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和亚热带丘陵区典型生态景观单元土壤有机碳对比研究

黄土高原和亚热带丘陵区典型生态景观单元土壤有机碳对比研究

论文摘要

黄土高原是我国主要生态脆弱区之一,多种不利因素(干旱、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制约着该区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亚热带丘陵区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综合生产潜力明显高于黄土高原地区。系统研究两大区域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差异并探讨其主要控制因子对于黄土高原和亚热带丘陵区土壤肥力调控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土高原的燕沟样区和亚热带丘陵区北部的盘塘样区和南部的肯福样区为例,通过对土壤表层(0~20cm)取样分析,分析两大区域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积累差异,并探讨土地利用、地形和植被等关键控制因素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其主要结果如下:1.黄土高原样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为7.50g/kg,以林地(9.88g/kg)最高,草地次之(6.51g/kg),旱地(4.67g/kg)和果园(4.33g/kg)较低,林地土壤有机碳变异系数较大,果园较小,均属于中等变异。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均呈极显著正线性相关。土壤碳氮比以林地最高,草地、旱地和果园之间无显著差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有机碳之间总体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该区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有机碳积累具有积极作用,果园建设不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地形断面可以直观地展示土壤有机碳的地形分异特征。不同地形单元土壤有机碳含量为梁峁顶<中部坡<沟谷底。坡向对林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影响,对旱地和果园则无明显影响。自然恢复草、灌、乔地段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相应的人工恢复植被。坡耕地坡面的上、中、下三个坡位土壤有机碳含量基本一致;多年生黄刺玫坡面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且从上到下逐渐降低;多年生刺槐和小叶杨坡面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也显著高于坡耕地,且呈中间高,上下部低的分布模式。黄土高原各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以林草地较高,旱地和果园较低。旱地和果园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由南部向北部逐渐减少,林地和草地利用方式下均以子午岭最高,燕沟、固原和王东沟居于中间,安塞最低。黄土高原不同地区之间气候、植被和土壤的地带性差异是其土壤有机碳积累差异的主要原因。2.亚热带丘陵北部样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为12.75g/kg,以水田最高(16.04g/kg),旱地次之,果园和林地(9.48g/kg和8.36g/kg)较低。亚热带丘陵南部样区也以水田最高,旱地和林地次之,果园最低,其土壤有机碳含量比北部样区总体高37.5%,其中水田、旱地、果园和林地利用方式下分别高31.0%、55.8%、40.5%和117.7%。土壤全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土壤有机碳循环与积累研究进展
  • 1.2.1.1 土壤有机碳周转过程概况
  • 1.2.1.2 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及其影响因子
  • 1.2.1.3 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关键控制因子
  • 1.2.2 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
  • 1.2.3 问题和展望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燕沟样区
  • 2.1.2 盘塘样区
  • 2.1.3 肯福样区
  • 2.2 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
  • 2.2.1 表层土壤样品采集
  • 2.2.2 剖面土壤样品采集
  • 2.2.3 土样制备
  • 2.3 植被调查
  • 2.4 测定方法
  • 2.5 黄土高原地区的资料和数据来源
  •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黄土高原典型生态景观单元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组成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燕沟样区
  • 3.3.1.1 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3.3.1.2 地形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 3.3.1.3 植被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3.3.1.4 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
  • 3.3.2 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亚热带丘陵区典型生态景观单元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组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盘塘样区
  • 4.3.1.1 土壤有机碳
  • 4.3.1.2 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
  • 4.3.2 肯福样区
  • 4.3.2.1 土壤有机碳
  • 4.3.2.2 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
  • 4.3.3 亚热带丘陵区典型样区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和亚热带丘陵区典型生态景观单元土壤有机碳对比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两大区域典型样区土壤有机碳库的总体比较
  • 5.3.1.1 土壤有机碳
  • 5.3.1.2 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
  • 5.3.2 两大区域典型样区相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库的差异
  • 5.3.2.1 旱地
  • 5.3.2.2 果园
  • 5.3.2.3 林地
  • 5.3.3 两大区域典型样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因素
  • 5.3.3.1 气候
  • 5.3.3.2 土壤性质
  • 5.3.3.3 地形
  • 5.3.3.4 农田种植制度与施肥水平
  • 5.3.4 两大区域典型样区土壤碳氮比及其影响因素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建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山东丘陵地区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34)
    • [2].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引致的危害及防控措施[J]. 现代农村科技 2016(23)
    • [3].辽中东部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关键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 2017(02)
    • [4].湘中丘陵区水稻规模化生产的问题与对策[J]. 职教与经济研究 2012(01)
    • [5].江淮丘陵区塘坝灌溉能力估算及其演变特征[J]. 人民长江 2020(04)
    • [6].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农田景观评价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6(05)
    • [7].北京市低山丘陵区郊野公园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J]. 中国水土保持 2017(06)
    • [8].四川省低山丘陵区农业经济现状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3(02)
    • [9].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更新[J]. 建筑与文化 2016(08)
    • [10].福建丘陵区循环农业发展战略与体系构建[J]. 福建农业学报 2011(04)
    • [11].江南丘陵区循环农业的模式、途径与技术[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12].四川丘陵区“芋/玉/豆”模式主要栽培技术及效益[J]. 耕作与栽培 2010(05)
    • [13].临沂市低山丘陵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研究[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06)
    • [14].丘陵山区:农机推广的蓝海区域[J]. 农机科技推广 2019(08)
    • [15].辽西北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水土保持 2017(09)
    • [16].试论川东丘陵区花生复合栽培技术[J]. 种子科技 2019(09)
    • [17].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J]. 湖南水利水电 2016(04)
    • [18].伊犁低山丘陵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研究[J]. 干旱环境监测 2014(04)
    • [19].干旱丘陵区沙棘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4(03)
    • [20].宁夏丘陵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策略探究[J]. 科技视界 2013(31)
    • [21].南方丘陵区油菜平衡施肥技术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2)
    • [22].浅析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J]. 南方农业 2019(17)
    • [23].南充丘陵区油牡丹种子育苗试验[J]. 林业科技 2018(06)
    • [24].低山丘陵区发展油用牡丹对策研究[J]. 绿色科技 2017(03)
    • [25].江淮丘陵区旱稻栽培技术探讨[J]. 园艺与种苗 2015(08)
    • [26].延安北部丘陵区谷子品种区域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7)
    • [27].钱塘江中上游低山丘陵区综合治理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4)
    • [28].丘陵区城市水系生态建设实践[J]. 民营科技 2011(05)
    • [29].湘西北丘陵区棉花生产障碍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 中国棉花 2010(09)
    • [30].湘中丘陵区水土保持效益综合评价[J]. 中国水土保持 2010(12)

    标签:;  ;  ;  ;  

    黄土高原和亚热带丘陵区典型生态景观单元土壤有机碳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