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赖氨酸液肥在主要粮油作物上的施用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刘娟[1](2018)在《鲜食玉米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功能分析》文中认为鲜食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病虫的危害和营养需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施用大量的农药与化肥。化肥与农药的过量施用容易影响鲜食玉米的食用安全性,不利于鲜食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鲜食玉米的根系中分离筛选出有益内生细菌,并测定了这些内生细菌的固氮、解磷、解钾、产IAA和对玉米病原菌的拮抗功能,观察其中一些菌株对甜玉米种子发芽、大田生长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期从中筛选出有应用价值的菌株用于鲜食玉米生产并减少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从而提高甜玉米的食用安全性。以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育种基地(珠海香洲东坑、珠海平沙和江门新会)的甜玉米、糯玉米根系为材料,利用选择性培养基,采用稀释平板法,筛选出具有解磷、解钾、固氮和IAA产生能力的内生细菌;采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钼锑钪比色法、原子分光光谱法对菌株的泌氨、解磷和解钾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对峙试验测试所分离菌株对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平板拮抗效果。利用16S rDNA、gyrB以及hsp60基因序列分析结合生理生化测定对所分离菌株进行了鉴定。基于菌株解磷、解钾、固氮和IAA产生能力,筛选出效果较好的几个菌株开展了甜玉米发芽试验和田间促生试验验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NA培养基在鲜食玉米根系中分离获得266株细菌,并采用Ashby无氮培养基从从这266株菌中分离出186株具有固氮能力的细菌。以细菌在无氮培养基上的生长判断其固氮能力强弱,其中83株细菌生长较弱,63株生长中等,40株生长较强,并有12株在平板上产生水解圈。其中阴沟肠杆菌P1-6固氮活性最高,分泌到培养基中的氨达到2.41μg/mL。2、以固氮能力中等以上的103个菌株,检测其解磷和解钾的能力,从中筛选出35株分别具有解磷、解钾、产IAA性能的菌株。发现阴沟肠杆菌P1-6溶解无机磷效果最好;高地芽孢杆菌S-3-8菌株解有机磷效果最好;解钾效果最好的是巨大芽孢杆菌P3-2和阴沟肠杆菌P1-7;肠杆菌属S-2-12的IAA分泌量最高(334.46±8.80μg/mL),极显着高于对照;其余肠杆菌属细菌的IAA分泌量在200300μg/mL之间,亦是极显着高于对照。3、以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为指示菌,测试了35株固氮、解磷、解钾和产IAA细菌对两种病原菌的平板拮抗活性,发现对两种病原菌均有抑菌效果的有12个菌株,抑菌效果较强的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P4-2、S1-8和S4-1。4、通过16S rDNA、gyrB以及hsp60基因序列分析及在NCBI网站的Blast比对结果,表明上述35个菌株中:P1-7,P1-6,S-2-2,S-2-12,S-2-8,S-2-11,S1-14,S-2-14为阴沟肠杆菌;CHI-1-2,P2-7,P2-13,BC25-1-11为枯草芽胞杆菌;1736-1,S-1-1,S4-1,S1-8,P4-2,P2-6,CHI-1-1,P1-1,S-1-8为解淀粉芽胞杆菌;S-1-2,S-3-7,P4-7,S-3-8,P1-9为高地芽胞杆菌;1736-3,P3-4为苏云金杆菌;P1-5,P2-5,P3-2,1720-1,P2-4为巨大芽孢杆菌;S1-15,S4-12为朝日芽胞杆菌。5、根据菌株类型和产IAA能力选取阴沟肠杆菌P1-6、解淀粉芽孢杆菌CHI-1-1和S1-8、巨大芽孢杆菌1720-1开展‘珠玉甜一号’甜玉米的发芽实验。结果显示内生菌处理后降低了甜玉米的发芽率,且产IAA能力最强的的菌株对发芽率的抑制率最高;不同菌株处理对发芽植株的生物量产生影响,其中解淀粉芽胞杆菌S1-8和CHI-1-1菌株显着促进根的生长,阴沟肠杆菌P1-6,解淀粉芽孢杆菌CHI-1-1和巨大芽孢杆菌1720-1显着促进茎的生长,而解淀粉芽孢杆菌CHI-1-1处理的根鲜重显着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6、根据解磷解钾和IAA分泌能力的差异,选择阴沟肠杆菌P1-6、P1-7、S-2-2和高地芽胞杆菌P4-7用于大田实验,比较研究这4株细菌灌根对‘珠玉甜一号’甜玉米生长、产量和甜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P1-7灌根处理可以显着增加甜玉米的可溶性糖含量,但对其他生物学特性无显着影响。7、根据大田试验结果,选择阴沟肠杆菌P1-7用于菜心盆栽试验,研究菌株对十字花科植物菜心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P1-7淋根处理增加了菜心的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
贾晓迪[2](2016)在《沼液在有机稻生产中的作用效应》文中研究指明沼液的积累量随着规模化禽畜养殖的快速发展大量激增,处理不当必将引起环境恶化。沼液作为水溶性速效有机肥料,其中的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钠、钙、铜、铁、镁、锰、锌等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生长素、微生物等生物活性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成熟等过程,增强植物抗性,无污染、无残留、无抗性,完全可以代替有机肥进行有机水稻的生产,作为基肥、追肥,叶面喷施,防治病虫草害,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肥力,获得与常规有机稻种植略高或相当的产量和品质,可以实现资源化高效利用沼液。本实验以10%的穗肥调控作为两种氮素配比进行大田栽培试验,以饼肥、有机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沼液用量对水稻生物产量、叶面积、氮素吸收利用、产量、品质、土壤肥力改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全面分析作用效果,探讨在合理的施肥方式下最佳的沼液施用量,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权衡。主要研究结果有:一、沼液氮素穗肥运筹对有机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沼液作为氮肥,在施氮量一定的条件下,追施穗肥,必需增大穗肥施用比例,才可以促进有机水稻叶片生长,增加群体光合生物积累量,提高氮素吸收利用,增产优质;穗肥比例过小,作用不明显。应根据不同气候、土壤以及产量水平,在孕穗期选择最佳穗肥施用比例。产量、品质在两个氮素配比下差异不显着的情况下,考虑施肥成本和经济效益,以6:4的基蘖肥配比,不施穗肥,可以降低施肥次数、减少施肥人工成本,获得同等的经济效益。二、沼液氮素水平运筹对有机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沼液能促进水稻叶片生长,增强光合作用,施用量越大,最大叶面积指数和高效叶面积率越大,但是高氮水平的沼液,增加了水稻无效分蘖,与有效分蘖竞争氮素,群体透光条件不好,影响有效叶生长发育,不利于有效叶面积率提高。沼液作为氮素能促进抽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且氮素水平越高,积累量越大,提高干物质向籽粒的分配效率,同时能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但沼液的氮素水平处理对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着,氮素转移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随着氮素水平的减少逐渐降低。沼液的氮素水平处理对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无显着影响,与CK相比也无显着差异,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亩有效穗数增加,产量随之提高至419.54kg/667 m2,而低水平下的氮水平处理,增产效果不明显。沼液能显着提高稻米糙米率、精米率,与CK相比,整精米率的无显着差异;沼液的氮素水平处理没有造成碾磨品质的显着性差异,但整精米率有随着BS氮素水平的降低而提高的趋势,增幅不明显;稻米外观品质、食味值和直链淀粉含量没有因为沼液氮素水平的不同出现显着性差异,沼液高氮水平可以显着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施用沼液较CK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高氮水平的沼液对土壤有机质的提升能力明显,对土壤全钾的影响不显着。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随沼液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速效磷的增幅不明显。同时,沼液施用量越大,经济增收越明显。三、沼液对比其他有机肥对有机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沼液的施肥效果与饼肥、有机肥相比在优化群体质量指标、提高氮素吸收利用、增产优质、改善土壤肥力等方面没有显着优势,但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沼液较饼肥增收455.52—493.64¥/667m2,沼液较有机肥增收677.83—1015.95¥/667m2,可以看出在6:4下增收优势比较明显。所以,有机稻生产中施用沼液具有明显的成本和收益优势。综上,从有机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土壤肥力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在有机稻生产中,沼液作为有机肥,以6:4的基蘖肥配比,不施穗肥,减少施肥次数,沼液氮素施用水平为11.53m3/667m2时,可以实现净收入3513¥/667m2。在此施用量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沼液施用量,最大程度的消耗沼液,降低贮存成本,实现资源化高效利用,获得最大收益。
