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中国镜像的明与暗——葡萄牙十六至十九世纪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作者: 姚京明
导师: 谢天振
关键词: 葡萄牙文学,形象,自我,他者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葡萄牙是最早与中国进行交往的欧洲国家之一,而且曾在澳门盘踞了长达四百五十年之久。在几百年的接触和碰撞中,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葡萄牙政治、外交和文化中的一个主题,政治家、外交家、传教士、旅行家、冒险家、小说家、诗人甚至普通百姓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有关中国的文字,他们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根据自己的想象、体验甚至需要,描述各自眼中的中国,塑造出在时间的推移中不断演变的中国形象。特别是在16世纪,相比欧洲其它国家而言,葡萄牙可以说是中国形象最活跃的塑造者。 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尚无人涉猎葡萄牙文学视野里的中国形象研究。本文尝试开拓这一空白领域,以比较文学形象学为切入点,并参照“东方学”理论,选择16-19世纪葡萄牙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考察中国形象的生成和演变的脉络,探讨作为“自我”(注视者)的作者在塑造中国这一“他者”(被注视者)形象时的想象和体认,同时在平行的比较中,关注中国面对注视者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心态。 本文除导言和结论之外,共分六章,基本上以时间为序。第一章概述西方对中国的向往和想象、葡萄牙海外扩张的动机以及民族心理的构成,这决定了他们在塑造中国形象时的某些相异性;第二章论述16世纪葡萄牙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以及对这一形象的利用;第三章集中讨论费尔南·门德斯·平托(Femgo Mendes Pinto)狂想式赞颂中国的原因;第四章评述诗人和教士对中国的态度以及欧洲对中国形象的“误读”;第五章论及小说家埃萨(Eca de Queiróz)笔下的中国形象以及一些诗人对中国诗歌的翻译;最后一章聚焦澳门,考察在澳门生活过的葡萄牙作家是如何描述中国的。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边界之外的想象和扩展
第一节 西方对中国的向往
第二节 “我们在这里,也必须在别处”
第三节 大海深处的黑暗
第二章 发现中国:葡萄牙人眼中最初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葡萄牙人与中国的早期接触
第二节 穿过铁窗的目光
第三节 赞美中国的合唱
第三章 朝圣之旅
第一节 镜子中的旅行
第二节 中国乌托邦
第三节 对自我的批判和否定
第四章 神话与十字架下的书写
第一节 贾梅士的神话
第二节 十字架下的书写
第五章 死去的“达官”和再生的中国诗歌
第一节 “中国潮”之后
第二节 克罗斯和《达官》
第三节 翻译中国
第六章 从澳门看中国
第一节 暗淡的丝绸
第二节 远处的花艇
结论
参考书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相关论文
- [1].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 唐海东.复旦大学2010
- [2].二十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 杨华.山东大学2012
- [3].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D]. 邹雅艳.南开大学2012
- [4].当今美国电影里的中国资源与中国形象[D]. 周文萍.暨南大学2009
- [5].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 崔一.延边大学2002
- [6].近代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 李雁南.暨南大学2005
- [7].异国形象研究:清朝中晚期中美形象的彼此建构[D]. 姜源.四川大学2005
- [8].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和东方形象研究[D]. 杜平.四川大学2005
- [9].《热河日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 马靖妮.中央民族大学2007
- [10].论华裔美国英语叙事文本中的中国形象[D]. 詹乔.暨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