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铝合金门窗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任慧敏[1](2021)在《既有多层住宅阳台改造再利用优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1970年代至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建筑以多层砖混结构住宅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阳台由早期住宅的辅助空间逐渐演化成住宅中不可或缺的功能空间,阳台空间品质的优劣影响着住宅住户生活品质的质量高低。本文在基于既有多层住宅阳台设计及改造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选择寒冷地区两个典型城市的代表性既有住宅小区调研,按照不同建设发展时期的改造情况对阳台进行现状整理,以一梯两户板式住宅的边套与尽端套为主,将其中改为厨房空间的北阳台和改为生活家务空间的南阳台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总结归纳住户的阳台行为模式,选取调研样本中的典型套型阳台进行入户详况调研。通过入户实测、现状信息采集及住户访谈等方法,分析住户共性阳台行为对阳台空间功能品质和物理环境品质的需求,总结其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与研究,整理既有多层住宅阳台改造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含住户特征及阳台行为模式、建筑主体结构、阳台结构及建筑构件等,并提出了既有多层住宅阳台改造再利用优化设计的通用原则。分别针对改为厨房空间的北阳台和改为生活家务空间的南阳台两个典型类型,从空间划分、功能布局、空间利用、家具设施、安全性和适老化设计方面提出阳台空间功能品质改造优化策略与方法;从热、声和光三个环境因素方面提出阳台物理环境品质改造优化策略与方法。希望借此研究能够对既有多层住宅阳台改造优化设计提供可行的参考和借鉴。
李珍妮[2](2021)在《济源市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与节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世界各国面临着能源和环境的共同压力,各行各业都开始探索绿色节能的发展道路。有研究表明,我国建筑行业的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十三五规划将建筑节能上升到国家高度。北方农村住宅由于量大面广,受地区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建筑节能工程推进较为缓慢,因能耗高、节能潜力巨大而成为全面实现建筑节能的突出短板。论文以河南省济源市农村住宅为研究对象,经过对当地农村住宅的深入调研,采用主观调查问卷、居民访谈和客观测试等方法,综合评价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和能耗现状。调研发现该地区大多数农村住宅缺少保温隔热构造,冬季主要房间的平均温度低至4℃,夏季主要房间的平均温度高达29℃,确实存在夏热冬冷,室内热环境差,采暖制冷能耗高的问题。论文从问题出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经济水平和主观感受等因素,主要从优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改善夏季自然通风两方面对既有农宅提出节能改造措施,进而探索该地区新农宅的节能设计方案。论文最后利用斯维尔绿色节能系列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分析新旧民居的室内自然通风、暖通负荷和热舒适比例,验证农宅改造和新民居设计方案的节能效果。
刘江涛[3](2020)在《试论铝合金门窗安装施工技术的难点和措施》文中研究指明铝合金门窗以其具有质量轻、强度大、环保、美观性强以及一体化作业便捷等应用优势而在现代建筑装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如果没有进行有效安装则容易诱发窗边渗漏问题,因此加强其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研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某具体建筑工程项目,对铝合金门窗安装施工中的技术难点与措施进行了重点探讨,以期为铝合金门窗安装施工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周绍清[4](2020)在《铝合金门窗的安装与渗漏水防治措施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铝合金门窗安装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铝合金门窗安装使用过程中仍会出现一些问题,最常见的便是渗漏水问题。本文对出现渗漏水的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铝合金门窗安装中渗漏水防治的几点措施。
符越[5](2020)在《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与城市住宅相比,农村住宅的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在夏热冬冷的苏南地区,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效低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围护结构作为农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建筑节能、室内热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农宅自筹自建的方式、对建筑低能耗技术认识不足和各主体的利益不一致等问题,都造成了农宅低能耗技术推广困难。如何兼顾各方面利益,针对苏南农村地区本身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宜的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按照综合评价理论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具体工作包括:第一部分,课题背景和理论研究。通过对适宜性技术理论的梳理,针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的需求导向框架。提出农宅低能耗技术的推行,必须在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之间寻求的最佳结合点。第二部分,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整理和基准建筑确定。结合现状调研和文献研究,用统计分析法提炼苏南农宅的基准建筑和常见围护结构材料构造特点,并根据当地地域特点,整理符合苏南当地的地域特征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研究对象的适宜性定量分析。