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全球化的内在逻辑和后现代社会的生存境遇,直接导致了传统哲学理念的衰落,也孕育着创新未来哲学发展的生机和希望。罗蒂作为新实用主义的领军人物,是发动这场哲学革命并试图提出崭新思维的最自觉代表之一。他运用“以破求立”的手法,通过批判传统“镜式哲学”的基础主义、表象主义和本质主义,对西方形而上学进行了彻底清算,进而提出种族中心主义来指示后哲学文化下人类生存的实际境况。可以说,罗蒂的种族中心主义思想是一种处理不同国家、民族、团体之间求同和存异关系的积极尝试和理想筹划。文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种族中心主义提出的背景和理论渊源。时代背景方面,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全球化下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多元一体化趋势,工具理性带来的人的“异化”凸显和哲学主题走向文化。而来自古典实用主义真理观、伽达默尔解释学对话理论和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主体间性”思想,及其对分析哲学技术化、精确性的批判性思考,心理学“归因理论”等构成其理论渊源。文章第二部分,在与“文化帝国主义”辨析的同时,重点分析了种族中心主义的内涵是一种把赞赏、满意和认同等信念的一致性增多作为真理的立场。其特征是协同性取代客观性、事实与价值融合以及信念的语言化和历史性。其实质是真理观上的“重新语境化”之真和多元对话的信念耦合方式。文章第三部分,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立场,论述了种族中心主义思想的建设性和局限性。其建设性为:倡导争鸣对话与包容和解,主张文化精神向人本关怀的聚焦,呼吁拓展文化扬弃与创新的新思维及崇尚“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其局限性为:重蹈基础主义覆辙,极端消解真理绝对性及缺乏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检验过程与尺度。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罗蒂的相对化规范性——基于保卫福柯的视角[J].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2020(01)
- [2].希望比知识更重要——对罗蒂希望理论的一个考察[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3].心之存在的证明——罗蒂后现代心灵观批判[J]. 河北学刊 2017(05)
- [4].一念之差[J]. 微型小说选刊 2017(14)
- [5].自我的微调与社会的团结——罗蒂论反讽与现代性认同[J].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6(04)
- [6].美男子为鉴定画作真迹奔波15年[J]. 科学大观园 2017(18)
- [7].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罗蒂哲学思想研究回顾与反思[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8].理查德·罗蒂论反讽概念与私人完美[J]. 唐都学刊 2016(03)
- [9].理查德·罗蒂论在叙事中成就私人完美与公共团结[J]. 唐都学刊 2015(04)
- [10].共情和包容——罗蒂团结思想诠释与批评[J]. 浙江社会科学 2019(06)
- [11].无根的自由主义——兼论罗蒂方案的张力[J]. 东岳论丛 2019(07)
- [12].国内罗蒂哲学研究现状综述[J]. 理论界 2018(03)
- [13].理查德·罗蒂的文化左派批判[J]. 粤海风 2008(02)
- [14].海西和罗蒂关于隐喻认知性的论辩[J]. 哲学动态 2015(05)
- [15].浅析罗蒂的新实用主义真理观[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S3)
- [16].理查德·罗蒂论社会团结的理由[J]. 学海 2012(02)
- [17].反讽精神与人的“自我教化”——透析理查德·罗蒂的教育观[J]. 外国教育研究 2011(11)
- [18].罗蒂难题:“你的文章是否说了些什么?”[J]. 学术月刊 2011(07)
- [19].从“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刘剑与罗蒂的对话与潜对话[J]. 当代文坛 2018(03)
- [20].无镜哲学·分析哲学·实用主义·新实用主义——理查德·罗蒂审美伦理话语之奠基[J]. 美育学刊 2017(02)
- [21].中国理查德·罗蒂哲学、美学研究三十年——从新时期到新时代[J]. 东方丛刊 2018(01)
- [22].论罗蒂的说服原则思想[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23].“民主先于哲学”——论罗蒂反讽的政治哲学[J]. 哲学动态 2011(08)
- [24].理查德·罗蒂的文学文化[J]. 东岳论丛 2009(02)
- [25].论罗蒂的反讽自由主义理论[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26].论罗蒂对心灵之镜的批判[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7].论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宗教观[J]. 广东社会科学 2008(06)
- [28].语言与存在——罗蒂的语言观之批判[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29].罗蒂后哲学文化观的现实意义[J]. 世纪桥 2013(15)
- [30].罗蒂后哲学文化观评析[J]. 理论观察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