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坦言:形势看好 问题不少(论文文献综述)
王克馨[1](2015)在《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阴霾,至今仍未彻底消散,而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常态”,显然也意味着当前所处的经济转型与升级的特殊时期,既充满着较大的风险与压力,同时也又带来了各种机遇与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产融结合”发展近年来被誉为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对国内产融结合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当前国内的许多大型产业集团,也的确都正在或已经走上了产融结合发展的道路。回顾过去,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东风汽车”申请设立“产业银行”,到后来各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开始涉足金融板块,再到如今“央企挑大梁”掀起“产融结合巨浪”,产融结合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项重大课题。毫无疑问,在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我们同样需要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来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产融结合发展模式显然也应包括在内。例如,产融结合能够带来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以及帮助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迅速扩张并实现资本增值与高额回报等。然而,有关国内产融结合发展需要关注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也同样一直没有被各方所忽视,尤其是在2004年的“德隆事件”之后。2009年以来,随着国资委等主管部门对于“产融结合发展”态度的逐渐明朗化,以及后又传闻可能“设限”,国内以“央企”和各行业龙头企业为首的大型企业集团,都开始了新一轮的产融结合计划。例如,“中石油”打造了包含银行、信托、租赁、保险等在内的“昆仑系”金融帝国,并几乎拿到了所有类型的金融牌照;“宝钢集团”从1998年开始涉足金融业之后,旗下的华宝信托在其后的10年里创造了连续盈利的奇迹,并一直在致力于其金融版图的扩张。不过,在“央企”与“行业龙头”纷纷实施产融结合的背后,通过与发达国家企业产融结合绩效作一个简单比较,就可以发现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征十分明显。另一方面,从金融体系改革与发展的角度,如何改善和加强对于产融结合发展的有效监管问题,也一直是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等有关各方所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之下,国内的产融结合发展究竟是不是一个“必然选择”?产融结合发展的具体模式如何选择?面对各种潜在风险如何确保产融结合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对于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问题的研究,正是带着这样一系列的疑问展开的。本文对于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的研究,主要以现阶段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与现实国情为背景,通过对产融结合的理论与现实基础、主导模式、利弊分析,以及政府在其中所应当发挥的作用等的分析,对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作为基础条件的银企关系与资本市场发展,以及当前中国产融结合发展的风险防范与政府规制等,依次展开深入地分析与研究。按照本文的研究主题与研究思路,本文的框架结构可以归结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包括本文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重点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同时交代本文研究思路与主要框架、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与不足等;第二部分为产融结合的框架分析,主要对产融结合所涉及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并分析总结产融结合的主导模式、政府的角色定位,以及产融结合的利弊等;第三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主要针对中国产融结合所走过的发展阶段,分析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基本现状与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为新型银企关系构建与资本市场发展分析,这是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本部分分别就两者的发展与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第五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根据前文的分析与研究,就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模式选择,所需要考虑的现实条件与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第六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风险防范研究,即依据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实际情况与规划模式,着重分析如何进行相关风险的防范问题;第七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政府规制研究,即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比和总结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与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制的方向与着力点;第八部分为全文的主要结论与政策性建议,总结针对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所能够采取的推动产融结合顺利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可以归结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提出了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的一个分析框架。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产融结合的大量相关研究,要么侧重宏观视角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要么侧重微观视角的企业经营层面的分析。本文在对当前的产融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状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一个产融结合的分析框架,以确定当前产融结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主导模式与利弊等等。这样的一个分析框架,既是对全文研究范围的一个限定,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第二,将新型银企关系的构建与资本市场的充分发展,作为当前中国产融结合发展的基础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笔者对大量相关研究的分析与总结,许多研究对于中国产融结合发展问题的分析,尽管实际上都是将银企关系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作为前提,甚至将银企关系视为“起点”,但是往往也都没有进行明确交代与深入分析。为此,本文在提出分析框架之后,首先对银企关系与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真正将两者作为基础条件摆在重要位置;第三,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于当前与未来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与风险防范,以及政府规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为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奠定了有力基础。