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胎盘植入的MRI检查与影像学表现分析

产后胎盘植入的MRI检查与影像学表现分析

贵州省妇幼保健院、贵阳市儿童医院放射科贵州贵阳550003

贵阳市科技局科研项目,筑科合同[20141001]34号

【摘要】目的:研究产后胎盘植入MRI检查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接收的产后胎盘植入病例共55例,所有病例都予以MRI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MRI显示,55例患者子宫均明显增大;宫腔内出现异常团块影且形态不规则、信号不均匀。病灶位于子宫前壁者有28例;位于子宫底部者有8例;位于子宫后壁者有14例;子宫角部者有3例;子宫两侧壁者有2例。结论:将MRI积极用于产后胎盘植入中,可为患者病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MRI检查;应用价值;产后胎盘植入;影像学

产妇发病与死亡的一个主要诱发因素即为胎盘植入,而超声作为临床产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虽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但对于部分病例来说,则无法明确诊断其胎盘病变。对此,我们还需加强对MRI技术进行应用的力度。本文旨在分析产后胎盘植入的MRI影像学表现,现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产后胎盘植入者共55例,就诊时间:2014年5月-2016年11月。患者年龄在20-42岁之间,平均(29.4±3.1)岁;经产妇,21例;初产妇,34例;有剖宫产史者,13例;人工流产史者,11例;无任何手术史者,8例。观察发现,55例病例的临床表现均以阴道不规则流血为主,且MRI检查前都予以超声检查,其检查的结果提示:明确诊断者有19例;余下36例均为超声诊断困难者,需利用MRI明确其病情。所有病例都予以手术治疗,并于术后行病理学检查。

1.2方法

选择MRI扫描仪,型号“PhilipsAchieva1.5T”,相控阵体部表面线圈8通道。所有病例都予以平扫+增强扫描,并采集患者盆腔冠状位、矢状位与横断位三平面图像,包括:T1WI;T2WI。扫描序列:SET1WI、TR400ms、TE15ms,SSFSET2WI、TR2700ms、TE1100ms。设置层间距为1.0mm、层厚为6mm、FOV为36*36cm2。同时予以DWI序列扫描,并设置b值为800s/mm2。将Gd-DTPA作为患者增强扫描的对比剂,同时控制用药剂量0.05mmol/kg,用药总量7.5-15ml,经肘前静脉以2ml/s的速率进行推注。

1.3临床观察指标

55例患者的MRI图像都由我院高年资的两位诊断医师进行阅片,然后再经讨论后得出一致的诊断结果。其中,MRI图像的分析内容有:胎盘位置分布;信号均匀程度;子宫肌层完成性;胎盘大小;子宫和邻近器官的位置关系;增强扫描特点。

2结果

本组55例患者的MRI表现为:子宫体积不规则增大;宫腔中有异常团块影,且形态不规则、信号不均匀;出现植入现象时,胎盘组织紧贴于局部肌层上,且与之无明显分界,而邻近肌层中则可见到多发流空血管影;注入对比剂后,发生植入的胎盘组织有强化,植入部位肌层显示不完整;发生穿破时,可见植入胎盘突破子宫浆膜层,部分突出于子宫轮廓以外。病变位置:子宫前壁,28例,发生植入的为21例,穿破肌层为3例;子宫底部,8例,发生植入的为4例;子宫后壁,14例,发生植入的为9例;宫角部,3例,发生植入的为3例;子宫两侧壁,2例,发生植入的为2例。针对39例发生胎盘植入的病例,其影像学表现为:34例植入部位子宫壁不规则增厚,局部肌层信号不均;5例有外凸情况;37例显示胎盘组织与邻近肌层分界不清;28例显示邻近肌层内见流空血管影。注入对比剂后,可于患者的MRI图像上见到植入肌层胎盘组织早期强化的情况,且其强化的程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而子宫肌层信号则逐渐升高。另外有3例患者的MRI影像学表现为:胎盘组织穿破子宫浆膜层,突出于子宫轮廓以外,侵入邻近脂肪间隙内。

分析55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的结果,我们可以得知:明确为胎盘植入的病例有39例,胎盘残留及粘连有13例,植入并穿破有3例,这一结果和MRI诊断相同。

3讨论

综上所述,胎盘呈圆盘状,专门负责胎儿的营养、内分泌与呼吸等功能,且其同时也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当中。前置胎盘、剖宫产史乃胎盘植入的重要诱发因素,子宫发育不良、孕次多与孕龄高等也和胎盘植入的发生密切相关。对于正常胎盘而言,其MRI表现为:无局限性突出现象,且妊娠子宫轮廓也较平滑。

现阶段,CT在临床上有较广泛的应用,虽其对胎盘植入进行诊断的特异度达96.8%、敏感度达82%,但对于少数具有特殊情况的病例则不具备较高的诊断可靠性。而MRI则具备大视野成像与高软组织对比度等特点,且其在诊断胎盘植入中也起着较积极的作用。此外,临床在诊断胎盘植入患者时,还应结合其病史,并将之和以下几种疾病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1)滋养细胞肿瘤:动态增强扫描时可见早期强化现象;病灶边缘以虫蚀状存在。(2)胎盘残留:子宫内膜和胎盘组织分界清楚;增强扫描时病灶无强化现象;子宫肌层结合带较完整。

总之,利用MRI诊断胎盘植入,安全可靠,诊断准确率高,可供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梁娜.MRI在胎盘植入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2):315-318.

[2]戴细华,胡少平.低场强MRI诊断胎盘植入一例[J].海南医学,2014,25(3):458-459.

[3]凌人男,马捷,饶梓彬等.MR在产后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2):1996-1999.

第一作者简介:

范立,男,云南昆明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

邮寄地址:河北省衡水市和平西路御园小区1-914;邮编:053000;

邮箱:359337332@qq.com;

Δ通讯作者简介:

陈宇(1976-),女,汉族,贵州贵阳人,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儿科及妇产科影像诊断;

标签:;  ;  ;  

产后胎盘植入的MRI检查与影像学表现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