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专教育面向农村办学特色研究 ——以三明师专为例

师专教育面向农村办学特色研究 ——以三明师专为例

论文摘要

上个世纪,我国创办了许多师范专科教育,它们具有把高教性、专科性、师范性和地方性融为一体的特点。这些特点,尤其是地方性特点,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培养出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农村初中教师。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我国采取了“重组、合并”等各种途径,将许多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地方本科院校,但教师专业化水平并未有多大提高。在新建的综合性本科院校中,教师教育有被边缘化和“去师范化”的倾向,存在着“学术性”尚未提升,“师范性”渐行丧失;职前与职后教育一体化徒有虚名;优质师范生源匮乏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史为鉴,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回顾自己的办学历史,从历史土壤中吸收“营养”,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传统优势——教师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同时提升其学术水平,并实现二者的有机整合。本文以三明师专为例,试图研究师专教育面向农村办学的特色,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师专办学面向农村的历史必然性,并从教育政策、培养目标、教学体系特色、招生、分配制度等几方面阐述了师专教育面向农村的办学特色,同时对师专教育面向农村办学的成效性和我国师专教育升本后存在问题进得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办好教师教育做出一些贡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我国师专教育发展历史简要介绍
  • 二、历史必然——师专办学面向农村的历史必然性分析
  • (一) 师专办学面向农村是适应当时农村基础教育的需要
  • (二) 师专办学面向农村是适应当时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
  • (三) 师专办学面向农村是适应当时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 三、政策保障——师专办学面向农村的教育政策分析
  • 四、目标保障——师专办学面向农村的培养目标分析
  • 五、内容保障——师专办学面向农村的教学体系特色分析
  • (一) 以农村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指导,构建适应农村的课程体系
  • (二) 以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为目的,完善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 (三) 以巩固学生爱教敬业为目的,重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
  • (四) 以提高学生的适应农村能力为目的,加强师专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
  • (五) 以农村中学为实践基地,建立“校校结合、共育人才”的办学体系
  • 六、生源保障——师专办学面向农村的招生、分配制度分析
  • (一) 做好需求预测工作,坚持以需定招
  • (二) 及时调整招生政策,吸引优秀青年报考师范专科学校
  • (三) 实行定向分配的制度,疏通师专毕业生通向农村的渠道
  • 七、质量与效益——师专教育面向农村办学的成效性分析
  • 八、问题与对策——我国师专教育升本后存在问题分析
  • (一) 存在问题
  • (二) 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师专教育面向农村办学特色研究 ——以三明师专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