尽管案例分析方法的运用不能算作是创新,但是对于本文研究主题下产融结合发展当前与未来风险的防范问题,这一方法的运用却是相对稀缺的,同时笔者也从业内人士的视角进行了思考与分析,并主要列举分析两个民营企业集团的例子。因此本文在这方面所运用的案例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国内产融结合研究的一个必要补充。由于笔者学术水平的限制以及时间上的种种制约,本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就笔者自身而言,由于长期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等方面的业务,尽管熟悉具体的操作,但同时也显示出笔者对相关理论掌握的不够深入和透彻。这就使得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现象和问题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分析可能不够深入,尤其是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把握方面;另一方面,从客观的环境条件上来看,本文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时间和资料等方面的制约,时间上的紧迫使得有些方面的研究,依然存在着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而资料方面的限制则可能会导致在行文和阐释上说服力的欠缺。不过,对于本文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无疑都是笔者今后要努力改进的方向。
杨志军[2](2014)在《当代中国环境抗争背景下的政策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抗争事件频繁发生,国家治理面临严峻的转型危机。在迈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环境抗争对政府决策的冲击和政府体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间关系作了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是鲜有研究将环境抗争带来政策结果及体系的改变放置于“政策变迁”的范围内考察。本文的核心工作是试图从政策变迁的角度对“为什么如此众多的环境抗争事件往往都能带来地方政策结果的改变?”作出解答。“政策变迁”意指一种既定政策的改变过程。其内涵是:不论是受到外在条件或内在因素的影响,很少有政策一直维持着当初被采纳时的形式,相反地,他们是持续不断在演化之中。因此,环境抗争所带来的政策变迁包含政策结果改变和政策体系变化两部分,前者属于典型非常规突发政策变迁范畴;后者属于缓慢的政策变迁过程。为此,论文开发出国家治理“制度—机制—行动”三维分析框架,从政府与公民双向互动角度界定了三种情形:(1)制度性分析主要聚焦于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国家治理因素,其本质在于政府与公民缺乏双向互动;(2)机制性分析主要集中于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政策结果和环保体系两方面,前者是环境抗争改变政策结果,后者是环境抗争影响环保体系;(3)行动力分析主要着眼于建构良性政策变迁和可持续性政策变迁,前者需要消解环境抗争行为的频发现状,后者需要探求国家治理的转型策略。分别对应三个递进式的问题探究,即制度呈现、抗争机理和治理提升。在国家治理的制度性分析框架中,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主要源于四个因素:国家统和主义、代理型地方发展主义、凝闭型政策体制和运动式治理。其根源在于政府与公民缺乏双向互动。环境抗争行动往往以发散靶向的射线机制直接对准各级地方政府机关,作为固定设置和既存秩序的国家治理结构被动的接受巨大冲击,被动承受恶劣社会影响。在国家治理的机制性分析框架中,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事件的“被动性回应”。“被动性回应”分为地方政府改变政策结果的“决策型回应”和影响环保政策体系的“结构型回应”。前者是典型的“冲击—回应”模式,后者遵循渐进理性的制度主义路径。论文通过建立“利益—意愿—能力”三维框架,解释了环境抗争改变政策结果的机理;通过“霍夫曼模型”分析了当代中国环保政策体系的制度变迁过程。从本质上来看,“决策型回应”作为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结果属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技术官僚的治理结果,并没有带来实质上的公共决策及政策体制的改变,更没有带来政府政策风格的改变,是一种消极的政策改变行为。“结构型回应”主要体现为国家治理战略理念的转变、环保机构的行政级别及命名方式改变、环保法制化进程、环境治理政策工具使用四个方面。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环保政策体系来自于环保机构的固着化和环境治理的路径依赖,与整体的国家政策体系变迁风格相吻合。最后,在国家治理的行动力分析框架中,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国家治理行动力以政府与公民双向互动状态呈现。首先通过建构新吸纳主义来消解环境抗争以达到良性政策变迁格局;其次从权威治理转型、层级治理转型、政府公共决策和政府公共治理四个方面的国家治理转型角度来实现可持续性政策变迁。建立在机制性分析基础之上的行动力分析与制度性分析相呼应,让抗议和变迁在双向运动状态中实现新的平衡,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裔兆宏[3](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认为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李秀英[4](2012)在《政治生态学视野中的黄河河源生态意象和纷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政治生态学视野来关注当今环境问题,正在逐渐成为西方人类学领域研究的一大趋势。本文试图通过该理论来研究中国个案,关注自2004年起被不同声音包围着的三江源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笔者以黄河源头藏区草原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环保事件背后的文化投射、政治权力及生态话语张力等内容,力求呈现一个真实的环保事件。本文的中心问题是针对目前三江源草原被破坏的现状,该研究尝试回答黄河源头轰轰烈烈的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究竟执行的如何,环保项目设立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探寻牧民究竟是草原天然的守护者,还是草原退化的罪魁祸首。本文主要运用政治生态学领域三种互为对应并补充的理论视角。其一为“社会建构论”,笔者试图构建黄河源环境保护项目中不同群体的差异视角,而这些不同视角所展示的正是不同文化背景与知识体系的反映。其二是“政治权力角逐与资源分配”视角,我们看到黄河源头环保事件并非简单的生态事件,而是政治权力和话语夹杂其中。牧民在选择与调适过程中靠“弱者的武器”达到表达自我立场的目的,国家话语与地方话语之间存在着分歧、争执,相互的借取、援引,呈现了一幅复杂的生态政治图景。其三是后现代、后殖民“发展”话语在当下的崭新解读,牧民在“发展”话语的影响与教导下,已经与市场化、资本流通等概念挂钩,草原文化正在成为“混杂文化”。而主流社会推动的“发展”话语掩盖了黄河源头环保项目的本质。那么,政府大幅度推行环保的动机究竟是为了源头生态保护呢,还是要通过环保手段来达到维持黄河中下游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本文的基本资料来自4次共计7个月时间的田野调查,在参与观察和文献收集基础上得以完成。本文的第一章首先抛出国际舆论争议,引出问题,接着从三个方面梳理政治生态学理论,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藏区草原变迁与生态移民研究综述。在理论回顾和研究综述基础上,笔者提出本研究的独特视角,即通过考察国家与地方两层面对黄河源头草原的不同认识,来挖掘不同文化背景与逻辑,并敏锐观察到环保事件背后双方群体之间的权力张力与复杂交锋过程,“发展”话语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二、三章呈现了黄河的中华民族母亲河地位是如何通过历史流变得以确立。从古时善恶同体的河神形象到民国时期母亲河形象的出现,在该意义流变过程中,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奠定了黄河的伟大地位,自解放后这种地位不断得以攀升。