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茶薪菇贮藏特性和保鲜技术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食品科学
作者: 段颖
导师: 顾振新
关键词: 茶薪菇,品种,采收期,贮藏特性,保鲜技术,多酚氧化酶
文献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珍稀食用菌—茶薪菇富含蛋白质、多糖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近年来,茶薪菇栽培在我国较为普遍。由于茶薪菇组织柔嫩,含水量高,受机械损伤后极易引起微生物的侵入,造成软烂和腐臭等。此外,茶薪菇采收后还会出现菇柄伸长、开伞等现象,外界环境条件不利时这些变化加剧,导致茶薪菇降低商品价值,甚至失去商品价值。控制环境条件,延长茶薪菇采后货架寿命,保持其营养价值,增加其利用价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茶薪菇为试材,筛选了适宜的贮藏品种和成熟度,研究了不同保鲜方法对茶薪菇贮藏特性的影响。 1、比较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采收期的茶薪菇贮藏特性。结果表明:在(15±1)℃温度下贮藏,白色和棕色两种茶薪菇失重率相近。棕色品种的呼吸强度、电导率、褐变度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小于白色品种。早采的茶薪菇其失重率最大,中期采收的茶薪菇呼吸强度最大,晚采的茶薪菇电导率变化最大。茶薪菇在5℃下贮藏其呼吸强度、褐变度、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其次是10℃下贮藏的茶薪菇。可见,茶薪菇棕色品种比白色品种耐藏;中期采收的棕色茶薪菇适合贮藏;低温有利于茶薪菇贮藏。 2、进行了以L-Cys、EDTA-2Na、PA和CA为护色剂的茶薪菇保鲜研究。结果表明,用浓度分别为2.5,0.5,1.0和3.0 mg·ml-1的L-Cys、EDTA-2Na、PA和CA组成的复合保鲜剂处理的茶薪菇在(10±1)℃下可保存6d,贮藏期间不开伞,气味正常,褐变度和呼吸强度明显低于对照。 用O3处理棕色和白色茶薪菇0.5min后在(15±1)℃下进行的贮藏试验结果表明,棕色茶薪菇比白色耐藏,棕色茶薪菇用O3处理0.5~2min后在(20±1)℃下贮藏7d后,开伞率为3%,褐变程度轻。 包装袋打孔处理对茶薪菇保鲜效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茶薪菇在(15±1)℃温度下贮藏,包装袋打孔处理可明显降低呼吸强度,减少还原糖消耗,保护膜结构完整,延长了茶薪菇保藏期。 3、研究了PPO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PPO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最适底物为L-Tyr;PPO在30℃以下较稳定,50℃时酶活力达到高峰;茶薪菇PPO的最适反应pH为4.6,并且在pH5.0和pH8.0时较稳定;茶薪菇棕色品种有2种同工酶,白色品种没有同工酶,但白色品种的PPO活力较高。L-Cys和AA对PPO活性的抑制率最高。
论文目录:
缩略词
全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食用菌采后品质变化
2 影响食用菌保鲜效果的因素
3 食用菌保鲜原则
4 食用菌保鲜方式
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茶薪菇贮藏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采收期的茶薪菇贮藏特性
2.2 茶薪菇最适贮藏温度研究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茶薪菇保鲜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保鲜剂处理对茶薪菇贮藏效果的影响
2.2 O_3处理对茶薪菇贮藏效果的影响
2.3 包装方式对茶薪菇保鲜效果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多酚氧化酶酶学性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物最适吸收峰的确定
2.2 底物种类
2.3 底物浓度与酶反应的关系
2.4 底物专一性
2.5 酶液浓度与酶反应的关系
2.6 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
2.7 pH对PPO活性的影响
2.8 抑制剂对PPO活性的影响
2.9 茶薪菇不同部位、生长期和品种的同工酶电泳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冷鲜大鲵分割肉加工及保鲜技术研究[D]. 贾亦森.天津科技大学2016
- [2].猕猴桃采前处理及保鲜技术研究[D]. 李东.贵州大学2016
- [3].淮山冷鲜面加工工艺及保鲜技术研究[D]. 王川.福建农林大学2014
- [4].龙眼涂膜保鲜技术研究[D]. 林景川.福建农林大学2007
- [5].树上干杏气调防霉保鲜技术研究[D]. 王威.天津科技大学2016
- [6].奉化芋艿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加工保鲜技术研究[D]. 田方.宁波大学2013
- [7].枇杷采后品质劣变机理及减压贮藏保鲜技术研究[D]. 朱梦矣.浙江工业大学2010
- [8].冷鲜鹅加工及冷藏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相变化及气调包装保鲜技术研究[D]. 张维益.南京农业大学2012
- [9].豆制品辐照保鲜技术研究[D]. 袁芳.东北农业大学2003
- [10].基于微生物控制的冷鲜淡水鱼分割产品的保鲜技术研究[D]. 何丽.武汉轻工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双孢蘑菇天然保鲜剂筛选的试验研究[D]. 杨明月.东北农业大学2007
- [2].薄膜包装冷藏对鸡腿蘑采后生理及贮藏效应的影响[D]. 刘志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 [3].鸡腿菇保鲜机理及保鲜技术研究[D]. 吴靖娜.福建农林大学2008
- [4].蟹味菇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D]. 王耀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 [5].茶树菇综合保鲜研究[D]. 姜红波.福建农林大学2007
- [6].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颖.中国农业大学2005
- [7].北京食用菌生产、流通和消费研究[D]. 王瑞波.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 [8].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及贮藏工艺的研究[D]. 马立芝.中国农业大学2005
- [9].双孢蘑菇气调保鲜机理的研究[D]. 许英超.山东理工大学2006
- [10].MAP保鲜特色果蔬的研究[D]. 孔凡春.中国农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