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杭州,南宋时期称临安。南宋时期临安生产的“官窑”青瓷习惯上被称为“南宋官窑”,“南宋官窑”即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全国享有盛名。考古部门已在凤凰山麓的乌龟山和万松岭南的老虎洞分别发现了郊坛下官窑和修内司官窑,但近几十年来,杭城即南宋时的临安城不断有各类瓷片和窑具出土。这些瓷片有可能是通过贸易途径到达临安,也有可能是邻近地区所生产。但若假设这些瓷片是临安所产,那么临安应该还有其他的窑场。为了响应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为这一工程提供更多的历史资料,本文旨在考察并探索南宋“临安窑”的窑业性质、工艺技术特征、产品特点及时空范围,尝试还原南宋时期临安制瓷业的真实面目。通过种种迹象,本文推测除却两座“南宋官窑”窑址外,南宋临安府还有其他窑口同时生产各类瓷器。现今杭城内有几处发现并出土大量风格各异的瓷器及窑具,偶有发现遗址、遗迹,这些迹象都说明,南宋的临安城曾有多处窑址存在的可能。按中国陶瓷传统的命名规则,这些窑场应以“临安窑”命名更为妥当些。本文还对“临安窑”的窑业性质进行了分析,南宋时期临安窑已出现分工合作的新型的生产关系,寄烧坊的出现是制瓷产业分工合作的写照。南宋时期地处临安府地域范围的“天目窑”,虽未在文献中发现“相关记载,但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它确实存在。南宋时期的天目窑应属民窑性质,但“天目窑”的产品品种非常丰富,其中黑瓷天目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佛教用器而闻名于世。本文最后对临安窑的各种产品做了科技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以科学方法和技术分析各类产品的特征、产地,说明了“临安窑”存在的合理性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