黄河中下游出现污染与干涸等环境问题时,政府采取了部分整治行动;而当黄河源头断流危机呈现时,引起各界一片惊呼,呼吁中国政府尽快确立相应政策以保护整条流域的水资源,此时三江源国家级保护区应运而生第四、五、六章展现了果洛地区概括,包括历史地理人文民俗等,并清晰呈现了几十年历史里黄河源头草原如何完成了从“传统”话语到“发展”话语的转变。随着唯经济论的强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玛多县成为“全国首富”,这是真实事件还仅是一场迷思?随后市场经济带来更加强大的“发展”话语,伴随牲畜作价到户和草场承包到户,牧民已经在市场体系下“被发展”、“被改造”,当地形成新的“混杂文化”。第七章揭示了“环保”话语如何在黄河源头生态危机后产生。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投资力度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其目的在于防止牧民“过牧”。笔者试图探讨分析该项目所依托的草原平衡理论范式,这种基于“发展”话语的范式,表面看似是“保护环境”的策略,实则隐藏的是为黄河中下游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雄心与期望。第八、九章展现了放下羊鞭进入城镇的牧民生活现状和巨大的衣食住行变化。在遭遇一系列困难时,当地人巧妙地通过“弱者的武器”和“隐藏的文本”来表达对于传统美好牧区生活的想象。移民村内对移民项目的私地下抱怨、非正式的底层反抗在社会网络的隐匿下得以顺利进行,援引和利用官方话语来为自己争取利益成为移民最常使用的生活策略。第十章回应了导论中提出的四大问题,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环保事件,笔者认为将当地生态和当地人生活本质化的概念需要修正,而对于“发展”话语的反思更为必要,黄河源个案经验告诉我们,生态问题其实是发展模式问题,如果没有对现代性和发展主义彻底地反省,最终会导致反面的后果。总之,本文虽然以解构主义角度分析复杂的环保事件,但目的不是要否定政府实施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的努力与意义,而是希望更深层次地挖掘可以滋养环境论述的文化土壤,透过复杂生态话语折射出来的各方姿态,提醒我们寻找国际国内现实背景下应对复杂环保事件的适当方式和策略,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与交流。
徐剑[5](2012)在《白山黑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纪实》文中提出书上说,塞北皆胡地也。于是有了秦开戍边,有了万里长城,有了关里关外。其实,秦开还没有到来之前,便有了新乐文明,那是7000多年以前的事了。就近说,2700多年以前,就有了郑家洼子青铜短剑,早了秦开到来400年。辽河孕育了红山文化,与长江、黄河并行,辽河也孕育了太阳鸟和青铜剑,只是不像关里人那样把历史写在纸上,刻在碑上,而是消解在人们的血肉里、魂魄里。于是有了东北人的旷达、豪放和诚恳,有了金戈、长风和塞北。书上还说,东北人倘能近于文而不失尚武时代留下的坦荡气魄的余韵,是很有出息的一类。题记——东北无名氏(摘自《铁西文史资料》第一辑)
赵亮[6](2012)在《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 ——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文中研究指明助学贷款制度建设问题是国内教育资助领域的难点,至今尚无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出台,这一方面使得依靠行政手段全面推行的助学贷款政策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另一方面也使得各方主体利用政策缺陷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利于助学贷款工作的有效推进。面对实践困境,目前国内的理论研究在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均取得了深入发展,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银行放贷、学生还贷,以及政府如何提高各方积极性三个方面,整体上属于“风险控制型”的研究模式。但以往研究要么过分倚重经济学上的实证分析方法,容易导向一种工具理性的研究范式,从而忽视助学贷款制度本身的价值维度;要么属于一种法律分析,运用法律来剪裁事实,不能有效应对贫困大学生的权利保障问题。由于尽快制定助学贷款相关法律已成为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基本共识,法又是以权利义务关系(即法律关系)为核心内容的,所以,本文确立了以助学贷款法律关系为研究领域,基于法理分析的“权利保障型”研究模式。而教育资助政策实际上体现的是一个有关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宪政问题,政府如何对待贫困大学生的受助权问题其实就是政府如何保障公民社会权的宪政问题,由此进一步确立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助学贷款法律关系之确立虽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但更须以宪政为前提和基础,以贫困大学生受助权为原点,实现制度建设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的根本转型。在研究领域、研究模式、中心论点的统领下,本文以社会主义宪政原理与教育资助政策的关系为主线,首先以法律关系为分类依据,对我国的助学贷款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政策文本上看,助学贷款行政立法呈现出一种“管理法”特征,不仅公民权利的实现以政府行政为根本前提,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完全处于政府行政权控制之下,而且政府的权力与责任存在明显偏差。从政策实践上看,助学贷款管理运作呈现出一种“对抗型”特征,包括行政与法的对抗、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的对抗、行政主体间的对抗。其次,对国内有关助学贷款制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实证分析,明晰了已有研究的整体进展。并对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建设的宏观背景进行考察,从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对府际关系、府银关系、府校关系、校生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指出:必须在公共财政理念下完善高等教育投入体制;必须由政策性银行承担助学贷款业务;助学贷款府校关系是需要保留的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助学贷款校生关系则属于外部行政法律关系。而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法”是国内理论与实践领域所公认的、面向民生领域的最重要的法律部门。然后,对贫困生受助权的社会权属性,以及助学贷款法的社会法属性作法理分析。贫困生不仅经济贫困、心理贫困,最重要的是权利贫困,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受教育权是我国明确的一项基本人权,但贫困生的人权问题并非是受教育权的享有意义上的,而是受教育权的保障意义上的。作为社会权的受教育权之实现,需要以贫困生的受助权之实现为前提,要求国家必须力所能及地为公民受教育权的有效行使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以此促进个体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而助学贷款法在调整目的、手段、原则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不同于行政法、民商法和经济法,应属社会法部门。再次,以宪政视角重新审视了作为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建设最重要参考源的美国学生贷款制度建设。美国法律意义上的学生资助制度始于冷战时期,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并非完全基于受教育权之实现的考虑。美国的学生资助政策已经偏离了原定目标,脱离了低收入家庭的现实需要。近二十年美国学生贷款违约率的大幅下跌与再次上涨,其主要影响因素一是经济大环境的变迁,二是营利性高校违约率的起伏。但美国的营利性高校定位于终身教育体系,而我国助学贷款制度所覆盖的高校则是定位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两者有本质的不同。美国助学贷款的市场化运作暴露出了种种弊端,奥巴马政府也因此再度将贷款权收归政府。总体来看,美国宪政体制下的政党政治、选举制度、利益集团等因素,是美国学生贷款政策越来越偏向于中产阶级,且缺乏连贯性,并继而影响违约率的重要原因。最后,在前文已有的实证分析、法理分析、比较分析基础上,以宪政视角重新审视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建设的基本定位。首先明确了受教育权在我国所具有的独立的宪法权利地位,受教育权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的政治根基紧密相连,是公民有效参与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前提。其次,明确宪政虽来源于西方,且在我国发展坎坷,但却是理论和实践领域公认的必然发展方向。而宪政的中国式内涵则决定了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保障问题就是宪政问题,决定着国家的义务形式和法治建设路径。再次,指出现阶段我国的贫困生受助权的保障不仅仅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问题,更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是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国家反贫困战略的关键环节。最后,通过法理分析从服务行政下的助学贷款国家给付义务、贫困生受助权的救济途径两方面阐述了有关贫困生受助权保障的宪政安排问题。
