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皮带通廊是承载皮带运输机的主要构筑物。目前,工业运输领域中广泛使用了长运距、高带速、大运量、大功率带式输送机,通廊结构也朝着大跨度、超长度的方向发展,通廊对结构的激振力变得越发敏感,振动问题暴露无遗,通廊的振动问题成为工业运输中重要的亟需解决的问题。然而由于工业建筑的皮带通廊结构特殊性,对于其振动问题国内尚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无法借鉴应用于新建结构的设计和在役结构的加固维修。本文以武钢B418通廊实例为着手点,采用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的现场测试和计算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结构数值分析,提出振动控制方案及结构设计建议。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进行了现场调研和结构动力特性测试,采集B418通廊结构在“GHJ-4”及“GHJ-5”跨中及支座的实际动力响应,运用专业分析软件DASP对反应曲线进行分析,获得动力特性基本参数和动力响应峰值。结果表明:正常运行时的位移及加速度都在安全范围以内,启动时竖向最大加速度达到影响结构安全的范围,且启动时纵向和竖向加速度大于正常运行时的加速度。(2)归纳结构所承受的各项荷载,并按照现有规范对结构进行理论计算,将动力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理论计算都能满足结构承载力要求下,现有结构发现较大的竖向振动。这表明现有结构计算方法不能满足结构动力荷载作用下的要求,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动力作用效应。(3)针对振动出现的问题,找出振动的激振源及激振力,建立整体结构和“GHJ-4”分析模型,并进行了模态分析计算和各测点稳态分析,比较实际测试结果与理论模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启动时的皮带加速度是纵向激振的主要来源,托辊的偏心激振及通廊竖向共振是产生竖向异常振动的主要原因。(4)为控制结构各项振动,提出五种结构优化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模型分析,比较各方案的优越性和可行性,以供现有结构加固和新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美国费城社区商业通廊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J]. 新建筑 2020(04)
- [2].城市通廊——21世纪上海购物广场[J]. 城市环境设计 2016(05)
- [3].混-2通廊的吊装方法总结[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15)
- [4].梅钢敞开式皮带机通廊在线封闭实践[J]. 现代冶金 2019(06)
- [5].大型通廊钢结构吊装措施及实例分析[J]. 钢结构 2014(02)
- [6].浅圆仓地下通廊防水改造技术初探[J].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14(04)
- [7].大跨度超长超高双层皮带钢通廊安装技术[J]. 山西建筑 2009(14)
- [8].浅谈喷煤工程通廊设计[J]. 现代冶金 2016(03)
- [9].某商业广场设置木结构通廊的可行性分析[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01)
- [10].装配式架空通廊横向地震作用计算[J]. 特种结构 2014(05)
- [11].工业通廊抗连续倒塌性能初探[J]. 武汉勘察设计 2017(01)
- [12].皮带通廊提升改造施工工艺[J]. 安装 2013(01)
- [13].桁架式钢通廊的分析与设计[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02)
- [14].钢结构通廊的优化设计[J]. 山西建筑 2015(24)
- [15].钢桁架皮带通廊设计因素分析[J]. 现代矿业 2012(06)
- [16].有色金属矿山钢结构皮带通廊设计及应用[J]. 黄金 2015(04)
- [17].简述超大跨距钢通廊的制安控制与实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03)
- [18].工业建筑中钢结构通廊施工技术方法的探讨[J]. 中国证券期货 2012(04)
- [19].建设宝钢北部能源通廊项目的技术出新[J].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12(04)
- [20].大跨度钢通廊整体提升施工技术[J]. 施工技术 2009(11)
- [21].旧有通廊封闭及加固措施实例分析[J]. 矿业工程 2019(01)
- [22].浅析钢结构通廊的设计[J]. 中国科技信息 2013(07)
- [23].基于视线通廊控制的城市设计应用研究——以烟台市芝罘区解放路东侧城市设计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20(07)
- [24].解放军总医院地下通廊建设[J].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3(06)
- [25].火灾后钢结构通廊损伤分析及修复处理[J]. 包钢科技 2009(S1)
- [26].散粮皮带通廊结构静态性能分析[J]. 天津科技 2016(03)
- [27].复杂环境下大跨度钢通廊吊装技术[J]. 安装 2015(07)
- [28].大跨度跨河通廊制作与安装技术[J]. 安装 2014(05)
- [29].某大跨度运输通廊考虑温度应力影响及动力特性分析[J]. 工业建筑 2013(09)
- [30].液压提升法在高炉皮带通廊改造中的应用[J]. 柳钢科技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