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财税体制、职能设计等问题,乡镇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尖锐,债务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债务压迫下,部分乡镇筹办乡镇企业以增加本级收入,但企业运营不善又导致新的负债;有些地方采取减少公共产品供应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大部分的乡镇都曾经增加对农民的税费征收来缓解债务危机。但2006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政府向农民转嫁财政危机的途径被切断,乡镇政府债务问题更加突出,深层问题伴随乡镇政府债务问题的加剧而逐渐暴露。巨额债务使乡镇财政运行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甚至成为破产财政。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到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成为“三农”问题的重要问题之一。纵观乡镇债务的形成与发展,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又有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但从根本讲,还是制度的原因,是国家通过制度的安排来对利益进行重新分配,导致乡镇政府财政收入短缺,产生借贷需求,最终形成债务。从具体的层面上看,主要有:财税体制改革中财权与事权的错位,财权向上集中、事权不断下移;农村税费改革产生财政缺口;农村经济相对萎缩,财政收入减少;乡镇政府财政行为失去应有的约束,导致开支突破预算等等,产生债务需求。本文先界定什么是乡镇政府债务,通过统计和分析G省(自治区)NN市DS镇和DD镇政府债务情况,指出了我国乡镇负债的规模、资金来源、借款用途以及乡镇负债的特点和负面影响:第一,乡镇债务造成政府行为的合法性下降,出现局部治理危机。第二,影响了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增加了整个财政的风险;第三,严重的乡镇债务引发大量的社会矛盾,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接着论述乡镇政府负债的直接原因,并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对乡镇债务的形成机理从乡镇产业模式、财权与事权不平衡、农业税改革的负效应、社会二元结构、小农文化思想等方面挖掘乡镇政府负债的根源;最后通过探讨化解乡镇政府债务的难题、前提条件和基本思路,提出化解乡镇政府债务的措施:破除新增乡镇债务形成的机制;事权、财权相统一,规范转移支付,加大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发展,培植税源,增强乡镇经济实力;减少预算及财政管理级次;推进乡镇撒并,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人员等。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乡镇债务实际统计难度,本文没有将乡镇债务细分为显性和或有显性、隐性和或有隐性债务,因此在论述过程中稍显简单化,但本文认为不影响对主要问题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