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电修复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污染土,重金属离子,迁移机理,动电修复
动电修复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娄红霞[1](2005)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动电修复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治理污染土壤的过程中,重金属污染物是一类典型的优先控制污染物。动电力学修复是一种正在发展的去除污染细粒土中重金属离子的新型的现场环境修复技术。由于离子置换及链接键的破坏,土颗粒表面通常带有负电荷,土中的阳离子被吸附在土颗粒表面形成扩散双电层结构。当在土中施加直流电场时,土中的污染物在电场作用下发生运动,电渗透和电迁移是其主要的作用机理。本文介绍了直流电场作用下污染物在粘土中迁移的各种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重金属污染物在粘土中的迁移规律以及正确选择电动力学修复技术的实施参数提供依据。 直流电场已经被应用在岩土工程和环境岩土工程的许多工程中,包括电渗脱水和电渗固结、离子注入和污染物去除。这些应用引起土中电化学作用,例如土中电压的非线性发展,导致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的变化。本文评价了直流电场对软土的电—化学—力学的耦合作用。分析说明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电解、运输和物理化学变化对土的力学性质的直接影响。 在动电修复进程中,电渗流和电迁移是主要的运输机制,同时会发生很多电化学反应和土-污染物交互作用,如水电解、粘土颗粒表面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附、粘土颗粒表面zeta电位的反转。这些反应和交互作用可以加强或阻滞修复进程的效率,但却未被完全理解。这就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发展。本文介绍了一动电修复试验装置的设计、制作和装配。并用此装置进行平行试验,试验研究了直流电场作用下锌离子在粘土中的迁移性状,并对试验结束后的土样进行了浓度,含水量及pH等测定。结果表明,动电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粘土中的锌离子。(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5-05-01)
林君锋,杨江帆,杨广[2](2005)在《污染土壤动电修复技术研究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污染土壤原位动电修复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探讨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改良技术、过程建模以及应用工艺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说明动电修复技术是一种较有发展潜力的新型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能显着强化土壤基质中污染物的传质过程,且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能耗低以及修复彻底等优点,目前已引起环境科学者广泛关注。(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于水利,时文歆,冯伟明,崔崇威[3](2004)在《铅锌矿区土壤镉污染的动电修复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镉污染的高岭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动电修复中通电时间和施加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通电时间可提高镉的去除比例,通电7d后从阳极开始的18cm范围内镉含量显着降低;提高操作电压,也可提高镉的去除率.但由于阴极处pH较高,试验中均发现此处高浓度镉的富集.在阴极和土壤之间加设阳离子交换膜,使整个土样均保持较低的pH值,避免了阴极附近pH值的升高,防止了镉的富集.图6,表2,参10.(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3期)
林君锋,李玉林,王果,崔喜勤[4](2004)在《重金属污染土壤动电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动电修复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受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应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动电修复是指通过直流电场力的作用 ,溶解在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通过 ` 电迁移、电渗流、电泳和自由扩散等过程穿过土壤移向电极区 ,富集在电极区的重金属污染物用工程化的收集系统收集起来进行处理 ,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该技术具有费用低且处理较彻底、不需挖掘被处理的土壤、所需的化学试剂少、工程操作方便和不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等优点 ,是一门较有发展潜力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近年来已引起环境科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来源于《武夷科学》期刊2004年00期)
时文歆,邱晓霞,于水利,梁雨,冯伟明[5](2003)在《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动电修复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电修复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去除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方法.结合动电修复的理论、设计和操作要素,分析了动电修复中铅污染土壤的效果与机理,考察了pH值的变化规律和成因,进而探讨了动电修复技术去除土壤和地下水中镉、铬、砷和汞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6期)
动电修复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污染土壤原位动电修复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探讨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改良技术、过程建模以及应用工艺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说明动电修复技术是一种较有发展潜力的新型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能显着强化土壤基质中污染物的传质过程,且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能耗低以及修复彻底等优点,目前已引起环境科学者广泛关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电修复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娄红霞.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动电修复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
[2].林君锋,杨江帆,杨广.污染土壤动电修复技术研究动态[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
[3].于水利,时文歆,冯伟明,崔崇威.铅锌矿区土壤镉污染的动电修复技术[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4].林君锋,李玉林,王果,崔喜勤.重金属污染土壤动电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武夷科学.2004
[5].时文歆,邱晓霞,于水利,梁雨,冯伟明.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动电修复技术[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