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是邓小平对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重要贡献。其视界广阔、思想丰富深刻、富有创见。本论文认为,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是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和价值目标,对社会主义的一般和中国社会主义的特殊的理论认识的总和。其中,对社会主义一般即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中最为基础、在整个理论体系中起着奠基作用的部分,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自身的理论根据,本论文称之为理论基石。理论基石由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论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论等在相互联系中构成,既源于历代马克思主义探索认识社会主义的科学成果,也是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本研究以理论界对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全面研读《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年谱》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著作、中共中央重要文献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着力研究探讨了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理论基石的思想内涵、思想方法、理论特点和意义,力求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提出自己对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理论基石的新理解。并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实际和思想认识实际,对各种误解、歪曲邓小平思想的错误观点进行了分析评判。本文认为,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基石具有发现社会主义本质,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理论价值。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的转换,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教条主义和小农意识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把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从主观臆断、脱离物质基础的空想中解放出来,把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从片面强调阶级斗争中解放出来,把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从片面强调对抗、斗争中解放出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基石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发展的基础和起点。本文正文约15万字,共有五章:第一章是总论,主要探讨了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形成的时代条件、逻辑结构和科学方法。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是在20世纪下半期里,面对时代主题的转换,根据科学技术革命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改革中出现大曲折,中国社会主义在总结经验教训中开辟新航程的宏大实践,科学解答社会主义“自己的问题”而形成的;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包含着三个逻辑严谨、相互关联的基本要素,即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方法论原则、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和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论述。方法论原则和基本价值渗透在理论论述之中。理论论述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一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科学认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一般规律的理论认识构成其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基石,是邓小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及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表现的理论根基,在功能上决定着整个理论体系的性质、立场和重大结论。邓小平综合运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照辩证法办事”、“世界历史”、“群众路线和人民利益相结合”等科学方法,从而赋予社会主义观理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第二章阐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及其理论特色。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未来社会理论中从价值目标和基本特征结合上初步说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但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由于实践过程的短暂、经验积累的有限和认识方法的问题,对社会主义本质出现了一些误解。邓小平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走出了以往的认识误区,从物质基础、制度特征和价值目标的总和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最终归结到生产关系的功能上,并将对社会主义本质及其要求的理解渗透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认识中,从而实现了科学与价值的统一。因此,不能仅仅根据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来解读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而要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基本经济制度、政治特征和思想文化特征等方面的论述中去把握。那种籍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不包含在社会主义本质之中、社会主义本质与所有制没有必然联系的观点在理论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第三章阐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主要探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表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曲折是一个共性问题,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突破了落后的东方国家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发展阶段如何划分的理论盲点,揭示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了科学理论具有超越特殊性、揭示一般规律的能力,具有普遍性意义。中国共产党在党的文件中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主要是出于对外政策和策略的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何时结束,不是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应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为判断标准。第四章阐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超越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革上的认识局限;邓小平拨开“左”的思潮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观关于改革的理论密雾,科学阐释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目的;邓小平对在改革中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提出了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一是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二是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三是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四是必须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开放成败得失的标准。这为我国在坚持改革中保持正确的方向提供理论指导。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即把思想解放作为推进改革的先决条件,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社会主义全面改革、以中国国情为推进改革的立足点、以人民利益为推进改革的归宿和价值导向。第五章阐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理论。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是有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提出的,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等重大问题,也是一个高难度的课题。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理论认识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从列宁以来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回答,其中既有真知灼见,也有舛误漏洞。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思想是系统的,既正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资本主义的领先地位,同时又注重把握资本主义的实质;主张学习、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同时强调抵御“和平演变”战略;坚信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证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历史必然性与长期性、曲折性的统一,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既合作又斗争、既防御又借鉴的宏观战略,为在“一球两制”的条件下,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思路,也为深入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构建了宏阔的时代背景、深刻的理论前提,赋予理论体系深邃的“世界历史”眼光。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论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论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它们深刻揭示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的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握基本问题和基本规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在实践发展日益深入的必然趋势。这些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进一步发展的最直接的基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路基石颂[J]. 中国公路 2020(04)
- [2].“土肥和谐”是基石——纪念第4个世界土壤日题[J]. 腐植酸 2017(06)
- [3].将教育注入理论的力量——基石·种子·宝典[J]. 浙江教育科学 2017(01)
- [4].《基石》[J]. 美术 2015(10)
- [5].基石[J]. 美术观察 2015(09)
- [6].基石赞[J]. 芒种 2020(06)
- [7].让每一个孩子拥有自信[J]. 考试周刊 2014(30)
- [8].诚实——做人必备的美德[J]. 小读者 2011(07)
- [9].致青年[J]. 文苑(经典美文) 2008(10)
- [10].有一种爱我们不能遗忘[J]. 北方作家 2008(06)
- [11].诚信经营是企业常青的基石[J]. 杭州 2019(39)
- [12].甘当基石的“金牌带电工”[J].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7(04)
- [13].恒久的成长来源于不断地学习[J]. 内蒙古教育 2015(26)
- [14].我们的事业 我们的家[J].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13(03)
- [15].海边的基石[J]. 中国工人 2013(04)
- [16].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11)
- [17].成长路上的基石[J]. 小学生导读 2016(09)
- [18].完善以法治为基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J]. 新长征 2017(10)
- [19].专注——有效课堂的基石[J]. 小学教学参考 2012(28)
- [20].用爱做教育的基石[J]. 新课程(上) 2016(03)
- [21].知识共享:学习型组织的基石[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1(07)
-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J]. 科学社会主义 2008(02)
- [23].6S是质量文化建设的基石[J].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19(11)
- [24].爱 教育成功的基石[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01)
- [25].立足国情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石[J]. 党政论坛 2017(05)
- [26].标准化是治理现代化的基石[J]. 理论学习 2015(11)
- [27].中医基石学科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07)
- [28].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J]. 考试周刊 2014(90)
- [29].基于基石哲学的经络实质理论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4(07)
- [30].社会权——社会法的基石范畴[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