陈娜[7](2012)在《媒介表达:一元国家意志VS.多元社会诉求 ——《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个案研究(1998-2008)》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经历着由体制变革所带来的总体性社会结构向分化性社会结构的转变,具体说来,主要包括社会资源的分化、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分化三个方面。而这一变化,直接给中国的新闻媒体带来了紧迫而突出的时代新使命。鉴于媒体的双重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媒体在不断趋于分化的社会形势前面临着两大不可偏废的重要任务:一是贯彻国家一元意志,维护社会稳定,以促进社会整合的实现;二是满足社会多元需求,适应社会分化趋势,以符合自身发展规律。这其中,意识形态属性要求媒体必须为国家和社会提供统一的社会价值目标与行动目标,而商品属性则意味着媒体必须面对、适应分化与多元的社会现实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于是,一个显见的问题便在于,当国家的一元意志与社会的多元诉求都具备某种现实必须性的情况下,中国的媒介表达究竟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貌?基于以上,本文试图从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两个层面来完成对转型中国多元利益主体媒介表达的现实观照。具体而言,一方面对大众媒介外在的呈现主体和话语空间进行分辨与定位,另一方面对大众媒介内在的表达规则与话语逻辑进行判断与反思。由此,本文以案例研究法和批判研究法作为主要研究路径,将多元利益主体呈现相对可观的房地产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以意识形态属性相对较强的《人民日报》作为研究样本,选取代表中国房地产产业化发展高潮期的1998年至2008年作为时间跨度来展开对上述问题的解答和研究。通过对房地产报道中以政府意志、资本意志、社会意志为代表的多元利益主体媒介表达的系统梳理,本文发现由现实社会中强势利益集团与弱势利益集团博弈而引起的利益失衡同样反映在了大众媒介的表达呈现之上,并且表现出强意志强表达、强意志弱表达以及弱意志强表达、弱意志弱表达的多重媒介表达形态。本文认为,从1998年至2008年这十一年间,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多元利益表达经历了从以一元利益表达为主体向以一元利益表达为主导、多元利益表达为主体的外在话语空间和内在话语逻辑的转变,并最终呈现出的是一个“多元的释放”与“一元的坚守”并存的大众媒介利益表达格局。因此,本文在最后对于多元利益主体媒介表达的“抽象的规定性”提出了几点参照,即对于“利益多元”与“政治一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一体多元”之下媒介表达在保持社会稳定与满足社会需求之间的“度”,以及应当将社会公正作为媒介表达的框选标尺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对当下多元利益表达的主体、机制和宗旨等现实状貌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实践指导。
尹永纯[8](2006)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1978—2005)》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国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20多年来,利用外资始终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相伴而行,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根据党的有关会议精神、国家出台的利用外资方面的方针政策,对利用外资政策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行了考察,对利用外资不同阶段的政策变化特点、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利用外资的基本经验,并针对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本文由绪论、七章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 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的研究现状及论文的基本构架、创新之处、难点及写作方法。 第一章,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历史回顾。本章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理论来源,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发展的历史轨迹,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利用外资的曲折历程进行了历史回顾。在此基础上,对利用外资实践出现曲折的原因、利用外资的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改革开放前,中国利用外资的经验教训为改革开放后利用外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第二章,利用外资的酝酿与起步。本章首先回顾了利用外资政策酝酿的国际国内背景及酝酿过程。国际背景主要是和平与发展时代条件下的世界各国经济贸易联系的日益加深。国内背景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前20年左倾错误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文革”后,中国领导人纷纷出国访问,中国经济考察团出国考察后,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经过国务院务虚会、全国计划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上的充分酝酿与讨论,中央领导层在利用外资加快现代化建设问题上达成共识。其次,考察了利用外资政策出台的过程。包括利用外资机构的设立与法律的草创、落实华侨政策,鼓励华侨回国投资、创办经济特区作为利用外资的试点地区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利用外资的一些具体政策及实施。再次,从利用外资的环境、优惠政策、管理经验等方面分析了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从利用外资的方式、来源、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起步阶段利用外资的特点。 第三章,利用外资的初步发展。1986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外资企业法》和《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利用外资政策开始进入初步发展阶段。针对起步阶段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这一阶段外资政策调整的重点是进一步改善利用外资的环境,明确规定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强对利用外资工作的管理和引导。分析了1988年中国“第二次投资热潮”出现的几个相关因素。第二
蒋巍[9](2004)在《渴》文中提出有人说,20世纪,人类为石油而战;21世纪,人类将为水而战。历经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数千年的野蛮开采,今天,以“渴”为标志的水危机已经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去年,着名报告文学作家蒋巍历时数十天,深入采访了五个省市的农村地区,对那里的人们和土地的焦渴,以及党和人民为解决焦渴而进行的卓绝奋斗,做了如下翔实而生动的描述。——编者
