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由于西医尚无治愈艾滋病的疗法等原因,使得艾滋病的中医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国内中医界也在积极探索对艾滋病病因、病机和证候规律的认识,但目前尚未形成理论体系。艾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不明、证候标准尚未建立的现状,越来越成为中医药进一步深入研究艾滋病的一个瓶颈。传统辨证是医师先通过望、闻、问、切手段归纳出某一个证候,然后对患者施治。在这个过程中通常需要分析多个因素,定量地描述某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然而,由于医师所归纳出的证候是一个不可直接测量且带有综合特性的变量,不同的医师对同一个病人可能会归纳出不同的证候,因此,如何明确艾滋病的证候规律,建立一种客观而又定量的方法规范证候标准,成为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的关键。尽管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证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近50年来,始终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严重影响了中医的发展进程。出现此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中医证候的特点及相关数据的复杂性而导致传统生物统计学方法应用受限是重要的原因之一。J(o|¨)reskog、Kessling等人将通径分析的思想引入到潜变量研究中,并同因子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了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SEM是一种复杂的因果关系模型,可以处理显在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以及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考虑了误差变量,近二十年来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西医诊断疾病的实质是医师对疾病基本规律的揭示,因此,以西医的病与中医的传统辨证相结合,然后应用SEM的分析方法发现证候与四诊信息之间的联系,有可能客观而又定量地辨明病的证候规律,为中医证候标准的建立提供客观依据。进行中医证候研究时的主要难题在于难以直接、精确地对证候加以测量与分析,其相关数据及属性也十分复杂,所以,单一选择某个统计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是不现实的,作者认为通过统计建模手段,联合多种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可能是个有效的途径。因此,该研究拟对获得的中医证候相关数据在单变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重对应分析、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探索艾滋病中医证候及与四诊信息之间的联系,结合中医临床专家意见构建证候与四诊信息的初始理论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拟合、验证与修正。研究结果可阐明HIV/AIDS中医证候规律和主要证候类型,寻找证候相关的四诊信息,研究证候之间的结构联系,探讨适合中医证候的统计分析方法,为制订艾滋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实施艾滋病辨证治疗提供依据。资料来源和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技术,在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地区随机抽取1277例HIV/AIDS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中医四诊信息、中医证候诊断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对中医证候量表进行效度和信度评价和对数据预处理后进行统计建模,主要统计学方法包括: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描述、单变量分析、对应分析、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证实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应用SAS9.1,SPSS15.0和LISREL8.54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与建模。结果1.问卷质量评价主要/次要中医症状体征条目的Cronbach’s Alpha为0.628/0.792;调查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表面效度。体检及实验室指标缺失值在6.3-20.7%之间,采用期望最大化法填充后的数据和原有数据的分布非常接近。2.单因素分析HIV和AIDS基本实证和虚证构成不同(χ2=54.374,P<0.001;χ2=21.790,P<0.001)。湿热蕴毒、邪结皮肤和肺脾气虚是AIDS患者的主要证候,湿热内蕴、肝郁气滞和脾气虚弱是HIV感染者的主要证候。3.对应分析舌象和脉象与中医基本实证/虚证的多重对应分析效果较理想,在两个维度上有较好的区分度。HIV携带者舌象与基本实证/基本虚证在两个维度上的特征根分别为0.149,0.097/2.603,1.801,惯量为2.680,1.752/0.145,0.100;AIDS患者舌象与基本实证/基本虚证在两个维度上的特征根分别为2.610,1.948/2.484,1.942,惯量为0.145,0.108/0.138,0.108。HIV携带者脉象与基本实证/基本虚证在两个维度上的特征根分别为2.024,1.324/2.017,1.288,惯量为0.202,0.132/0.202,0.129;AIDS患者舌象与基本实证/基本虚证在两个维度上的特征根分别为2.041,1.397/2.035,1.362,惯量为0.204,0.140/0.204,0.136。4.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者中,腹泻(β=1.43,P=0.03)与湿热蕴毒有联系;皮肤瘙痒(β=4.13,P<0.01)、舌下脉络细短(β=2.04,P=0.02)、舌抓痕(β=3.68,P<0.01)与邪结皮肤有关;脉弦(β=1.75,P<0.01)与肝郁气滞有关;脱发(β=0.81,P=0.04)、舌齿痕(β=1.36,P=0.02)、脉沉(β=0.73,P=0.03)与脾气虚弱有关;神疲乏力(β=2.60,P<0.01)与肺脾气虚有关;胁肋疼痛(β=2.42,P<0.01)、舌瘦薄(β=2.96,P<0.01)与气阴两虚有关;爪甲淡白(β=1.67,P<0.03)与气血亏虚有关。AIDS患者中,舌苔腻(β=1.34,P<0.01)与湿热内蕴有联系;舌疱疹(β=3.05,P<0.01)、舌抓痕(β=3.01,P<0.01)与邪结皮肤有联系;消瘦(β=2.20,P=0.02)、恶寒(β=2.28,P<0.01)、脉细(β=1.17,P<0.01)与脾气虚弱有联系;发热(β=2.13,P=0.07)与气阴两虚有联系。5.因子分析HIV携带者KMO统计量是0.84,Bartlett检验:χ2=2193.87,P<0.01,根据特征根大于0.8的原则,提取出12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8.27%。AIDS者KMO统计量是0.86,Bartlett球形检验:χ2=2592.68,P<0.01,当特征根为0.8时,可以提取出12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9.99%。6.结构方程建模HIV携带者主要以肝郁气滞,AIDS主要以邪结皮肤实证为主。中医证候实证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Chi-Square=985.26(P<0.01);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0.070;非范拟合指数(Non-Normed Fit Index,NNFI)=0.84;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0.87;Incremental Fit Index(IFI)=0.87;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 of Fit Index,GFI)=0.92;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diusted Goodness of Fit Index,AGFI)=0.89。