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平原西部严重缺水区地下水赋存规律研究

松辽平原西部严重缺水区地下水赋存规律研究

论文题目: 松辽平原西部严重缺水区地下水赋存规律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作者: 贾伟光

导师: 王恩德

关键词: 地下水,赋存规律,严重缺水地区,松辽平原西部

文献来源: 东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松辽平原西部即松辽盆地与大兴安岭、燕山山地的过渡地带,是东北地区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本文针对松辽平原西部水文地质研究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有的科学积累和本人目前正在开展的调查研究工作,按照地下水系统基本理论,以严重缺水区地下水赋存规律为研究命题,以基岩山区找水方向为研究重点,为该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和及地下水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为解决当地老百姓人畜用水问题提供指导和服务。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1.通过对松辽平原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大量基础资料的总结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查明了研究区缺水状况,按照缺水原因将研究区缺水类型划分为资源性缺水型、水质性缺水型、经济性缺水型、技术性缺水型、资源—水质性缺水型。 2.从区域地下水控水主要因素、区域分水岭展布以及水文地质结构特征等方面入手,划分了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具体为:大兴安岭东麓中低山—丘陵台地地下水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洮尔河流域地下水子系统、霍林河流域地下水子系统、西拉木仑河流域地下水子系统、老哈河教来河流域地下水子系统;燕山山地辽西低山—丘陵地下水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大凌河流域地下水子系统、饶阳河流域地下水子系统、柳河流域地下水子系统;进一步阐明了各地下水系统的含水层特征、水化学特征、水循环系统和地下水动态类型。 3.按照地下水系统理论,根据研究区具有供水意义的主要含水层(岩组)含水介质、结构、地质构造条件等,划分了含水层系统,分别为单层结构和双层结构两种结构类型。单层结构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碎屑岩类孔隙裂隙、风化壳孔隙裂隙、基岩裂隙、碳酸盐岩溶洞溶隙等含水层系统,双层结构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风化壳孔隙裂隙和松散岩类孔隙—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层系统。 4.根据地表水体样品、地下水样品的同位素测试结果,绘制δD-δ18O关系图、δ18O-H关系图,从而对东北平原西部山前台地区的地下水补迳排关系进行分析。获得该地区雨水线方程δD=7.1781δ18O-8.1151;高程效应关系式δ18O=-0.0049H-8.209;同时认为补给高程约在313.27~960.2m,大兴安岭山区是该区地下水的补给区,形成年龄主要为3.26~10.6年,补给源是蒸发水与雨水的混合水体。 5.在大量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分别从脉状构造裂隙水、风化带裂隙水和

论文目录: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基础与主要工作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成果

第二章 自然环境及地质环境

2.1 自然环境特征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地质环境特征

2.4 水资源开发现状

2.5 缺水现状及缺水类型

第三章 区域地下水系统

3.1 地下水系统要素

3.2 地下水系统划分及分布

3.3 含水层系统划分及分布

3.4 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3.5 地下水环境同位素

3.6 地下水循环系统

3.7 地下水位动态类型及特征

第四章 区域地下水赋存规律

4.1 区域地下水成控因素分析

4.2 区域地下水赋存规律

4.3 典型地区地下水赋存规律

第五章 找水方向研究

5.1 花岗岩分布区找水

5.2 沉积岩分布区找水

5.3 火山岩分布区找水

5.4 应用构造解析理论寻找基岩构造裂隙水

第六章 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开发模式及规划建议

6.1 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

6.2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

第七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博士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

发布时间: 2006-10-25

参考文献

  • [1].氢氧同位素指示沙漠地下水来源研究[D]. 吴秀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 [2].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防污性能研究[D]. 徐慧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 [3].贵州织金北部三叠系含水层中浅层高烃地下水成因及其环境意义[D]. 柳山.中国地质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保定西部山区地下水赋存环境与勘查方法研究[D]. 邢卫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 [2].三江平原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与仿真问题研究[D]. 郭龙珠.东北农业大学2005
  • [3].银川平原地下水补给及水质分布综合研究[D]. 尹秉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 [4].西辽河平原三维地质建模及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D]. 段青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 [5].天津深层地下水资源持续利用研究[D]. 王家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 [6].多层递阶回归方法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D]. 方燕娜.吉林大学2006
  • [7].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与调控研究[D]. 冶雪艳.吉林大学2006
  • [8].京津以南河北平原地下水演变与涵养研究[D]. 费宇红.河海大学2006
  • [9].干旱山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应用研究[D]. 孙承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 [10].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孙晓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标签:;  ;  ;  ;  

松辽平原西部严重缺水区地下水赋存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