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压论文-杨雪芳,张策,冷亚书,韩阳东

中心静脉压论文-杨雪芳,张策,冷亚书,韩阳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心静脉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手术方法,监测指标,IAC

中心静脉压论文文献综述

杨雪芳,张策,冷亚书,韩阳东[1](2019)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在肝脏手术中的临床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肝疾病患病率处于增长阶段,肝切除术量也随之增长,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关注如何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肝作为人体内重要器官组织之一,组织脆弱,血管分布复杂,血流丰富,肝切除术后死亡率与术中出血量及输血密切相关[1],大量失血和输血会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增加术后并发症(包括传染性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和多发性器官衰竭等),同时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会引起术后的肿瘤复发[2]。外科医生一般采用Pringle(PM;portal triad clamping)操作来控制流(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9年11期)

刘文义,王俊环,徐晓林,徐敏,王曼睿[2](2019)在《高中心静脉压对椎体手术病人静脉气体栓塞发生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中静脉气体栓塞(VAE)的分级及高中心静脉压(CVP)对VAE的影响。方法将166例拟在全麻下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82)和高CVP组(HCVP组,n=84)。手术中对照组快速补充乳酸林格液使CVP达到0.49 kPa,HCVP组快速补充乳酸林格液使CVP达到目标值,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并评估两组VAE分级。结果 164例病人完成研究。对照组VAE主要分布在Ⅱ级,HCVP组VAE主要分布在0级(未发生VAE),HCVP组VAE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57,P<0.01)。结论接受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的病人,手术中维持高CVP可有效预防VAE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陶静,史浩,梁启胜[3](2019)在《右美托咪定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在本院择期行腹腔镜肝切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量表分为常规补液组(C组)、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组(L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组(D组)叁组,每组各30例。C组根据经验进行输液,维持CVP范围在6~12 cm H2O,L组根据调节麻醉深度、控制液体输注量加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硝酸甘油等将CVP控制在0~5 cm H2O,使收缩压控制在大于90 mm Hg,平均动脉压大于60 mm Hg,D组在L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给予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0分钟后改为维持量,范围在0.3~0.5μg/(kg·h)直到术毕前30min停止泵注。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术后1 d、3 d、7 d血肌酐、尿素氮指标,记录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1 d各时间点IL-6的水平,并对患者术前1 d、术后1 d、3 d、7 d进行简易智能量表MMES进行评分。结果与C组相比,L组和D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均少于C组(P<0.05);叁组患者术后1 d血肌酐、尿素氮较术前偏高一点,术后3 d、7 d恢复术前水平(P> 0.05);与C组相比,L组和D组在术毕和术后1 d两个时间点IL-6水平有所降低(P<0.05);叁组患者术前1 d MM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C组和L组术后1 d、3 d、7 d MMES评分有所下降(P<0.05),与C组相比,L组术后1 d、3 d、7 d MME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可有效减少腹腔镜肝切除患者出血量,对肾功能无影响,并减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发生率。(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李江斌,杜锡林,董瑞,徐岩,鲁建国[4](2019)在《复杂肝叶切除术中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的有效性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复杂肝叶切除术中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120例施行复杂肝叶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化法分为常规组和CLCVP组。常规组术中给予常规中心静脉压控制(6~12 cmH_2O),CLCVP组术中≤5 cmH_2O。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术中术后各项指标、肝肾功能指标、术前、术中、术后1 h及24 h的血红蛋白(HGB)用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LCVP组术中术后状况显着优于常规组。常规组术中、术后1 h、术后24 h的HGB含量均低于CLCVP组同期水平(P<0.05)。术后1 d、4 d、7 d两组ALT、AST水平均较术前显着上升,CLCVP组术后1 d、4 d显着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TBIL、BUN、Cr水平术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肝叶切除术中应用CLCVP技术能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对肝功能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5期)

管秋莹,韩凤琼,傅军红[5](2019)在《基于低中心静脉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产妇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低中心静脉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产妇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分娩并发生失血性休克的4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则接受基于低中心静脉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两组失血性休克抢救效果及患者一般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出血量与输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平均PT、APTT、Hb、B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IC、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低中心静脉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应用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能够快速、有效纠正患者休克状态,较常规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显着降低凝血功能异常、DIC、MODS等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9年17期)

林淑英,林慧瑜,李洁玲[6](2019)在《中心静脉压指导的水化方案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效果的临床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指导的水化方案对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水化方案,观察组运用中心静脉压指导的水化方案,对两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cr和BUN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14.72%,低于对照组的29.41%(P<0.05)。结论临床上通过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中心静脉压指导的水化方案可以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16期)

