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11010419840717xxxx;2.身份证号码:43041919780308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的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停车难已经成为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难题。地下车库的设计需求也越来越大,由此引起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本文从安全、适用、方便、经济的角度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分析和总结地下车库设计中关键点和使用过程遇到的常见问题。只有在设计中认真对待,通过加强对细节的处理以及对建筑手法应用才能设计出安全、适用、方便、经济的地下车库,从而有效的解决停车问题和人们对地下车库的建筑美学需求。
关键词:地下车库设计;建筑手法处理;安全;适用;方便;经济
绪论:本文从地下车库设计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结合实际工程经验进行分析,并对地下车库设计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总结。
一、地下车库设计要点分析
1.总平面设计
地下车库的总平面设计中,总平面布局尽量集中紧凑,分区应合理,交通组织应安全便捷,应以方便进出为主要原则,考虑人性化设计原则应实现人车分流。汽车出入口的位置尽可能靠近场地出入口,且两个出入口位置应保持一定距离,避免集中在同一条城市道路上,同时应注意避免加大车辆出入对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压力。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详见下表。
2、平面设计
2.1合理的柱网确定
地下车库柱网确定主要应满足停车和行车的各种技术要求,兼顾结构合理,并考虑与上部建筑柱网的统一。设计中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停放车辆有关数据
柱网选择必须考虑地下车库内停放车辆类型,不同车型由于轮廊尺寸不同采用的柱网也不同,通常在设计中以小型车为参数,小型车车型外廓尺寸为4.8x1.8x2.1。此外,为了满足驾驶员开门进、出需要及防火要求,汽车与汽车、墙、柱等净距也应符合规定。
2)经济合理性
一般住宅下面较小的地下车库,可以在两柱之间停2辆车的停车方式,由于跨度和柱距减小,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也相对较小,减少投资成本,比较经济,如蓝湾的地下车库就采用这种形式,柱距为5.4米,停2辆车,停车带的尺寸为5.2+6.3+5.2米,详见下图一。但当车库规模较大时,这种柱距停车就不适用了,由于局限性比较大,只能沿一个方向停车,不易形成环形停车,造成有效停车面积的减少,此时两柱间停车应按3辆车考虑,如嘉乐汇养生苑柱距为8.4,采用8.4X8.4的柱网,这种方式车位布置灵活,不受局限,容易形成环形停车(如图二)。
3)与上部建筑柱网尺寸统一协调
高层建筑依功能或层数不同分为三类柱网,即塔楼柱网、裙房柱网、地下车库柱网。
塔楼柱网应在这三类柱网中占统帅地位,地下车库柱网应服从塔楼柱并与之统一;在允许的情况下,塔楼柱网选择也应考虑地下车库的需求,而裙房柱网则应与上述二者相协调统一;柱网布置应尽量规整,结构合理,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
当塔楼柱距过小而难以与地下车库柱网协调时,由于塔楼面积一般只占地下车库面积的小部分,因此,地下车库与裙房在塔楼面积外的柱网则可另行布置,以满足地下车库停车要求。但设计中应注意两组柱网交接处的联系,并保证地下车库与塔楼必要的交通联系。
4)停车和行车的多种技术要求
柱网选择还应综合各种车型和行车的多种技术要求,满足因停车方式、进出车方式、单车道或双车道、转弯半径等不同时的要求。
综合以上因素和实际工程经验,柱网的形式有两种:两柱之间停2辆车和两柱之间停3辆车。两柱之间停2辆车,柱距为5.4米,停车带的尺寸为5.2+6.3+5.2米(如图一);两柱之间停3辆车,柱网通常为8.1X8.1,8.4X8.4(如图二),随着汽车的发展和人们对舒适度的追求,越来越多的SUV和越野车进入人们的生活,相应的车位的设计也应适应发展需要,建议在大型商业和办公建筑地下室可设置部分9.0X9.0的柱网(如图三)。
2.2合理的行车流线组织
地下车库的行车流线应简洁流畅,进出车位与连接车库出入口以方便为原则,避免迂回和尽端式。合理的行车流线组织能高效提高车库的利用率,增加车位数,节约投资成本。车辆在库内的停放方式,根据多个项目的经验为与车道垂直,且倒进顺出的方式所占车库面积比例最小,每车仅占面积为28m2~30m2,这种方式是最为经济合理的。对于较大型车库,行车流线应尽量设环形。当采用与车道垂直的停车位布置时,由于进出车位的需要,车道宽应在5.5m以上,行车道可采用双车道双向行驶的环形车行路线。
2.3防火分区的划分