李青松[10](2003)在《共和国退耕还林》文中提出 比三峡工程还大的工程"树上山,粮下川。"——这是朱镕基总理的一句名言。1999年至今,"退耕还林"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猎猎飘扬。退耕还林工期10年,总投资3400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这是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着的一件大事,是土地改革后土地利用方式的一场深刻的变革。退耕还林的倡导者和有力的推动者正是国务院总
二、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坦言:形势看好 问题不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坦言:形势看好 问题不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
1.4.2 案例分析与对比分析 |
1.4.3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产融结合的框架分析 |
2.1 产融结合的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结构理论 |
2.1.2 金融发展理论 |
2.1.3 政府规制理论 |
2.2 产融结合的主导模式 |
2.2.1 政府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
2.2.2 银行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
2.2.3 企业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
2.2.4 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
2.3 产融结合的经济效应 |
2.3.1 产融结合的规模经济效应 |
2.3.2 产融结合的资源配置效应 |
2.3.3 产融结合的先导示范效应 |
3 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 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
3.1.1 起步阶段(1987-1992) |
3.1.2 治理阶段(1993-2003) |
3.1.3 快速发展阶段(2004至今) |
3.2. 中国产融结合的基本现状与主要问题 |
3.2.1 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基本现状 |
3.2.2 基于国内非金融上市公司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
3.2.3 当前产融结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中国产融结合的基础构建 |
4.1 银企关系与产融结合发展 |
4.1.1 中国银企关系及其发展 |
4.1.2 产融结合发展中的银企关系 |
4.1.3 基于产融结合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构建 |
4.2 资本市场与产融结合发展 |
4.2.1 中国的资本市场及其发展 |
4.2.2 资本市场对产融结合发展的影响路径 |
4.2.3 资本市场产融结合推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
4.2.4 基于产融结合发展的资本市场改革 |
5 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 |
5.1 我国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与问题 |
5.1.1 服务型模式:以集团财务公司为平台提供内部服务 |
5.1.2 投资型模式:以参/控股形式投资金融板块谋求回报 |
5.1.3 发展型模式:以多个金融平台的设立实现独立发展 |
5.1.4 当前产融结合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现阶段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 |
5.2.1 以主业为中心保持产业与金融的协调发展 |
5.2.2 理智选择适应自身条件和实际的发展路径 |
5.2.3 不断加强和完善对产融结合发展的有效监管 |
5.3 产融结合模式选择的案例分析——新希望集团 |
5.3.1 新希望集团发展概况 |
5.3.2 新希望集团的产业布局 |
5.3.3 新希望集团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分析 |
6 中国产融结合的风险防范 |
6.1 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面临的四大风险 |
6.1.1 风险之一:经营与财务杠杆风险 |
6.1.2 风险之二:内部交易与管理风险 |
6.1.3 风险之三:市场投机与系统风险 |
6.1.4 风险之四:金融政策与监管风险 |
6.2 现阶段产融结合发展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
6.2.1 产融结合发展风险评价的方法基础 |
6.2.2 产融结合发展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6.2.3 产融结合发展风险的评估与预警 |
6.3 防范和控制产融结合发展风险的主要对策 |
6.3.1 建设风险管理文化,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
6.3.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
6.3.3 制定合理产融战略,实施整体风险管理 |
6.3.4 创新产融监管体系,推动有效产融结合 |
6.4 产融结合风险防范案例分析——复星集团 |
6.4.1 复星集团发展概况 |
6.4.2 复星集团的产融结合 |
6.4.3 复星集团的产融结合风险防范 |
7 中国产融结合的政府规制 |
7.1 发达的国家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
7.1.1 美国的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
7.1.2 德国的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
7.1.3 日本的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
7.2 产融结合中政府规制的方向与着力点 |
7.2.1 营造有利于产融结合的政策环境 |
7.2.2 规划产融结合发展的具体路径 |
7.2.3 控制产融结合发展的风险水平 |
7.2.4 提升产融结合发展的竞争能力 |
7.3 政府规制视角下的产融结合发展之路 |
7.3.1 明确产融结合发展战略定位与具体路径 |
7.3.2 健全符合实际的产融结合风险控制体系 |
7.3.3 积极探索中小企业的产融结合发展模式 |
7.3.4 通过合理布局与平衡发展助推经济转型 |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当代中国环境抗争背景下的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一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思考之一:“托克维尔困境”与“转型危机” |
1.1.2 思考之二:社会抗争与社会稳定结构 |
1.1.3 思考之三:政策变迁与国家治理能力 |
1.1.4 研究问题: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 |
1.2 文献述评与研究发现 |
1.2.1 环境抗争的多维研究范式 |
1.2.2 政策变迁研究的立体透视 |
1.2.3 环境抗争与政策变迁的关系 |
1.2.4 研究发现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贡献 |
第二章 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国家治理因素 |
2.1 国家与社会关系因素:国家统和主义 |
2.2 中央与地方关系因素:代理型地方发展主义 |
2.3 政府公共决策因素:凝闭型政策体制 |
2.4 政府公共治理因素:运动式治理 |
2.5 缺乏双向互动: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根源 |
第三章 决策型回应:环境抗争改变政策结果 |
3.1 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冲击—回应”模式 |
3.2 决策型回应机理:以城市邻避型环境抗争为分析对象 |
3.2.1 信念塑造行为:倡议联盟框架分析 |
3.2.2 问题产生行为:环境问题框架分析 |
3.2.3“意愿—能力”维度的政府回应:策略性框架分析 |
3.3 决策型回应本质:技术官僚治理 |
3.3.1 决策型回应是环境风险的公共决策过程 |
3.3.2 技术官僚主宰环境风险决策的政策过程 |
第四章 结构型回应:环境抗争影响政策体系 |
4.1 政策体系渐进理性的制度化风格 |
4.1.1 两种典型政策风格:理性主义和渐进主义 |
4.1.2 环保体系变迁实质:渐进理性的制度化 |