张允昔,苏后汉,夏绍南,杨磊,曾小林,王涛,黄家爱,吴振江[3](2016)在《新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在赣北棉花上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为了促进"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推广,于2015年在江西九江圩区棉田进行叶面肥、冲施肥在棉花不同生育阶段喷施和滴施的4重复8处理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赣北棉区的棉花常规栽培模式下,施用"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对棉花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施用次数多和用量偏多的处理效果更佳,尤其在增加产量和减少蕾铃脱落方面效果显着。滴施方法的用工投入和劳动强度均较大,且增收效果不明显,建议改变剂型为粉剂,掺在当家肥中埋施较好或者采取微施肥技术于不同生育阶段喷施。
万海文[4](2016)在《沼液对土壤养分和玉米、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评价沼肥肥力肥力水平,定义沼肥单位,利用沼液对玉米、小麦进行追肥,研究追施沼液对玉米、小麦光合特性及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等的影响,旨在为沼液在玉米、小麦上的应用提供参考。采集陕西省各地的沼液沼渣样品,统计分析沼肥中营养元素含量,定义出沼肥单位。在大田条件下,以漯单9号玉米品种和西农889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沼液的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土壤养分和玉米、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杨凌镇试验地和农户土地中进行相关试验,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对沼液沼渣养分含量进行方差分析,沼液沼渣养分含量差异显着;对沼液沼渣各养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沼液全氮含量与全磷、全钾、有机质含量间存在极显着相关性,可以作为沼液肥力水平的评价指标,并定义沼液肥力单位为全氮含量为100mg/L;沼渣速效磷含量与其它养分相关性最好,因此将其作为沼渣肥力水平评价指标,并定义沼渣肥力单位为速效磷含量为1.0 g/kg。2.追施沼液可以提高玉米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增加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以沼液施用量67500kg/hm2,并在拔节期、抽雄期各追施一次利用方式效果最佳,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增加19.2%43.8%,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高22.6%34.2%,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也显着提高,产量提高了17.6%,增产显着。沼液玉米作追肥最佳施用量67500kg/hm2,并在拔节期和抽雄期追施两次为宜。3.追施沼液可以提高小麦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的活性,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的含量,且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存在显着相关性(P<0.01)。以沼液施用量22500kg/hm2,并在拔节期、孕穗期各追施一次的施肥方式效果最佳,光合速率(Pn)增加41.3%76.5%,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显着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N、P、K含量也显着提高,产量提高了36.0%,增产显着。沼液在麦田作追肥的最佳施用量以22 50033 750 kg/hm2之间,并在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施两次为宜。
李燕[5](2011)在《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科技史的发展是与包括农业科学家在内的主体活动紧密相联系的。金善宝是我国现代卓着的农业教育家和科学家,是20世纪研究中国小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从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视角研究中国现代农业及农业科技史,可以为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史的研究开辟新的视角、丰富研究内容、得到更多启示。金善宝1895年7月2日生于浙江诸暨。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修科,1926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农艺系。1930-1932年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作物育种学习和研究。1933年回国,曾任浙江大学副教授,中央大学、江南大学教授兼农艺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南京农学院院长,华东农林部副部长,南京市副市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等。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金善宝是这一代农业科学家代表,他的活动经历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了社会历史条件影响,对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他的成长过程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具有内在关联和规律性特征。金善宝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几十年,为我国培养了众多知名学者和卓越的农业科研人员。他为南京农业大学的发展发挥了特别的作用。金善宝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我国的小麦科学事业,他为我国的小麦育种研究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作出了卓越贡献。从云南小麦的发现和研究、中国小麦品种的分类和分布区域的研究、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到小麦科学理论的总结与创新等,每前进一步,都树立了中国小麦科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他和他的同事们撰写的小麦论着及其它文章,公开发表的已达百余篇(部)。在实践中,他亲自选育的小麦品种“中大2419”,在我国20多个省(市、区)推广,种植时间长达40年之久,推广面积最高年份达7000余万亩。由他主持研究、育成的春小麦品种“京红号”、“中字号”,曾在我国部分春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大量种植。金善宝率先在我国小麦杂交育种中采用异地加代的方法,“南繁北育”、“异地加代”后来成为我国作物育种中普遍采用的方法。金善宝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在农业科技政策、农业科技管理、农业科技普及与推广等方面有着自己深切的体会、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在任中国农科院院长期间,为农科院科研条件的改善、为科技队伍的建设做了大量的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对全国的农业科技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他还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影响,积极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为国家制定、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和农业科技政策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做出了重要贡献。金善宝提倡并力行重视历史、立足现实的治学之道,开辟并推动了农业遗产研究、现代农学家研究等。金善宝灵活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科学研究方法,在长期的科技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农业科技价值、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科技创新及农科教相结合等思想观念,都是十分丰富而又珍贵的宝藏。金善宝是中国传统农学向现代农学转型过程中的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在一个世纪的生命中经历了新旧两个时代。他的一生,集中体现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随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金善宝少年时代生活的艰辛和早年丧父的磨难,炼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童真,培养了金善宝对自然的依赖和热爱的感情;他自幼热爱劳动,培养了他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的精神;农民的疾苦和农业生产的落后,强烈地激发了他的求知和改善农村状况的愿望;而勤奋学习得到的扎实基础知识和他对影响农作物生长的诸多因素的观察记录,则是他日后大展宏图的“本钱”;他始终有着对祖国执着的热爱之情,以平凡而高尚的工作真正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那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敦厚正直、朴实无华的品质,是我国农业科技人员永远学习的楷模。金善宝几十年如一日,宵衣旰食,呕心沥血,为我国农业科研和农业教育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正如他自己所说,“也许,在你走过的路上,你所洒下的汗水和留下的足迹,就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成长的道路。”
