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实践法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是模拟,即让学生在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模拟的各种生活情景中进行角色演练,从而达到半真实的交流效果。其二是实践,即通过将课堂内外语言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来描述事件、表达观点和进行社会交流的能力,从而达到真正用英语交流的效果。
一、模拟实践法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前提。有些学生对英语不太感兴趣,也许是因为我们仍然在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致使课堂气氛沉闷,枯燥乏味,缺少趣味性,很难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模拟实践法则是让学生把掌握的课本知识通过模拟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也变得更乐于开口了。
2.有利于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有些教师担心搞模拟实践会冲淡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甚至会影响到英语学习成绩,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英语中有些知识点比较琐碎,单纯依靠简单的机械式记忆,还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时甚至还容易使学生混淆,而模拟实践法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的过程中运用这些容易混淆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和巩固英语中这些难记又零碎的知识点。
3.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本8BUnit4Acharityshow中,向学生介绍了中国的几个典型的慈善组织,例如:ProjectHope,SpringBudProject,ProjectGreenHope等等,同时也介绍了每个慈善组织的主要活动和筹款方式。上台作模拟演讲的同学介绍了这些慈善组织的一些感人的事例,以此来唤醒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同时也号召全体学生行动起来,为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需要帮助的人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在学习了8AUnit4Wildanimals之后,学生模拟演讲了有关我们的国宝大熊猫所面临的问题和如何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的相关内容,自那之后,学生们都更加热爱各种野生动物了,并且还成立了“保护野生动物兴趣小组”,通过组织一些活动来筹集资金去帮助那些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
每个学生都有无穷的智慧,模拟表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无疑也是符合现阶段素质教育要求的。一方面,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也渗透了品德教育,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得到了拓宽,学生的思想也得到了升华。
4.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真正发挥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最主要的不是教的过程,而是学生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但长期以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只重视教师的讲,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奴隶”,被动地接受知识。让学生上台模拟表演,给他们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的角色由“观众”变成了“演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模拟表演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从而使其自身价值得以实现,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5.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模拟表演之前,学生们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理解课文、朗诵记忆、精心策划等等,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记忆、策划、表演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模拟表演还同时涉及到多个不同学科的课内外知识点,这必然引起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视,并且能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更有利于加强英语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上的联系。
6.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
初中的学生年龄小,但是却活泼好动,课间十分钟的活动量很大,刚一上课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部分学生的心思也不能迅速回到课堂中来。而刚开始的模拟表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尽快融入到课堂中进入角色,这为导入新课和提高课堂效率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模拟实践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确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它真正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予了英语课堂以生命力,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提高。
(作者单位:丰县群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