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艺华广西自治区柳州市职业技术学院545006
摘要:本文通过浅谈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的内在联系,说明中国艺术设计应立足于民族文化土壤,汲取少数民族文化营养,从而提升艺术设计的品质、完善理论,丰富表现形式。这是发展繁荣艺术设计的根本。
关键词:艺术设计民族文化内在联系
中国的艺术设计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成就,但是相对于具有现代化意义的艺术设计却是发展于改革开放以后,因而对于中国艺术而言,很多人把现代艺术设计当成中国艺术的“舶来品”。更进一步说,我们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艺术设计史著作一度被称为“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另一称呼。对于这一变化,不得不说这不仅仅是历史和名词的演变,而是我们中国人自己丧失掉了信心和承担继承的责任。对于中国艺术走的这种下坡路,我们国人该如何使中国艺术设计崛起呢?信心又在哪里呢?我想我们这种信心应该来源于中国伟大的民族精神,源于民族的力量。在艺术设计创作的过程中,民族精神的崛起应该承担着不可否认的力量,表现为艺术设计作品中所使用的颜色、构造等能够直接被人们观察到的形象,以及艺术设计作品所承担的文化内涵。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艺术设计的这种内涵的表现变得越来越突出。例如:对于我们国家的五大国有银行的设计标志都使用中国古钱币,中国古钱币作为我国五大国有银行设计造型的主要依据,同时兼有龙、中国文字、麦穗等符号作为辅助造型;对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五福娃就暗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五行、五色、无方等传统文化元素。由此可见,艺术设计只有不断从民族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使中国艺术走向世界,在国际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当然,对于上文提到的“民族文化”并不是仅仅指中华民族的传统的某一个民族文化,而是相对于其它国家的民族文化而言,它包含着中华各民族共同认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作为文化主体,也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新的民族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在艺术设计的精神语言和表现形式中,民族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艺术设计凝结的民族文化精神被称为艺术设计的精神语言。精神语言对艺术设计的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中国艺术区别于其他国家艺术设计的本质之所在。精神语言不是同艺术设计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逐渐渗透的,并以视觉效果的作品形式呈现出来的。它又使艺术设计的精神语言不断丰富,才能够不断提升艺术设计的品质。作为一个艺术设计师,其作品主要是以视觉效果呈现出来的,因此,很多人把进行艺术设计创作的技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作为最重要的手段,却往往忽略艺术设计的精神语言。众所周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设计师应该广泛汲取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熟知本国各个民族的文化演进、风俗和历史演进。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艺术设计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虽然人口较少,但是他们的服饰、建筑、传统节日等文化对于艺术设计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都可以作为艺术设计的营养土壤,从中汲取有利于艺术设计发展的成分。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因此要发扬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促进艺术设计的发展。
在现代化艺术设计理论方面,少数民族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本世纪初以来,艺术设计中的民族化理论,再次受到人们的热议,引起强烈的关注。由于受西方设计思潮的影响,中国的艺术设计,对本土民族文化缺少重视,导致大量的文化元素被忽略和遗忘。因此,有些少数民族文化濒临灭绝,对于这种现象,不得不说是我国人民的一大损失,令人为之惋惜。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艺术设计师开始致力于本土文化元素,尤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应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丰富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理论。
三、艺术设计的重要因素是由民族文化的特性决定的
中国民族文化具有传承性。中国艺术设计应该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丰富的土壤之上。借鉴和抄袭西方的设计只能是表面上的,不会体现出西方设计的实质性精神。民族文化的传承性,使根植于文化上的艺术设计从始至终都保持着新鲜的血液,保持着旺盛的生命活力。
中国民族文化具有交融性和创新性。艺术设计不是简单的艺术综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成为中国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因此,中国民族文化的交融性为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中国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可以不断为艺术创造不断输入新的血液,促进艺术设计的发展。
艺术设计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21世纪全球文化的冲击,如何才能使艺术设计保持永久的活力?我们要立足民族文化,兼容并蓄外来文化,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艺术设计理论和表现形式,创立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杨雪梅道家思想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2)。
[2]都永浩华夏—汉族、中华民族与中华人民[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