柳洪鹃[6](2011)在《食用型甘薯施用腐植酸和钾肥改善品质的生理基础》文中认为为了探讨甘薯施用腐植酸和钾肥改善品质的生理基础,本试验选用北京553和济薯22两个食用型品种为试验材料,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进行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腐植酸对甘薯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1.1对块根产量的影响施用腐植酸可提高北京553的块根产量,HA17处理增幅达到显着水平;济薯22施用腐植酸后对产量的影响达不到显着水平。腐植酸影响产量的原因也因品种而异,北京553施用腐植酸后通过提高单薯重来增产,主要是促进中、小薯向大薯转化;而济薯22施用腐植酸是通过提高单株结薯数使产量略有升高,主要是提高了大薯的数量比例。1.2对甘薯块根营养品质的影响施用腐植酸后降低了块根中淀粉含量而显着提高了块根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施用腐植酸后主要降低了块根中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略有降低,同时降低了直、支比,改善了块根的适口性。同时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幅大于淀粉含量的降幅,说明施用腐植酸能促进淀粉向可溶性糖转化,从而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施用腐植酸后功能叶中磷酸蔗糖合酶活性显着提高,功能叶中蔗糖含量也显着提高,结合茎蔓中蔗糖含量下降或相似,同时块根中不溶性酸性转化酶和碱性转化酶活性提高,说明施用腐植酸后增加了源端光合产物的供应,保证了光合产物运输通道的畅通,增强了库端光合产物的卸载能力,保证了蔗糖的供应。而蔗糖合酶活性的降低,则减少了淀粉的合成,增加蔗糖的积累;淀粉酶活性的提高也减少了淀粉的含量,增加了葡萄糖的含量;SST活性的提高则促进碳素向果聚糖库的转移,是果聚糖含量增加的生理原因之一;可溶性酸性转化酶活性的提高为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积累奠定基础。综上,腐植酸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增加块根中可溶性糖含量:第一,提高块根中可溶性糖的供应量;第二,腐植酸抑制了块根中可溶性糖向淀粉的转化;第三,腐植酸促进了块根中淀粉向可溶性糖的转化。通过对主要生长时期块根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发现北京553块根中维生素C的主要积累时期为生长中后期,而济薯22的主要积累时期为生长前期和后期,施用腐植酸后显着提高了各时期块根中维生素C的含量。通过对主要生长时期块根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发现济薯22中硝态氮主要积累时期为生长中后期,施用腐植酸后显着降低了各时期块根中硝态氮含量。对北京553的研究发现,施用腐植酸提高了主要生长时期块根中氨基酸含量而降低了硝态氮的含量,即腐植酸促进硝态氮向氨态氮转化,减少硝态氮的含量从而改善块根的品质。2钾肥对块根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2.1对块根产量的影响增施钾肥可以显着提高块根产量,增产原因存在品种差异。北京553施用钾肥后既提高单薯重又提高单株结薯数,主要是提高了大薯的数量比例和质量比例;济薯22施用钾肥后显着提高了单株结薯数,对单薯重影响不大。2.2对块根营养品质的影响甘薯施用钾肥后能提高块根中可溶性糖含量,同时淀粉含量也升高。块根中可溶性糖各组分含量均显着提高,而淀粉含量的提高主要是施钾提高了直链淀粉含量。钾肥提高可溶性糖含量的生理原因与腐植酸有相同之处,即施用钾肥也能改善源端光合产物的供应,保证光合产物运输通道的畅通,增强库端光合产物的卸载能力,保证蔗糖的供应;通过提高可溶性酸性转化酶活性提高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通过提高SST活性提高果聚糖含量。不同之处在于,钾肥能显着提高SS的活性促进淀粉的合成,而收获期块根中淀粉含量略有升高,主要是因为钾肥显着提高了块根淀粉酶活性,促进淀粉水解,减少淀粉含量而促进可溶性糖的积累。施用钾肥可以提高块根中维生素C的含量,而降低块根中硝态氮的含量,改善块根品质。
张翔,张玉亭,李刘杰,毛家伟[7](2010)在《花生的营养与施肥效应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简述了花生大、中、微量营养元素单施及配合施用效应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花生营养研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花生高产优质合理施肥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吕淑敏[8](2010)在《不同沼液用量对夏玉米源库代谢和产量形成的调节作用》文中提出沼液( biogas liquid)是由人、畜粪便以及农作物秸秆等各种有机物经过厌氧发酵后的残余物,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有关沼液对夏玉米的增产效应已有一些报道,但对其增产机理尚缺少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研究了不同沼液用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源库代谢和产量形成的调节作用,为指导夏玉米合理使用沼液,实现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河南省温县赵堡镇试验田进行,土壤为中壤质潮土。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三个不同沼液用量(T2-15000、T3-22500、T4-30000kg·hm-2)对夏玉米群体质量性状、源库代谢活性、灌浆过程中的物质代谢、抗逆境能力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追施沼液对夏玉米的群体质量性状的影响追施沼液的处理其叶面指数、株高、茎粗、株高整齐度均较对照高,其中T3处理(沼液22500kg·hm-2)株高整齐度达到94﹪,茎粗随沼液用量的增加而增粗。T3处理综合性状最好,其株高、穗位高适中抗倒伏能力增强。2.追施沼液对夏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大小为:T3> T4> T2> T1>CK,光合速率也表现出了一致的变化规律。说明T3处理(沼液22500kg·hm-2)较其他处理更有利于延缓玉米叶片衰老,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使其同化更多的有机物质,有利于充实籽粒而提高产量。3.追施沼液对夏玉米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影响追施沼液能够提高夏玉米叶片中NR、GS、SPS的活性。在三个沼液用量中,以T3处理沼液(22500kg·hm-2)对提高玉米叶片酶活性效果好,从而有利于源端物质的积累。4.追施沼液对夏玉米籽粒蔗糖合成酶(SS)活性的影响蔗糖磷酸合成酶(SS)主要是将运输到籽粒的蔗糖降解为U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去合成淀粉。追施沼液可以提高夏玉米籽粒中蔗糖合成酶(SS)的活性,本试验中,T3和T4处理SS活性相对较高,以T3效果最好,从而有利于库端保持较高的同化物转化能力。5.追施沼液对夏玉米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 (过氧化氢酶)是清除植物体内活性氧的保护系统中的主要酶类,MDA含量的高低反映了膜脂过氧化作用水平。本试验结果表明,T3和T4处理叶片的SOD、CAT活性较强,MDA含量较低,其中T3处理(施沼液22500 kg·hm-2)的效果最显着。说明T3处理较其他处理更有利于增强叶肉细胞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有效控制膜脂过氧化水平,最大限度地保持细胞膜的稳定性,提高玉米的抗逆境能力,延缓玉米的衰老,为高产奠定基础。6.追施沼液对夏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T3处理的穗粗、穗长、穗行数、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均高于T1、T2和T4处理,但是T4处理的穗粒数、行粒数高于T3处理,但没有达到显着水平。各处理产量高低依次为T3 > T4 > T2 > T1 > CK ,其中T3处理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但追施沼液量增加时(T4)产量反而下降。大口期追氮的处理T1产量与T2间比较差异不显着;但各追肥处理与CK间差异均达到显着。T1﹑T2﹑T3﹑T4比CK分别增产23.7%、26.29%、40.7%、36.67%,其中T3处理每公顷产量可达14006.7kg,比对照增产40.7%,说明T3处理(沼液22500kg·hm-2)对玉米增产的贡献最大。建议按照T3处理追施沼液22500kg·hm-2(拔节期、大口期、抽雄期各追施7500kg·hm-2)。7.追施沼液对夏玉米代谢与产量的调节机理在选用高产潜力的玉米品种的基础上,追施沼液,可以调节玉米的生长发育、源-库代谢、抗逆性。本试验结果显示,3种不同沼液用量[追沼液15000kg·hm-2(T2)、22500kg·hm-2 (T3)和30000kg·hm-2 (T4)]对上述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T3处理更有利于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使其具有适宜的LAI,个体发育健壮;有利于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光合能力增强,提高叶片NR、GS和SPS活性,使源端保持较强的同化物供应能力;有利于提高籽粒SS活性,增强淀粉合成能力,籽粒灌浆加快,从而提高了库端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能力,为高产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提高玉米叶片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使植株抗逆性提高,从而实现玉米高产高效。