根据苏南气候特征,针对农宅围护结构特点,分别使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预测法、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和全寿命周期环境影响法,构建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核算模型。并通过计算,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参数值及指标分项权重。提供了不同视角下,不同围护结构最佳低能耗技术的类型、材料和构造。研究为经济性、环境性评价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参数,为实际的设计提供指导和评价基础。第四部分,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数学模型、权重因子和评价结果表达的框架下建立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参数特性采用不同的无量纲法统一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确定一级权重,最后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并开发了便于用户评价的软件工具。最后应用评价软件对南京江宁某农宅进行了试评估,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及实用价值。本文从适宜性理论出发,在综合评价框架下,借助跨学科知识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结合实地调研进行模拟计算和回归理论研究,探寻研究对象的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综合效益最高值,达到了技术选择决策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平衡居住质量和环境负荷的同时,兼顾各方利益,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王彦韬[6](2020)在《基于被动式理念的山东农村既有农宅绿色化改造适宜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农业大国,而山东省一直是农业大省,山东省农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大量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农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山东农村地区的既有农宅居住品质已经无法满足农民日益提升的居住需求。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东地区既有农宅的居住条件提升已成为当前乡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山东地区的既有农宅,前期针对山东地区既有农宅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并针对调研中的典型既有农宅进行了多种实测分析,包括农宅图纸复原、门窗气密性测试、外墙传热系数测试和室内外温度测试等,通过对调研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并总结了山东地区既有农宅在功能、建筑构造、能源利用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基于被动式理念探索出了既有农宅绿色化改造的改造原则和适宜于既有农宅绿色化改造的设计策略,包括功能设计策略、形象提升设计策略和围护结构节能改造设计策略等等;针对提出的绿色化改造技术策略,利用模拟软件DesignBuilder建立山东地区既有农宅的标准模型并对多种改造措施在标准模型中的改造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整合模拟数据提出了多种不同标准的山东地区既有农宅绿色化改造适宜技术体系,且分析了不同标准改造技术体系的改造成本,所提出的多标准改造技术体系涵盖了成本和改造效果由低到高的多种农宅改造技术方案,可用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乡村进行选择,系统的完善了当前山东农村既有农宅改造的技术体系,有力的拓宽了农户的选择空间。最后以山东某村既有农宅的实际改造工程为例,通过前期调研实测和绿色化改造设计,综合考虑改造成本和改造效果,经过改造模拟分析后选择三户农宅进行了功能改造是设计和多种不同标准的既有农宅绿色化改造,在改造完成后,对三户农宅进行回访和室内外温度实地测试,对比分析改造前后的温度测试数据和能耗模拟数据,充分验证了所提出的技术体系的可行性和改造效果,为本文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实际保障。当前山东省的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和美丽乡村改造正在不断加速,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后续山东省农村既有农宅的绿色化改造提供适当参考,为乡村振兴战略“齐鲁样板”的打造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吴军锋[7](2019)在《铝合金门窗设计与制作安装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铝合金是当前各种建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门窗材料,要想铝合金门窗达到对应的使用标准和要求,就必须结合建筑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设计和制作,并按照相关原则进行安装。本文针对当前铝合金门窗设计与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为相关方面提供一定指导。
王利宇[8](2019)在《青海河湟地区民居地域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青海河湟地区是一个多元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多元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形成了多元化的民居类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传统民居的存在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而且愈演愈烈。这一方面是由于在国家基础工程建设中缺乏保护意识,没有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合理保护计划,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民居新建和改建过程中,村民受城镇化影响对于传统民居文化的摒弃。