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居住区论文-李若帆,王亚男,吴佳明

郊区居住区论文-李若帆,王亚男,吴佳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郊区居住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郊区,妇幼友好型,居住区设计

郊区居住区论文文献综述

李若帆,王亚男,吴佳明[1](2018)在《大城市郊区妇幼友好型居住区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受限,土地价值陡增,郊区已经成为疏解城市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在我国生育政策不断放松的背景下,选择生育多个孩子的家庭出于对空间和环境的需要而更容易选择郊区作为居住区。然而目前居住区设计对于郊区带幼儿的女性缺乏专业考虑。本文从英国的两个典型居住区案例入手,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调研的方法,从儿童保育、开放空间设计、设施配套、建筑环境、购物行为及幼儿玩耍等几个方面探讨郊区妇幼友好型居住区设计思路及方法,提出应从加强城市建设中涉及儿童的指导标准建设入手,将妇幼需求融入各层级规划中,并明确政府、开发商及物业的义务范围,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郊区居住区设计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住房建设规划)》期刊2018-11-24)

冯健,吴芳芳,周佩玲[2](2017)在《郊区大型居住区邻里关系与社会空间再生——以北京回龙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社会空间的视角研究邻里关系是城市社会地理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针对北京回龙观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并结合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了郊区大型居住区的邻里关系及其与郊区社会空间再生的有机联系。作为典型的郊区大型居住区,回龙观的邻里交往较为浅层化但居民具有较高的交往意愿,邻里互助情况较少但具有很强的互助意愿,居民整体责任意识、社区参与和维权意识强烈。入住小区初期的集体采购、日常生活中的维权和文体活动、"童子军"外交和依托社区网的互动方式使居民相互之间维持了较好的邻里关系。邻里关系与居民受教育程度、入住小区时间长度及有无互助经历等因素相关。对社区形成起到更直接作用的是居民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互动,这种互动基于实体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提供的平台,以及通过固化居民间的联系而萌生社区文化。回龙观居民在脱离原居住地社会关系网络背景下,通过邻里关系在郊区大型居住区构建了新的社会关系,改善了郊区社会空间的破碎化状况,促使社会空间再生。(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17年03期)

郝英侠[3](2016)在《城市郊区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用地紧张,我国出现了住宅郊区化趋势,各城市建造了大量的城市郊区居住区。城郊居住区商业建筑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其商圈独立、生态资源丰富,肩负满足居民消费和聚集人气、带动周边发展等多重作用。城市郊区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研究对社会发展,城市郊区的规划,居民需求的满足等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消费水平与需求转变、居住区开发模式等课题研究背景,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提出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与框架。然后对城市郊区居住区商业建筑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城市郊区居住区商业建筑的演变与发进行梳理,对其他发达国家住宅郊区化发展历史及其城市郊区居住区商业建筑模式进行分析与借鉴。通过资料查阅、现状调研等方法总结出城市郊区居住区商业建筑在地理环境、业态功能、主要服务对象、主要建筑类型等方面的现状特点,并对现阶段城市郊区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相关规范滞后、规划布局不当、业态结构不合理、建筑空间功能单一、建筑外观形象简陋、建筑外环境差等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城市郊区居住区商业建筑相关政策规范、项目规划、建筑设计、生态休闲商业建设等方面给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设计建议。并以衡水格林水镇居住区商业建筑规划设计为例,对这些设计建议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期刊2016-06-13)

柴宏博,冯健[4](2014)在《基于迁居的郊区大型居住区社会空间形成——以北京回龙观居住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郊区大型居住区是我国郊区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居住形态,为缓解城市内部人口和功能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由于过快开发、缺乏规划等原因出现的问题众多。以北京典型郊区居住区回龙观为例,从迁居行为角度探讨大型居住区的社会空间形成,以折射我国郊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郊区大型居住区的形成是政府、单位、开发商叁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转型期影响居民迁居的主要推力和限制因素是家庭纽带、政府政策与经济能力;快速郊区化过程中建立的这类社区内部居民成分复杂、流动性强、社区意识较为薄弱,居民生活与城市中心及近郊内沿的联系紧密,地区吸引力有待增强。(本文来源于《地域研究与开发》期刊2014年05期)

李斐然,冯健,刘杰,李泽林[5](2013)在《基于活动类型的郊区大型居住区居民生活空间重构——以回龙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550份调查问卷和第一手的访谈资料,以北京着名的郊区大型居住区——回龙观文化居住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包括居住空间、工作空间、购物空间和游憩空间在内的郊区大型居住区生活空间重构的特征与机制,分析了居民生活空间重构与郊区化的关系。研究表明,近10年来,居民对远距离居住—工作空间错位有较强的承受能力,以回龙观为代表的郊区大型居住区在形成居住空间郊区化、商业和休闲空间的分散化和多中心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验证了过去10年中北京郊区化发展的高强力度。回龙观社区职能由单纯卧城向综合型社区的演变成为居民多种生活空间重构的背景,另外,不同类型的生活空间之间相互联系,某种生活空间变化往往导致另一种或几种生活空间跟随发生变化。回龙观的案例给郊区的城市规划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人文地理》期刊2013年03期)

王宇凡,冯健[6](2013)在《基于生命历程视角的郊区居民迁居行为重构——以北京回龙观居住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居民迁居行为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课题,但以微观手法研究郊区居民迁居行为重构尚不多见。本文基于质性研究方法,以位于北京郊区的回龙观居住区为例,以微观的手法对城区拆迁居民、经历体制转型的中老年人、北京本地年轻人以及外地来京年轻人的迁居历程进行解读,寻找经济、社会和制度变革与个体生命历程的交集,进而洞察郊区居民迁居的一般性特征。在此基础上,从迁居机会供给、住房需求、住房获取能力、迁居决策4个方面归纳郊区居民迁居行为重构特征,并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阐释重构机制。对郊区居民迁居行为重构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北京城市空间重构及郊区化进程。(本文来源于《人文地理》期刊2013年03期)