李中阳[9](2010)在《铜、镉胁迫下CO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以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及由此引起的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势必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世界农业生产产生深远影响,这方面的研究也一直受到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关于CO2浓度升高对农作物的影响,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光合生理与生态、生长发育和产量、蒸腾和水分以及粮食的品质四个方面。重金属在土壤中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积累性、不可逆转性、难降解性和危害性。土壤一旦受到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危害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且会威胁到生态安全,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并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随着重金属污染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加剧,以及水稻生产在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性,有必要开展重金属胁迫下CO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以及稻米卫生品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CO2浓度升高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效率的可行性。本文采用土培和水培的试验方法,分别在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和人工气候室(Artificial climate champer)中种植水稻,研究CO2浓度升高对Cu、Cd胁迫下水稻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水稻品种的差异性。基于CO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讨论了CO2浓度升高对用大田作物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影响。并对有关机理进行了探讨。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CO2浓度升高缩短了水稻的生育期,显着增加了水稻的株高和生物量,且在高污染土壤上的增加比例要大于低污染土壤;对CO2浓度升高增加稻米产量的主要贡献上,CO2浓度升高主要是促进了水稻的出穗并增加了稻米的结实率,千粒重也有增加趋势,但CO2浓度升高对水稻的颖花数影响不明显;(2)CO2浓度升高下,稻米中的Cd含量在三个水稻品种中显着增加而在另外三个品种中显着降低,Cu含量则变化不大或显示出“稀释效应”而含量降低。通过对标靶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的计算,发现CO2浓度升高增加了居民通过稻米途径暴露接触重金属Cd的潜在风险。在对矿物元素的吸收上,除了N含量在六个水稻品种中普遍降低外,稻米中其它矿物元素的含量有升高有降低,表现出较大的品种差异;(3)由于CO2浓度升高对六个水稻品种生物量的增加比例显着大于其对Cu或者Cd的稀释效应,所以六个水稻品种对Cu、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都是增加的。其中Cd含量增加的三个品种在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对Cd的生物富集系数显着增加,提高了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效率;(4)CO2浓度升高降低了六个水稻品种根际土壤的pH,提高了土壤中可交换态的Cu、Cd的含量而降低了碳酸盐结合态的含量;(5)较低的Cd处理有利于水稻的分蘖和根系的生长,高浓度的Cd处理显着抑制水稻根的生长。CO2浓度升高对水稻根系生长起促进作用,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毛数都显着增加,根平均直径变化不大。CO2浓度升高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品种差异;(6)CO2浓度升高降低了根中半胱氨酸(Cys)的含量,而增加了谷胱甘肽(GSH)和植物络合素(PCs)的含量;茎叶中的Cys、GSH、PCs的含量都随着CO2浓度升高而降低,但变化上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可以看出,CO2浓度升高可作为一种很有效的辅助手段来缩短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时间,提高植物修复的效率;同时发现,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下,CO2浓度升高可能会影响到的农作物的食品安全。并对导致该结论的原因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指出在CO2浓度升高下Cd对稻米卫生品质的影响要大于Cu,应该加强CO2浓度升高对不同作物、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品质影响的基因型差异性研究。
胡方燕[10](2010)在《比较优势、规模化经营与中国粮食优势产区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安全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问题。由于人口压力和资源约束,中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保障面临严峻挑战。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基础,粮食生产布局变化会影响粮食供给总量和供给稳定性,合理的粮食生产布局是构建稳健的粮食安全体系的基础。本文以粮食安全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及区域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探讨市场与政府有效的协同与配合,以促进我国的粮食生产资源往优势产区集中;探寻有效的技术经济手段,以促进优势产区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通过增加供给量,强化中国粮食安全基础。本文认为,粮食生产布局应以区域比较优势为依据,将粮食生产安排在最适宜的生态区域,打破“小而全,大而全”的粮食生产格局,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产业带(或者专业带)属于更大范围内的专业化和产业集聚,也是农业区域布局的理想结果。从总体上讲,目前我国的粮食产业带建设还处于规模扩张阶段,部分地区开始进入产业整合阶段。中国的水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东南及东北地区。东北是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增加最为突出的地区,对全国水稻增产的贡献也最大;小麦生产向华北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一区域优质小麦的比重提高较快;玉米生产分布较广,东北玉米生产地位逐步上升,新疆、内蒙、黄土高原地区成为我国第三大玉米产地。这一区域的专用玉米发展很快。从总体上讲,中国的粮食生产还是一个“遍地开花”的布局形态,优势区的比较优势不显着,粮食生产的优质化、专用化水平较低。本文从粮食生产效率和形成机制两个方面对中国粮食生产布局加以评价,采用DEA与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测算中国粮食生产效率,得到以下结论:①中国粮食总要素生产率不高,表明粮食生产资源没有得到最有效配置。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角度看,中国粮食技术效率值年度问波动明显,粮食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应加大对粮食科技研发投入和推广力度;从规模效率的角度看,在既有要素组合和技术水平下,中国粮食生产规模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②分区域看,制约长江流域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是规模效率,可以通过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要素,扩大种植规模,改善该区粮食生产;而制约黄河流域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技术效率,应进一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东北地区是中国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地区,但其规模效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这点来看,中国有必要推行粮食规模化生产。相关体制促成了现有粮食生产布局的形成,①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一方面各区域力求粮食供求自保,积极发展区域内的粮食生产;另一方面地区封锁和市场割据也接踵而至,致使各区域粮食生产结构趋同,一些地区的粮食生产优势得不到发挥,而另一些地区则以牺牲区域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为代价来发展粮食生产;②粮食市场化区所带来的区域利益不协调、产区粮食保护政策失效,不利于粮农形成稳定的价格预期;③短期宏观调控政策虽然能在迅速平抑价格和产量的波动,但要保障粮食的长期稳定供给,还需配合粮食的支持保护政策。