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背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寻找一有效的治疗途径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在国外的研究多集中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以期寻找共同通路,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防治寻找新的途径。中医治疗DPN有三类不同通络中药,但是何者为优,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通络中药(辛味、藤类、虫类)对链脲佐霉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的病理形态改变,以及对坐骨神经中核转录因子NF-κB、IκBa、Ikka蛋白表达的影响,来探讨不同通络中药对DPN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87只雄性Wistar大鼠,以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辛味通络组、藤类通络组、虫类通络组。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w、4w、8w尾静脉采血测定血糖值及称重.②分别于治疗后2w、4w、8w测定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MNCV),之后处死大鼠取坐骨神经制备光镜及电镜标本行组织学观察,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印记方法观察坐骨神经中核转录因子NF-κB、IκBa、Ikka的蛋白表达。结果:①造模之后各组大鼠血糖水平、体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2w、4w、8w血糖水平逐渐升高,体重增长缓慢。辛味通络组、藤类通络组、虫类通络组与同期模型组相比,血糖略有下降,体重略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同期三治疗组之间比较血糖、体重差异均不显著(均P>0.05)。②不同通络中药对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在造模后2w(26.66m/s)、4w(25.59m/s)、8w(22.22m/s)明显减慢,而且呈下降趋势(P<0.01)。各治疗组经不同通络中药干预后均能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期各治疗组之间MNCV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形态学观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辛味通络组、藤类通络组、虫类通络组大鼠在2w开始逐渐表现有病理损伤反应,模型组随着病程延长病理损伤程度逐渐加重,经不同通络中药干预后病变程度明显减轻,同期治疗组之间病理损伤程度相近。④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记结果显示:造模组坐骨神经中NF-κB水平明显高于同期正常组(P<0.01),而IκBa、Ikka水平明显低于同期正常组(P<0.01),随着病程延长,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中NF-κB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加,IκBa、Ikk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与同期模型组比较,2周不同通络组与模型组相比坐骨神经中NF-κB、IκBa、Ikka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4周、8周不同通络中药组均能降低坐骨神经中NF-κB的表达(P<0.01),提高IκBa、Ikka的表达(P<0.01)。同期治疗组之间比较坐骨神经中NF-κB、IκBa、Ikka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不同通络中药随着疗程延长均具有减轻糖尿病模型大鼠周围神经结构和功能损伤,延缓神经病变进程的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调节NF-κB信号系统有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通络中药论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