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历史穿在身上

把历史穿在身上

把历史穿在身上

——云南蒙自地区彝族服饰的变迁

李江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蒙自中学661199

摘要:蒙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相互交融的地方,彝族是蒙自的土著和主体民族,主要分为尼苏泼、濮拉泼、姆基泼3个支系。在服饰上,和凉山型、楚雄型、红河型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变迁史。笔者以蒙自彝族尼苏泼服饰剪纸、刺绣第四代传人的角度,粗略地思考着和提出了自己对这一门民族民间技艺的一些认知。

关键词:蒙自地区彝族服饰变迁

云南蒙自是一个多民族的县级市,彝族是蒙自的土著和主体民族,有尼苏泼、濮拉泼、姆基泼3个支系。彝族聚居区占蒙自坝区总面积的80%以上,为云南省最大的坝区彝族聚居区。

一、蒙自彝族的历史简况

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开滇,彝族古滇国臣服,以“其置贲古县故俗治理”奉行土人管理土人的政策,“贲古”在彝族语里意为“山梁丘陵起伏的坝子”。

三国两晋时,蒙自属南中七郡之一的兴古郡。在这个时候,汉族大姓与彝族先民地方势力争雄割据、互相兼并,形成了“夷汉融合”的第一个时期。其后历经忽必烈大军灭大理国、平彝族三十七部、到公元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设儒学、公元1411年,云南建立科举乡试制度、公元1573年蒙自地区彝族反明起义及被迫大迁徙,直到1957年11月18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成立,这期间,统治阶级与地方土司势力的斗争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蒙自彝族与汉族在不断的反抗与归附中,彝汉文化也进一步地融合着,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貌,产生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彝族文化。

二、楚雄型服饰和红河型服饰的对比发展

据历史学家考证,彝族系远古游牧民族氐羌人的后裔,历史上过着“迁徙无常处”的游牧生活,千百年来,不断地迁徙辗转,形成了其居住地的“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

长期的分散导致了语言的差异,又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及经济状况等条件的差别,造成了各地彝族服饰风貌异彩纷呈的局面。这种地域性差异反映在彝族的帽饰上,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款式,不同的帽饰几乎成为某一地区的标志。

如:蒙自彝族头饰以毛巾或头巾裹成菱角状,红河流域元阳、红河一带的彝族喜戴鸡冠帽、裹银泡头饰,云南楚雄地区彝族妇女喜戴鸡冠帽等,彝族服饰帽子的款式至少有几十种。讲同一种方言的地区服饰款式的特征基本相同,“小聚居”的特点又使得各地彝族支系的传统服饰款式得以保存下来,在一些传统彝族聚居区的人们凡婚丧嫁娶等重大礼仪活动,约定俗成地都要穿本地彝族服饰,否则会遭到排斥,这也是使彝族服饰呈现出地域特征的一个因素。

靠近城市地区,受到汉文化影响的蒙自坝区彝族服饰,则体现出了逐渐与其它民族服饰相融合与渗透的特点。右上图是在半个多世纪前蒙自地区彝族尼苏泼服饰,我们可以看出,在衣领、衣襟、袖臂、项背、下摆、裤筒、裤脚,鞋子、帽子、头帕、挂包、围腰等处都有着精美的刺绣,再配着各种银饰,还保留在很浓郁的彝族服饰传统特色,但老年男子的服饰已经基本没有了彝族服饰的特点。

现代尼苏泼女子服饰从整体上看,衣饰已经大为简化,在妇女的常服中,用双层的上海产的粉红色或粉绿色“毛巾”,边上系上彩色毛线的缨络,在头上裹成菱角形,代替了传统的“头帕”和银饰。上衣和裤子已经和当地的汉族服饰没有了区别,围腰上面的装饰也已经由繁变简,也很少再佩戴富有民族特色的银饰品了,围腰材质已经由手工的黑色“土布”变成了现代机器纺织的黑色“平绒”,唯一不变的就是围腰上精美的绣片(围腰头)和偶尔穿上脚的绣花凉鞋了。

三、蒙自地区彝族的“做花”

蒙自彝族继承和发扬了彝族善于刺绣的传统,不仅在女装上广泛进行刺绣,而且还将刺绣大胆地运用于背被、枕套、男装的外衣、外褂、挎包、烟袋等方面。通过挑花、穿花、贴花、锁花、盘花、滚花、刺绣等“做花”工艺,彝族妇女用灵巧的双手将对大自然的美的理解与追求尽情展现在在服饰上,“做花”体现出蒙自彝族服饰文化独到的艺术魅力。