制度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和激励影响生产和交易行为,对比较优势的发挥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农产品市场上,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是发挥粮食比较优势的前提,只有在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农业生产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农产品市场竞争才能实现优胜劣汰,农产品比较优势才能不被扭曲。因此,粮食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需要积极培育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引导资源合理、有效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本文从粮食产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体系、现代物流体系、优质优价机制、投融资体制等方面探讨促进粮食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的市场机制建设。市场机制的效率长于微观,弱于宏观,在宏观经济的一些领域,市场机制的调节甚至会失效。粮食安全,以及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属于宏观或者中观的问题,市场在这些方面常常失灵,需要“看得见的手”——政府调控跟进。鉴于粮食产品、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特殊性,粮食生产往优势产区集中的引导机制主要应该是政府调控,而非市场机制。本文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分工与合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粮食支持与保护政策完善,耕地利用与保护政策调整,区域间政府合作,循环体系构建等方面探讨政府如何调控粮食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资源往优势产区集中后并不能天然地发挥出比较优势,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开发等是做大、做强、做优优势产业的必要手段。鉴于规模化经营对粮食生产的特殊意义,以及我国粮食生产的现实规模情况,本文将对优势产区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进行专门研究。目前推动优势产区粮食规模化经营要在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农户自愿、市场主导原则的基础上,改善规模化经营的外部制度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积极推动优势产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二、赖氨酸液肥在主要粮油作物上的施用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赖氨酸液肥在主要粮油作物上的施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鲜食玉米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鲜食玉米概述 |
1.2 鲜食玉米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
1.3 生物固氮菌、解磷解钾菌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1 联合固氮菌的研究进展 |
1.3.2 解磷菌的研究进展 |
1.3.3 解钾菌的研究进展 |
1.4 内生细菌的研究进展 |
1.4.1 植物内生菌及其功能 |
1.4.2 玉米内生菌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鲜食玉米根系内生菌分离和功能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根系样品来源 |
2.1.2 茎腐病病原菌 |
2.1.3 培养基 |
2.1.4 实验仪器 |
2.1.5 主要检测试剂配制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根样采集 |
2.2.2 根系内生细菌分离 |
2.2.3 自生固氮内生细菌的分离 |
2.2.4 解磷内生细菌的筛选 |
2.2.5 解钾内生细菌的筛选 |
2.2.6 产IAA内生细菌的筛选 |
2.2.7 玉米茎腐病拮抗细菌筛选 |
2.2.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玉米根系内生细菌分离 |
2.3.2 自生固氮内生细菌的筛选 |
2.3.3 解磷内生细菌的筛选 |
2.3.4 解钾内生细菌的筛选 |
2.3.5 产IAA内生细菌的筛选 |
2.3.6 拮抗菌株的筛选 |
2.4 讨论 |
第三章 玉米根系所筛内生菌株的分子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菌株 |
3.1.2 试验试剂和培养基配制 |
3.1.3 菌株DNA提取 |
3.1.4 分基因序列的PCR扩增 |
3.1.5 PCR产物的水平电泳 |
3.1.6 电泳产物进行胶回收 |
3.1.7 感受态菌的制备和转化连接 |
3.1.8 菌落PCR |
3.1.9 质粒提取和测序 |
3.1.10 肠杆菌菌株的生化检测 |
3.1.11 克隆序列的系统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分离菌株的基因组DNA提取 |
3.2.2 菌株gyrB基因及16SrDNA序列扩增 |
3.2.3 菌落PCR结果 |
3.2.4 枯草芽孢杆菌组菌株鉴定 |
3.2.5 解淀粉芽孢杆菌组菌株鉴定 |
3.2.6 高地芽孢杆菌菌株的鉴定 |
3.2.7 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的鉴定 |
3.2.8 巨大芽孢杆菌组菌株的鉴定 |
3.2.9 利用Hsp60序列鉴定的菌株 |
3.2.10 利用16SDNA序列鉴定的菌株 |
3.2.11 根系分离内生肠杆菌属细菌七叶灵水解实验 |
3.2.12 所筛菌株的功能和分子鉴定结果综合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筛选菌株对甜玉米的促生效果观察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甜玉米 |
4.1.2 供试菌株 |
4.1.3 主要试剂 |
4.1.4 发芽试验 |
4.1.5 大田试验设计 |
4.1.6 阴沟肠杆菌P1-7对菜心生长和品质影响的盆栽试验 |
4.1.7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发芽试验结果分析 |
4.2.2 大田促生试验结果 |
4.2.3 阴沟肠杆菌P1-7对菜心生长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基因序列) |
(2)沼液在有机稻生产中的作用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沼液在农业生产上综合利用 |
1.1.1 沼液在作物生长上作为肥料的研究 |
1.1.2 沼液在作物生长上叶面喷施的研究 |
1.1.3 沼液在作物生长上防治病虫害的研究 |
1.1.4 沼液在作物生长上浸种的研究 |
1.1.5 沼液在作物生长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
1.2 沼液在作物生长上的安全利用风险 |
1.2.1 沼液应用在作物生长上对土壤安全的影响 |
1.2.2 沼液应用在作物生长上对农作物品质安全的影响 |
1.2.3 沼液应用在作物生长上对水环境安全的影响 |
1.3 沼液应用于水稻生产的研究 |
1.3.1 沼液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潜力 |
1.3.2 沼液对水稻产量的作用研究 |
1.3.3 沼液对稻米品质的作用研究 |
1.3.4 沼液对水稻土壤肥力改善的作用研究 |
1.3.5 沼液对稻田水环境污染风险的研究 |
1.3.6 沼液在水稻生长上氮素利用的研究 |
1.3.7 沼液对水稻田土壤微生物的作用研究 |
1.4 关于有机水稻增产、品质改善的机理研究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设计 |
3.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2.1 群体质量指标 |
3.2.2 氮素吸收利用 |
3.2.3 产量构成因素 |
3.2.4 品质特性 |
3.2.5 土壤肥力变化 |
3.3 数据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抽穗开花期叶面积的影响 |
4.1.1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抽穗开花期最大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1.2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效、有效叶面积率的影响 |
4.2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光合生产积累量的影响 |
4.2.1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4.2.2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抽穗期茎鞘重的影响 |
4.3 沼液氮素运筹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3.1 沼液氮素运筹对植株含氮量的影响 |
4.3.2 沼液氮素运筹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4.4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5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4.5.1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碾磨品质的影响 |
4.5.2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外观品质的影响 |
