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区土壤种子库调查研究

黔中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区土壤种子库调查研究

论文摘要

在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首次对中度石漠化山地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种子库进行调查研究,划分为草丛Ⅰ、草丛Ⅱ、灌草丛Ⅰ、灌草丛Ⅱ、藤刺灌丛、灌木林、次生乔木林、原生林8个阶段,对每个阶段植被特征、种子库特征以及幼苗特征进行分析,结合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贵州中部中度石漠化地区不同演替阶段利用土壤种子库进行植被恢复的可行性及其相关理论。结果如下:1.黔中中度石漠化地区,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在演替初期,有大量的草本植物存在,随着演替进行,物种多样性增加,到灌木林阶段,达到稳定状态。2.贵州中部中度石漠化地区,土壤种子库有丰富的种子存在,其中最大值在2月份的草本Ⅱ阶段,最大值为3755粒/m~2,最小值为5月份的次生林阶段,密度值为1042.2粒/m~2。演替影响种子库的大小,随着演替进行,种子库密度减小,在2月份相邻演替阶段中,除了草丛Ⅰ和草丛Ⅱ之间,藤刺灌丛和灌木林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外,其余群落与相邻两个群落的差异性显著;5月份差异不明显,相邻两个阶段差异值最低的在原生林和次生乔木林,为44.5粒/m~2。在检测出所有种子植物中,以草本植物占优势,木本植物种类较少,种子密度也较低。2月份和5月份两次检测值之间的差异较大,方差分析差异性显著,差异值最大出现在草丛Ⅱ阶段,相差2105粒/m~2。此外,演替影响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物相似性,对2月份和5月份来说,地表植被与种子库的相似性规律一致。随着演替进行,相似性越来越小,相似性系数最大的为2月份的草丛Ⅰ,Cj系数为56.5%,相似性最小的为2月份的原生林,Cj系数为11.1%。3.演替后期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间的相关系数较低,不利于石漠化地区植物群落的正常更新。4.黔中石漠化地区不同演替阶段含有丰富的幼苗数量,对灌丛以后的6个阶段的幼苗调查中共检测到32种397株实生木本植物,这些幼苗保证了群落更新的需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该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土壤种子库研究的相关综述
  • 土壤种子库研究的沿革
  • 1.2.2 土壤种子库的特征
  • 1.2.3 土壤种子库的动态变化
  • 1.2.4 土壤种子库的几种分类方法
  • 1.2.5 土壤种子库的研究方法
  • 1.2.6 土壤种子库研究对生态学的意义
  • 1.2.7 喀斯特植被以及种子库研究现状
  • 1.2.8 喀斯特地区土壤种子库特征
  • 1.3 岩溶地区土壤种子库研究存在的问题
  • 2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样地选择
  • 2.2 研究方法
  • 2.2.1 植被调查方法
  • 2.2.2 土壤种子库的取样和实验分析方法
  • 2.2.3 幼苗库调查方法
  • 2.2.4 环境因子的调查方法
  • 2.3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2.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黔中喀斯特地区植被群落学特征
  • 3.1.1 黔中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区植被群落类型划分
  • 3.1.2.黔中喀斯特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
  • 3.2 黔中喀斯特地区各个演替阶段植物的生活型谱
  • 3.2.1 不同演替阶段草本植物生活型的组成变化
  • 3.2.2 不同演替阶段木本植物的生活型组成变化
  • 3.3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学特征动态变化
  • 3.3.1 群落多样性变化
  • 3.4 黔中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种子库调查研究
  • 3.4.1 不同演替阶段的可萌发土壤中种子库数量特征和物种组成
  • 3.4.2 黔中喀斯特地区植物物种生活型谱
  • 3.4.3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种子库的季节动态
  • 3.4.4 黔中地区土壤种子库的分布格局
  • 3.4.5 黔中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特征
  • 3.5 黔中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幼苗库调查研究
  • 3.5.1 不同演替阶段木本植物幼苗的数量和结构组成
  • 3.5.2 幼苗库的物种组成和数量特征
  • 3.5.3 幼苗库与地上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关系
  • 3.6 黔中喀斯特中度石漠化植被更新对策
  • 3.6.1 黔中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区种子库对植被恢复的作用
  • 3.6.2 黔中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区幼苗库对植被的更新的作用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黔中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区植被特征
  • 4.1.2 黔中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种子库
  • 4.1.3 黔中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区幼苗库特征
  • 4.1.4 种子库、幼苗库与地上植被间的关系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石漠化地区发展蚕桑产业的成效和建议[J]. 广西蚕业 2020(02)
    • [2].滇桂黔石漠化地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治理问题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23)
    • [3].贵州石漠化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9)
    • [4].基于教育移民的石漠化地区生态可持续恢复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13)
    • [5].基于格网的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空间耦合[J]. 水土保持通报 2020(03)
    • [6].浅析石漠化地区板贵乡的经济发展[J]. 农技服务 2016(06)
    • [7].石漠化地区林业产业选择及系统构建初探——以贵州省贞丰县为例[J]. 贵州林业科技 2015(03)
    • [8].石漠化地区造林技术[J]. 现代园艺 2014(10)
    • [9].云南石漠化地区土壤性质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10)
    • [10].石漠化地区的绿色减贫模式探索——以广西马山弄拉屯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11)
    • [11].石漠化地区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的内隐联想测验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12].隆林县石漠化地区发展金银花种植气候适应性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3(01)
    • [13].石漠化地区紫花苜蓿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 2010(06)
    • [14].岩垂草在重庆石漠化地区的引种适应性研究(英文)[J].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0(03)
    • [15].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山地石漠化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重庆市南川区为例[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0(08)
    • [16].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云南省曲靖市官麦地小流域为例[J]. 贵州农业科学 2018(07)
    • [17].广南县石漠化地区治水思路初探[J]. 中国水利 2014(20)
    • [18].岩垂草在重庆石漠化地区的引种适应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0)
    • [19].重庆市典型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对策——以重庆南川区为例[J]. 生态经济 2009(07)
    • [20].云南石漠化地区草地治理的思考[J]. 草业与畜牧 2008(03)
    • [21].贵州省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综述[J]. 水土保持研究 2008(04)
    • [22].全国石漠化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在黔西南召开[J]. 当代贵州 2016(39)
    • [23].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洞穴滴水的物理化学特征对比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12)
    • [24].石漠化地区植被快速恢复技术[J]. 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5(07)
    • [25].广西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石漠化地区模式探究——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定点帮扶东兰县为例[J]. 风景名胜 2019(04)
    • [26].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研究[J]. 城市地理 2016(10)
    • [27].基于能值分析的典型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09)
    • [28].云南省会泽县石漠化地区造林技术集成研究[J]. 林业科技情报 2014(01)
    • [29].石漠化地区草食动物的饲养现状及其对策[J]. 当代畜牧 2013(12)
    • [30].种草养畜是石漠化地区生态建设和脱贫致富的关键[J]. 中国牧业通讯 2010(20)

    标签:;  ;  ;  ;  ;  

    黔中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区土壤种子库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