1.濮拉泼“做花”。挑花刺绣是彝族濮拉泼服饰的特点。濮拉泼妇女几乎人人都是挑花刺绣的能手,她们从小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绣花、挑花、补花的技巧,学习平绣、绉绣、缠绣、帖绣等针法。濮拉泼姑娘的嫁衣,是长辈和小伙衡量姑娘才能的标志。姑娘若不会“做花”,就算人长得再漂亮,也难找到如意郎君。挑花全凭一双巧手,在自纺自织的土布上,用彩色丝线,数着经纬线挑绣而成。花纹图案中丰富多彩,天上的日月、星辰、云朵,地上的山水、河流和动植物的形状等等,凡是妇女们喜欢的,都可以绣成装饰图案。其中以火焰纹、虎斑纹、八角纹和羊角纹图案最为常见。这些花纹图案,并非模拟自然物,而是进行了一定的抽象和变形加工处理,或成圆形、条形,或曲形、几何形,组成艳丽精美的、千姿百态的花图案,能让人赏心悦目。

2.姆基泼、尼苏泼“做花”。生活在蒙自坝区的尼苏泼和蒙自东南部山区的姆基泼,在服饰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如果不仔细分辨,很多人会把他们混淆起来。几百年间,不断地和周边的汉、壮等民族在方方面面相互交融,然而又割舍不了自己那一份浓浓的彝家情怀,在她们之中,现在还有一些善“做花”的巧手妇女,她们通过家族式或拜师的学习方式,婆传媳、母传女,手手相传,把这一传统技艺保留到了现在。尼苏自古崇尚黑色,亦喜欢红色、黄色和绿色。在尼苏人看来,黑色表示永恒,能给人一种庄重感。尼苏(意即黑彝),以“黑”取自称。黑,在阴阳观属“阴”,象征女性,红色是血色,在尼苏人看是英雄与勇敢的象征,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所以,尼苏妇女的服饰上,尽管花样繁多,但大多以黑、红、黄、绿四色为主要基调,这些精美绝伦的花纹图案,色彩分明,对比强烈、层次清晰,给人一种天真朴素、粗犷和自然的感觉。

剪纸与刺绣是尼苏泼人服饰工艺中不可独立的两大方面,剪纸是刺绣可依据的衣纹图案,刺绣则是剪纸的二度创作。尼苏泼剪纸仅以剪刀为工具,以娴熟的技艺在纸上放手直剪,心想神往一气呵成,刀法精细、流畅。图案多为对称式,在严谨的构图中偶作局部变化,图案的内容和形式根据服饰的不同部位而定,花鸟、虫、鱼皆作大胆的夸张变形,形神兼备,疏密繁简、穿插错落有致。头巾、耳花和勾尖鞋头花为单个纹样、简练飘逸。围腰花定形正三角形,构图饱满而不繁杂,严谨而不呆板,内容多为凤穿牡丹、莲年有鱼等富有吉祥意蕴的图案。刺绣就是依据这些丰富多样的剪纸底纹设色,用什锦丝线作二度创作,喜用明快的色相对比和细腻的色变渐变、偶以金、银萡片点花蕊、盘曲枝,整体艳而不俗,热闹富丽,表达了勤劳聪慧的彝家妇女对自己的一生充满信心和理想。至今,尼苏泼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关于花围腰的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可见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尼苏泼剪纸刺绣艺人代表人物有十里铺村的杨富清老人,已获云南民间美术家称号。如今,老人已经去世,但这门剪纸和刺绣的技艺已经传给了她的孙女白锦秀和曾孙女。现在,年过六十的白锦秀已是蒙自剪纸刺绣的佼佼者,并把技艺悉数传给了自己的女儿,使得蒙自尼苏泼剪纸刺绣艺术后继有人。

然而,农耕文明时期诞生的剪纸和刺绣,到了信息时代,正在发生着从以实用为主到以欣赏为主的转变。同时由于彝汉文化的大交流、融合,艺人群体从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开始转变为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艺术工作者,受体也从普通的彝族群众转变到一些喜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收藏者,这样的转变,不管是自觉地适应,还是被动地接受,终将决定着蒙自地区彝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尤中《云南民族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11。

[2]李朝开《彝族文化与彝族发展》.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01。

标签:;  ;  ;  

把历史穿在身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