防火分区的划分是地下车库的设计的关键步骤之一,规范规定地下车库一个防火分区最大面积为4000平方米(加自动灭火系统时),机械式汽车库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面积为2600平方米(加自动灭火系统时)。划分防火分区时应保证每个防火分区都有两个人员安全出口;人员安全出口应尽可能利用主体楼座下的楼梯,并且将楼座下楼梯划分到防火分区里,同时还应注意满足疏散距离的要求。如楼座下楼梯的数量不足,则需要增加楼梯,楼梯的位置应充分结合主体建筑和景观的需求考虑。且尽量与设备用房贴邻,利用边角不方便停车的地方设置。
3.层高设计
影响地下车库层高的因素有三个,结构高度、设备管线所占空间高度和车库净高要求。
减少结构高度的方法有许多,一般采用梁上翻、宽扁梁结构和无梁楼盖。梁上翻必须是顶板上有覆土,还会造成顶板积水,留下渗漏隐患并影响上部植物的成活;宽扁梁结构和无梁楼盖能有效减少结构高度,缺点就是造价成本略高。
设备管线布置对层高的影响主要是通风排烟系统和消防水系统。设备管线设计以尽量避免或减少管线交叉为原则,若实在无法避免,尽量安排在结构板下交叉,不应在结构梁下交叉。且所有主管线尽可能集中在地库公共区域内排布,以方便维修。风管应尽可能按直线布置,减少转弯和分流,以减小风管尺寸。车位和通道上一般都要求有喷头保护,所以消防水系统所占的高度是无法压缩的。
地下车库的净高规范要求不应低于2.2米,加上面层做法,设备高度、结构高度。根据实际工程经验总结:一般单层无人防的地下车库的层高一般3.6~3.9米,是比较经济的,而机械式车库的净高要求为3.6米,加为上面层做法,设备高度、结构高度,机械式地下车库的层高一般为5.2~5.5米。
二、地下车库中的常见问题
长期以来,对于地下车库,人们只关注其停车功能,而忽略其作为场所的空间内涵,忽视了人们对地下车库的建筑美学需求。根据建成的实际工程和生活中使用的多个地下车库的现状发现主要存在空气质量差、室内环境昏暗、单一、沉闷;缺少人性化设计,无建筑美感;标识,识别系统模糊不清,无辨识度,如同迷宫。
1.空气质量差、室内环境昏暗
由于地下车库在地面以下,四周墙壁无法开窗,有些物业管理部门为节约成本,常常将通风设备关闭,这些原因导致地下车库的室内环境昏暗,空气质量极差。
解决的办法:在车道上空的顶板上做采光窗,把室外自然的阳光和新鲜空气引入室内,消除人的封闭感和压抑感,采光窗结合景观可做成景观小品。还可以在地下车库的地面出入口处采用适当的建筑处理,如扩大出入口尺度、减少进入地下室的强烈感受,并适当地在出入口处把地面绿化向地下空间延伸(见图4)。
2.在地下车库设计过程,往往只关注停车问题,在细节上忽略其使用的需求,目前正在使用的地下车库都缺少简洁明了的标识,地下如同迷宫,辨识度低。经常出现停完车后取车时,在车库内找半小时也找不到自己的车的状况。
解决的办法:建议在出入口、电梯、楼梯附近设置清晰明确的标识或图示,对于大型车库,还可以通过地面或者墙柱上粉刷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提高辨识度。如西红门荟聚购物中心,用不同的墙柱颜色对停车区域进行分区,并在电梯厅、楼梯间设置的醒目标志和图示。有效提高车库的辨识度,方便使用。
3.出入口设置不合理,过于集中,导致出现车辆在地库出现拥堵,无法顺利进出,并且加大了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如公主坟附近的凯德Mall,由于地下车库的进口和出口过于集中,且在同一条城市道路上,经常出现车辆堵在地下车库的情况,并且造成玉渊潭南路的拥堵。
解决的办法:出入口应避免设置的过于集中,尽量设置在不同的城市道路上,如受场地局限,也应避免在同一条城市道路上的距离过近。
4.缺少人性化设计,忽视人们对建筑美学的需求,长久以来对于地下停车库的设计,人们只注意其功能技术方面的要求,一般认为停车库只要使用合理、技术完备就达到了要求。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美的精神要求也将随之提高。特别在住宅小区,办公楼,由于车主基本上每天都要使用同一个地下停车库多次,昏暗、破旧、脏乱的环境给使用者不好的心理感受。
解决的办法:通过建筑处理手法,如采用地坪漆代替普通的水泥地面,提升地下室的洁净的感受,用明亮鲜艳的颜色取代传统的冰冷单调的灰色和白色,给使用者以愉悦的心理感受。
四、结语
在地下车库设计时,要充分结合地下车库所处位置的实际情况,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设计出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地下车库。有效的解决停车问题,节约投资成本。在方便使用的同时,还应兼顾人们对地下车库的建筑艺术需求,应加强细节的处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建筑手法处理,摆脱地下室阴森冷漠的空间感觉,给人以愉悦的心理感受,通过细节处理来增加地下室的方向感和辨识度。
参考文献:
[1]赵世振.地下车库设计与建设中的耐久性问题[J].建筑技术开发.2008(05)
[2]张绍球.地下车库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住宅产业.2007(10)
[3]张丽华.地下车库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分析[J].城市建筑理论研究.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