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地震速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震速报,课题,气象,观测数据
大地震速报论文文献综述
冈垣晶子,彭岩[1](2013)在《东日本大地震之后日本气象厅的紧急地震速报的研究课题和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2012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了向社会公开提供紧急地震速报的第5个年头。5年间,气象厅共发布了129个地震的紧急地震速报(警报)。然而,并非每次发布的信息都是准确无误的,特别是,当作为日本观测史上最大地震的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却没能根据这次地震晃动造成的观测设(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3年05期)
宋锐,顾小虹,王永力,赵永,王斌[2](2001)在《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实时处理及大地震速报软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实时系统是国家数字地震台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软件系统主要功能有 :实时收集、存储 47个国家数字地震台的地动波形数据 ,进行地震事件实时检测、自动定位、报警、人机结合精确定位。可速报国内 MS≥ 5 .0、邻区 MS≥ 6 .0、世界范围 MS≥ 7.0地震的震源位置及震级。软件系统的主要特点 :双机热备份 ,使用多种编程技术 ,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稳定性高。提出地震定位计算法的几何背景 ,双曲线与圆相交地震定位法等。丰富和发展了地震定位理论 ,解决了初始定位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在全球大地震速报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人机交互系统 ,操作简便 ,用图形和数字给出丰富的信息 ,有助于分析地震波形和地震定位结果 ,是一个计算机辅助思维、分析系统。(本文来源于《地震》期刊2001年04期)
庄灿涛,马玉林,薛兵,罗江,周肃敏[3](1997)在《中国大地震卫星速报台网的设计和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我国大地震速报能力,建立中国大地震卫星速报台网,首次在我国建立了全国性实时传输数字地震遥测台网。本文介绍了台网的设计目标、基本功能、主要技术环节和设备情况。此台网已通过了验收并于1997年1月开始投入运行。(本文来源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1997年05期)
秦嘉政,陈培善[4](1992)在《大地震面波震级测定及其速报实用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强烈地震发生时地震记录图最大振幅出格的极端情况下,如何快速测定大地震震级这一实用性很强的问题,本文在原有面波持续时间测定震级和体波测定震级方法的基础上,用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发生的两次Ms>7.0地震由全国基准台网SK仪器记录的地震图资料,进一步详细讨论了用这两种方法快速简便测定大地震面波震级的速报实用化方法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1992-11-01)
秦嘉政,陈培善[5](1992)在《大地震震级测定及速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在强烈地震发生时,记录图最大振幅出格,如何决速测定强震震级这一实用化很强的问题,在用面波持续时间及测定体波震级方法的基础上。本文用云南1988年11月发生在澜沧、耿马地区的两次M_S≥7.0的地震资料(由全国基准台网SK仪器记录的地震图),进一步研究用这两种方法快速测定大地震震级作为速报方法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用归算的面波持续时间测定M_S作为大震速报,一般需要等待从地震图初至后延10—20分钟的时间,而用体波测定震级m_B作为大震速报仅需要等待从初至后延数秒至5分钟左右。因此,是最为实用的大震速报方法。其优点在于图上最先到达的总是体波,对于M_S≥7.0的地震,体波振幅往往不限幅,这种特征满足强震测定和大震速报的需要。本文用澜沧、耿马两次大震的资料,对这两种方法作了较好的比较和检验。用收集到的约1500多个中强地震的面波震级和体波震级数据,经验统计给出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为M_S=1.55mg-3.47。(本文来源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1992年01期)
大地震速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实时系统是国家数字地震台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软件系统主要功能有 :实时收集、存储 47个国家数字地震台的地动波形数据 ,进行地震事件实时检测、自动定位、报警、人机结合精确定位。可速报国内 MS≥ 5 .0、邻区 MS≥ 6 .0、世界范围 MS≥ 7.0地震的震源位置及震级。软件系统的主要特点 :双机热备份 ,使用多种编程技术 ,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稳定性高。提出地震定位计算法的几何背景 ,双曲线与圆相交地震定位法等。丰富和发展了地震定位理论 ,解决了初始定位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在全球大地震速报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人机交互系统 ,操作简便 ,用图形和数字给出丰富的信息 ,有助于分析地震波形和地震定位结果 ,是一个计算机辅助思维、分析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地震速报论文参考文献
[1].冈垣晶子,彭岩.东日本大地震之后日本气象厅的紧急地震速报的研究课题和对策[J].国际地震动态.2013
[2].宋锐,顾小虹,王永力,赵永,王斌.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实时处理及大地震速报软件系统[J].地震.2001
[3].庄灿涛,马玉林,薛兵,罗江,周肃敏.中国大地震卫星速报台网的设计和实施[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7
[4].秦嘉政,陈培善.大地震面波震级测定及其速报实用化[C].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2
[5].秦嘉政,陈培善.大地震震级测定及速报[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