4.5.3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营养品质的影响 |
4.6 沼液氮素运筹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
4.7 沼液氮素运筹对有机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
5 讨论与结论 |
5.1 沼液氮素穗肥运筹对有机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 沼液氮素水平运筹对有机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5.3 沼液对比其他有机肥对有机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4)沼液对土壤养分和玉米、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沼肥利用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的沼肥利用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2 国内的沼肥利用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1.4 研究目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土壤及沼液概况 |
2.1.1 试验区的基本状况 |
2.1.2 供试沼液成分 |
2.2 试验设计 |
2.2.1 大田试验安排 |
2.2.2 室内试验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沼肥养分 |
2.3.2 光合特性的测定 |
2.3.3 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测定 |
2.3.4 籽粒养分含量测定 |
2.3.5 小麦土壤酶的测定 |
2.3.6 土壤养分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户用沼气沼液沼渣肥力评价 |
3.1.1 沼液肥力评价 |
3.1.2 沼渣肥力评价 |
3.1.3 沼肥单位的提出 |
3.2 追施沼液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影响研究 |
3.2.1 沼液追肥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影响 |
3.2.2 沼液追肥对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影响 |
3.2.3 沼液追肥对玉米籽粒养分含量影响 |
3.2.4 沼液追肥对玉米产量影响 |
3.3 追施沼液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
3.3.1 追施沼液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影响 |
3.3.2 追施沼液对土壤酶活性影响 |
3.3.3 追施沼液对土壤养分影响 |
3.3.4 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 |
3.3.5 追施沼液对产量影响 |
3.4 追施沼液在小麦和玉米的施用技术规范 |
3.4.1 沼液用作追肥在夏玉米上的施用技术规范 |
3.4.2 沼液用作追肥在冬小麦上的施用技术规范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与存在问题 |
第一章 金善宝生平及社会历史条件分析 |
第一节 金善宝生平及其主要活动经历 |
一、生平概述 |
二、主要活动经历 |
第二节 金善宝科技活动社会历史条件分析 |
一、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 |
二、农业生产实践的迫切需要 |
三、传统农业文化与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 |
第二章 金善宝与现代农业教育 |
第一节 金善宝现代农业教育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培育现代农业科技优秀人才 |
一、"科教兴国"理想的尝试 |
二、现代农业教育家的典范 |
三、建设现代农业科学家队伍 |
四、关爱年轻科研人员 |
第三节 金善宝在南京农业大学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
一、在南京农学院的办学实践 |
二、南京农学院新校址选择 |
三、为"南农"复校所做的努力 |
第三章 金善宝与小麦科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小麦品种资源科学研究 |
一、云南小麦的发现与研究 |
二、中国小麦品种分类及其分布区域的研究 |
第二节 中国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
一、现代中国小麦育种回顾 |
二、"中大2419"等小麦良种的育成与推广 |
三、"中字麦"系列优质小麦新品种的育成与推广 |
四、南繁北育、异地加代小麦育种方法创新 |
第三节 小麦科学理论的总结与创新 |
一、《中国小麦栽培学》研究与编写出版 |
二、中国小麦品种系谱与品种志研究 |
三、小麦生态研究 |
四、小麦科学其它相关着作和理论研究 |
第四章 金善宝与农业科技政策和管理 |
第一节 农业科技政策的研究和建议 |
一、农业科技政策的内涵和执行主体 |
二、强调农业科学研究的特殊地位 |
三、改善农业科研条件和落实科研人员政策 |
四、呼吁政府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
第二节 农业科技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
一、重视农业科技的管理研究 |
二、提倡农业科技协作研究 |
三、提议建立专业与区域农业科研中心 |
四、农业科研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
第三节 农业科技推广与普及 |
一、农业科技要直接面向农业生产 |
二、农业科技的推广体系建设 |
第五章 金善宝与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 |
第一节 金善宝对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的研究与传承 |
一、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高度重视 |
二、中国小麦史研究 |
三、中国现代农学家研究 |
第二节 金善宝与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建设与发展 |
一、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建立 |
二、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事业的发展 |
第六章 金善宝的科学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
一、理论联系实际 |
二、面向社会实践与科学问题确定科研选题 |
第二节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与科学实验 |
二、科学研究的历史方法 |
第七章 金善宝的现代农业科技思想 |
第一节 为农服务的农业科技价值思想 |
一、充分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 |
二、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作用 |
第二节 系统辩证的农业科技发展规律思想 |
一、农业科技发展受外部因素的制约 |
二、农业科技发展受内部因素的制约 |
三、农业科技知识的积累 |
第三节 科技创新思想 |
一、求真务实 |
二、开拓创新 |
三、开放学习 |
第四节 农科教结合的教育理念 |
一、农科教结合教育理念的形成 |
二、农科教结合的办学思想与实践 |
第五节 中国农业哲学探索 |
一、农业科技史与农业哲学 |
二、《农业哲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
结语评价与启示 |
一、金善宝在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史上的历史地位 |
二、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金善宝年谱 |
附录二: 金善宝论文、论着、演讲文稿一览 |
附录三: 金善宝小麦科学研究的主要学术成就 |
一、育成的小麦品种 |
二、育种资源与方法 |
三、小麦学术着作 |
四、学术荣誉和奖励 |
致谢 |
在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 |
(6)食用型甘薯施用腐植酸和钾肥改善品质的生理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腐植酸对作物营养品质的影响 |
1.2.1.1 淀粉含量 |
1.2.1.2 可溶性糖含量 |
1.2.1.3 维生素C 含量 |
1.2.1.4 蛋白质含量 |
1.2.1.5 硝酸盐含量 |
1.2.2 钾素营养对作物营养品质的影响 |
1.2.2.1 淀粉含量 |
1.2.2.2 可溶性糖含量 |
1.2.2.3 维生素C 含量 |
1.2.2.4 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 |
1.2.2.5 硝酸盐含量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取样方法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腐植酸对块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1.1 收获期块根产量和品质 |
3.1.1.1 收获期块根产量及商品薯率 |
3.1.1.2 收获期块根营养品质 |
3.1.2 块根糖代谢 |
3.1.2.1 可溶性糖及组分含量动态变化 |
3.1.2.2 淀粉及组分含量动态变化 |
3.1.2.3 蔗糖合酶(SS)活性 |
3.1.2.4 淀粉酶活性 |
3.1.2.5 转化酶活性 |
3.1.2.6 蔗糖-蔗糖果糖基转移酶活性 |
3.1.3 地上部器官糖代谢 |
3.1.3.1 地上部各器官中蔗糖含量变化动态 |
3.1.3.2 功能叶中磷酸蔗糖合酶活性 |
3.1.4 块根中维生素C 和硝态氮含量变化动态 |
3.1.4.1 不同生长期块根中维生素C 含量 |
3.1.4.2 不同生长期块根中硝态氮和氨基酸含量 |
3.2 钾肥对块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2.1 收获期块根产量和品质 |