4.1.3 制度相依:渐进理性的制度化本质 |
4.2 环境抗争影响环保体系:基于霍夫曼模型的分析 |
4.2.1 制度场域与霍夫曼模型 |
4.2.2 环境抗争如何影响环保体系:基于霍夫曼模型的分析 |
4.3 环保体系变迁的历史制度论解释 |
4.3.1 环保体系的固着化现象 |
4.3.2 环境治理的路径依赖现象 |
4.3.3 环保体系属于制度变迁范畴 |
第五章 建构良性政策变迁的环境抗争消解策略 |
5.1 良性政策变迁的内涵与要素 |
5.2 行动进入过程:中国环境保护主义嵌入性的共生结构 |
5.2.1 市场力量进入政治过程:环境抗争行动的脱嵌基础 |
5.2.2 环保组织进入政府过程:身份合法化的资源获取 |
5.2.3 社会力量进入政策过程:共识建构的双面效果 |
5.2.4 环境评价进入社会过程:评估环境治理的效果 |
5.3 嵌入与吸纳并重:消解环境抗争的新吸纳主义 |
5.3.1 新吸纳主义的诠释与说明 |
5.3.2 新吸纳主义的目标导向:“连续统”危机治理 |
5.3.3 新吸纳主义的政策集合:政策营销和公众参与 |
5.4 新吸纳主义的政策过程设计:以“社区自治”为例 |
5.4.1 新吸纳主义视野下的居民自治制度:总体框架与制度设计 |
5.4.2 新吸纳主义的个案设计:以专业委员会为载体 |
第六章 实现可持续性政策变迁的国家治理转型 |
6.1 权威治理转型:从抗议型威权迈向治理性互赖 |
6.2 层级治理转型:从“混沌整体”体系迈向法理分权体系 |
6.3 在社会中的决策:从“凝闭型”决策迈向“共识型”决策 |
6.4 在社会中的执行:从“运动式”治理迈向“多中心协同”治理 |
第七章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4)政治生态学视野中的黄河河源生态意象和纷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政治生态学理论回顾 |
一、生态的社会文化建构 |
二、生态事件背后的政治权力斗争 |
三、“发展”话语对于生态危机的崭新解读 |
第三节 藏区草原与牧民生活变迁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第四节 理论视角、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
一、理论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内容安排 |
第二章 黄河母亲河意涵的历史流变 |
第一节 古人对黄河的认识与治理 |
第二节 历代对黄河河神的祭拜 |
第三节 黄河形象的转变与伟大抗日精神 |
一、民国时期黄河治理与河神形象的淡化 |
二、抗日战争运动与中华民族母亲河符号的出现 |
三、解放后黄河地位的提升 |
第四节 历代对于黄河源头的探寻与认知 |
第三章 黄河危机背后的民族命脉担忧 |
第一节 黄河断流无水之苦 |
第二节 黄河源头断流危机带来的强烈呼声 |
一、饮恨黄河源 |
二、中下游经济发展受限的实际担忧 |
第三节 应运而生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第四节 三江源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背后的发展逻辑 |
第四章 果洛地区基本情况介绍 |
第一节 果洛地理历史 |
第二节 果洛格萨尔民俗文化 |
第三节 果洛传统生态观念 |
第四节 果洛人的黄河源头“玛曲”“玛域”情 |
第五章 果洛草原步入“发展”话语时代 |
第一节 解放前的草场使用概况 |
第二节 “发展”话语进入雪域草原 |
一、解放初期的公社化与集体学大寨时期 |
二、70年代末现代化口号的提出 |
第三节 玛多县“全国首富”神话的迷思 |
第六章 市场经济下的“发展”话语与草原改革 |
第一节 牧业生产责任制的引入与实施 |
第二节 一路下滑的牲畜数量和草场流转政策 |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时期果洛 |
第四节 市场经济浪潮中的牧民 |
第七章 “环保”话语的出现 |
第一节 草原退化现状与原因分析 |
一、主流话语对果洛草原退化原因分析 |
二、牧民对黄河源生态恶化的地方性解释 |
第二节 果洛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 |
一、环保项目实施情况 |
二、政府环保设想与现实的差距 |
第三节 生态恶化背景下的牧民贫困与道德指责 |
一、牧民贫困状态的出现 |
二、伴随黄河源头牧民的道德“污名化” |
第八章 牧民身份转换后的河源新村移民 |
第一节 河源新村的形成 |
第二节 政府与媒体眼里的移民村 |
第三节 陷入社会经济困境的群体 |
一、面临的主要困难 |
二、渺茫的工作机会 |
三、缩水的筵席与不平衡的社会网络 |
第四节 移民生活变迁与应对生活的办法 |
第九章 生态移民的微观权力与隐藏文本 |
第一节 大规模抵抗的零可能性 |
一、特殊时期河源新村维稳之重 |
二、私下的日常反抗形式 |
第二节 移民们对于项目政策的抱怨与想象 |
一、对于轮驻干部的想象和批评 |
二、对于高层领导和项目决策的质疑与诉求 |
第三节 疾病恐慌与隐喻 |
第四节 援引官方话语的生存策略 |
第十章 结论 |
参考书目 |
附录一:《措哇尕泽》藏文原稿 |
附录二:《故乡扎陵湖》藏文原稿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 ——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制度实践背景 |
(二) 理论研究背景 |
(三) 研究领域的确定 |
二、研究综述 |
(一) 助学贷款主体关系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分析 |
(二) 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法学分析 |
(三) 研究现状总结 |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模式的确立 |
(二) 中心论点的确立 |
(三)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政策文本中的法律关系 |
(一) 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 我国助学贷款政策制定概貌 |
(三) 政策文本中的法律关系 |
(四) 我国助学贷款行政立法的“管理法”特征 |
二、政策实践中的法律关系 |
(一) 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 我国助学贷款政策实践概貌 |
(三) 政策实践中的法律关系 |
(四) 我国助学贷款管理运作的“对抗型”特征 |
第二章 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影响因素与宏观背景 |
一、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影响因素研究概况 |
(一) 银行放贷的影响因素 |
(二) 学生还贷的影响因素 |
二、财政体制与府际关系 |
(一) 财政体制改革 |
(二) 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府际关系 |
(三) 公共财政体制与高等教育投入 |
三、金融体制与府银关系 |
(一) 金融体制改革 |
(二) 银行体制改革下的府银关系 |
(三) 政策性银行与助学贷款政策性 |
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府、校、生三方关系 |
(一)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与府校关系 |
(二) 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体制与校生关系 |
五、社会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确立与发展 |
(一) 社会法的起源与国际发展概况 |
(二) 社会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
第三章 以贫困生受助权为中心的助学贷款法律关系 |
一、“贫困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辨析 |
(一) 以经济能力为本位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二) 贫困生的弱势群体特征 |
二、公平与效率视野下的贫困生权利 |
(一) 公平、效率与倾斜保护 |
(二) “管理法”与权利保护 |
三、贫困生受助权的社会权属性 |
(一) 贫困生受助权的人权基础 |
(二) 贫困生受助权的社会权属性 |
四、助学贷款法的社会法属性 |
(一) 助学贷款法不同于民法 |
(二) 助学贷款法不同于行政法 |
(三) 助学贷款法不同于经济法 |
(四) 助学贷款法的社会法本质 |
第四章 宪政视野下的美国学生贷款制度建设 |
一、中美助学贷款比较研究概况 |
(一) 特点总结 |
(二) 经验借鉴 |
二、美国学生贷款制度建设的宪政视角 |
(一) “分权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拨款制度 |
(二) “国家本位”下的高等教育资助制度 |
(三) 家庭收入、贷款拖欠率与学生就学特征 |
(四) 中产阶级、选票与联邦资助对象的偏离 |
(五) 违约率大幅下降的背后 |
(六) 贷款过度市场化的隐忧 |
第五章 宪政视野下的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 |