冯健,吴芳芳,周佩林[7](2012)在《基于邻里关系的郊区居住区社会空间研究——以北京回龙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探究回龙观社区邻里关系状况来透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关系建构情况,分析社区的地域性和关系性,探讨社会空间与邻里关系之间的联系。采用分片区抽样调查结合随机抽样调查的问卷调查方法并辅以质性访谈,从邻里相识、邻里互助、邻里矛盾和社区归属感等方面调查邻里关系。整体上,回龙观居民邻里之间具有典型城市邻里的特点,交往较为陌生化和浅层次,但同时居民之间有相对较好的关系和互动,社区的感知和认同强烈,体现了传统社区回归的特例。建构了制约邻里关系的TIES模型以及"新社区"形成的具体机制。真正社区的建立过程中居民间的有机团结建立的关系联接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空间提供了必要基础,邻近关系重塑了社会空间。基于关系联结使得居住邻近的人们产生一种互动,居民之间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和社区意识,产生对地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使"地方"产生情怀,出现了马赛克的社会空间结构,一定程度上,又反过来重塑了原先基于人际关系网络的社会空间。(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学术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0-12)

李爱铭,彭薇[8](2011)在《郊区大型居住区:新家隔壁好学堂》一文中研究指出“搬家前,最担心的是幼儿园;搬来后,最满意的是幼儿园!”早上8点,家住宝山顾村“好日子大家园”小区的张女士步行10分钟,笃悠悠把女儿送进扬波幼儿园,再乘地铁7号线去上班,“以前四代同堂,住在虹镇老街20多平方米的小房,如今两居室的新房宽敞明亮,幼儿园和医(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1-03-03)

刘红蕾[9](2010)在《村镇居住区规划模式探析——以北京郊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北京郊区居住区规划中低层高密度、多层和小高层较低密度叁种类型的住区实例进行分析,提出适宜农村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居住区规划模式。(本文来源于《城市建筑》期刊2010年01期)

吴尧[10](2008)在《TOD理念在我国城市郊区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东部沿海城市已经出现了郊区化的迹象,郊区居住用地的拓展作为郊区化表现之一,其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关注。在西方20世纪90年代针对当时的“郊区化”无序蔓延,爆发了新城市主义思潮,其倡导的一个重要发展模式即为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公交为导向的土地开发)。TOD理念对郊区居住区规划具有借鉴意义,但由于中国自身的国情,不能对其理论进行简单的照搬,而应从解决目前郊区居住区规划中的实际问题入手。本着这种思路,文章希望通过研究分析得出TOD理念在目前我国郊区居住区规划中应用的基本点,并由此对郊区居住区规划提出个人的建议。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内容与意义、研究的目标与技术路线、研究的方法,基本概念及解析。第二部分对TOD理论进行解析,对其主张的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开发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第叁部分从我国目前郊区居住区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典型案例解析郊区居住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TOD理念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方法。第四部分,总结得出TOD理念在我国郊区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原则,并结合原则,对我国郊区居住区规划提出个人的建议。文章强调TOD理念在郊区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希望研究的成果能对解决目前我国郊区居住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有所帮助,并为未来我国郊区居住区规划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8-06-01)

郊区居住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社会空间的视角研究邻里关系是城市社会地理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针对北京回龙观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并结合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了郊区大型居住区的邻里关系及其与郊区社会空间再生的有机联系。作为典型的郊区大型居住区,回龙观的邻里交往较为浅层化但居民具有较高的交往意愿,邻里互助情况较少但具有很强的互助意愿,居民整体责任意识、社区参与和维权意识强烈。入住小区初期的集体采购、日常生活中的维权和文体活动、"童子军"外交和依托社区网的互动方式使居民相互之间维持了较好的邻里关系。邻里关系与居民受教育程度、入住小区时间长度及有无互助经历等因素相关。对社区形成起到更直接作用的是居民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互动,这种互动基于实体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提供的平台,以及通过固化居民间的联系而萌生社区文化。回龙观居民在脱离原居住地社会关系网络背景下,通过邻里关系在郊区大型居住区构建了新的社会关系,改善了郊区社会空间的破碎化状况,促使社会空间再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郊区居住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李若帆,王亚男,吴佳明.大城市郊区妇幼友好型居住区设计研究[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住房建设规划).2018

[2].冯健,吴芳芳,周佩玲.郊区大型居住区邻里关系与社会空间再生——以北京回龙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7

[3].郝英侠.城市郊区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

[4].柴宏博,冯健.基于迁居的郊区大型居住区社会空间形成——以北京回龙观居住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

[5].李斐然,冯健,刘杰,李泽林.基于活动类型的郊区大型居住区居民生活空间重构——以回龙观为例[J].人文地理.2013

[6].王宇凡,冯健.基于生命历程视角的郊区居民迁居行为重构——以北京回龙观居住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3

[7].冯健,吴芳芳,周佩林.基于邻里关系的郊区居住区社会空间研究——以北京回龙观为例[C].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学术论文摘要集.2012

[8].李爱铭,彭薇.郊区大型居住区:新家隔壁好学堂[N].解放日报.2011

[9].刘红蕾.村镇居住区规划模式探析——以北京郊区为例[J].城市建筑.2010

[10].吴尧.TOD理念在我国城市郊区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

标签:;  ;  ;  

郊区居住区论文-李若帆,王亚男,吴佳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