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VA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

基于EVA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股票期权得以发挥积极效应的前提是科学合理的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传统的股票期权计划由于其行权价的固定及考核指标存在的缺陷使公司的经营者有机会操纵公司股价而从中获取个人暴利,吞噬股东财富,违背了公司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主要表现在:造成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使经营者片面追求股票价格上涨,甚至对公司财务报表造假;股票期权的“重奖轻惩”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风险发生逆向变化;股票价格不能真实反映经营者的实际业绩;增加了股东成本,拉大了经理人与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大了管理难度。经济增加值(EVA)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剩余收益型指标,它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克服了会计利润指标只考虑借贷资本,没有考虑股东所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的缺陷。EVA评价的基本思想是:只有在扣除了股权资本成本在内的所有资本成本之后的利润才是企业真正的利润,亦即股东财富的净增加值。EVA评价的核心在于企业的创造价值能力。EVA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特点:不受通用会计准则影响,能提供更加经济有效数据;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传统会计指标对经济效率的扭曲;企业投资决策、财务计划、业绩考核都可与EVA挂钩,EVA系统提供了一个新的公司治理模型;是企业业绩的综合反映,体现了分权管理的要求,便于部门评价;不仅面向过去评价历史成果,也立足未来价值创造,能正确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本文在充分利用股票期权长期激励作用的同时,引入EVA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以EVA业绩评价体系为基础的股票期权激励方案,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合理的会计调整计算EVA,然后根据EVA创值水平确定期权授予数量和行权价格。在EVA股票期权计划中,不仅可以根据当年所实现的EVA值结合基于EVA的综合业绩评价结果决定授予期权数量,而且可以根据EVA值对期权行权价格和期权授予数量进行调整。行权价格采用递增方式,而不是固定的行权价格,在授予时等于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或公允价值,而每年行权价格的确定不仅考虑到经营者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同时考虑经营者所不能控制的因素,形成合理的动态行权价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期权激励机制理论分析及文献回顾
  • 2.1 股票期权的概念与特点
  • 2.2 期权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
  • 2.2.1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剩余索取权理论
  • 2.3 股票期权的技术要素与运行机制
  • 2.3.1 主要技术要素
  • 2.3.2 运行模式与激励逻辑
  • 2.4 股票期权效应与利弊分析
  • 2.4.1 经理人利益和风险分析
  • 2.4.2 股票期权的优点与不足
  • 第3章 基于价值创造的EVA业绩评价体系
  • 3.1 企业及经理人业绩评价的基本模式
  • 3.2 EVA业绩评价模型及计算
  • 3.2.1 经济增加值(EVA)的由来
  • 3.2.2 EVA与会计收益评价指标的比较
  • 3.2.3 EVA指标的计算
  • 3.2.4 EVA指标的应用举例
  • 3.3 EVA业绩评价的效用分析
  • 3.3.1 业绩评价指标的分类及特点
  • 3.3.2 业绩评价指标的数量关系
  • 3.3.3 业绩评价指标的内在价值联系
  • 3.4 基于EVA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4章 基于EVA的股票期权计划模型
  • 4.1 EVA股票期权模型构建的基本思想
  • 4.2 EVA股票期权基本要素的确定
  • 4.3 EVA股票期权计划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 第5章 EVA股票期权在JC公司的运用
  • 5.1 JC公司简介
  • 5.2 公司实施EVA期权激励计划的可行性分析
  • 5.3 JC公司基于EVA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股票期权可变行权价格的确认[J]. 财会月刊 2008(11)
    • [2].战略业绩评价视角下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的修正[J]. 商业会计 2010(06)
    • [3].对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的修正[J]. 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8(04)
    • [4].基于市场与行业指数的股票期权行权价定价模型研究[J]. 财会通讯 2010(32)
    • [5].股权激励行权价格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9(05)
    • [6].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09(20)
    • [7].高管权力、股权激励行权价格与市场反应[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4(05)
    • [8].论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优化思路[J]. 现代管理科学 2010(04)
    • [9].股权激励设计中的高管机会主义行为——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期权授予的行权价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13(19)
    • [10].基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激励制度设计[J]. 财政监督 2009(22)
    • [11].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的现状分析[J]. 中国外资 2013(02)
    • [12].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若干思考[J]. 现代商业 2008(15)
    • [13].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学习与实践 2016(08)
    • [14].股票期权可变行权价格模型的探索[J]. 会计之友 2012(19)
    • [15].江铜CWB1 操作宜保持谨慎[J]. 股市动态分析 2008(43)
    • [16].基于发展战略的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J]. 财会通讯 2015(35)
    • [17].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价操纵与送转股[J]. 管理科学 2009(06)
    • [18].管理层权力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价格选择[J]. 财会通讯 2015(12)
    • [19].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现状分析[J]. 商业经济 2014(05)
    • [20].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价格与数量调整问题研究[J].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9(12)
    • [21].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03)
    • [22].康得新:二次股权激励彰显信心[J]. 股市动态分析 2012(27)
    • [23].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探索[J]. 财会学习 2018(17)
    • [24].“金手铐”带来的惊喜与问号[J].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10(10)
    • [25].简论虚拟股票期权激励及其本土化策略[J]. 商业时代 2009(22)
    • [26].股票期权会计问题研究[J]. 财会月刊 2008(34)
    • [27].股权激励机制在创业板公司的实施问题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14(01)
    • [28].上海家化股权激励合约的有效性分析[J]. 财务与会计 2015(24)
    • [29].影响股指期权与股指期货套利利润之因素[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15(09)
    • [30].行权价格过低、激励条件不高、事先大幅计提 国联水产股权激励“三宗罪”[J]. 股市动态分析 2013(21)

    标签:;  ;  ;  ;  

    基于EVA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