本文主要针对民居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利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对民居进行地域适应性设计,从而达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民居文化的目的。本文从建筑学专业角度,从多角度对河湟地区民居地域适应性特征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民居现状情况,运用专业理论与设计方法,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索适应青海河湟地区地域环境的民居设计策略和设计手法。本文最终所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将研究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河湟地区民居更新发展的新道路。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整理出目前国内外关于青海河湟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地域适应性设计以及新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第2-3章,介绍了青海河湟地区民居概况和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于当地的民居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分别对其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从其形成到成熟再到变迁的各个时期的地域特征,并从气候环境、自然资源、地理地形和产业结构四个角度总结了河湟地区民居的地域适应性特征。通过实地调研从空间形态和营建技术两方面研究了河湟地区民居的现状,并针对目前现状总结了民居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后文的设计研究确定方向;第三部分为第4-5章,针对民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民居平面设计、建筑营建和风貌设计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地域适应性设计策略和相关设计原则,并在此指引下从基于传统民居语汇的民居改造设计和基于新结构语言的民居新建设计两个角度,分别进行了相关探索研究,为河湟地区民居建设提供了不同的设计模式以供参考。结语部分对整个论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文中关于青海河湟地区民居地域适应性设计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陈学忠[9](2019)在《寒地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关键技术比较研究 ——以中国和加拿大钢结构建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可以有效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具有工期短、自重轻、工厂加工、可循环利用的优势,是我国装配式建筑的重要发展方向。钢结构的技术标准体系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外围护系统的技术尚不成熟。发展外围护系统技术对于实现寒地建筑节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针对寒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和加拿大寒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整体节能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资料,选取中国和加拿大几个典型的围护构件进行阐述,分析其与主体结构连接构造、外门窗构造节点以及特殊部位构造处理等,并比较两国外围护系统的构造技术与建造技术特点,总结外围护系统的构造与建造要点。本文分四个部分来研究中国和加拿大寒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关键技术。第一部分简述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及范围等内容。第二部分概述寒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等概念,然后介绍结构类型和外围护系统构成,并论述传统外围护结构所遇到的问题,同时整理相关规范,归纳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的技术要求。第三部分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典型案例,阐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的可持续性和整体节能性能,分别从围护构件、构造连接以及装配式建造三方面对中国和加拿大寒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进行系统的研究。第四部分对两国外围护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比较,包括预制构件的选择方式、构造连续性及经济性建造等内容,总结两国外围护系统技术的示范性,以及加拿大对我国寒地外围护系统发展的启示,为以后外围护系统的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参考。
鄢宇波[10](2019)在《铝合金门窗安装质量通病的防治策略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以铝合金门窗安装中出现的质量通病入手,进而对其提出相对应的防治策略,最后再就提升铝合金门窗安装水平提出几点建议,以供业内人士的借鉴与参考。
二、铝合金门窗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铝合金门窗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既有多层住宅阳台改造再利用优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存量大 |
1.1.2 存量时代背景下既有多层住宅宜居改造的重要性 |
1.1.3 既有多层住宅阳台空间现状不满足现阶段住户生活需求 |
1.1.4 “新冠”疫情促进既有多层住宅阳台的健康改造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既有住宅建筑 |
1.4.2 阳台 |
1.4.3 改造再利用 |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2 既有多层住宅阳台设计及改造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改革开放以来住宅阳台的发展概况 |
2.1.1 改革开放初期(1979-1991)住宅及阳台概况 |
2.1.2 全面改革时期(1992-2012)住宅及阳台概况 |
