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这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内规模最大、资产最多的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业中占有绝对的重要地位,长久以来,四大国有银行普遍存在着银行竞争力低下、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金融创新不足、不良贷款多、银行风险大的问题。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环境的逐步完善,尤其是在加入WTO作出逐步对外开放金融业的承诺后,外资银行开始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其必将与中资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在中外银行之间的竞争中,我国商业银行能否在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竞争力的大小,竞争力的大小,很大程度来说就是各自银行效率的竞争。商业银行的效率指的是银行实现最合理的投入和产出组合的能力,是衡量金融机构经营业绩的重要标准,效率值的高低可以反映银行机构资源利用效果以及整体经营状况,因而,效率分析本身也就成了金融机构业绩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与速度和粗放式的经营问题相比,效率问题是一个更深层次和根本的问题,它是银行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提高银行业的效率是防范金融风险、对外开放银行业的关键。2005年10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率先在香港公开上市;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以“A+H”两地同时上市的形式实现了它的IPO;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仿效中行“A+H”两地同时上市的形式实现了它的IPO。至此,除了中国农业银行以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实现了股改上市,完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以后的经营效率和经营状况就成了国人很关注的问题,已经股改后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是否有较大提高,直接成为了全面衡量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是否有效的标准。那么,如何衡量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绩效自然成为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课题之一。此外,银行各项资源的配置和有效利用状况,也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和评价的对象。因此,用效率评价方法来评估银行业绩效水平和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效是合理可行的。通过对影响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前后效率差异的因素的实证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一是为银行业的发展及进一步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思路;二是为低效率的商业银行找出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三是通过对不同效率指标的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四是为监管机构调整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政策提供依据。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对效率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的发展情况,并对银行效率的定义和相关测度方法以及相关内容先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测度银行经营效率的方法问题上,主要以现代经济学、金融学以及计量经济理论为指导,运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着重于对国外成熟的技术理论结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实情进行研究。在测度银行经营效率的方法问题上,为了能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情况,在使用分析方法上同时采用了单要素指标分析方法和非参数方法中比较常用的数据包络分析——DE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拟方法。本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重点是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思路,然后则是总结归纳了对效率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效率和银行效率以及测度效率的一些常用的方法。首先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阐述了效率的内涵,然后给银行效率作出了比较全面的定义,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银行效率的分类。最后是对测度效率的一些常用方法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单要素指标分析方法、非参数分析方法和参数分析方法,并重点对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综合考虑决定选用非参数方法中的DEA方法进行研究。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这一部分又被分成两部分内容,对应着研究银行效率的两种方法,一种是运用单要素指标分析方法,另一种是非参数方法中的DEA方法。在使用单要素指标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时,本文采用了两种视角来分析,一种是从各个方面分别评价,将被考察银行的主要财务指标如盈利性指标、成本费用指标和资产配置能力指标等分开进行量化分析,来考察银行运营能力、控制成本的水平和规避承担风险的能力,进而反映银行的效率水平。另一种是在杜邦分析法的框架基础上,利用“股权收益率”模型将各种指标放在一个体系里进行评价。在DEA方法中,首先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分别介绍了在不同假设条件下的CCR、BCC、NIRS以及超效率模型,详细阐述了运用不同模型得出的效率指标值的具体含义,然后针对模型的变量选择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选定了中介法进行了变量选择标准,同时确定了样本与数据的选择,最后运用线性规划软件LINGO8.0编程,代入相关数据得到相应的结果,最后就是针对DEA模型应用得出的实证结果进行的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是对运用单要素指标分析方法和DEA方法得出的最后结论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用单要素指标法得出的结果能比较好地反映出股改后的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各项指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较大提高,也很好的验证股改的效果;用DEA方法做出的各个效率值结果来看,股改对于已股改银行的作用也比较明显,而未股改的农业银行的效率值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已股改银行比较并不能很好的得出股改有效的结论,但是经过综合分析还是能得出股改有效的结论,同时在差异分析基础上本部分还提出了一些可能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第五部分是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改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政策性建议,分别从宏观层面制度建设和微观层面银行内部改进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详尽的阐述。本文的主要观点是:1.通过单要素指标方法的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在已股改的银行在盈利性指标、成本费用率指标、资产配置能力指标方面都得到了很高的提高。2.通过DEA方法对于股改前后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测度,在技术效率值、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这三个指标上都没有让人信服的表现出股改对于银行效率的促进作用。3.虽然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论不一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是有效的,突出表现在股改完成最早的建设银行改革后绩效改善比较明显,无论在哪种方法下都体现出了高效率,因此本文的最后结论是股改有效。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在运用DEA方法时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投入产出变量。四大投入变量:实物资产(固定资产净值)、所有者权益、员工人数和主要支出总额(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中发生的几类主要费用之和,即损益表中各项主要支出,包括利息支出、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两大产出变量:净贷款(贷款总额减去贷款呆账损失准备之差)和税前利润。2.在股改时间界定上,本文以2004年初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股改的开端,以三大银行股改完成后的2006年末作为三大国有商业银行股改的结束。为了避免某一年的特殊状况出现,我们在时间上进行了较简单的处理,选取2000—2003年的数据作为银行股改前的数据,并以三大国有银行股改完成的2006年的数据作为股改完成后的数据。3.在最后的结果比较中,本文运用的是两种比较方法,不仅重点比较了股改前后的效率,也比较了同时期的四大银行的效率。比较股改前后效率时,本文将2000—2003年作为一个整体,将这几年的指标值的平均值用来衡量银行股改前的效率水平,并以三大国有银行股改完成的2006年的指标值用来衡量股改完成后的效率水平,从而更全面的对股改的效率和各银行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了评估。本文的不足之处:1.本文只运用了单要素分析方法和DEA方法来测度效率,由于方法本身的局限性,都不能全面的反映银行效率的改进,只能从某一个方面来分析,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使得最后对股改效率评价的说服力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2.由于能力的局限和文章数据资料的缺失,本文只计算了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无法计算其综合效率和配置效率。3.没有进一步进行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这些都是以后需努力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