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出现了适合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社会空间,促使其从传统的社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群体,我国的农村合作组织出现了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组织民间化的发展趋势。从宏观层面看,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从微观层面看,农民的利益多元化要求农民组织的多元化和政府对农民控制的松散化。农民为了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实现好农业的增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民主权利,维护好自己的权益;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精神生活水平,发展好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成为除政府之外农民寻求利益保护和表达的另一条有效途径。新疆是多民族地区,它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如何在多民族地区推进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切实保障农村各族农民利益,增加农牧民收入,维护农牧民权益,增强农牧民的主体意识,实现民主、平等,构建新农村背景下的和谐新疆,使得研究新疆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农村合作组织在新疆的整体变迁为线索,以乌鲁木齐县各乡镇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为个案,通过对新疆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追溯和现状的描述,分析了农村合作组织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地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在多民族地区推行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全文分为三大部分:引言、正文、结语。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综述,以新疆为研究对象和以乌鲁木齐县各乡镇作为个案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资料的收集方式和研究方法;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新疆农村合作组织的变迁。主要讲述了改革开放前后新疆农村合作组织的演变和选择过程,并以乌鲁木齐县为个案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新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基本做法、新疆农村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三部分对在新疆多民族地区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理性思考。主要通过前面的实证分析,提出新疆多民族地区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制约因素及如何进一步发展的对策。结语对新疆多民族地区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前景作了展望,指出政府与农村社会的关系是在经济基础的作用下而变化的,从经济民主到政治民主,代表着中国农村社会的前进方向。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时代多民族地区生态扶贫:现实意蕴、基本路径与困境溯因——基于生态文明视角[J]. 新疆社会科学 2019(03)
- [2].多民族地区的棚户区有机更新探索与实践[J]. 中华建设 2019(10)
- [3].广西多民族地区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04)
- [4].西部多民族地区初中生地理科学素养调查研究——以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6(22)
- [5].针对新疆多民族地区“非遗”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08)
- [6].中间权力网络与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治理现代化[J]. 广西民族研究 2015(06)
- [7].以政府治理理念完善多民族地区的社会控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8].论档案在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建构中的文化功能:基于档案多元论的阐释[J]. 档案学通讯 2016(04)
- [9].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02)
- [10].论边疆多民族地区治理中的网络舆论安全[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5(03)
- [11].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合作治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云南的实践[J]. 政治法学研究 2016(02)
- [12].内蒙古的革命道路——访著名历史学家郝维民教授[J]. 祖国 2017(11)
- [13].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调查、保护与传承研究[J]. 梧州学院学报 2020(04)
- [14].新疆多民族地区嵌入式发展之共学:内涵、背景与实践[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8(04)
- [15].贵州多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探索——以黔西南州为例[J]. 改革与开放 2016(13)
- [16].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利益格局演化的变量分析[J]. 现代商业 2013(31)
- [17].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政治利益分化、利益表达及政治参与的内在机理及特征——以云南、广西、贵州三省部分地区为例[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04)
- [18].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参与的治理成本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 [19].边疆多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J].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1(06)
- [20].当前西部多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的新特点与对策[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0(01)
- [21].边疆多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讨[J]. 新西部 2010(12)
- [22].边疆多民族地区群众性街头讨论:政治参与的一种特殊形式——以云南、广西、贵州的部分地区为例[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9(01)
- [23].边疆多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方式[J]. 湘潮(下半月)(理论) 2008(01)
- [24].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社会利益格局变动与利益协调(下)[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8(03)
- [25].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社会利益格局变动与利益协调(上)[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8(02)
- [26].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与构建和谐社会探析[J]. 贵州民族研究 2008(02)
- [27].转型期边疆多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特点及成因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8(04)
- [28].新疆多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问题与对策[J]. 商 2016(01)
- [29].组成班子赛花儿仪式与西北多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为例[J]. 地方文化研究 2014(05)
- [30].政治传播与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