2.1.3 深化改革时期(2013-2020)住宅及阳台概况 |
2.1.4 住宅阳台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 |
2.2 住宅阳台设计的相关规范 |
2.2.1 住宅阳台面积计算的相关规范 |
2.2.2 住宅阳台物理环境相关规范 |
2.2.3 住宅阳台设计的其他规范要求 |
2.2.4 相关规范的修订调整与住户阳台行为需求的关系 |
2.3 既有多层住宅阳台改造设计实践 |
2.3.1 住宅阳台空间改造实践 |
2.3.2 住宅阳台物理环境改造实践 |
2.4 本章小结 |
3 既有多层住宅阳台现状与住户阳台行为及需求调研 |
3.1 调研对象选取 |
3.1.1 调研城市选择 |
3.1.2 既有多层住宅小区选取 |
3.2 既有多层住宅阳台现状调研分析 |
3.2.1 70 年代既有多层住宅阳台现状分析 |
3.2.2 80 年代既有多层住宅阳台现状分析 |
3.2.3 90 年代既有多层住宅阳台现状分析 |
3.2.4 2000 年既有多层住宅阳台现状分析 |
3.2.5 既有多层住宅阳台现状特点分析及总结 |
3.2.6 既有多层住宅住户阳台行为问卷调研分析及总结 |
3.3 针对典型既有多层住宅阳台的入户调研方法 |
3.3.1 典型既有多层住宅阳台入户调研套型选择 |
3.3.2 调研套型及阳台基本信息采集 |
3.3.3 住户相关阳台行为信息获取 |
3.3.4 阳台物理环境现状测量 |
3.3.5 住户对阳台主观评价获取 |
3.4 典型尽端套阳台调研案例——改为厨房空间的北阳台和改为生活家务空间的南阳台 |
3.4.1 调研套型概况 |
3.4.2 住户阳台行为与套内空间 |
3.4.3 阳台物理环境概况 |
3.4.4 住户对阳台的主观评价 |
3.5 典型边套阳台调研案例——改为厨房空间的北阳台和改为生活家务空间的南阳台 |
3.5.1 调研套型概况 |
3.5.2 住户阳台行为与套内空间 |
3.5.3 阳台物理环境概况 |
3.5.4 住户对阳台的主观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4 典型既有多层住宅阳台现状及问题分析研究 |
4.1 典型既有多层住宅阳台现状与阳台行为对比分析 |
4.1.1 调研住户基本信息 |
4.1.2 住宅套型现状 |
4.1.3 调研阳台现状 |
4.2 改为厨房空间的北阳台典型行为特征及空间环境品质需求分析 |
4.2.1 炊事行为特征及空间功能品质需求分析 |
4.2.2 清洁行为特征及空间功能品质需求分析 |
4.2.3 存储行为特征及空间功能品质需求分析 |
4.2.4 改为厨房空间的北阳台行为的空间物理环境品质需求分析 |
4.3 改为厨房空间的北阳台空间功能品质现状问题总结 |
4.3.1 空间面积有限,功能布局不合理 |
4.3.2 储藏空间不足,空间利用率低 |
4.3.3 家具形式老旧,使用不便 |
4.3.4 阳台安全性设计不足 |
4.3.5 阳台适老化设计缺失 |
4.4 改为厨房空间的北阳台物理环境品质现状问题总结 |
4.4.1 外窗及栏板保温隔热能力差 |
4.4.2 西晒问题严重 |
4.4.3 局部照明缺失,光照条件差 |
4.5 改为生活家务空间的南阳台典型行为特征及空间环境品质需求分析 |
4.5.1 晾晒行为特征及空间功能品质需求分析 |
4.5.2 储藏行为特征及空间功能品质需求分析 |
4.5.3 改为生活家务空间的南阳台行为空间物理环境品质需求分析 |
4.6 改为生活家务空间的南阳台空间功能现状问题总结 |
4.6.1 地面置物及杂物堆砌现象严重 |
4.6.2 储藏空间不足,空间利用率低 |
4.6.3 家具形式老旧,不易使用 |
4.6.4 自行增设的外支撑架无保护措施 |
4.6.5 空间适老化设计缺失 |
4.7 改为生活家务空间的南阳台物理环境品质现状问题总结 |
4.7.1 阳台外窗及栏板保温隔热能力差 |
4.7.2 西晒问题严重 |
4.7.3 空间整体隔声效果较差 |
4.7.4 局部照明缺失,光照条件差 |
4.8 本章小结 |
5 既有多层住宅阳台改造再利用优化设计策略 |
5.1 既有多层住宅阳台改造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住户特征及阳台行为模式 |
5.1.2 建筑结构体系对阳台空间的限制 |
5.1.3 基于住户自行改造基础上再改造的难度增加 |
5.1.4 建筑构件现状对阳台的适老改造与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的限制 |
5.2 既有多层住宅阳台改造再利用优化设计原则 |
5.2.1 阳台改造的安全性原则 |
5.2.2 阳台改造的适应性原则 |
5.2.3 阳台改造的经济性原则 |
5.2.4 阳台改造的节能性原则 |
5.3 改为厨房空间的北阳台空间功能品质改造优化设计策略 |
5.3.1 重新分隔空间,扩大阳台的使用面积 |
5.3.2 外挑功能台面,增加阳台可操作面 |
5.3.3 重配家具设施,提高空间利用率 |
5.3.4 调节安装高度或更新替换家具设施 |
5.3.5 消除地面高差,铺设防滑地砖,做好外窗防渗 |
5.3.6 安装烟雾泄漏报警器,增加安全性设计 |
5.3.7 增设可助力设施,安装壁式折叠倚靠椅 |
5.4 改为厨房空间的北阳台物理环境品质改造优化设计策略 |
5.4.1 阳台栏板及外墙增设外保温层 |
5.4.2 西侧窗可粘贴隔热膜,降低西晒影响 |
5.4.3 替换选择保温隔热性能强的外窗 |
5.4.4 增加操作台局部照明,满足操作时照度需求 |
5.5 改为生活家务空间的南阳台空间功能品质改造优化设计策略 |
5.5.1 优化阳台功能布局,避免空间浪费 |
5.5.2 替换设置便于使用的可升降晾晒设施 |
5.5.3 增设窗罩增加可使用功能空间 |
5.5.4 调整阳台门窗形式,考虑进出安全与使用方便 |
5.5.5 增设可助力倚靠设施,增加助力面 |
5.6 改为生活家务空间的南阳台物理环境品质改造优化设计策略 |
5.6.1 阳台栏板及外墙增设外保温层 |
5.6.2 增设遮阳构件,提升热环境品质 |
5.6.3 优化阳台门窗形式,改善阳台声热环境品质 |
5.6.4 增设节能窗罩,提升阳台声热环境品质 |
5.6.5 阳台布置盆栽绿化,利用植物调节空间温湿度 |
5.6.6 增设阳台操作面智能顶部照明,满足不同行为照度需求 |
5.7 阳台改造再利用优化设计研究案例 |
5.7.1 改造对象阳台基本情况 |
5.7.2 阳台改造再利用优化设计方案 |
5.7.3 阳台功能品质改造优化设计策略 |
5.7.4 阳台物理环境品质改造优化设计策略及改善模拟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1 既有多层住宅阳台现状特点 |
6.1.2 既有多层住宅阳台现状问题 |
6.1.3 既有多层住宅阳台改造优化设计策略 |
6.2 论文局限性与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实地调研问卷:孝义市既有多层住宅阳台使用现状调查表 |
附录二:入户调研问卷:针对不同年代住宅套型现状入户调研记录表 |
附录三:“问卷星”网络调研问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住宅阳台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四:不同年代既有多层住宅阳台现状调研概况梳理表 |
图表目录 |
致谢 |
(2)济源市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与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述评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济源市农村住宅建设与能源利用现状 |