一、受教育权保障问题就是宪政问题 |
(一) 受教育权的独立宪法权利地位 |
(二) 宪政的中国语境 |
(三) 宪政的“中国式”内涵与受教育权保障的国家义务 |
(四) 社会主义本质视阈下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反思与重构 |
二、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的宪政安排 |
(一) 服务行政下的助学贷款国家给付方式 |
(二) 助学贷款给付行政的启动 |
(三) 助学贷款的启动与发放 |
附录一: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法规分类汇总(1999年-2011年) |
附录二:助学贷款相关专着汇总(截止到2011年) |
附录三: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样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媒介表达:一元国家意志VS.多元社会诉求 ——《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个案研究(199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途径 |
三、文献回顾及核心概念 |
(一) 解读“多元”: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 |
1、本体论中的“多元” |
2、价值论中的“多元” |
3、认识论中的“多元”——兼谈“多元交互主义”方法 |
(二) 关于“利益主体”与“多元利益” |
1、对“利益主体”的相关认识 |
2、对“多元利益”的相关研究 |
(三) 房地产市场“利益主体”的相关研究 |
(四) 对国内房地产报道的研究 |
(五) 关于“媒介表达”的研究及“媒介表达”含义的界定 |
附录 |
第一章 分化·多元·动态:利益群体视野下的中国与房市 |
第一节 分化的社会结构:利益群体视野下的转型中国 |
第二节 多元的社会主体:利益群体视野下的中国房市(1998-2008) |
第三节 动态的社会变量:利益群体视野下的中国房地产政策(1998-2008) |
附录 |
第二章 《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总述及样本分析(1998-2008) |
第一节 框架理论下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总述 |
第二节 一 元利益主体的话语强势 |
一、1998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
二、1999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
三、2000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
第三节 多元利益主体的逐渐显现 |
一、2001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
二、2002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
第四节 多元利益表达的分水岭 |
第五节 #61以中央-地方政府利益博弈为中心的多元利益表达 |
一、2004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
二、2005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
三、2006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
四、2007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
第六节 #68共谋出路的一元回归 |
小结 |
附录 |
第三章 争衡:多元利益主体媒介表达的诉求与呈现 |
第一节 媒介表达与多元利益主体的二元互动 |
一、大众媒介表达多元的基础:公共性与公共利益 |
1、媒介伦理与公共性 |
2、合法政府与公共利益 |
二、作为利益表达渠道的大众媒介:利益实现的首要环节 |
第二节 政府意志的媒介表达 |
一、中央政府的利益诉求与媒介表达 |
1、中央政府的利益诉求 |
2、中央政府的媒介表达 |
3、案例分析:2002年对“11号令”与2004年对“71号令”的报道 |
二、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与媒介表达 |
1、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 |
2、地方政府的媒介表达 |
3、案例分析:2006年关于地方政府的房地产评论 |
第三节 资本意志的媒介表达 |
一、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诉求与媒介表达 |
1、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诉求 |
2、房地产开发商的媒介表达 |
3、案例分析:2005年针对开发商偷漏税的报道 |
二、商业银行的利益诉求与媒介表达 |
1、商业银行的利益诉求 |
2、商业银行的媒介表达 |
3、案例分析:2001年以“195号文件”出台为转折的报道 |
第四节 社会意志的媒介表达 |
一、主动型需求购房者的利益诉求与媒介表达 |
1、主动型需求购房者的利益诉求 |
2、主动型需求购房者的媒介表达 |
3、案例分析:2003年保护购房者消费权益的报道 |
二、被动型需求购房者的利益诉求与媒介表达 |
1、被动型需求购房者的利益诉求 |
2、被动型需求购房者的媒介表达 |
3、案例分析:2004年针对拆迁户问题的报道 |
小结 |
附录 |
第四章 失衡:多元利益主体媒介表达的博弈与冲突 |
第一节 利益集团与利益失衡 |
一、利益集团的形成与特点 |
二、利益集团博弈与利益表达失衡 |
第二节 多元利益集团的意志格局与媒介表达 |
一、强势利益集团与强意志 |
二、弱势利益集团与弱意志 |
三、强势利益集团的媒介表达 |
1、强意志强表达 |
2、强意志弱表达 |
3、小结 |
四、弱势利益集团的媒介表达 |
1、弱意志弱表达 |
2、弱意志强表达 |
3、小结 |
第三节 多元利益集团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
一、强势利益集团与强势利益集团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
1、“求同存异、彼此妥协”: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
2、“弃卒保车、顾全大局”: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
二、强势利益集团与弱势利益集团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
1、“左右逢源、恩威并施”:地方政府与拆迁户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
2、“中介协调、监督解读”: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
小结 |
附录 |
第五章 制衡:多元利益主体媒介表达的实现途径 |
第一节 和谐社会本质与利益表达制衡 |
一、利益表达制衡对实现和谐社会的意义 |
1、利益均衡作为和谐社会的本质 |
2、利益表达制衡的原则 |
二、大众媒介对于利益表达制衡的意义 |
1、媒介表达是一种渠道 |
2、媒介表达是一种机制 |
第二节 多元利益主体媒介表达制衡的要旨 |
一、“利益多元”与“政治一体” |
二、“一体多元”下媒介表达的“度” |
三、作为公平正义的“彰显”与“遮蔽” |
小结 |
附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1978—2005)(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概念的界定 |
三、利用外资问题研究述评 |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历史回顾(1930—1970年代)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观和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思想 |
二、列宁对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论述及利用外资思想 |
三、苏联利用外资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基本历程 |
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历史轨迹 |
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利用外资的实践 |
三、从20世纪6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利用外资的曲折历程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利用外资的总体评价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利用外资走入误区的原因 |
二、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利用外资的综合评价 |