徐昕,韩志强[7](2019)在《硬膜外阻滞在肝切除术中降低中心静脉压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肝切除术是肝良性肿瘤,肝癌,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治疗中的主要治疗方法。而肝切除术中由于肝脏静脉窦丰富,肝脏质地较脆,术中操作和肝脏的创面不容易止血,这可能会导致大量出血,并引发相关的并发症。在严重的情况下,生命可能受到威胁。有研究显示,死亡率与肝脏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中大量出血和输血有关。[1]目前,临床上为减轻肝脏的出血和保证术者手术视野的清晰度,麻醉师常在术中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CLCVP)。胸段硬膜外阻滞的镇痛是有利的,它能抑制交感紧张,显着抑制应激激素的增加,减少交感紧张,还可扩张冠状动脉[2]和末梢血管,降低血液流回。因此,胸段硬膜外麻醉有利于减小中心静脉压和减少术中出血。因此,本文将讨论在肝切除中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及胸段硬膜外麻醉对器官灌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59期)

董家山[8](2019)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精准肝脏切除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转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精准肝脏切除术患者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对其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转归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06月~2018年0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精准肝脏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为研究组(N=50)和常规组(N=50)。其中常规组用常规体液管理,研究组用CLCVP管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治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以及术中补液量,均优于常规组(均P <0.05);术前,研究组与常规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无显着差异(P> 0.05);术后24h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 0.05)。结论对精准肝脏切除术患者配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干预,治疗效果好,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刘亚卿,黄熙,刘珊[9](2019)在《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医院接受诊治的6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病情监测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漂浮导管技术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试验组则应用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方式,比较两组的导管留置时间、症状控制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控制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压监测应用于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予以监控,为患者实施科学治疗,且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10期)

徐丽,王一男,曹秀玲,李晓光[10](2019)在《不同膨宫介质对宫腔镜电切手术患者血浆电解质、渗透压及中心静脉压等指标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不同膨宫介质对宫腔镜电切手术患者血浆电解质、渗透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等指标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葡萄糖组(n=39)与0.9%氯化钠溶液组(n=35),2组患者膨宫压力均为100 mm Hg,其中葡萄糖组患者膨宫介质为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溶液组患者膨宫介质为0.9%氯化钠溶液,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3 h抽取2组患者静脉血,监测其血浆电解质、渗透压及中心静脉压等指标变化。结果术前,2组患者Na~+、K~+、Cl~-、POP、CVP、BUN、SCr、GLU、CO_2-C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术后3 h 2组患者Na~+、K~+、Cl~-、POP、BUN、SCr、CO_2-CP指标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术毕葡萄糖组患者Na~+、K~+指标降至最低点,0.9%氯化钠溶液组患者POP指标降低最低点,术后3 h 0.9%氯化钠溶液组患者Na~+、K~+指标降至最低点;术毕、术后3 h 2组患者CVP、GLU指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其中术毕葡萄糖组患者GLU指标升至最高点,术后3 h 0.9%氯化钠溶液组患者GLU指标升至最高点。结论针对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患者实施0.9%氯化钠溶液介质较葡萄糖介质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更有利维持患者生化指标稳定性,降低术后电切综合征发生率,同时适当控制膨宫压力有利于监测中心静脉压提示电切综合征发生。(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9年09期)

中心静脉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估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中静脉气体栓塞(VAE)的分级及高中心静脉压(CVP)对VAE的影响。方法将166例拟在全麻下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82)和高CVP组(HCVP组,n=84)。手术中对照组快速补充乳酸林格液使CVP达到0.49 kPa,HCVP组快速补充乳酸林格液使CVP达到目标值,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并评估两组VAE分级。结果 164例病人完成研究。对照组VAE主要分布在Ⅱ级,HCVP组VAE主要分布在0级(未发生VAE),HCVP组VAE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57,P<0.01)。结论接受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的病人,手术中维持高CVP可有效预防VAE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心静脉压论文参考文献

[1].杨雪芳,张策,冷亚书,韩阳东.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在肝脏手术中的临床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

[2].刘文义,王俊环,徐晓林,徐敏,王曼睿.高中心静脉压对椎体手术病人静脉气体栓塞发生影响[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3].陶静,史浩,梁启胜.右美托咪定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

[4].李江斌,杜锡林,董瑞,徐岩,鲁建国.复杂肝叶切除术中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的有效性观察[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9

[5].管秋莹,韩凤琼,傅军红.基于低中心静脉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产妇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

[6].林淑英,林慧瑜,李洁玲.中心静脉压指导的水化方案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效果的临床探讨[J].心理月刊.2019

[7].徐昕,韩志强.硬膜外阻滞在肝切除术中降低中心静脉压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8].董家山.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精准肝脏切除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转归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9

[9].刘亚卿,黄熙,刘珊.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

[10].徐丽,王一男,曹秀玲,李晓光.不同膨宫介质对宫腔镜电切手术患者血浆电解质、渗透压及中心静脉压等指标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药.2019

标签:;  ;  ;  ;  

中心静脉压论文-杨雪芳,张策,冷亚书,韩阳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