2.1 济源市基本概况 |
2.2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建造体系 |
2.3 济源市既有农宅改造现状 |
2.4 案例地选择 |
2.5 农村地区能源利用现状 |
2.6 济源市农村住宅室内光热环境与能耗现状主观问卷调查 |
2.6.1 调研内容 |
2.6.2 调研过程 |
2.6.3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济源市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现状测试 |
3.1 济源市农村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1.1 测试方案 |
3.1.2 农村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现状 |
3.1.3 不同民居同一空间的室内热环境对比 |
3.1.4 夏季室内热环境现状评价 |
3.2 济源市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2.1 冬季测试调研方案 |
3.2.2 不同围护结构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现状 |
3.2.3 不同改造类型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现状 |
3.2.4 冬季室内热环境现状评价 |
3.3 分析原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的节能改造设计 |
4.1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的节能检查 |
4.2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的节能改造原则 |
4.3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的节能改造设计 |
4.3.1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设计 |
4.3.2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
4.4 改造成本 |
4.5 节能改造前后传统民居的暖通负荷对比 |
4.5.1 传统民居的暖通负荷 |
4.5.2 传统民居节能改造后的暖通负荷 |
4.5.3 传统阳光间民居节能改造后的暖通负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济源市新建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及软件模拟 |
5.1 建筑节能技术在农村的认知现状 |
5.1.1 农村住宅未采用节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原因 |
5.1.2 拓宽农村地区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渠道 |
5.2 济源市新建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及节能检查 |
5.2.1 济源市新建农村住宅建筑设计要求 |
5.2.2 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 |
5.2.3 提高农村住宅的能源利用率 |
5.2.4 济源市新建农村住宅设计方案节能检查 |
5.3 新旧农村住宅暖通负荷对比 |
5.3.1 新建民居热负荷 |
5.3.2 新建民居冷负荷 |
5.3.3 各类农村住宅暖通负荷对比 |
5.4 新旧农村住宅室内热舒适对比分析 |
5.4.1 传统民居的室内热舒适计算 |
5.4.2 新建农村住宅的室内热舒适计算 |
5.4.3 新旧民居的室内热舒适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竞赛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调查问卷 |
附录 D:内扰设置 |
(3)试论铝合金门窗安装施工技术的难点和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铝合金门窗安装技术的难点 |
2.1 现场测量放线技术难点 |
2.2 门窗防雷接地技术难点 |
2.3 门窗防渗漏技术难点 |
3 铝合金门窗安装技术难点的应对措施 |
3.1 现场测量放线技术难点的应对措施 |
3.2 门窗防雷接地技术难点的应对措施 |
3.3 门窗防渗漏技术难点的应对措施 |
4 结语 |
(4)铝合金门窗的安装与渗漏水防治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铝合金门窗安装防渗漏各步骤保障措施 |
1.1 原材料选择方面的控制 |
1.2 工厂加工环节的防渗漏保障 |
1.3 施工准备环节的防渗漏保障 |
1.4 强化施工工序的跟踪及质量管理保障 |
2 渗漏水防治措施 |
3 结语 |
(5)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的农村建设 |
1.1.2 农村住宅能耗 |
1.1.3 农村住宅能耗评价系统 |
1.2 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 |
1.2.2 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 |
1.2.3 适宜性评价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
1.3.1 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和现状 |
1.3.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趋势 |
1.3.3 建筑低能耗技术评价研究方法 |
1.3.4 文献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适宜性理论下的综合评价法 |
2.1 综合评价法 |
2.2 适宜性理论体系 |
2.2.1 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理论体系研究 |
2.2.2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原则 |
2.2.3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 |
2.2.4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框架 |
2.3 适宜性理论应用于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
2.3.1 评价目标一致 |
2.3.2 核心内容相通 |
2.3.3 科学的互补 |
2.4 适宜性评价基本流程 |
2.5 小结 |
第3章 实地调研现状剖析与基准建筑的建立 |
3.1 调研基本情况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方法 |