3.2.1.1 收获期块根产量和商品薯率 |
3.2.1.2 收获期块根营养品质 |
3.2.2 块根糖代谢 |
3.2.2.1 可溶性糖及组分含量动态变化 |
3.2.2.2 淀粉及组分含量动态变化 |
3.2.2.3 蔗糖合酶(SS)活性 |
3.2.2.4 淀粉酶活性 |
3.2.2.5 转化酶活性 |
3.2.2.6 蔗糖-蔗糖果糖基转移酶活性 |
3.2.3 地上部器官糖代谢 |
3.2.3.1 地上部各器官中蔗糖含量变化动态 |
3.2.3.2 功能叶中磷酸蔗糖合酶活性 |
3.2.4 块根中维生素C 和硝态氮含量变化动态 |
3.2.4.1 不同生长时期块根中维生素C 含量 |
3.2.4.2 不同生长时块根中期硝态氮含量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腐植酸提高块根产量及商品薯率的原因 |
4.2 腐植酸提高块根可溶性糖含量的生理原因 |
4.3 腐植酸对块根中维生素C 和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
4.4 钾肥提高块根产量及商品薯率的原因 |
4.5 钾肥对块根淀粉和可溶性糖的调控效应 |
4.6 钾肥对块根中维生素C 和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8)不同沼液用量对夏玉米源库代谢和产量形成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沼气发酵残留物综合利用的研究综述 |
1.1.1 我国沼气产业的发展状况 |
1.1.2 沼气发酵的原理 |
1.1.3 沼气综合利用状况 |
1.1.4 沼气发酵残留物的综合利用 |
1.1.5 沼液的使用方法 |
1.1.6 沼液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1.2 作物“源—库”关系研究 |
1.2.1 “源-库”理论的形成 |
1.2.2 施肥对源库代谢的调节效应 |
1.2.3 肥力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1.2.4 施肥对玉米抗逆性的影响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3.1 土壤基本农化性质测定 |
3.3.2 群体质量性状测定 |
3.3.3 源库代谢活性测定 |
3.3.4 抗氧化物酶活性及脂膜氧化产物含量的测定 |
3.3.5 产量性状 |
3.4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群体质量性状的影响 |
4.1.1 不同处理方式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1.2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吐丝期各部分干物质量的影响 |
4.1.3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株高、整齐度、穗位高和茎粗的影响 |
4.2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源端代谢的影响 |
4.2.1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2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
4.2.3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 |
4.2.4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 活性的影响 |
4.2.5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穗位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 活性的影响 |
4.2.6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穂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3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库端代谢的影响 |
4.3.1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籽粒蔗糖合成酶(SS)活性的影响 |
4.4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 |
4.4.1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籽粒灌浆动态的影响 |
4.4.2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物质代谢的影响 |
4.5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膜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 |
4.5.1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4.5.2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4.5.3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4.6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适量追施沼液能改善夏玉米的群体质量性状 |
5.2 适量追施沼液能提高夏玉米源端代谢活性 |
5.3 适量追施沼液能提高夏玉米库端代谢活性 |
5.4 适量追施沼液能提高夏玉米籽粒的灌浆速率 |
5.5 适量追施沼液能提高夏玉米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降低丙二醛(MDA)含量 |
5.6 适量追施沼液能提高夏玉米产量 |
5.7 施用沼液对夏玉米代谢调节机理模型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铜、镉胁迫下CO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2 Cu、Cd 污染胁迫对水稻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
1.2.3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
1.2.4 Cu、Cd 污染胁迫对水稻根形态、植物络合素合成的影响 |
1.2.5 CO_2 浓度增高研究方法进展 |
1.2.6 CO_2 浓度增高对农作物生长特征的影响 |
1.2.7 CO_2 浓度增高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方法和材料 |
2.1 试验装置 |
2.1.1 土培试验 |
2.1.2 水培试验 |
2.2 实验材料 |
2.2.1 土培试验 |
2.2.2 水培试验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3.2 株高、穗数、颖花数、千粒重、干物重测量 |
2.3.3 根、茎、叶、稻米中Cu 和Cd 含量的测定 |
2.3.4 稻米中矿物元素含量的测定 |
2.3.5 根际土中pH 以及Cu、Cd 形态分级 |
2.3.6 植物络合素的测定 |
2.3.7 根系形态分析 |
2.4 计算方法 |
2.4.1 数据分析方法 |
2.4.2 生物富集系数(Bio-accumulation factor,BF)的计算 |
2.4.3 修复效率(Phytoextraction efficiency,PE) |
2.4.4 标靶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的计算 |
第三章 铜、镉胁迫下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3.1 铜、镉胁迫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成熟期株高的影响 |
3.2 铜、镉胁迫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 |
3.2.1 铜、镉胁迫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总干物重的影响 |
3.2.2 铜、镉胁迫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各部分生物量的影响 |
3.2.3 铜、镉胁迫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四章 铜、镉胁迫下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吸收铜、镉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
4.1 铜、镉胁迫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吸收铜、镉的影响 |
4.1.1 铜、镉胁迫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各部分铜、镉含量的影响 |
4.1.2 铜、镉胁迫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各部分铜、镉吸收量的影响 |
4.2 铜、镉胁迫下CO_2 浓度升高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4.2.1 铜、镉胁迫下CO_2 浓度升高对稻米卫生品质的影响 |
4.2.2 铜、镉胁迫下CO_2 浓度升高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4.3 铜、镉胁迫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根系环境影响 |
4.3.1 铜、镉胁迫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根际土pH 的影响 |
4.3.2 铜、镉胁迫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根际土铜、镉分布的影响 |
第五章 不同镉处理下CO_2浓度升高对根系形态和植物络合素的影响 |
5.1 不同镉处理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吸收镉的影响 |
5.1.1 不同镉处理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根吸收镉的影响 |
5.1.2 不同镉处理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茎叶吸收镉的影响 |