HIV主要以脾气虚弱,AIDS主要以肺脾气虚虚证为主。中医证候虚证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Chi-Square=768.90(P<0.01);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Approximation,RMSEA)=0.088;非范拟合指数(Non-Normed Fit Index,NNFI)=0.82;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0.86;Incremental Fit Index(IFI)=0.86: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 of Fit Index,GFI)=0.92;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djusted Goodness of Fit Index,AGFI)=0.88。结论1.HIV/AIDS具有4个主要实证和4个主要虚证:湿热内蕴,湿热蕴毒,邪结皮肤,肝郁气滞,脾气虚弱,肺脾气虚,气阴两虚,气血亏虚。湿热蕴毒、邪结皮肤和肺脾气虚是AIDS患者的主要证候;湿热内蕴、肝郁气滞和脾气虚弱是HIV感染者的主要证候。证候之间及与四诊信息存在的数量化关系可以作为制订艾滋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依据。2.多重对应分析模型对于探索舌象、脉象与证候间联系较为合适;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在探索对证候影响较大的四诊信息方面效果较好;探索性因子分析于归纳分析支配主要症状体征的潜在因子上具有优势。它们均适合于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四诊信息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在艾滋病等疾病中医证候研究中有较高的价值。3.证实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可以用来验证艾滋病中医证候与四诊信息的内在结构理论和因果关系,研究不同证型(即隐变量)间的联系和演变规律。4.任何一种单一的统计分析技术均不能很好地研究艾滋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和证候演变规律。多种方法联合使用,在探索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医专家的经验,进行证实性分析可作为艾滋病等疾病中医证候的研究模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组学与中医证候[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08)
- [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中医证候质量控制的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06)
- [3].心血管疾病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J]. 医疗装备 2017(07)
- [4].风湿性疾病中医证候量表条目筛选[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13)
- [5].基于肝郁证研究对中医证候现代内涵探查的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07)
- [6].基于中医智能化问诊系统的皮肤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智能化系统的开发思路[J]. 时珍国医国药 2016(07)
- [7].气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8].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中医证候量表评价研究[J]. 天津中医药 2020(06)
- [9].冠心病中医证候系统生物学研究思路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24)
- [10].基于机体电磁辐射理论的中医证候假说[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08)
- [11].眩晕症的中医证候相关因素与疗效评价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21)
- [12].肺癌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J]. 环球中医药 2015(12)
- [13].关于蛋白质组学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中应用与实践的探讨[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1)
- [14].中医证候量表研制方法概述[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3)
- [15].探索证候与影像相关性,构建中医证候影像新学科[J]. 世界中医药 2016(06)
- [16].系统生物学在中医证候模型评价方法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10)
- [17].辨证施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 2012(05)
- [18].基于“证候-证素-病症”探讨建立癌因性疲乏中医证候量表的方法[J]. 中医药信息 2020(02)
- [19].机器学习方法在中医证候分析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14)
- [20].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22)
- [21].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方药规律及中医证候分析[J]. 世界中医药 2020(16)
- [2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证候现状调查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91)
- [23].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候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 2016(09)
- [24].应用代谢组学探讨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证候标准化的研究思路[J]. 中医儿科杂志 2013(01)
- [25].中医证候量表研制方法学研究进展[J]. 吉林中医药 2013(02)
- [26].复心煎干预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围术期中医证候指标的影响[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27].因子分析及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分析中的应用[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01)
- [28].德尔菲法筛选原发性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候的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 2012(11)
- [29].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症状评价专家系统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01)
- [30].肺癌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