3.1.3 调研对象与时间 |
3.2 地域气候特征 |
3.2.1 地域特征 |
3.2.2 气候特征 |
3.2.3 典型城市气候分析 |
3.3 农村住宅建筑概况和基准建筑构建 |
3.3.1 农村住宅建筑空间布局 |
3.3.2 苏南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特点 |
3.3.3 统计分析法确定苏南农村住宅基准建筑模型 |
3.4 农村住宅能耗现状和热环境分析 |
3.4.1 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措施 |
3.4.2 能耗构成水平 |
3.4.3 调研测试方案 |
3.5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与能耗关系研究 |
3.5.1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的选取途径 |
3.5.2 本体因素的节能影响对比 |
3.6 小结 |
第4章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和实现策略 |
4.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 |
4.1.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舒适目标 |
4.1.2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能耗目标 |
4.1.3 农宅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目标 |
4.2 围护结构低能耗目标的实现技术手段 |
4.2.1 减小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
4.2.2 建筑遮阳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分析 |
5.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影响评价方法概述 |
5.1.1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5.1.2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定量评价的实现途径 |
5.2 节能性评价系统能耗模拟软件的选择和能耗分析 |
5.2.1 建筑能耗软件的选择和比较 |
5.2.2 农宅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验证分析 |
5.3 节能性评价显着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
5.3.4 遮阳措施 |
5.4 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1 采暖期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2 空调期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
5.4.3 全年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分析 |
6.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
6.1.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6.1.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
6.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
6.2.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系统构成要素 |
6.2.2 经济性评价系统计算模型 |
6.3 苏南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各措施的经济性评价 |
6.3.1 墙体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
6.3.2 屋顶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
6.3.3 建筑门窗经济性分析 |
6.3.4 遮阳板经济性分析 |
6.4 分项敏感性和权重分析 |
6.4.1 分项敏感性分析 |
6.4.2 分项权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分析 |
7.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
7.1.1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7.1.2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
7.1.3 环境影响因子提取 |
7.2 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的环境性评价模型 |
7.2.1 研究目的和范围界定 |
7.2.2 清单分析 |
7.2.3 环境性评价 |
7.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1 墙体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2 屋顶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3 门窗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4 遮阳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4 分项权重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
8.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框架 |
8.2 系统权重的确定 |
8.2.1 研究方法 |
8.2.2 研究过程和结论 |
8.3 数学模型 |
8.3.1 无量纲化 |
8.3.2 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8.4 指标内容和指标基准 |
8.4.1 节能性 |
8.4.2 经济性 |
8.4.3 环境性 |
8.4.4 设计与创新 |
8.4.5 评价结果 |
8.5 评价系统的流程设计和评价软件开发 |
8.5.1 评价系统的输入 |
8.5.2 评价系统的输出 |
8.5.3 评价软件的开发 |
8.6 试评价 |
8.6.1 建筑基本信息 |
8.6.2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选择 |
8.6.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确定 |
8.6.4 住宅低能耗效果测试 |
8.7 小结 |
第9章 总结和展望 |
9.1 论文工作总结 |
9.2 创新点 |