5.2 不同镉处理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根系形态的影响 |
5.2.1 不同镉处理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总根长的影响 |
5.2.2 不同镉处理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根系平均直径的影响 |
5.2.3 不同镉处理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根毛数的影响 |
5.2.4 不同镉处理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根表面积的影响 |
5.2.5 不同镉处理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根体积的影响 |
5.2.6 不同镉处理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根毛分级的影响 |
5.3 不同镉处理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根、茎叶中络合素含量的影响 |
5.3.1 不同镉处理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根中络合素含量的影响 |
5.3.2 不同镉处理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茎叶中络合素含量的影响 |
第六章 讨论、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讨论 |
6.1.1 铜、镉胁迫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生物量的影响 |
6.1.2 铜、镉胁迫下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吸收铜、镉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
6.1.3 不同镉处理水平下CO_2 浓度升高对根系形态的影响 |
6.1.4 不同镉处理水平下CO_2 浓度升高对植物络合素的影响 |
6.2 结论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比较优势、规模化经营与中国粮食优势产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研究 |
1.3.2 关于农业规模经营的研究 |
1.3.3 关于粮食生产区域布局的研究 |
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粮食 |
2.1.2 粮食安全 |
2.1.3 粮食生产效率及评价 |
2.1.4 比较优势 |
2.1.5 规模化经营 |
2.1.6 粮食主产区 |
2.1.7 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
2.1.8 粮食优势产区 |
2.2 基础理论 |
2.2.1 粮食安全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规模化经营理论 |
2.2.4 农产品产业带理论 |
3. 中国粮食生产布局的演变及存在的问题 |
3.1 中国粮食生产发展概况 |
3.2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布局演变 |
3.2.1 粮食产区的划分 |
3.2.2 八大农业产区粮食生产布局的变化 |
3.3 中国粮食生产布局效率评价 |
3.3.1 相关研究回顾 |
3.3.2 数据说明、实证结果与分析 |
3.4 中国粮食生产布局存在的问题 |
3.4.1 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发挥不显着 |
3.4.2 粮食供求区域平衡协作关系不稳定 |
3.4.3 不利于中国粮食品质的提高 |
3.4.4 粮食物流体系不完善制约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
4. 中国现行粮食生产布局的形成机制 |
4.1 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 |
4.1.1 财政分权机制 |
4.1.2 财政分权对现行粮食生产布局的影响 |
4.2 "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
4.2.1 "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的制度缺陷 |
4.2.2 "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对现行粮食生产布局的影响 |
4.3 粮食经济的市场化 |
4.3.1 粮食经济市场化与粮食生产布局的形成 |
4.3.2 粮食经济市场化对现行粮食生产布局的影响 |
4.4 政策引导 |
4.4.1 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与粮食生产布局 |
4.4.2 粮食支持保护政策与粮食生产布局 |
5. 国内粮食生产应该主要布局在优势产区 |
5.1 我国粮食产业带建设情况 |
5.1.1 我国粮食产业带建设取得的成就 |
5.1.2 我国粮食产业带存在的问题 |
5.2 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应遵循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原则 |
5.2.1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基础性、战略性、约束性的规划 |
5.2.2 全国功能区划与农业区域布局规划 |
5.2.3 加快确定我国农业区域布局规划 |
5.3 基于比较优势的粮食生产布局调整 |
5.3.1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推进粮食生产布局调整 |
5.3.2 优化粮食生产布局,推进地区专业化发展 |
6. 促进粮食生产往优势产区集中 |
6.1 市场机制 |
6.1.1 强化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
6.1.2 大力发展现代粮食物流 |
6.1.3 培育和完善粮食优质优价机制 |
6.1.4 建立市场化的农业投融资体系 |
6.2 政府调控机制 |
6.2.1 中央和地方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分工与合作 |
6.2.2 基础设施建设往优势产区集中 |
6.2.3 农业科技往优势产区集中 |
6.2.4 粮食生产的其它支持政策向优势产区集中 |
6.2.5 粮食直补资金主要投放优势产区 |
6.2.6 优势产区是我国耕地保护的重中之重 |
6.2.7 完善粮食供给的地方政府间合作 |
6.3 其它引导与促进措施 |
6.3.1 推进农业保险快速健康发展 |
6.3.2 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3 加快粮食产业化开发 |
6.3.4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
6.3.5 大力发展粮食加工 |
6.3.6 发展循环农业:促进粮食优势产区可持续发展 |
7. 促进粮食优势产区规模化经营 |
7.1 规模化是做大、做强、做优优势产业的手段 |
7.1.1 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增加粮食生产投资 |
7.1.2 规模化经营有利于优化粮食生产结构 |
7.1.3 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 |
7.2 促进粮食优势产区规模化经营的目标和实现原则 |
7.2.1 规模化经营的目标 |
7.2.2 实现规模化经营应坚持的原则 |
7.3 促进优势产区规模化经营的外部环境和经济条件的改善 |
7.3.1 促进规模化经营的外部制度环境改善 |
7.3.2 促进规模化经营的外部经济社会发展 |
7.4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7.4.1 为完善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7.4.2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
7.4.3 促进优势产区土地流转的其他措施 |
8. 本文的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赖氨酸液肥在主要粮油作物上的施用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鲜食玉米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功能分析[D]. 刘娟.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8(07)
- [2]沼液在有机稻生产中的作用效应[D]. 贾晓迪.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5)
- [3]新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在赣北棉花上的应用研究[J]. 张允昔,苏后汉,夏绍南,杨磊,曾小林,王涛,黄家爱,吴振江. 棉花科学, 2016(02)
- [4]沼液对土壤养分和玉米、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万海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5]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研究[D]. 李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6]食用型甘薯施用腐植酸和钾肥改善品质的生理基础[D]. 柳洪鹃.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7]花生的营养与施肥效应研究进展[J]. 张翔,张玉亭,李刘杰,毛家伟. 作物杂志, 2010(06)
- [8]不同沼液用量对夏玉米源库代谢和产量形成的调节作用[D]. 吕淑敏. 河南农业大学, 2010(05)
- [9]铜、镉胁迫下CO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D]. 李中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10]比较优势、规模化经营与中国粮食优势产区建设研究[D]. 胡方燕.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