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分析IgA 肾病患者资料,研究其临床特征和病理分级与预后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并判断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经肾穿刺活检组织检查确诊为IgAN 的206 例患者,根据IgAN 的Lee 分级系统、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免疫球蛋白沉积类型分组,观察每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LSD-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Spearman’s 等级相关分析判断相关性,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IgAN 居同期肾活检的首位。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年龄范围有扩大趋势。肾脏病理Lee 分级以Ⅱ、Ⅲ级为主,而Ⅰ、Ⅴ级所占比例小。Lee 病理分级与肾小管间质损害分级呈正相关(P<0.01)。Lee 病理分级高及肾小管间质损害重者高血压的发生率高,肾功能损害重。Lee 病理分级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与24 小时尿蛋白定量间未发现联系(各级别间比较P 值均>0.05)。重度肾小管间质损害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高。未发现免疫荧光沉积与病理损害程度间有相关性。结论:1. 重视IgAN 预后的严峻性,对于疑似IgAN 患者尽早做肾活检,判断肾组织病变的严重程度指导预后;2. 重视肾小管间质损伤对IgAN 肾功能的影响;3.高血压,持续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的IgAN病理改变重,预后差,应及时治疗,延缓IgAN 的进程。血清纤维结合蛋白FN 对于判断IgAN 肾小管间质损伤可能有一定帮助;4.病理分级联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IgAN 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