9.3 论文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基于被动式理念的山东农村既有农宅绿色化改造适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趋势 |
1.1.2 存在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界定 |
1.5.1 相关概念 |
1.5.2 既有农宅与绿色化改造的概念界定 |
1.5.3 既有农宅改造与城市住宅改造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既有农宅现状调研与分析 |
2.1 相关政策、标准、法规调研 |
2.2 山东地区地域特征分析 |
2.2.1 山东地区气候特征 |
2.2.2 山东地区传统建筑特征 |
2.3 农村居住情况问卷调查 |
2.3.1 电子问卷 |
2.3.2 实地走访调查 |
2.4 建造方式与平面布局调研 |
2.4.1 建造方式 |
2.4.2 平面布局 |
2.5 室内温度测试及采暖方式调研 |
2.5.1 室内温度实地测试 |
2.5.2 采暖方式及清洁能源使用调研 |
2.6 围护结构现状调研 |
2.6.1 构造做法 |
2.6.2 围护结构性能现场测试 |
2.6.3 外观调研 |
2.7 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被动式理念的农宅绿色化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
3.1 既有农宅的改造设计原则 |
3.2 既有农宅功能设计策略 |
3.2.1 功能适宜性改造设计策略 |
3.2.2 附加阳光间设计策略 |
3.3 既有农宅形象提升改造设计策略 |
3.3.1 基于立面改造的农宅形象提升 |
3.3.2 基于细部节点改造的农宅形象提升 |
3.4 既有农宅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策略 |
3.4.1 外墙节能改造技术策略 |
3.4.1.1 外墙外保温技术策略 |
3.4.1.2 外墙内保温技术策略 |
3.4.2 屋顶节能改造技术策略 |
3.4.2.1 平屋顶节能改造技术策略 |
3.4.2.2 平改坡屋顶节能改造技术策略 |
3.4.2.3 坡屋顶及吊顶保温节能改造技术策略 |
3.4.3 外窗及遮阳技术策略 |
3.4.3.1 更换或添加外窗 |
3.4.3.2 对原有外窗进行密封 |
3.4.3.3 遮阳设计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模拟分析的农宅围护结构节能改造适宜技术体系研究 |
4.1 模拟分析系统的选用及可靠性验证 |
4.1.1 模拟分析系统选择 |
4.1.2 模拟分析系统可靠性验证 |
4.2 基于模拟分析的农宅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效果对比 |
4.2.1 建筑物能耗比较依据 |
4.2.2 改造方案能耗模拟 |
4.2.3 能耗模拟效果对比 |
4.3 节能改造标准及适宜技术体系的确定 |
4.3.1 基础标准改造适宜技术体系 |
4.3.2 较高标准改造适宜技术体系 |
4.3.3 高标准改造适宜技术体系 |
4.4 节能改造成本与造价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既有农宅绿色化改造设计与实践——以山东省济宁市三户农宅改造项目为例 |
5.1 农宅改造项目概况及调研 |
5.1.1 既有农宅项目概况 |
5.1.2 既有农宅前期调研 |
5.2 既有农宅功能空间及形象提升改造设计 |
5.2.1 三户农宅功能改造设计 |
5.2.2 三户农宅形象提升设计 |
5.3 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设计 |
5.3.1 围护结构改造原则 |
5.3.2 围护结构改造技术方案 |
5.3.3 改造后室内外温度实测与对比分析 |
5.3.4 改造前后农宅能耗模拟及造价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附录1 乡村住宅现状及改造意愿调查问卷报告书 |
附录2 测温仪记录的室内外温度数据 |
(7)铝合金门窗设计与制作安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铝合金门窗的设计内容 |
1.1 门窗型材壁厚设计问题 |
1.2 转角节点设计问题 |
1.3 中梃装配及设计 |
1.4 配件设计 |
2 铝合金门窗制作安装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
2.1 合金门窗不正 |
2.2 锚固做法与要求不符 |
2.3 推拉窗脱落 |
2.4 铝合金门窗渗水 |
3 总结 |
(8)青海河湟地区民居地域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民族聚居背景下形成的民居多样性 |
1.1.2 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迫切性 |
1.1.3 国家促进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青海河湟地区传统民居概述 |
2.1 青海河湟地区地域环境概述 |
2.1.1 河湟地区概况 |
2.1.2 自然环境 |
2.1.3 社会文化环境 |
2.1.4 经济技术环境 |
2.2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与特点 |
2.2.1 按建筑形式进行分类 |
2.2.2 按平面布局形式进行分类 |
2.2.3 按建筑结构进行分类 |
2.2.4 按民族进行分类 |
2.2.5 按年代进行分类 |
2.2.6 总结 |
2.3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的演变 |
2.3.1 形成时期 |
2.3.2 成熟时期 |
2.3.3 变迁时期 |
2.3.4 总结 |
2.4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地域适应性研究 |
2.4.1 对于气候环境的适应 |
2.4.2 对于自然资源的适应 |
2.4.3 对于地理地形的适应 |
2.4.4 对于产业结构的适应 |
2.5 小结 |
3 青海河湟地区民居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建筑空间及使用现状 |
3.1.1 建筑布局 |
3.1.2 建筑风貌 |
3.1.3 使用现状 |
3.2 现存问题 |
3.2.1 民居功能单一、空间较小 |
3.2.2 能源利用单一 |
3.2.3 传统风貌缺失 |
3.2.4 民居性能需要优化提升 |
3.3 小结 |
4 河湟地区民居地域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
4.1 设计原则 |
4.1.1 传承河湟地区民居地域文化 |
4.1.2 融入新技术 |
4.1.3 功能优化 |
4.1.4 利用新能源,降低建筑能耗 |
4.1.5 合理控制成本 |
4.2 民居地域适应性设计策略 |
4.2.1 民居地域适应性设计策略的提出 |
4.2.2 对于气候环境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4.2.3 对于自然资源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4.2.4 对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4.3 民居地域适应性设计案例分析 |
