗邻的塔西南盆地区域古水流方向在中新世—上新世之交发生偏转,暗示现今青藏高原北缘的构造地貌和水系格局在上新世以前并不存在,是从早上新世阿图什组沉积时才开始逐渐演化形成的:而垂直造山带的山前水系的形成,暗示昆仑山的快速抬升隆起。从在上新世早期古水流方向发生的重大转折,早更新世中晚期山前水系的发育,暗示西构造结从上新世开始不断向北楔入。综合上述资料,结合区域研究成果笔者提出:青藏高原西北缘的隆升是一个与构造变形相适应的多阶段的复杂的抬升过程,经历了~25—17Ma的初期隆升、~10—8Ma的早期小幅隆升、~5.3—3.6Ma的中期快速隆升、~3.6—0.7Ma的晚期强烈隆升以及0.7Ma以来的再次隆升,才最终铸就了青藏高原现今构造地貌格局;而青藏高原主期隆升时代应在上新世—早更新世,主要的隆升形式是通过边界断裂向周缘盆地的逆冲作用完成的,上新世中晚期以来,青藏高原的净隆升量约达2000—3000m。本文的工作以构造地质学多方面的证据支持中国学者长期以来认为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上新世—早更新世的事件。通过构造形迹分析、断层擦痕反演的构造应力场及现代GPS测量结果分析,认为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印度板块向北北东的挤压作用和塔里木盆地向南南西的阻挡,与帕米尔西构造结向北的楔入作用有关,并显示出上新世早期和早更新世中晚期两次强烈的楔入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历史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论文选题依据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三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四节 论文工作情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地球物理与地貌概况
  • 第一节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二节 地球物理概况
  • 第三节 区域地貌概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 第一节 新生代构造变形带划分
  • 第二节 大红柳滩─甜水海逆冲推覆构造变形特征
  • 第三节 康西瓦逆冲─走滑构造变形带特征
  • 第四节 西昆仑山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变形特征
  • 第五节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新构造变形特征
  • 第六节 新构造变形样式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沉积响应
  • 第一节 新生界物质组成
  • 第二节 新生代盆地充填序列与盆地演化
  • 第三节 晚新生代逆冲推覆作用的沉积响应
  • 第四节 基于沉积作用对逆冲构造变形时间的标定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新生代岩浆活动及其年代学
  • 第一节 中新世晚期小花岗岩株的发现及年代学
  • 第二节 晚新生代火山作用及年代学
  • 第三节 地球化学特征
  • 第四节 晚新生代岩浆作用的时空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晚新生代以来构造抬升的裂变径迹记录
  • 第一节 造山带隆升与裂变径迹分析方法的概述
  • 第二节 样品采集、测试方法与测试结果
  • 第三节 裂变径迹热历史模拟
  • 第四节 高原内部花岗岩二阶段冷却的裂变径迹记录
  • 第五节 高原边缘上新世以来后展式逆冲变形的裂变径迹记录
  • 第六节 陡坡带与西域砾岩成因讨论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昆仑山隆升的水系地貌响应
  • 第一节 中新世─上新世之交盆地古水流体系的转折
  • 第二节 区域水系演化
  • 第三节 克里雅河河流地貌演化与构造隆升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生代构造变形与青藏高原隆升
  • 第一节 西昆仑山及其邻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时空演化序列
  • 第二节 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演化
  • 第三节 青藏高原隆升的时代、幅度与形式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新构造变形的大陆动力学分析
  • 第一节 新构造变形的构造应力场分析
  • 第二节 西昆仑山及其北缘新构造变形机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 取得的主要进展与成果
  • 二 特色与创新
  • 三 存在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博士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报告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青藏高原西北缘上新世—早更新世构造变形与高原隆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