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是一篇研究灌阳话持续体标记的方言语法论文。与普通话相比,灌阳话持续体标记系统具有自身的特色:普通话用“着”标记持续体,而在灌阳话中,与“着”对应的语法形式有三个:即“到”、“紧”和“起”。本文力图通过观察、描写和比较,揭示灌阳话中与“着”对应的三个持续体标记的句法语义特点。不包括前言和结语,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描写分析了灌阳话持续体标记之一“到”的句法语义特点,并与普通话“着”进行了对比。“到”主要可以出现在一般句式、存在句、连动句、评议句和祈使句中,具有[-完整]、[+持续]和[±动态]的语义特征,并具有凸现语义、足语和完句的功能。与普通话“着”相比,在句式分布方面,灌阳话“到”对应了普通话“着”的大部分用法;在意义方面,它们基本对应;在功能方面,它们也存在部分与整体的对应关系。第二章描写分析了灌阳话持续体标记之一“紧”的句法语义特点,并与普通话“着”进行了对比。“紧”主要出现在一般句式和存在句中,具有[-完整]、[+持续]和[+静态]的语义特征,并具有完句功能。与普通话“着”相比,它们在句式分布、意义和功能都只是部分与整体的对应关系。第三章描写分析了灌阳话持续体标记之一“起”的句法语义特点,并与普通话“着”进行了对比。“起”主要出现在一般句式和连动句中,具有[-完整]、[+持续]和[+静态]的语义特征,并具有凸现语义和完句功能。与普通话“着”相比,它们在句式分布、意义和功能方面都只是部分与整体的对应关系。第四章对灌阳话持续体标记“到”“紧”“起”进行了比较。总之,“到”“紧”“起”之间是一种对立互补关系,它们不可以互换,但它们一起构成了灌阳话的持续体标记系统,对应了“着”在普通话中的用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灌阳红军亭》[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4)
- [2].广西灌阳县侯、梁、袁、蓝、潘五姓瑶民迁灌时间考证[J]. 广西地方志 2020(04)
- [3].灌阳:桂北小城的别样扶贫[J]. 农家之友 2019(09)
- [4].灌阳:电商促销“土货”超亿元[J]. 农家之友 2016(12)
- [5].生产生活生态同步 打造岭南世外桃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委书记陆桂弟专访[J]. 小康 2017(02)
- [6].灌阳:“农田保姆”悄然兴起[J]. 农家之友 2017(06)
- [7].乡约:充满特色的广西灌阳[J]. 农村百事通 2012(09)
- [8].广西灌阳话几个语法现象[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9].灌阳记[J]. 广西城镇建设 2013(06)
- [10].灌阳的油茶文化[J]. 广西地方志 2011(06)
- [11].灌阳槟榔芋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 南方园艺 2009(05)
- [12].灌阳农民让竹子“长出”酒[J]. 农家之友 2017(08)
- [13].广西灌阳话音系[J]. 方言 2011(03)
- [14].农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分析研究——以灌阳紫甘薯制品为例[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09)
- [15].广西文联“三贴近”艺术团到灌阳慰问演出[J]. 杂技与魔术 2014(04)
- [16].2009桂林灌阳“二月八”农具节隆重开幕[J]. 现代农业装备 2009(03)
- [17].广西灌阳:“两不变”促“小块变大块”[J]. 农村经营管理 2020(09)
- [18].山清水秀广西灌阳 物华天宝适宜投资兴业[J].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14(11)
- [19].再论灌阳话的归属[J]. 语文研究 2013(02)
- [20].灌阳围绕特色培育地理标志产品提升雪梨产业[J]. 中国果业信息 2009(10)
- [21].无公害灌阳雪梨生产技术规程[J]. 现代园艺 2015(15)
- [22].“疯狂”的矿帮[J]. 中国市场 2009(11)
- [23].野外地质教学实践分析——以桂林理工大学灌阳实习基地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44)
- [24].灌阳文市地方旅游文化溯源与开发[J]. 当代旅游 2020(11)
- [25].广西灌阳地区泥盆系[J].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11(03)
- [26].广西灌阳黑李生产技术规范[J]. 农业与技术 2018(07)
- [27].古韵古香——灌阳油茶文化[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9)
- [28].灌阳朝天椒夏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南方园艺 2012(02)
- [29].灌阳:“初心红田”打通治理“最后一公里”[J]. 当代广西 2020(10)
- [30].无公害灌阳雪萝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J]. 现代园艺 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