4.3.1 基于资源适应性的民居营建技术更新 |
4.3.2 “新”“旧”营建技术的融合 |
4.4 小结 |
5 河湟地区民居地域适应性设计探索 |
5.1 关于河湟地区民居发展的思考 |
5.1.1 河湟地区民居更新发展的背景 |
5.1.2 针对民居现状的设计模式划分 |
5.1.3 民居地域适应性特征的延续 |
5.2 基于传统民居语汇的改造设计 |
5.2.1 以产业适应为主导的功能优化设计 |
5.2.2 以气候和资源适应为主导的民居立面优化设计 |
5.2.3 民居改造设计案例 |
5.3 基于生态复合墙结构的民居设计——本土营建材料的选择 |
5.3.1 以产业适应为主导的模块化平面设计 |
5.3.2 以传承民居传统风貌为主导的民居形体设计 |
5.3.3 以气候适应为主导的民居保温设计 |
5.3.4 造价分析 |
5.3.5 民居设计案例 |
5.4 基于钢框架结构的民居设计——传统木构架体系的新诠释 |
5.4.1 结构材料的选取 |
5.4.2 以产业适应为主导的模块化平面设计 |
5.4.3 以气候适应为主导的民居节点保温设计 |
5.4.4 造价分析 |
5.4.5 民居设计案例 |
5.5 小结 |
6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河湟地区民居测绘图汇总 |
(9)寒地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关键技术比较研究 ——以中国和加拿大钢结构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界定 |
1.1.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
1.1.2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优势 |
1.1.3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研究综述 |
2.1 概念阐释 |
2.1.1 预制率和装配率 |
2.1.2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
2.1.3 寒地和外围护系统 |
2.2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性能特征 |
2.2.1 建筑的结构类型 |
2.2.2 建筑外围护系统的组成要素 |
2.2.3 建筑外围护系统的影响因素 |
2.3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设计要求 |
2.3.1 外围护系统整体性及规范汇总 |
2.3.2 外围护系统外墙构造及接缝要求 |
2.3.3 外围护系统门窗及屋面设计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加寒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构造及建造 |
3.1 寒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调研 |
3.1.1 建筑调研 |
3.1.2 典型案例及外围护系统材料应用 |
3.1.3 建筑外围护系统整体连续节能 |
3.2 国内寒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构造与建造 |
3.2.1 外围护系统主要构成 |
3.2.2 外围护系统构造连接及节点 |
3.2.3 建筑外墙建造流程 |
3.3 加拿大寒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构造与建造 |
3.3.1 外围护系统主要构成 |
3.3.2 外围护系统构造连接及节点 |
3.3.3 建筑外墙建造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加寒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关键技术比较及启示 |
4.1 发展背景的分析 |
4.2 构件性能的选择 |
4.2.1 基于性能的预制构件选择 |
4.2.2 基于模块的预制单元选择 |
4.2.3 不同选择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优越性 |
4.3 建造方式经济性的应用 |
4.3.1 预制构件的施工经济性分析 |
4.3.2 模块的施工经济性分析 |
4.3.3 案例外墙板经济性的解析 |
4.4 构造方式的连续性优化 |
4.4.1 外墙与钢结构的柔性连接 |
4.4.2 门窗节点连接优化 |
4.4.3 特殊部位保温连续设计 |
4.4.4 外墙板之间接缝处理 |
4.5 加拿大对我国外围护系统的细节性启示 |
4.5.1 空间模块的建立 |
4.5.2 建筑经济性建造 |
4.5.3 构造节能的连续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铝合金门窗安装质量通病的防治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铝合金门窗的安装与制作标准 |
3 铝合金门窗安装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以及其防治策略 |
3.1 铝合金门窗玻璃安装缺少科学性 |
3.2 铝合金门窗发生渗漏水的情况 |
3.3 铝合金门窗开关缺少灵活性 |
3.4 铝合金门窗的配件容易出现损坏 |
4 结束语 |
四、铝合金门窗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既有多层住宅阳台改造再利用优化设计策略研究[D]. 任慧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济源市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与节能研究[D]. 李珍妮.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3]试论铝合金门窗安装施工技术的难点和措施[J]. 刘江涛. 房地产世界, 2020(17)
- [4]铝合金门窗的安装与渗漏水防治措施分析[J]. 周绍清. 房地产世界, 2020(17)
- [5]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D]. 符越. 东南大学, 2020(02)
- [6]基于被动式理念的山东农村既有农宅绿色化改造适宜技术研究[D]. 王彦韬.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7]铝合金门窗设计与制作安装分析[J]. 吴军锋. 建材与装饰, 2019(18)
- [8]青海河湟地区民居地域适应性设计研究[D]. 王利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9]寒地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关键技术比较研究 ——以中国和加拿大钢结构建筑为例[D]. 陈学忠.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10]铝合金门窗安装质量通病的防治策略探析[J]. 鄢宇波. 绿色环保建材,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