第二章 利用外资的酝酿与起步(1978—1985)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酝酿与启动 |
一、利用外资重新启动的历史背景 |
二、利用外资的酝酿过程 |
第二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出台 |
一、一系列利用外资重大举措的出台 |
二、利用外资政策的实施 |
三、利用外资问题上的争论与“租界风波”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与特点 |
一、利用外资的成效 |
二、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消极影响 |
三、利用外资的几个重要特点 |
第三章 利用外资的初步发展(1986—1991)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 |
一、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背景 |
二、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 |
三、“第二次投资热潮”的形成 |
第二节 利用外资的曲折发展 |
一、治理整顿对利用外资的影响 |
二、“六·四事件”的消极影响 |
三、“洋浦风波”——围绕是开放还是“卖国”的争论 |
四、利用外资走出阴影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分析 |
一、利用外资取得的成效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利用外资的快速发展(1992—1996)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
一、冲破“姓资姓社”的思想迷雾 |
二、利用外资新的发展态势 |
三、利用外资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
第二节 外资政策的实施与国民待遇体制的初步探索 |
一、改善投资环境,拓宽利用外资领域 |
二、出台新的产业政策,加强利用外资的产业导向 |
三、特区还要不要“特”下去的争论及特区外资政策的调整 |
四、逐步实行外商投资的国民待遇体制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分析 |
一、利用外资的成效 |
二、外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加入WTO前后利用外资的稳步发展(1997—2005)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继续完善的背景 |
一、围绕利用外资问题的争论 |
二、国际国内利用外资环境变化对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
三、利用外资指导思想的转变 |
第二节 加入WTO前利用外资政策的继续完善 |
一、实施多元化引资战略,多渠道多方式吸收外商投资 |
二、继续强化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 |
三、继续扩大外商投资领域,积极鼓励外商来华投资 |
四、完善外商投资的地区布局,加大中西部引资力度 |
五、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 |
第三节 加入WTO后利用外资政策的继续完善 |
一、加入WTO后中国继续完善利用外资政策的背景 |
二、利用外资政策需要实行的战略转变 |
三、利用外资政策的继续完善 |
四、利用外资战略的重大转变——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四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分析 |
一、利用外资取得的成效 |
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六章 利用外资政策的演进路径及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利用外资的演进路径 |
一、利用外资在空间上的演进 |
二、利用外资在方式上的演进 |
三、利用外资在战略目标上的演进 |
四、利用外资政策体系的演进 |
第二节 利用外资的动因分析 |
一、利用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战略的需要 |
二、利用外资在国际分工方面的比较优势 |
三、稳定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 |
四、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符合比较优势的外资政策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基本经验 |
一、解放思想,大胆实验,勇于创新,不断进行政策上的调整和完善 |
二、坚持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适度举借外债 |
三、努力改善外商投资环境 |
四、从坚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到主动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 |
五、坚持政策导向性,利用外资为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服务 |
第七章 利用外资的影响、问题及思考 |
第一节 利用外资的积极影响 |
一、缓解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 |
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 |
三、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四、促进了中国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
五、扩大了就业、缓解了就业压力 |
六、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加深了中国和世界的经济联系 |
第二节 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
一、地方政府在引资中恶性竞争,利用外资效益低下 |
二、优惠政策的滥用,使内外资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不公平 |
三、“市场换技术”政策存在的严重问题 |
四、外资企业逃税和利润成本转移使中方蒙受损失 |
五、跨国公司投资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
六、利用外资增加了中国经济安全的不稳定性因素 |
七、外资立法体系不完善 |
第三节 进一步利用外资的思考 |
一、政府转换角色,引资的主体由政府转为企业 |
二、内外资政策从差别政策、倾斜政策转向统一的环境政策 |
三、转变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
四、强化外资政策地区导向,加大中西部引资力度 |
五、在利用外资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坦言:形势看好 问题不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D]. 王克馨.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2]当代中国环境抗争背景下的政策变迁研究[D]. 杨志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3)
- [3]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4]政治生态学视野中的黄河河源生态意象和纷争[D]. 李秀英. 中央民族大学, 2012(08)
- [5]白山黑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纪实[J]. 徐剑. 中国作家, 2012(20)
- [6]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 ——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D]. 赵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7]媒介表达:一元国家意志VS.多元社会诉求 ——《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个案研究(1998-2008)[D]. 陈娜. 复旦大学, 2012(02)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1978—2005)[D]. 尹永纯.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2)
- [9]渴[J]. 蒋巍. 中国作家, 2004(09)
- [10]共和国退耕还林[J]. 李青松. 报告文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